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臟話,打嘴巴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幼兒說故事 幼兒園游戲打地鼠 說課稿說幼兒園區(qū)域活動時,航熙和一飛正在認(rèn)真的建構(gòu)機器人。
“老師,老師,航熙打我的嘴巴了!”一飛說完委屈的哭了起來。
“怎么了,航熙?為什么打一飛的嘴巴?你們不是好朋友嗎!”我走過去了解著情況。
“好孩子是不打架的,好朋友之間要相親相愛,玩玩具要謙讓,不能爭搶,是吧航熙······”“老師,我們沒有爭搶玩具!”一直沒有理我的航熙突然停下搭建,盛氣凌然的打斷了我的談話。
“是嗎,那為什么打一飛的嘴巴?說來聽聽!”我被航熙的樣子逗樂了。
“一飛說臟話了,我就打他的嘴巴了。
”航熙一臉的正義感。
我一臉的迷惑:“說臟話就打人家的嘴巴嗎?”我有點生氣了。
“老師說,誰說臟話就打他的嘴巴,悠悠也這么做的。
”
面對航熙的辯白,我突然領(lǐng)悟:上午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悠悠的故事》,故事中的悠悠老愛說臟話,媽媽沒辦法就想了一個點子,規(guī)定家里人要是誰說臟話就打誰的嘴巴。
規(guī)定后,爸爸被媽媽打了嘴巴,媽媽被悠悠打了嘴巴,只有悠悠沒被打嘴巴。
故事中問小朋友:為什么悠悠沒被打嘴巴?孩子們都知道,悠悠沒有說臟話呀!
講完故事,我教育孩子們今后要像悠悠一樣不說臟話了,要是誰說臟話就打他的嘴巴。
看來航熙記住了我的話了,聽到一飛說臟話當(dāng)然就打她嘴巴了。
面對情況我首先肯定了航熙的做法,又告訴一飛今后不說臟了。
接著說:“誰說臟話打他嘴巴是對的,但要輕輕打,不能打重了,我們是用打嘴巴提醒小朋友說臟話是不對的,不能真打。
記住了嗎?孩子們!”“知道了!老師!”
這件事情讓我意識到,老師的教育方法有時太片面,往往一句玩笑話,在孩子心里也是圣旨。
因此,提醒老師們教育孩子時,每一句話都要考慮到它的利弊,才不會被孩子們誤解。
(區(qū)域活動時,航熙和一飛正在認(rèn)真的建構(gòu)機器人。
“老師,老師,航熙打我的嘴巴了!”一飛說完委屈的哭了起來。
“怎么了,航熙?為什么打一飛的嘴巴?你們不是好朋友嗎!”我走過去了解著情況。
“好孩子是不打架的,好朋友之間要相親相愛,玩玩具要謙讓,不能爭搶,是吧航熙······”“老師,我們沒有爭搶玩具!”一直沒有理我的航熙突然停下搭建,盛氣凌然的打斷了我的談話。
“是嗎,那為什么打一飛的嘴巴?說來聽聽!”我被航熙的樣子逗樂了。
“一飛說臟話了,我就打他的嘴巴了。
”航熙一臉的正義感。
我一臉的迷惑:“說臟話就打人家的嘴巴嗎?”我有點生氣了。
“老師說,誰說臟話就打他的嘴巴,悠悠也這么做的。
”
面對航熙的辯白,我突然領(lǐng)悟:上午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悠悠的故事》,故事中的悠悠老愛說臟話,媽媽沒辦法就想了一個點子,規(guī)定家里人要是誰說臟話就打誰的嘴巴。
規(guī)定后,爸爸被媽媽打了嘴巴,媽媽被悠悠打了嘴巴,只有悠悠沒被打嘴巴。
故事中問小朋友:為什么悠悠沒被打嘴巴?孩子們都知道,悠悠沒有說臟話呀!
講完故事,我教育孩子們今后要像悠悠一樣不說臟話了,要是誰說臟話就打他的嘴巴。
看來航熙記住了我的話了,聽到一飛說臟話當(dāng)然就打她嘴巴了。
面對情況我首先肯定了航熙的做法,又告訴一飛今后不說臟了。
接著說:“誰說臟話打他嘴巴是對的,但要輕輕打,不能打重了,我們是用打嘴巴提醒小朋友說臟話是不對的,不能真打。
記住了嗎?孩子們!”“知道了!老師!”
這件事情讓我意識到,老師的教育方法有時太片面,往往一句玩笑話,在孩子心里也是圣旨。
因此,提醒老師們教育孩子時,每一句話都要考慮到它的利弊,才不會被孩子們誤解。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學(xué)會用“嘴”說話
小班有個孩子叫劉航宇,一入園就表現(xiàn)出了與眾不同的調(diào)皮,他的嘴巴幾乎不用,(活動課老師不論教什么他的嘴總閉得緊緊的),平時也不和小朋友交流;而手的用處卻表現(xiàn)地尤為突出,在園的時間幾乎沒一刻閑著,不是撓撓這個,就是捅那個一錘,把班級搞的“告狀聲不斷”,怎么辦呢?靜下心來之后,我找他的家長談了談,了解了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同時也向家長客觀地談了孩子在園的表現(xiàn)。告訴他孩子出現(xiàn)的交往上的困難,希望家長配合幼兒園工作,每天問問孩子在園交了幾個新朋友及學(xué)的內(nèi)容等。
我走到孩子旁邊蹲下身子邊撫摸他的頭邊輕輕地告訴他:“航宇,老師和你是最好的朋友,老師也知道你很想和小朋友玩,你不明白小朋友為什么總告你狀是不是,老師告訴你個讓小朋友喜歡你的法寶,好不好”孩子鄭重的點了點頭。“學(xué)會用嘴說話”,不要用“手’說話。孩子莫名其妙的眨了眨眼睛,我見時機成熟,于是和孩子解釋道:“你想干什么事情的時候,要用嘴巴說出來,不能用小手,小手是用來做好事的,不是落在小朋友身上的,如果你是小朋友你會喜歡和用手說話的小朋友玩嗎?”孩子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
接下來的日子,孩子明顯的變化了。班里的告狀聲也沒有了。
我是甜嘴巴
還沒調(diào)來香花幼兒園之前,就聽說幼兒園有個禮儀課題,一直沒有什么深刻的體會。直到來到香花幼兒園園內(nèi),才從點滴中感受到孩子之間、老師之間的濃厚的禮儀氛圍,禮儀之花早已悄然開放。
“我是甜嘴巴”
每天早晨當(dāng)我跨入幼兒園,總會迎來兩旁的禮儀寶寶甜甜的“老師早?!边M(jìn)入班級以后,隨著孩子們一個個來園,也總能聽到一聲聲“老師早,阿姨早,小朋友早?!边@一聲聲簡單的話語卻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禮貌與懂事,總是讓我的心情添加了幾抹彩色。
還記得我第一次發(fā)小紅花時的情景,我剛遞給小朋友,就隨之而來一句,“謝謝吳老師。”我原以為是個別孩子才這樣,沒想到每一個孩子接到小紅花時都有禮貌地說了一句“謝謝!”孩子們真的是非常有禮貌。
還有一次,我外出聽課回來匆忙地進(jìn)入教室,進(jìn)班以后孩子們看見我開心地喊了起來,“吳老師好?!边€有的說,“吳老師,辛苦了?!毙⌒〉脑捳Z,卻有著巨大的力量,我的疲勞頓時煙消云散。
甜嘴巴,真是惹人愛!
禮儀當(dāng)然不僅僅是語言上的體現(xiàn),更體現(xiàn)在行動上。脫下來的衣服孩子們能主動折疊好,午睡時的鞋子能整齊地排列,有好的東西大家懂得了分享……
禮儀是方方面面的,我和孩子們一起學(xué)禮儀,踐行禮儀,感受禮儀的魅力。
“小啞巴”說話了
我們班上有個小男孩,名字叫陳星橋,今年4歲,背地里我們都叫他“小啞巴”。
為什么我們會叫他“小啞巴”?是因為他自從入園到現(xiàn)在從不跟班上的任何一位老師講話,也不會跟小朋友講話。
從早上入園開始,爸爸、媽媽或是爺爺、奶奶就鼓勵他說:“星星,快快給老師問好?!笨墒撬蜁荒槦o辜地望著你,一動也不動地站在那里,下午放學(xué),家長來接的時候,又告訴他說:“星星,快給老師說再見。”他也只會揮揮手就離開了。
平常,如果他被別的小朋友欺負(fù)了或者是摔倒了,你去問他怎么回事?他只會哭,什么也不會說,吃午飯或早點的,如果他還要添,你假裝不知道,他就站在原地,呆呆的看著你或者把碗放回桶里不吃了。
面對這樣的他,我們十分擔(dān)心,于是想方設(shè)法幫助他,引導(dǎo)他說話,可是,他一如既往,至到有一天,我們上美術(shù)課畫小雞,他畫完以后,來到我的身旁,高興的說:“老師,我畫好了。”我一聽,非常高興,于是順勢引導(dǎo)他說話。
從那次開始,我們的“小啞巴”開始說話了,我們大家都為他高興。
學(xué)會用嘴說話,不要用手“說”
從早上一入園,我的耳邊就不停地出現(xiàn)孩子們的告狀聲:“老師,楊童打我,嗚嗚……”“貝貝罵我,哇……”“康康拿走了我的椅子……”,由于都是新生,本身早晨入園情緒都不是很穩(wěn)定,經(jīng)過這么一鬧,班級簡直一團(tuán)糟,吵鬧聲此起彼伏。
起初,我的處理方法是:挨個詢問情況然后調(diào)解,“楊童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對的,跟他說對不起”,“康康,你為什么要拿他椅子,”可是我的口干舌燥并沒有換來安寧,仍然哭的哭,鬧的鬧,疲憊不堪。
晚上回家懊惱不已,這樣下去怎么行?或許是我的做法不對?這時看到女兒正在跟弟弟玩耍,我就問她喜不喜歡愛告狀的同學(xué)?女兒說“不喜歡”“為什么?”“動不動就告狀讓人煩,多大點兒事?!迸畠旱脑捵屛颐┤D開:是啊
,多大的事呢,何不讓他們自己解決?于是我改變了對待告狀的態(tài)度和方法,引導(dǎo)孩子自己處理同伴間的沖突,杜絕他們小題大做,張口就告狀的壞習(xí)慣。
首先,我讓孩子們自己說說喜歡跟哪個小朋友玩,為什么喜歡他?其他孩子在聽別人說的時候就能多少知道自己哪兒做的不讓人愛。這時我就介紹那些愛動、調(diào)皮的孩子的特點,尤其他們身上的“亮點”大加贊揚,讓他們知道受表揚的感覺竟然是這么好,從而萌動做好的念頭。
同時告訴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如果小朋友用手碰你一下,那不叫打,那是因為他想和你交朋友,想和你一起玩。交代幾個喜歡用手碰小朋友的幼兒,如果想和好朋友玩耍,用小嘴巴說,不要用“手”說。
幼兒好比一張白紙,如何書寫成章,怎樣繪制這幅圖畫,不但是我們的工作,更是我們的責(zé)任,面對問題的發(fā)生,我想主要是我們和家長沒有給孩子正確的引導(dǎo),當(dāng)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時候,我們應(yīng)給予正確的引導(dǎo),做到疏通有節(jié)。
,老師用手摸到了,是出汗?jié)裢噶搜澴?。有時老師也這樣,小朋友們你們是不是有時也這樣?”在小朋友“是”的回答聲中,強強放松了緊緊抓住褲襠的手。
孩子的心是單純的,透明的,同時又是脆弱的,他們需要呵護(hù),需要愛撫,需要老師和他共守一個秘密。我為強強守住了秘密,擋住了尷尬,實際上維護(hù)了他的自尊心。在他晶瑩的淚光里分明充滿了對老師的信賴和感激,這種維護(hù)和信賴更拉近了孩子和老師的心靈之距。
“老師,不要傷心,還有機會!”
今天區(qū)域活動的時候我參與益智區(qū)和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撲克牌,我先和他們講解游戲規(guī)則,大家都清楚了,游戲正式開始。大家都積極參與,小眼睛都緊緊的盯著出的牌有沒有重復(fù)的,那樣就可以收了。游戲緊張的進(jìn)行著,大家互相提醒有沒有一樣,隨著游戲的進(jìn)行,我和萱萱小朋友手里的牌越來越少了
中班隨筆:“漏嘴巴”現(xiàn)象
昨天吃的是紅燒小排,菲沒等老師分菜就大叫:“我要紅汁,我要多點?!蹦玫斤埐说姆坡N著二郎腿,左手端著飯碗、右手拿著調(diào)羹,邊吃邊看左右,這情形不禁讓我想起了那首兒歌“漏嘴巴的小弟弟”。這不,才一會兒功夫,地板上、桌面上、椅子上、衣服上,到處都是被肉汁染紅的米粒?!胺疲D(zhuǎn)過去好好吃飯!”聽見老師的提醒,她轉(zhuǎn)了過去。可沒過幾秒種,身體又左右轉(zhuǎn)動,米粒再一次揚揚撒撒地往下掉。飯碗里的飯是沒有了,再看看地板上,就象下了場雪一樣,厚厚一層,有的都已經(jīng)被她踩得緊緊地粘住了地板。
“不行,不能再讓這樣的進(jìn)餐習(xí)慣繼續(xù)蔓延!”我暗下決心。正當(dāng)她想搬著椅子離開位置時,我叫住了她:“菲,請把地上的米粒撿干凈?!彼纯次遥瑳]有反應(yīng)?!胺?,自己撒的米粒,自己撿干凈?!彼街鴤€小嘴
,很不情愿地蹲下身開始撿米粒。我知道這一地的米粒真要她一個人撿完是不可能的,等到她撿了一些后,我蹲下身和她一起撿了起來。我邊撿邊問:“菲,撿米粒累嗎?”她點點頭?!叭绻院蟛幌脒@么累,應(yīng)該怎么做???”“坐好吃飯?!彼庾R到了自己的錯。差不多花了3分鐘時間,我們兩個人把地上、桌上、椅子上,甚至菲的帽子上的米粒都撿干凈了。“好累??!”撿完米粒的菲不由自主地感嘆。
菲的“漏嘴巴”現(xiàn)象已經(jīng)持續(xù)了好長一段時間了,經(jīng)常抱著孩子剛?cè)雸@、習(xí)慣慢慢培養(yǎng)的想法,一拖再拖,每天進(jìn)餐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提醒、再提醒,希望有一天在老師的提醒下,她能改變這種不良的進(jìn)餐習(xí)慣。可是我錯了,一個多月來,她依舊翹著二郎腿,依舊左右轉(zhuǎn)悠,依舊米粒滿地撒……
經(jīng)歷了昨天撿米粒的辛苦后,今天的菲奇跡般地安分吃完了一頓飯,只有幾粒米粒不小心從嘴邊溜到了桌上。一遍又一遍的重復(fù)說教,顯得羅嗦而又無奈,不如在適當(dāng)?shù)臅r候,另辟蹊徑,讓道理行動化,讓規(guī)則生活化。少對孩子說一點,多讓孩子做一點,知道自己做錯事后所需要承擔(dān)的責(zé)任,在他們幼小的心靈埋下自我約束的種子,使之受用一生。
我想這次我成功了,“漏嘴巴”不漏了。
教育隨筆:誰的嘴巴本領(lǐng)
每次吃飯都好像是文靜的一大難題,每天都是她最后一個把飯吃完,現(xiàn)在是冬天了,飯到最后都是冰冰涼的,吃了很容易生病,所以我也想過一些辦法來激勵她快點吃,但是都沒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午餐時間又到了,孩子們都一個個洗手拿筷子開始自己的午餐,每個孩子都在認(rèn)真的吃著,只有文靜一會兒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話,一會兒在玩弄自己的筷子?!拔撵o快點吃哦,今天如果小朋友都吃完了你還沒吃完,老師就帶其他的小朋友去睡覺,讓你一個人在這吃了,吃不完不允許睡覺?!蔽易叩剿赃吷鷼獾貙λf。過了一會兒,大部分孩子都吃完飯后,可是文靜的碗里面的飯才吃了幾口。“你的飯怎么還有這么多?別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呢,今天就不能睡覺了?”我故意跟她說。文靜只是看了看我,沒吱聲。旁邊的仇薇也還沒吃完,我突然靈機一動“你和薇薇比賽看看誰的嘴巴本領(lǐng)大好不好?”薇薇點了點頭,文靜雖然不說話,但是她還是低頭一口一口地大吃起來。雖然后來她還是輸給了薇薇但是吃飯比開始還是快多了。
下午吃點心時,文靜突然走到我面前“老師,我和薇薇比賽,看看誰的嘴巴本領(lǐng)大好不好?”“好啊,等一下我來看哦?!睕]過多久,文靜就走到我面前“張老師,我吃完了。”“原來你的嘴巴本領(lǐng)這么大呀?”聽后我用一種較夸張的口氣對她說,并獎勵了她“笑臉花”。她高興極了。
跟她奶奶入園交流中,知道文靜在家吃飯也很慢,總是由奶奶喂著吃,針對這一情況,與奶奶達(dá)成共識,奶奶在家盡量不喂,鼓勵她自己吃,在幼兒園老師用一些表揚鼓勵方式引導(dǎo)她。在這以后,文靜吃飯再也不是最后一個了。
教育故事——我是甜嘴巴
還沒調(diào)來香花幼兒園之前,就聽說幼兒園有個禮儀課題,一直沒有什么深刻的體會。直到來到香花幼兒園園內(nèi),才從點滴中感受到孩子之間、老師之間的濃厚的禮儀氛圍,禮儀之花早已悄然開放。
“我是甜嘴巴”
每天早晨當(dāng)我跨入幼兒園,總會迎來兩旁的禮儀寶寶甜甜的“老師早?!边M(jìn)入班級以后,隨著孩子們一個個來園,也總能聽到一聲聲“老師早,阿姨早,小朋友早?!边@一聲聲簡單的話語卻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的禮貌與懂事,總是讓我的心情添加了幾抹彩色。
還記得我第一次發(fā)小紅花時的情景,我剛遞給小朋友,就隨之而來一句,“謝謝吳老師?!蔽以詾槭莻€別孩子才這樣,沒想到每一個孩子接到小紅花時都有禮貌地說了一句“謝謝!”孩子們真的是非常有禮貌。
還有一次,我外出聽課回來匆忙地進(jìn)入教室,進(jìn)班以后孩子們看見我開心地喊了起來,“吳老師好?!边€有的說,“吳老師,辛苦了?!毙⌒〉脑捳Z,卻有著巨大的力量,我的疲勞頓時煙消云散。
甜嘴巴,真是惹人愛!
禮儀當(dāng)然不僅僅是語言上的體現(xiàn),更體現(xiàn)在行動上。脫下來的衣服孩子們能主動折疊好,午睡時的鞋子能整齊地排列,有好的東西大家懂得了分享……
禮儀是方方面面的,我和孩子們一起學(xué)禮儀,踐行禮儀,感受禮儀的魅力。
愛講臟話的孩子
最近一段時間里,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當(dāng)孩子在進(jìn)行自由活動時,無意間聽到小朋友在說一些不好聽的話,也常常聽見有孩子來向老師告狀:“老師,xxx說臟話啦!”在跟家長朋友們溝通的時候也了解到,有的孩子在家里也會不經(jīng)意的說一些臟話,意識到了問題的嚴(yán)重性,我開始認(rèn)真思考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和解決問題的對策。
我們班的孩子年齡基本上集中在三到四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已經(jīng)進(jìn)入了語言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期,能力強一些的孩子能講較為復(fù)雜的句子了,抽象思維也已經(jīng)開始萌芽,能夠憑自己的經(jīng)驗去評價事情的好壞對錯,在認(rèn)識活動上,正從無意注意、無意記憶和無意想象向有意方向發(fā)展。再加上寶寶上幼兒園后,接觸到的人和事物更加豐富,語言環(huán)境自然也更加復(fù)雜,他們可能從周圍的成人或幼兒園的同伴那里無意中聽到和學(xué)會臟話,無意間記住,再在類似的場景下無意中使用出來。
面對這樣的現(xiàn)狀我也很苦惱,在找到問題的根源后,我嘗試了很多辦法試圖糾正孩子的這種不良習(xí)慣,首先,給幼兒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孩子們的榜樣,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做好榜樣,不僅要杜絕臟話,而且要經(jīng)常對孩子使用“謝謝”、“請”等禮貌用語,假如不慎當(dāng)著孩子說出不雅的詞,事后要勇于認(rèn)錯,告訴孩子老師這樣說是不對的,下次一定不會這樣了。然后,要向幼兒說明講臟話的壞處,當(dāng)孩子說臟話的時候,其實他們大多并不明白臟話的真正含義,但他已經(jīng)有分辨好壞的能力,所以我們老師可以用簡潔的話告訴他,說臟話是不好的行為,不是好孩子,老師不喜歡聽,盡力讓他理解和接受。其次,告訴幼兒正確的表達(dá)方式。臟話通常是人們表達(dá)不滿、否定和憤怒等負(fù)面情緒時使用的一種語言方式,孩子在學(xué)會臟話的同時也明白何時何地可以說這些話,所以在告訴他不能說臟話的時候,要同時說明如何用文明和正確的語言來表達(dá)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比如可以說“你錯了”、“我生氣了”、“我不同意”,等等。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制定獎懲規(guī)則,老師和班里所有幼兒一起商量獎懲規(guī)則,假如某個幼兒說臟話,會受到懲罰,比如停止游戲、扣掉一個小粘貼等,若幼兒能做到一周不講臟話,則可以給予承諾的獎勵,幾周以后,幼兒的自我約束可能就會變成習(xí)慣,再也不講臟話了。還可以用冷處理的辦法,對于一時還改不了說臟話習(xí)慣的幼兒,當(dāng)他說出臟話時,可以引開其他幼兒的注意力不予理睬,幼兒發(fā)現(xiàn)老師和小伙伴的冷淡態(tài)度后,會覺得沒趣,慢慢地也就不說了。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的教育初見成效,以前愛講臟話的孩子已經(jīng)改掉了這個不好的習(xí)慣,為了讓每一個寶貝都講文明、懂禮貌,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