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比粗細》及教學反思

發(fā)布時間:2020-11-06 幼兒園科學教案中班 幼兒園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科學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粗細的相對關系,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粗細。

2.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找出不同粗細的物體,發(fā)展觀察比較能力。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粗細不同顏色不同的無根塑料管,帶有空心的珠子一顆。

2.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4-35頁。

活動過程

1.游戲“穿珠子”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不同。

(1)幼兒用兩根粗細不同的小棒穿珠子,有一根穿不進去,引導幼兒講述為什么。

(2)幼兒講述自己的感受:兩根小棒粗細不同,所以粗的穿不進去。

2.觀察三根小棒,進行兩兩比較,感知粗細的相對性。

(1)教師根據(jù)需要提出問題:

這三根小棒一樣嗎?哪里不一樣?你是怎么知道的?最粗的是哪一個?最細的呢?

A小棒和B小棒哪個粗?哪個細?B和C哪個粗哪個細?為什么B小棒我們一會說它粗一會說它細呢?

(2)小結:原來物體的粗細是比較出來的,要看他們和誰比,才能知道是粗還是細。

3.游戲:排排隊。

(1)請幼兒按照物體的粗細順序排排隊,說說是怎么排的。YjS21.CoM

(2)小結:從粗到細排一個比一個細;從細到粗排一個比一個粗。

4.尋找粗細,發(fā)展幼兒的比較觀察能力。

(1)引導幼兒從自身找出可以比較粗細的物體。

(2)從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可比較粗細的物體。如樹干和樹枝比,

5.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②第34~35頁,進一步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

活動延伸: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觀察幼兒園內(nèi)物體,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粗細的樹,并用量一量、抱一抱的方法進行比較。

教學反思

1.比較的物體比較少;2.還沒能更好激發(fā)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3.做游戲的時間比較短.

幼兒百科:細的本意是小,相對于大。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中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比較粗細》


活動設計背景

把粗細不一的物體擺在桌面

活動目標

1.通過兩個物體的比較,要求幼兒學會區(qū)別粗細,懂得比較物體粗細的正確方法。

2.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4.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分辨物體的粗細

活動準備

游戲棒,圓柱積木,鉛筆毛線,油畫棒,彩色蠟筆,毛線棒針等,數(shù)量是全班幼兒數(shù)量的3倍,圖片4張,一根粗毛繩,和一根細尼龍繩,粗細不同的紙卷棒子3根。

活動過程

(一)認識粗細:

1.教師分別出示圖片(粗細不同的樹干,竹子,茄子等),請幼兒比較粗細;

2 .教師出示一根麻繩和一根尼龍繩,請幼兒比較粗細;

3.分別請兩對幼兒上來,手拿一件不同的實物比較粗細,全班幼兒驗證;

4.請幼兒從自己的身上找出兩樣東西比較粗細,如:腿粗,手臂細,手指頭粗,頭發(fā)細等。

(二)比較粗細:

1.教師出示一根紙棒,請幼兒回答它是粗的還是細的,若幼兒說是粗的,教師出示比它更粗的紙棒,若幼兒回答是細的,教師則出示的紙棒,由此得到結論,只有兩樣東西,以上進行比較,才能認識哪樣粗哪樣細。

2.請小朋友任取3樣東西比較粗細,然后說出它們的結果。3.教師手舉一件實物,請每個幼兒拿一件實物 與教師手中的實物比較教師粗的,請站起來,比較教師細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樣的方法,教師與小朋友都換一件實物進行比較,也可請比教師細的幼兒站起來,比教師粗的坐在位置上。

(三)游戲:找朋友 每個幼兒手拿一件比較粗細的東西,邊唱:“找朋友 ”歌曲邊自由結伴。唱完后,兩人比較粗細,游戲可反復進行。

教學反思

1.比較的物體比較少;

2.還沒能更好激發(fā)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

3.做游戲的時間比較短.

幼兒園中班教案《比粗細》及教學反思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比粗細》及教學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把粗細不一的物體擺在桌面

活動目標

通過兩個物體的比較,要求幼兒學會區(qū)別粗細,懂得比較物體粗細的正確方法

引發(fā)幼兒學習粗細的興趣。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分辨物體的粗細

活動準備

游戲棒,圓柱積木,鉛筆毛線,油畫棒,彩色蠟筆,毛線棒針等,數(shù)量是全班幼兒數(shù)量的3倍,圖片4張,一根粗毛繩,和一根細尼龍繩,粗細不同的紙卷棒子3根。

活動過程

(1)認識粗細:1.教師分別出示圖片(粗細不同的樹干,竹子,茄子等),請幼兒比較粗細;2.教師出示一根麻繩和一根尼龍繩,請幼兒比較粗細;3.分別請兩對幼兒上來,手拿一件不同的實物比較粗細,全班幼兒驗證;4.請幼兒從自己的身上找出兩樣東西比較粗細,如:腿粗,手臂細,手指頭粗,頭發(fā)細等。(二)比較粗細:1.教師出示一根紙棒,請幼兒回答它是粗的還是細的,若幼兒說是粗的,教師出示比它更粗的紙棒,若幼兒回答是細的,教師則出示的紙棒,由此得到結論,只有兩樣東西,以上進行比較,才能認識哪樣粗哪樣細。2.請小朋友任取3樣東西比較粗細,然后說出它們的結果。3.教師手舉一件實物,請每個幼兒拿一件實物與教師手中的實物比較教師粗的,請站起來,比較教師細的坐在位置上,用同樣的方法,教師與小朋友都換一件實物進行比較,也可請比教師細的幼兒站起來,比教師粗的坐在位置上。(三)游戲:找朋友每個幼兒手拿一件比較粗細的東西,邊唱:“找朋友”歌曲邊自由結伴。唱完后,兩人比較粗細,游戲可反復進行。

教學反思

1.比較的物體比較少;2.還沒能更好激發(fā)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3.做游戲的時間比較短.

幼兒百科:目前,已經(jīng)使用了各種表達細度的方法,其中兩種常用的方式是:以千分之一為單位表示的毫米細度,以及用于金的克拉。而每24克拉為一個部分,因此18克拉=18/24=75%,24克拉黃金被認為是100%的黃金。

中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比較粗細》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粗細

數(shù)學:比較粗細

活動目的:

1.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能從粗到細給五個物體排序。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粗細不同的毛線,筆,積木,紙棒、可樂瓶等。

活動過程:

1、孫悟空會變的金箍棒引題,讓它變粗或變細。

2、幼兒在活動室中尋找一個粗的一個細的物體,并說一說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細的?啟發(fā)幼兒知道是通過比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讓幼兒從中摸出粗或細的物體,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4、出示圓柱讓幼兒找出最粗或最細的,并按從粗到細進行排序。

5、分組操作:

(1)從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細的物體,

(2)按粗和細把物品分成兩類

(3)讓幼兒從“奇妙的口袋”里摸出粗或細的物體。

(4)給粗細不同的小棒排順序。

(5)將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細不同的小棒并排序。

延伸:比較周圍環(huán)境中各種物體的粗細,回家后比較家里各種東西的粗細并做記錄。

幼兒園中班科學領域教案《比較粗細》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感受和比較物體的粗細,理解粗細是具有相對性。

2、嘗試給5個以內(nèi)物體按粗細進行正逆排序。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筷子、木棒、鉛筆、彩筆、記號筆、蠟筆。

2、粗細不同的吸管若干,操作材料一人一份。

3、口袋一個(里面裝有粗細不同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引入

1、孫悟空會變的金箍棒引題,孫悟空有一個很厲害的兵器是什么?(金箍棒)金箍棒可以變粗也可以變細。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一個粗的一個細的物體,并請幼兒說一說

(1)哪個粗?

(2)哪個細?

(3)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細的?

2、教師通過變變變的游戲出示不同粗或細的物體,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3、游戲變變變教師說變粗時幼兒兩手做出粗的樣子,師說變細時幼兒兩手做出細的樣子,通過游戲加深對粗、細的理解。

三、活動結束比較周圍環(huán)境中各種物體的粗細,回家后比較家里各種東西的粗細并做記錄。

1、觀察實物,區(qū)別粗細。

(1)教師出示筷子和木棒,引導幼兒觀察哪根粗,哪根細。

(2)分別出示鉛筆、蠟筆和記號筆,幼兒比較粗細。

(3)出示三支筆讓幼兒比較最粗和最細。

教師小結:判斷哪一種物體是粗還是細,一定要通過兩樣以上的物體進行比較,才能區(qū)別它們的粗細。

2、摸一摸,比一比。

(1)教師出示"奇妙的口袋",以神秘的口吻告訴幼兒,在口袋里有很多粗細不同的物品。

(2)做游戲"奇妙的口袋"。

游戲規(guī)則:教師出示一支水彩筆,請幼兒從口袋里摸一樣比水彩筆更粗的物品,每個幼兒一次摸出一樣的物品。

3、幼兒找找自己身上的部位,哪些是粗的,哪些是細的。

教師小結:手臂細,大腿粗;小腿細,大腿粗;手指頭細,手臂粗;大拇指粗,小拇指細等。

4、嘗試用5種以內(nèi)的物體按正逆順序排序。

(1)出示三種粗細不同的吸管,引導幼兒用吸管按從粗到細和從細到粗的順序排序出來。(教師巡回檢查)

(2)教師出示4個粗細不同的紙筒,請個別幼兒按從粗到細和從細到粗的順序排序。(集體檢驗)

(3)發(fā)操作材料,讓幼兒把5棵樹從粗到細和從細到粗的順序排序。(教師巡回檢查)

(4)請個別幼兒到黑板前演示自己的排序方法。如幼兒排對,教師給予鼓勵。

5、教師小結:在給物體排序時,如果是按從粗到細的順序排序,就要先找出最粗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來比較繼續(xù)排。如果是按從細到粗的順序排序,就要把最細的排在最前面,剩下的又來比較繼續(xù)排。這樣就能準確的排出物體的粗細。

教學反思

比較的物體比較少,還沒能更好激發(fā)孩子對物體比較的粗細的興趣,老師說的多,孩子說的少,做游戲的時間比較短,整體還不錯。

幼兒百科:細的本意是小,相對于大。

相關推薦

  • 中班數(shù)學教案及教學反思《比較粗細》 活動設計背景 把粗細不一的物體擺在桌面 活動目標 1.通過兩個物體的比較,要求幼兒學會區(qū)別粗細,懂得比較物體粗細的正確方法。 2.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2021-06-08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教案《比粗細》及教學反思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比粗細》及教學反思”!活動設計背景 把粗細不一的物體擺在桌面 活動目標 通過兩個物體的比較,要求幼兒學會區(qū)別粗細,懂得比較...
    2020-09-11 閱讀全文
  • 中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比較粗細》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粗細 數(shù)學:比較粗細 活動目的: 1.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能從粗到細給五個物體排序。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粗細不同的毛線,筆,積木,紙棒、可樂瓶等。 ...
    2021-06-08 閱讀全文
  • 幼兒園中班科學領域教案《比較粗細》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感受和比較物體的粗細,理解粗細是具有相對性。 2、嘗試給5個以內(nèi)物體按粗細進行正逆排序。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2020-11-10 閱讀全文
  •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比較粗細》 【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
    2019-12-23 閱讀全文

活動設計背景 把粗細不一的物體擺在桌面 活動目標 1.通過兩個物體的比較,要求幼兒學會區(qū)別粗細,懂得比較物體粗細的正確方法。 2.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2021-06-08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中班教案《比粗細》及教學反思”!活動設計背景 把粗細不一的物體擺在桌面 活動目標 通過兩個物體的比較,要求幼兒學會區(qū)別粗細,懂得比較...

2020-09-11 閱讀全文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比較粗細 數(shù)學:比較粗細 活動目的: 1.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能從粗到細給五個物體排序。 2.培養(yǎng)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粗細不同的毛線,筆,積木,紙棒、可樂瓶等。 ...

2021-06-08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感受和比較物體的粗細,理解粗細是具有相對性。 2、嘗試給5個以內(nèi)物體按粗細進行正逆排序。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2020-11-10 閱讀全文

【活動要求】認識、比較物體的粗細,懂得"粗細"的比較是相對的。 【活動準備】 教師演示用的4種不同粗細的物體(小棒、牙簽、蠟筆和水彩筆)幼兒標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強的為7種不同粗細的物體,能力中等的為...

2019-12-2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