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如何處理孩子放學后去偷偷購買小零食

發(fā)布時間:2020-11-04 如何進入上學狀態(tài) 如何進行幼兒園說課稿 如何在幼兒園工作總結 如何處理孩子放學后去偷偷購買小零食上周五放學,因為**饞草莓由來已久了,就想著放學后直接帶她去市場少買一點解解饞。于是就直接來到學校門口等她。(從學校出來有一段兩分鐘的坡路,以前都是孩子走上來,我們倆才回家),小賣部就在學校門口,在這段坡路的下邊。

放學了,小賣部的門口就直接擺出了很多誘人的小吃,大多是五角到一元的各色花花綠綠的小食品。眼看著**班級出來了,**當時兩只眼睛可能就盯著小賣部的食品了,根本沒看到我在旁邊等她,一個箭步就沖到小賣店,還沒等有下一步的動作,就被我逮住了。

看到這一幕,我就說:“好啊,今天讓我逮住了。本來打算給你買草莓呢,這個小零食比草莓便宜多了,要不咱們多買點零食就不用吃草莓了吧?”我故意試探性的問,“呵呵,媽媽,我不知道你今天下來接我了。我以后一定不買了,咱們還是去買草莓吧。”**嬉皮笑臉的說。

孩子畢竟是孩子,想想我們小時候,也經(jīng)常有這種現(xiàn)象,看到別人都吃一種東西,自己也很饞,只是那時候沒有這個條件,也不怪孩子,于是我心平氣和的說:“看來你已經(jīng)知錯了,那咱們就先去買草莓,回家之后再解決這個事情吧?!?/p>

回家之后,我說:“你知道媽媽為什么不愛給你買草莓嗎?因為草莓現(xiàn)在還不到季節(jié),為了讓他長得快,多賣錢,很多違心的商販就給草莓抹上了催熟劑,讓他長得又大又紅,媽媽不想你多吃生病了,你明白嗎?”

“恩,我知道,我以后也不吃那些零食了。”**不好意思的說。

“其實你心里什么都明白,為什么管不住自己呢?”

“因為放學很多小朋友都在買啊,還有我那個好朋友她也買過給我吃,我不能光吃人家的吧。”孩子的回答也看似挺有道理啊。

“呵呵,是啊,你需要禮尚往來對吧。可是你明明知道這個東西不好,為什么還要接受呢,而且還買給其他小朋友吃,這更是罪加一等了。于是我接著編了一個小朋友給其他小朋友買吃的,結果吃死了人的事情。我告訴她,如果你買吃的給同學,結果這個東西是有害的,同學生病了,那咱們就需要付醫(yī)藥費的,你這樣是害了同學,怎么是幫助她呢。你明明知道這個東西不好,還買,就是明知故犯,這在法律上是罪加一等的?!?/p>

聽到我這么說,**有些害怕了,我故意把事情說的好像很真實一樣,順便還編了是我在網(wǎng)上看到的,孩子很容易上當,真的相信我說的,低下了頭,不好意思說話了。“而且你背著媽媽吃這些,萬一真的生病了,那不是身有傷,貽親憂了,你是讀經(jīng)的孩子,我相信是不會讓媽媽傷心的對吧?”

聽到我這么說,**抬起頭說:“恩,是的媽媽,我知道錯了,以后不吃了?!保―jz525.Com 勵志的句子)

其實我知道孩子是明白,只是她還是會管不住自己,那我還需要做的就是繼續(xù)加大力度,讓她知道吃這些小零食的壞處,于是我繼續(xù)發(fā)問說:“**,你知道為什么這些小零食只有在你們學校的小賣店才有賣,而大的超市都沒有嗎?是不是你們的小賣店太高檔了,吸引了這些小零食呢?”我故意這么問,**被我吊起了胃口,說:“為什么啊,媽媽?”我又把胃口吊足了說:“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啊,你想明白了,就不會去買那些吃的了。你還沒明白,那媽媽來告訴你。你說那些大超市的規(guī)模大還是你們學校門口的小賣店規(guī)模大呢?”,孩子的回答當然是沒錯的,我繼續(xù)說:“那你知道大的超市他們都是有正規(guī)的營業(yè)執(zhí)照的,但是他們?yōu)槭裁礇]有賣那些小零食呢?是他們沒有資金進貨嗎,我想當然不是,那覺得是什么原因呢?”孩子還是沒有回答出原因,我繼續(xù)說:“你想想,大超市她是有營業(yè)執(zhí)照的,那就應該有監(jiān)管部門,有工商的管理,但是你們學校的小賣部,因為規(guī)模小,可能就沒有人監(jiān)管了,而且他們的資金也少,所以就進一些很便宜的小零食,你想想你買才五角,他們進貨的價格更低,是不需要花多少成本的,這樣的零食吃了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好處,這就是媽媽不讓你吃的原因。你現(xiàn)在明白了吧?”“恩,這下知道了媽媽,以后一定不買了。”

“媽媽非常高興,你能認識到這一點,那我們以后約定一下,如果你有什么想吃的,要告訴媽媽,如果可以,那我們?nèi)フ?guī)的超市購買,不要在自己去偷偷買小吃了好嗎?媽媽知道你是個很節(jié)儉的孩子,所以你才買這么便宜的小吃,但是這種便宜的小吃都是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的,媽媽相信你以后一定不會在買這些了,好嗎?我們一起的約定啊。”

聽了我的話,女兒高興的跳起來說:“太好了,謝謝媽媽,我真的明白了。我保證以后再也不買這些小吃了?!睋肀Я伺畠褐螅覀冮_始吃今天的草莓了。。。。。。

孩子就是孩子,總是會犯各種錯誤,而且還會經(jīng)常性的明知故犯很多錯誤,遇到這種情況,我需要做的就是同理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各種解決的辦法,讓孩子心服口服的來接受我們的意見,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我一個自我成長的過程。

非常感恩傳統(tǒng)文化,讓我遇事之后會很冷靜的來處理,會積極的想辦法,我和孩子的經(jīng)典誦讀之旅會繼續(xù)堅持下去,我相信我們的未來一定會非常美好。。。。。。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父親如何忙中偷閑陪伴孩子成長?


父親角色在孩子成長中至關重要,但大多數(shù)的爸爸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們想陪孩子,可是他們卻為了事業(yè)而拼命打拼,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那么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與孩子相處的這段寶貴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接觸?能否有一些方法能使親情聯(lián)系最大化?讓孩子能沭浴到來自父親的陽光,獲得基本的安全感?其實,父親們只要利用好吃飯這半個小時的時間就可以輕松做到這一點。

談成長,不查成績。

父親是孩子生命的領航者,孩子的成績固然重要,可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成長,在飯桌上,父親可以和孩子談談近期的學生和生活情況,側重于孩子的體會和感受,如果孩子考的好,及時加以鼓勵,如果考的不好,適時予以安慰和支持。生活中伙伴關系的好壞也是影響孩子注意力集中及成績提高的重要因素,父親要注意觀察孩子的點滴成長,找到孩子的“困惑點”,拔開孩子心中的迷霧(一些“原始資料”可以由媽媽事先提供,雙方進行認真分析后的交談更有效)。

說新聞趣事,引導孩子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父親見多識廣,找一些孩子能聽懂的新聞和有趣的小故事,在吃飯的時候與孩子共同分享,聽取孩子的看法,孩子會因為得到父親的重視而踴躍“發(fā)言”,這樣一是可以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二是可以知道孩子真正的想法;三是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引導,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交流一段時間后,也可以讓孩子說新聞講故事,這樣一來一往,父子親情融洽了,孩子的表達能力提高了,在一定程度上也積累了寫作文的素材。

與孩子分享自己工作上的苦樂。

一些家長常說孩子不理解大人的付出,因為家長們從來沒有向孩子“訴過苦”,孩子不知道。大人習慣向孩子灌輸知識,殊不知與孩子談論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是多么重要。一些童年的經(jīng)歷、工作上的小挫折、小成就都是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孩子會通過這些更加了解自己的父親,父親的形象也更加真實更具親和力。男人的苦是不輕易示人的,可如果你愿意向孩子悄悄地展示一次,你會發(fā)現(xiàn),弱小的孩子會突然勇敢起來,頭一昂對你說:爸,你別怕,以后有這些事可以和我商量,我們一起想辦法。有被需要的感覺時,孩子才會學著負責,學著承擔,現(xiàn)在他們愿意為父親分憂,將來就會勇敢地為社會分憂,這正是我們每個家長所期望的。

除此之外,在家的母親要做的就是處處維護父親的形象,使孩子以父親為自豪,父親是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最后的精神支柱,這個形象的日常維護工作尤其重要,當父親有時犯些小小的“錯誤”時,母親要告訴孩子,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正如爸爸也是平凡的人,有一些情緒也需要出口,要學著原諒自己的父親,通過原諒家人的錯誤,我們的孩子才會學著原諒自己,原諒他人,學會真正的寬容。

如何處理孩子愛打小報告?


兒童為什么喜歡打小報告?

兒童心理學家杰瑞·維科夫解釋道,“打小報告使得一個孩子能占據(jù)上風,至少能在父母或老師面前獲得了有利地位。”打小報告還有著自身的積極方面:它可以揭示出學前兒童向你表達自己立場的欲望,孩子明白了規(guī)則的含義并且能夠明辨是非。不過,鑒于這一階段的孩子社交技能以及處理沖突的能力不足,所以他們會漂亮地選擇剎車,去做輕松的告密者。

如何處理孩子的小報告?

1.查明事情的真實情況

在你給孩子貼上告密者的標簽之前,先放緩腳步來把真相弄弄清楚。的確,孩子需要逐漸學會不打小報告,但是在孩子早年,這種行為也是孩子知道尋求幫助的一種手段。

還分辨不出什么信息是值得告密的,而什么是無關緊要的。例如,“爸爸,杰克在玩我的玩具汽車?!迸c“爸爸,杰克在大馬路上玩耍?!焙苊黠@,這兩種情況,前者只是惱人的情況,而后者則是危險的警告。父母需要做到的就是逐漸讓孩子區(qū)分這兩種情況,并且及時將有用的信息進行匯報。

2.不要使用賞罰

大多數(shù)情況下,寶寶告密都是屬于沒事找事,表達不滿的情況。因此父母切忌表揚告密者,而懲罰另一個孩子,這樣會給孩子誤導。孩子會在賞罰之中更加確信一點,那就是打小報告是正確的做法。

3.增加告密的代價

當孩子為小事而打小報告時,給孩子一些事情去做,這會自然地加重孩子的負擔,孩子便會知道以后不可以再這么做。例如,當孩子告訴你,“哥哥搶我的玩具。”與其立即做出回應,不如對孩子說,“你為什么不把哥哥的行為畫成一幅畫呢,我稍后會來看的?!焙⒆訒⒓匆庾R到,花那功夫去畫畫,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4.探索備選方案

當孩子遭遇困境,父母需要向孩子給出備選方案,而不是任由孩子的告密行為。告訴孩子,“如果你能冷靜下來,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事,那么我給予你的幫助或許會更大?!彪S后詢問孩子告密的動機,是為了讓父母或老師懲罰對方,還是本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事情的真相如何?不如向孩子了解清楚后再做決定。父母可以遵循這樣的步驟:

首先告訴孩子,“我知道杰克拿你的玩具玩你很不開心。”

其次再告訴孩子,“那么如何讓杰克也了解你的感受呢?”

然后教會孩子使用語言明白地處理這一問題,“現(xiàn)在輪到我玩了嗎?”或者“我不喜歡你拿著我的玩具?!?/p>

最后,如果孩子的怨氣沒那么大,你也可以鼓勵孩子玩其他玩具,而不是執(zhí)著這一問題。

如何處理“孩子吃飯難”


我如何處理“孩子吃飯難”

一位媽媽的育兒經(jīng):我如何處理“孩子吃飯難”

吃飯戰(zhàn)爭

2012年5月,我作為一名焦慮不已的媽媽,開始學習正面管教。那時候威威不到兩歲,幾乎每頓飯都是一場戰(zhàn)爭—吃飯時,威威必須老老實實坐在他的餐椅上。同時,我聽奶奶指揮:“你喂飯,我喂菜!”。奶奶在左邊喂一口菜,媽媽在右邊喂一口飯。威威夾在中間,嘴巴緊緊閉著,一會頭扭到左邊,一會頭扭到右邊,避開送到的嘴邊的任何東西!一頓飯下來,他吃進嘴里的屈指可數(shù)。奶奶和媽媽也很累!而且,在威威沒有吃完之前,我?guī)缀醭圆坏揭稽c東西。一頓飯喂下來,我常常累得一口都不想吃。

這樣的情形,幾乎每頓飯都會發(fā)生。一到吃飯時間,我的心就會緊張的像上緊了發(fā)條,不停在揣測:這頓飯威威會不會順利張口???今天能吃幾口?。靠吹剿粤藥卓?,就會稍微放松點。要是孩子一口不吃,我的心情就會擰巴成一團,但卻毫無辦法。

我曾決心改變這樣的狀況,買來了十幾本“寶寶食譜”,還有教導“如何讓孩子好好吃飯”之類的書。用過各種溫柔的辦法,結果他還是不吃!

我也用過懲罰—“你不吃就是你不餓,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不吃完,就收走!”結果到了晚上,威威餓的哇哇大哭,我不給他吃東西,他哭了一個小時,居然累到睡著了!那一刻,我又心疼又痛苦,覺得自己就像個后媽。

這種痛苦和糾結,促使我到處尋找方法,最終,走進了正面管教家長課堂。

原來吃飯是痛苦

正面管教家長課堂有個父母幫助父母環(huán)節(jié),那是我第一次在課堂上做角色扮演。我演威威,Elly和另一個學員演“威威奶奶”和“威威媽媽”(也就是我)。當“我”被兩個大人夾在中間,完全動彈不得,一邊伸過來一只手,被逼迫著吃飯、吃菜,“我”的感覺壞極了!緊張、壓抑、痛苦、無力。“我”的本能反應,就是緊緊閉著嘴巴,扭著頭,一口都不想吃!

天哪!角色扮演讓我一下子理解了我的孩子,原來對威威來說,每次吃飯都是這么痛苦的一件事兒!大人的緊張和壓抑完完全全傳導給了孩子!

吃飯本來應該是一件輕松、幸福、開心的事兒,吃飯本來應該是享受美食,享受和全家人在一起的溫馨氛圍。但由于大人的緊張和焦慮,孩子完全感受不到吃飯的樂趣,孩子又如何愛上吃飯呢?

享受吃飯

我的第一步嘗試,是放松自己的心態(tài)。

在飯桌上,我不再盯著威威到底吃了幾口飯,幾口菜,而是把權利交給他,告訴他:“媽媽相信你可以自己照顧好自己,你想吃什么菜,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夾給你?!碑斎?,這并不容易。一開始的時候,我嘴上不說,但是心里還是會衡量——“這頓飯他吃了多少口,到底吃沒吃飽?”但我知道,這只是第一步,我需要的不是一步到位,而是Babystep,一次進步一點點。

同時,我也學會了照顧好自己。以前,我都是先照顧孩子吃飯,他不吃完,我?guī)缀醭圆簧巷?,常常把自己累得半死,喂完他,我就不想吃了?,F(xiàn)在,我會讓他吃他的,我吃我的,他需要我?guī)椭揖蛶椭?,他不需要,我就照顧好自己。這樣他也輕松,我也輕松。

中國人非常講究吃飯,飯桌常常是一家人交流與增進感情的場所,溫馨、和諧。但現(xiàn)在大部分家庭,孩子成了一家人的中心,孩子感受到關注的同時,也增添了很多的壓力。我跟老公改變了做法,吃飯時不再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而是成年人之間更多的情感交流。當吃飯的氛圍發(fā)生了變化,散發(fā)出輕松、快樂的能量,孩子自然而然的就被吸引過來了——沒有人會拒絕家庭的溫暖氣氛!

當我們開始真正享受吃飯,不僅僅是享受美食,還有吃飯時的愉快心情,孩子也會學會享受吃飯這件事兒!

自己吃VS老人喂

二歲八個月的時候,威威在老家住了四個月的時間。我辭掉工作去奶奶家接威威時,發(fā)現(xiàn)他又不會自己吃飯了,吃飯都是奶奶喂。

我糾結要不要像奶奶那樣喂飯。奶奶也覺得不高興—媽媽一來,威威就不好好吃飯了—眼看著寶貝孫子原本胖乎乎的小臉兒,一天天消瘦下去,奶奶無比心疼。

而且,原本威威不抗拒奶奶喂飯,但媽媽來了,威威很清楚媽媽的做飯和想法,跟奶奶完全相反,他也感到了困惑、不安和不知所措!反而引發(fā)了更糟糕的狀況——威威開始抗拒奶奶喂飯,怎么哄都不肯吃,同時也不自己吃!

這時的我,已經(jīng)是個正面管教家長講師,我開始意識到我和奶奶的不同:我的想法——“孩子應該自己吃,他自己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想吃,所以不用喂,餓了自然就吃了?!蹦棠痰南敕ā昂⒆幼约撼裕瑫圆伙?,他不知道自己應該吃多少,所以必須得喂他,還得把碗里所有的飯都吃完了才不會餓著?!蔽覀z不同的想法,導致了不同的行為,同時也導致了沖突。

我開始思考,我的想法真的是100%正確的么?奶奶的想法真的是100%錯誤的么?當然不是!從奶奶的角度想,她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確的,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Belief!每個人的Belief都是主觀的,沒有對錯。

那奶奶又是基于什么,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呢?——因為愛,因為對孫子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和關心!

想到這一層,我釋然了,被奶奶喂飯真的是那么天大的不可接受的一件事兒么?奶奶想喂當然可以喂,這是她愛的方式,她不會、也不知道,還有其他的方式。

那我該做什么?我需要跟威威好好談談。

于是,我找了個時間,問威威:“奶奶喂你吃飯的時候,你有什么感覺?”

威威說:“開心!”

我吃了一驚!我以為孩子不喜歡被喂飯,完全沒有想到他的感覺是“開心”?!

“為什么?”我脫口而出。

“因為奶奶很愛我?!?/p>

我們總是急于改變老一輩跟我們不同的做法,擔心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但孩子真的會受那么大的影響么?孩子先感受到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愛,不會傷害孩子!真正讓孩子困惑、甚至不知所措的,是當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對一件事的看法不一致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相互的不諒解,不尊重,這才對孩子有弊無利。

老一輩的愛,我現(xiàn)在看到了。

我停止了對奶奶不同做法的干涉,從心里感激她對威威的愛和照顧。也清楚了自己的定位,現(xiàn)在在奶奶家,以奶奶的做法為主導,這并不會對我的孩子造成什么本質的影響。

很快,威威不再抗拒奶奶喂飯,這種吃飯戰(zhàn)爭,也消失了。

重新開始習慣更好

回到深圳,威威開始還是帶著老家的習慣,希望我喂他,不喂就不吃。我并不著急糾正他,而是選擇相信:他可以慢慢學會照顧好自己。

每次吃飯,我都確保給他提供足夠豐富的菜品,這是當媽的責任。但我并不強迫他吃多少,而是告訴他:“威威,吃飯是你自己的事兒,媽媽相信你可以照顧好你自己,所有的菜你都可以吃,如果你覺得自己吃飽了,就可以不吃,媽媽會讓你離開飯桌。”

一開始,威威會自己戳吧幾口,然后,還是習慣性的讓我喂。沒問題,他需要我喂的時候,我會喂他,不批評、不指責、也不說教。只要他說:“媽媽,我吃飽啦?!辈还芩粤硕嗌?,有沒有吃完全部的飯,我都按照我的承諾,讓他離開飯桌,也不提醒“你不吃飯會餓哦,餓了就沒吃的了哦!”

開始的幾天,他小心翼翼的測試我,有時隨便吃了幾口,就說自己吃飽了,然后就下去玩了,發(fā)現(xiàn)我真的不教訓他,也不強迫他。過了一會兒,又說自己餓了。

我也很淡然,餓了就吃,我提供飯,也提供一些面包、水果之類的,他真的餓了可以吃的東西。

“吃飯的時候沒吃飽,飯后就不能給任何東西”這是很多育兒書上提供的方法,但我沒有使用。我不用“不能吃飯”來懲罰孩子,而是讓孩子學會感受自己的身體,身體是有自己的規(guī)律的。

這個方法,從表面難以察覺,因為它是“不說、不做”的方法。讓這個方法有效的,也是最關鍵的,是我的新態(tài)度——平和、堅定、自然、輕松的態(tài)度,“帶著愛放手”的態(tài)度。

在平和、堅定、自然、輕松的態(tài)度下,我的具體做法很簡單。每頓飯?zhí)峁┳銐虻牟撕惋垼业呢熑问恰疤峁?。吃和不吃,是孩子的權力。我不再催他吃飯,也不強迫他吃飯。開飯后,準備好孩子的碗筷,跟大人一起吃。他吃他的,我吃我的,我會跟爸爸聊天,他也會參與其中,每頓飯的氛圍輕松愉快,每個人都享受這樣的家庭時光。只要他說吃飽了,就可以不吃,我不會問他“你是真的吃飽么?”也不會計較他到底吃了多少,有可能他中午吃的多,晚上吃的少,也有可能昨天吃的多,今天吃的少。他的身體會告訴他,自己應該吃多少。

同時,所有的勞動,我們都共同參與,威威會跟我一起買菜,做飯時幫我淘米或者洗菜,開飯前幫忙把碗筷擺好,自己爬到餐椅上去,吃完飯幫忙擦桌子和洗碗……他不再是一個需要別人圍著他轉的“中心”,而真正成為了家里的一份子,可以做出自己積極貢獻的一份子!

回到深圳三個星期的時間,威威不僅不需要我喂了,還可以自己用筷子吃完一大碗面條,有時一頓飯吃的比我還多!以前挑食,所有的青菜剁的再碎,他都會一點一星的挑出來,扔在桌子上不吃,現(xiàn)在可以大口大口吃整棵的上海青,幾乎什么菜都吃。兩歲八個月上小班,老師第一天就告訴我,威威是小班的小朋友吃飯最好的那個,不僅吃的最快,而且從來都不剩飯,吃完飯還能喝完一碗湯,老師從來都沒有因為威威吃飯而發(fā)過愁。

我把威威自己拿著筷子吃面條的畫面拍成了視頻,給爺爺奶奶發(fā)了過去,爺爺奶奶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當看到威威每頓飯都自己大口大口的很享受的吃飯,爺爺奶奶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了,“很放心,很開心,再沒有比自己孫子大口吃飯更開心的事了!”

這個過程漫長又艱辛,但是很值得。我看得到,因為我的改變,威威不再為別人吃飯,而是發(fā)展出了自律:知道吃飯是自己的事兒,不依賴他人;更能在這么小的年紀,理解了:獨立、照顧好自己。他不為了別人而吃飯—這是他一輩子的財富。

評析孩子的“小小偷窺”


媽媽洗澡的時候,6歲的兒子,透過沖涼房的門縫,悄悄地向里面看——

“壞小子,不學好人,”媽媽揪著寶寶的耳朵,邊打他的屁股邊大吼,“讓你不學好!讓你不學好……”

“沒有,我沒有——”×

媽媽雖然發(fā)現(xiàn)了寶寶的舉動,但不動聲色。沖完涼后,回到客廳,擦著頭發(fā)與寶寶的爸爸隨意地聊起來。

“沖涼房的門應該修一修了,我在里面都能看到外面了?!薄?/p>

媽媽匆匆地洗完澡,到書房找了一本關于人體的畫冊。

“爸爸是男人,媽媽是女人……”

“寶寶,世界上有兩種人,”媽媽指著畫冊上的人體說,“一種是男人,一種是女人……”

“無論是什么人,都要互相尊重,不能偷看別人,那是隱私……”√

評析:

孩子對人體的好奇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越來越強烈。當這種好奇心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產(chǎn)生類似偷窺的行為。面對這種行為,家長往往以成年人的心理去思考問題,把這件事同骯臟、心理不健康、流氓等詞句劃上等號。其實,孩子是種很自然的反應:他有這種好奇心。

場景一中的媽媽,在發(fā)現(xiàn)孩子這種行為時,大驚小怪,反應激烈,把孩子的行為定性為不學好人,挨了打的孩子,雖然可能因此而明白了這是件不好的事情,但究竟因何而不好,卻毫不知情。不過,有一點,他卻印在了心里,那種好奇是罪惡的,這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甚至令孩子的性心理產(chǎn)生扭曲。場景二中的媽媽的表現(xiàn)雖然不像場景一中的媽媽表現(xiàn)得那么激烈,然而,她顧左右而言他的方式,令孩子不但無法得到正確的知識,而且在心理上蒙上了一層陰影。潛意識當中,孩子那種想弄個清楚明白的好奇心將越來越盛。場景三中的媽媽做法是正確的。她把男性女性的人體,作為正常的知識講解給孩子聽,讓孩子明白:男性與女性并不神秘,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過,同時,也告訴孩子,這屬于別人的隱私,所以,不應該偷看別人。

孩子對于兩性的好奇心,是孩子好奇心中的一種,只要把正確的知識,以平靜的表現(xiàn)方式教給他,他也就能以平靜的心態(tài)接受。

被告知孩子在學校偷錢后...


媽媽被告知孩子在學校偷錢,這個媽媽的舉動雷倒眾人。無論什么時候,爸媽始終是孩子堅強的后盾,當爸媽也不再相信孩子時,那么可能就是家庭的悲哀。

“你的兒子在學校偷了王老師1000塊!他已經(jīng)承認,警察已經(jīng)到場……”當她在上班時接到老師的電話時不敢相信。

“無論孩子做錯了什么,不要打罵我的孩子,等我到了再處理!”然后要求老師將電話給孩子聽。孩子哭著喚了一聲“媽媽!”,媽媽說:“孩子,不用怕,無論什么事情,媽媽始終是你的后盾,媽媽馬上到!”

當她騎車電單車趕到學校老師辦公室時,門前停了一輛警車,里面兩個警察神色凝重,兩個老師一男一女還有年長的教導處主任。

一位女老師聲色俱厲地跟孩子的媽媽說:“你的兒子今天早上在我抽屜拿了1000塊,他已經(jīng)承認,你看怎么處理吧!”

她沒有理會老師,而是去找自己的孩子,孩子正坐在地上渾身顫抖,小衣服臟兮兮,淚痕沾滿了臉頰,她走過去抱住了孩子。

“媽媽,如果不是你的那句話,我可能已經(jīng)爬上樓頂了!他們要抓我坐牢,我好害怕……”

“兒子,跟媽媽說實話,媽媽相信你!”兒子搖頭說“沒有”。

安撫了孩子后,這個媽媽站起來說“我相信我的兒子,他說沒偷就沒偷!”孩子感激地看著媽媽。

女教師瞪眼睛,她大概在嘲諷“慈母多敗兒”,冷笑著說:“他剛自己承認的!”

“那你說說孩子是怎么承認的?還有,偷了的錢在哪里?拿出孩子偷錢的證據(jù)呀?沒找到證據(jù)卻抓孩子,警察也不會這樣辦事!”

一旁的警察聳聳肩說:“的確是沒找到證據(jù),但孩子自己承認了。”

女教師不耐煩地將審問孩子的經(jīng)過說了一遍,這個媽媽轉過頭問孩子:“老師說得對嗎?”

孩子搖頭,“老師從早上就沒讓我上課,他們還叫來了警察,我好害怕,老師跟我說承認了就可以回家……”

女老師的臉變綠了,沒有吱聲。“威脅利誘的審問,這叫審問嗎?我還要告你誹謗呢!”

這個貧窮的騎電單車的瘦弱女人不知哪里來的勇氣,她竟然無視所有人,大搖大擺地帶著孩子回家了?;蛟S在孩子面前,每個媽媽的舉動都是不可理喻的!

回家的路上,孩子感激地緊摟了媽媽,“媽媽,謝謝你給了我力量!”

剛回到家沒多久,教導主任打來電話說老師丟失的1000塊找到了,是那個女老師自己無意中將錢放到了另外一個抽屜,自己卻忘記了。

雖然這件事情仍然讓孩子心有余悸,但是媽媽的做法讓他揚眉吐氣,走在校園內(nèi)要辦也直了,因為母親給了他無比的安全感和勇氣。直至成年后還一直記得這瞬間的溫暖。

時常有粉絲媽媽苦惱地留言,問為什么她的孩子有偷錢的習慣,但卻是越打罵越偷,并且越偷越多?答案來源于“信任”二字。

很多孩子幼年時期都有過偷竊的行為,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因為孩子不知道這是“偷”,也不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但如果父母在孩子出現(xiàn)偷竊行為時就打罵懲罰孩子,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無疑是給了孩子一種陰暗的心理暗示,他們因為父母的責罰而憤怒,自尊心受傷,父母與孩子之間建立起的信任感也瞬間崩潰,更可能會激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

小孩在學校打架家長如何處理


孩子在學校打架怎么辦?如果你是孩子打架的家長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孩子與同學之前可能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小矛盾,其實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插曲,點綴孩子的成長之路。作為家長不能粗暴解決這個事情,要理性分析問題,細心教導小孩。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出小孩在學校打架家長如何處理,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小孩在學校打架家長如何處理(一)

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通過快速觀察、耐心詢問、冷靜分析,來推測孩子打人行為發(fā)生的根本原因。不要怒氣沖沖地質問,因為孩子當時常?;卮鸩簧蟻硪膊辉敢饣卮?,那樣只會引發(fā)你與孩子之間的沖突。

先于解決問題以前,與孩子共情,明確表達對他行為背后原因的理解,比如說“我知道你本意并不是想傷害他”,“我知道你非常希望和大家一起好好相處”,“我知道你是因為XXX事情,感覺被冒犯了”......

告訴孩子不當行為的后果;訴孩子被打的人都會很疼,千萬不可以以暴制暴。培養(yǎng)孩子的共情能力確實需要漫長的過程,但若對孩子實施肉體懲罰,無形中也是在告訴他“下次你也可以這樣做”。要客觀地幫助孩子分析行為可能導致的后果,但不要用恐嚇等方式制造孩子的罪惡感。

教會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

不鼓勵孩子為了贏得贊美而犧牲自我,教會孩子如何在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喜歡時,對對方微笑;比如不高興不愿意就表示拒絕;比如遇到處理不了的情況就找大人幫忙,要盡可能把每種情景與孩子演示得足夠詳細。

總之,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愛打人,父母應該先檢討自己,是不是自己的壞脾氣給孩子做了不好的榜樣;是不是自己的一些不正確的反應給孩子造成了誤解,甚至是助長了壞習慣的養(yǎng)成。即便孩子已經(jīng)有愛打人的壞習慣,也不應該直接粗暴地責備孩子,而是應該與孩子共情、了解原因,分析家庭和環(huán)境的因素,找出問題所在,用耐心和正確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改掉不良的行為習慣,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家長可以傾聽孩子的說法,或者是咨詢孩子的班主任教師,了解事情的整個起因和過程,然后共同的處理這件事情。如果是孩子與班級的同學之間產(chǎn)生了矛盾,導致的惡作劇行為,家長可以要求孩子說出該學生的姓名,并咨詢教師事情是否屬實,確實如此,可要求教師聯(lián)系該學生家長給予道歉。

小孩在學校打架家長如何處理(二)

小孩子打架在學校經(jīng)??梢钥吹?,那么怎么解決小朋友的問題呢?

作為家長,應該理性的去看待這件事情,不能因為自己的孩子被打就要鬧翻天,這樣對自己和自己的孩子都不好。發(fā)生矛盾必然是有原因的,問清楚原因,之后再決定,有時候也有可能是對方孩子的問題,不要不問緣由就一味的教訓孩子,讓孩子覺得受到委屈,產(chǎn)生逆反心理。

不管是誰的錯,動手打人就是不對的,不要一味的教唆孩子打架,畢竟孩子之間有時候下手沒有輕重很容易出現(xiàn)事故。決問題的辦法很多,不一定非得要打架才可以解決,可以找老師或者班主任調節(jié),也可以找家長從中調節(jié)。

孩子如果受到委屈是非常愿意跟自己最親近的人傾訴的,這時候一定要耐心的傾聽孩子的聲音,讓孩子心中的委屈得到發(fā)泄,不要一味的批評孩子。

孩子之間出現(xiàn)矛盾打架是非常常見的一件事情,在孩子打架后,一定要得到及時的調節(jié),讓孩子知道自己打架是不對的,避免矛盾的升級,導致最終引發(fā)不可估量的后果。

小孩在學校打架家長如何處理(三)

很多的父母知道了孩子在學校打架了,就會變得異常的激動。在什么情況都沒問清楚的時候,就開始罵自家孩子,或者責怪別人家的孩子,都會給孩子一個錯誤的判斷。因此這個時候父母把自己變成一個裁判員的身份更合適,就是找出原因,給這件事情一個客觀的評判。當然評判事情也不能只聽一家之言,可以去學校問問老師同學關于事情的真實情況,再下結論。給孩子一個客觀的評判結果,會有兩個好處。一是讓孩子徹底的明白這件事情的誰是誰非,從事情上吸取教訓。二是讓孩子明白,如果自己受欺負了,那么一定要找回一個公道。如果自己欺負別人了,也應該受到懲罰。

在面對孩子之間打架這種事情的時候,假如你的孩子故意欺負了別人家的孩子,那么你千萬別有我家孩子多厲害啊,只要不受欺負就行了這樣的想法。你要明白,強中自有強中手,今天你的孩子逞威風打了別人,他這種勝利的心態(tài)會驅使他繼續(xù)會在打架的路上越走越遠,只要在這條路上就會有很多比他強大的人出現(xiàn),因此挨打也是早晚的事情,別人如果也以這種心態(tài)對待你的孩子,你的心里也不會好過的。因此讓孩子看到后果,承擔責任才是父母該做的。假如你的孩子是受欺負的那一方,那么家長們也千萬不要教導孩子去忍氣吞聲,因為這樣帶來的后果也是非常嚴重的。我接觸過很多類似的案例,很多孩子在遭遇暴力之后,父母只是教育孩子忍耐,結果導致孩子在很多事情上變得唯唯諾諾,既缺乏自信心,又變得膽小怕事。因此遇到孩子被欺負,一方面要教導孩子被欺負要懂得還擊,而不是白白受氣。即使自己的能力不足,也要表現(xiàn)出自己不是軟弱好欺負的。甚至必要的時候要尋求家長和老師的幫助。

.如果你的孩子還小,比如只是幼兒園的小孩子,有的時候打打鬧鬧沒有輕重,那么家長也要以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孩子們之間的打架。如果孩子被打了,那么請打人的小朋友道歉,但是不要沒完沒了的追究。畢竟孩子的年齡就這么大,他們的思維意識還沒發(fā)育完全,需要給予諒解。那么打人的小朋友,家長也要教會他們正確的行為方式,學會道歉和承擔責任。

家庭和睦,父母對孩子給予關心都會讓孩子產(chǎn)生安全感。有些孩子愿意去打架,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父母的愛,因此他們會用極端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也有些孩子,家庭不和睦或者家庭存在一定的問題,就會讓他們變得十分的自卑因此就算自己被欺負了,他們也會忍氣吞聲,因為孩子的內(nèi)心沒有強大的依靠,因此有些孩子會想自己受欺負是理所當然,因為自己太弱小,也沒有父母保護。

孩子的東西你會如何處理?


孩子的東西你會如何處理?自xx出生后,原本60平米的小家就變得更加緊湊了,半天不收拾屋子就感覺沒有下腳之地,有孩子了,東西真不少,真不知道這一個小人的出生,竟然會攜帶這么多東東!大件像嬰兒床、浴盆、推車、餐椅、爬爬墊等……小件如毛巾、奶瓶、紙尿褲、被褥、衣服、玩具等……從臥室到客廳再到廚房,哪哪都有xx的東西,隨著xx漸漸長大,有些東西就會失去用武之地,不知大家都是如何處理的呢?

針對xx的東西,我是這樣安排的:

1、選擇性的留做紀念

xx出生時,姥姥給買了一對銀手鐲,寢室大姐給買了一個小銀鎖,對于xx而言,這是人生的第一份禮物。之所以珍貴,并非是其價值有多昂貴,而是具有特殊的含義。我也將精心保管好,給xx的成長留下小小的紀念……

2、貼身衣物取其精華送親友

xx的衣服由姥姥提供,拿來的時候都是成捆成捆的,七七八八加一起好幾十套。雖說不是自己掏腰包,但咱也不能挨套禍禍。每個階段給xx拿出2-3套替換穿,我把在家穿的和外出玩時穿的衣服單獨分開,這樣平時在家總穿的衣服,洗來洗去也不像樣子,穿小了就直接當抹布了;而外出時常穿的衣服小了,我會把它保存起來,送給不介意的親戚朋友;再選出幾個代表性的衣物給xx留做紀念,等她長大的時候給她看,小時候還穿過這么小的衣服,一定很有趣兒~

3、同城二手物品出售或置換

在許多大中型城市,很多媽媽會通過微博、論壇及QQ群的形式來置換或出售寶寶的二手物品,不僅價格便宜還使雙方都受益。但這項交易只停留在熟悉、信任、可靠的基礎上,寶寶用的東西,誰又能馬虎呢?所以對于我們這個小縣城而言,著實有些難度。前段時間加入一個本地的新手媽媽群,人數(shù)極少不說,平時也不聊天,我發(fā)出一條全新奶瓶出售或置換的信息,大家還持著可疑的態(tài)度以為我是某某商家……假若真的可以做到同城二手物品出售或置換,那該有多好。既省錢不說,還可以為環(huán)保貢獻一點點小力量。

4、愛心捐助

人之初,性本善。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乃一大幸福的事情。xx爸不只一次地說過,將來xx長大了,帶她到貧困山區(qū)看看,幫助小學生回歸課堂,一個小學生一年只需幾百元就夠了……到時候全家人一同做件有意義的事情,一定會感慨頗多!

截止目前,xx所閑置的物品還在繼續(xù)自己存在的價值,全新的東東送給了身邊的寶媽們,這頂小帽子和兩個小肚兜打算給她一直留做紀念,其余穿小的衣服當了抹布,剩下的還在家里各司其職~我們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

相關推薦

  • 偷吃零食檢討書 ?你掌握了寫檢討書的技巧嗎?在許多人的生活里,需要數(shù)寫檢討書。寫檢討書時,要有認錯的良知,推薦一篇關于“偷吃零食檢討書”的文章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要想獲得更多相關的信息那么請您繼續(xù)閱讀下文!...
    2023-08-28 閱讀全文
  • 孩子犯錯后如何正確處理? 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急著插手,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么想法。第一個問題是:“發(fā)生什么事情了?”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fā)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
    2021-03-27 閱讀全文
  • 父親如何忙中偷閑陪伴孩子成長? 父親角色在孩子成長中至關重要,但大多數(shù)的爸爸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們想陪孩子,可是他們卻為了事業(yè)而拼命打拼,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那么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與孩子相處的這段寶貴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接觸?能...
    2021-10-02 閱讀全文
  • 媽媽不要偷偷離開孩子 導讀:媽媽臨走時要抱抱孩子,對孩子說“再見”。即便是孩子聽不懂,也要給他講明白媽媽離開的理由:“媽媽要去上班了,如果寶寶好好玩,好好吃飯,媽媽很快就回來啦!” 孩子知道媽媽要上班去了,會多么傷心?。∩?..
    2021-08-09 閱讀全文
  • 評析孩子的偷窺心理 媽媽洗澡的時候,6歲的兒子,透過沖涼房的門縫,悄悄地向里面看—— “壞小子,不學好人,”媽媽揪著寶寶的耳朵,邊打他的屁股邊大吼,“讓你不學好!讓你不學好……” “沒有,我沒有——”× 媽媽雖然發(fā)現(xiàn)了寶...
    2021-12-15 閱讀全文

?你掌握了寫檢討書的技巧嗎?在許多人的生活里,需要數(shù)寫檢討書。寫檢討書時,要有認錯的良知,推薦一篇關于“偷吃零食檢討書”的文章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要想獲得更多相關的信息那么請您繼續(xù)閱讀下文!...

2023-08-28 閱讀全文

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孩子犯錯時家長不要急著插手,可以先問孩子八個問題,聽聽他們有什么想法。第一個問題是:“發(fā)生什么事情了?”這個問題看起來不起眼,但是非常重要。許多成人碰到突發(fā)狀況時,會習慣性的太快下判...

2021-03-27 閱讀全文

父親角色在孩子成長中至關重要,但大多數(shù)的爸爸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他們想陪孩子,可是他們卻為了事業(yè)而拼命打拼,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那么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與孩子相處的這段寶貴時間與孩子進行交流接觸?能...

2021-10-02 閱讀全文

導讀:媽媽臨走時要抱抱孩子,對孩子說“再見”。即便是孩子聽不懂,也要給他講明白媽媽離開的理由:“媽媽要去上班了,如果寶寶好好玩,好好吃飯,媽媽很快就回來啦!” 孩子知道媽媽要上班去了,會多么傷心??!上...

2021-08-09 閱讀全文

媽媽洗澡的時候,6歲的兒子,透過沖涼房的門縫,悄悄地向里面看—— “壞小子,不學好人,”媽媽揪著寶寶的耳朵,邊打他的屁股邊大吼,“讓你不學好!讓你不學好……” “沒有,我沒有——”× 媽媽雖然發(fā)現(xiàn)了寶...

2021-12-1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