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正確對待孩子的壞習慣

發(fā)布時間:2020-11-02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幼兒園說課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正確對待孩子的壞習慣轉眼間,孩子們又開學了,寶寶也上幼兒園嘞,她上幼兒園可開心了,不像別的孩子一直哭,而是對這么多小朋友感到新奇,對新環(huán)境有很多的期待,愛上了幼兒園。這讓我非常的欣慰,孩子一天天長大了。

可是沒上幼兒園幾天,許多壞習慣都帶回來了,比如說地上隨便座,咬手指甲等。最讓我擔心的就是在想事的時候喜歡咬手指甲,開始只是偶爾咬,可時間一長,不僅是想事情的時候,就是看電視的時候也咬指甲。雖然我經常提醒寶寶,但是寶寶每次都記不住。

我知道想要寶寶改掉壞習慣,就必須用一種方法,讓她知道咬指甲是不好的。

周末,我準備了一下資料,打算給寶寶“上課"。

“寶寶,你看看這個"。

我吧圖片遞給寶寶,上面的東西讓寶寶嚇了一跳。

“這是什么呀,看著真惡心。"YJS21.Com

“這是媽媽從醫(yī)生阿姨那里拿的",我指著圖片上的東西說,“你看這些東西就是放大的細菌,是不是很嚇人。"

寶寶點點頭。

"你知道嗎,這些細菌都是你指甲里面的。"

寶寶看著自己的指甲:"是嗎,我怎么看不到呀。"

"細菌是一種很微小的生物,眼睛是當然看不到的,不過你看,"我指著寶寶的指甲,"你看這里面是不是有黑色的東西?"

"這就是細菌?"

"這些是臟東西,里面就有這樣很多的細菌,你想想看,你咬指甲的時候,這些細菌都跑到你的嘴里,然后跑到你的肚子里,是不是很可怕。"

"真的好嚇人哦",寶寶看著自己的指甲。

"是呀,所以你以后不能在咬手指甲了"。

經過我這樣一講,寶寶開始注意不在咬指甲啦,慢慢的改掉這個壞毛病。

孩子難免有一些不好的習慣,這時,一味地指責或者打罵都只能起到反作用,因為孩子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如果他覺得是無所謂的行為,強行阻止只會讓他產生抵觸心理。所以做為父母,面對孩子的壞習慣,應該耐心的解說和引導,讓孩子明白自己的習慣是錯誤的,才能讓孩子從根本上改正錯誤。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理性對待寶寶的“壞”習慣


新生命的降臨,給我們全家?guī)頍o比的歡樂與喜悅!但隨著寶寶一天天的成長,我們又為寶寶不斷出現(xiàn)的“壞”習慣而困擾,可是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這些行為并非真的都是“壞”習慣,而是寶寶發(fā)育過程中的正常現(xiàn)象。作為爸媽,不應該隨意遏制這種自然的行為,而應該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引導寶寶開啟無限的潛能。

事件一:吃手指

淘寶四五個月的時候總是吃手指,后來發(fā)展成把自己能拿到的東西都要放到嘴里咬一咬。一開始,我覺得這樣很不衛(wèi)生,有時候難免會訓斥寶寶“不要咬”或是強行拿下寶寶手里的東西??墒菚r間久了,我發(fā)現(xiàn)當他抓到一個東西時,會先看一看、敲一敲,然后再咬一咬。我才明白原來他是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嘗試認知事物、感知世界。因此,我不再阻止淘寶的“亂咬”行為,而是為淘寶做好玩具的清洗和消毒,防止由于不衛(wèi)生引發(fā)消化道疾病。此外,我還給他買了專用的牙膠、磨牙餅干,但我發(fā)現(xiàn)他并不喜歡咬這些東西。后來,就采用了很多網友的提議,自己動手把瓜果切成條,比如蘋果條、紅蘿卜條、黃瓜條。讓淘寶咬瓜果條,既簡單便宜又有營養(yǎng)價值,還能緩解出牙期的不適。

事件二:扔東西

淘寶在七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有了扔東西的“壞”習慣。他總是故意把手里的東西扔到地上,然后讓你撿起來遞給他,他再扔到地上。對這種故意的行為一開始我們確實很煩惱,批評他、和他講道理,沒作用不說,我們的態(tài)度反而讓他覺得扔東西很特別,可以引起大人們的注意,所以水杯、玩具什么的也沒少摔壞。不過慢慢我發(fā)現(xiàn):如果他扔的是一個輕輕的物體,他就會睜大眼睛看物體落下去;如果是一個重的物體,他會自己先閉眼,聽到“砰”的落地聲后再睜開。這說明他已經知道了扔東西和發(fā)出聲音之間是存在著必然聯(lián)系的,扔不同性質的東西,落地的方式和聲音也是有所差別的,原來扔東西也是寶寶學習的一個過程。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不再對他大呼小叫,反而給他一些合適的東西,比如皮球、塑料袋,讓他扔個夠。如果在適當的環(huán)境,我們也會讓他扔一些玻璃瓶之類的東西,讓他明白有些東西扔了就損壞了,告訴他是不能隨便扔的。隨著月齡的增長,淘寶這種扔東西的行為也逐漸淡化了。

事件三:到處爬

俗話說:三翻、六坐、八爬,這話很有道理。淘寶到了八個多月的時候,已經可以爬得很好了。一開始,淘寶的姥姥認為讓寶寶在地上爬很臟且行為不雅,我就對她講爬行的好處:爬行可加強寶寶的手、眼、腰、腿等全身部位的協(xié)調,還能夠較早地讓寶寶主動接觸和認識事物,促進認知能力的發(fā)育。經過我的講解,全家人都開始關注淘寶的爬行了,為此我還專門查找資料學習如何讓寶寶學會爬行??墒俏壹姨詫毺焐陀羞\動細胞,不需要我做太多的引導,小家伙就開始“爬行天下”了。到十個月大的時候,淘寶已經不滿足于平面爬行,而開始追求起爬樓梯的高難度挑戰(zhàn)了。在十一個多月的時候,淘寶在大人的看護下,可以獨自從一樓爬到四樓。當然這和我家四層的復式結構有關,畢竟有這種可以讓天天練習的場所。還記得,淘寶第一次從一樓爬到二樓,再到三樓、四樓,從他開心得意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成就感。面對這種帶有危險性的游戲,作為爸媽我們并不是一味地阻止,更多的是鼓勵他自己去挑戰(zhàn)。當然,面對這樣精力充沛的寶寶,看護工作也是異常辛苦的。

事件四:認生

淘寶九個月大的時候,不知道為什么突然脾氣變得很大,一有陌生人看他,就開始哇哇大哭,別人抱他更是不行。而在此之前,他對看到的每個人都會露出純真甜美的笑容,誰抱都讓,是所有人都喜愛的超級寶寶。淘寶的這種“認生”行為讓我在朋友面前很尷尬,只好推辭說這是越大越沒出息。為了讓淘寶改掉“認生”的“壞”習慣,我查找了很多育兒資料。原來,“認生”這種行為表明寶寶已經開始有懼怕、警覺反應,他會對熟悉的人表現(xiàn)出好感,對生疏的人表現(xiàn)出陌生感。從那以后,我們去親戚朋友家、逛街購物、外出旅游、飯店吃飯,只要條件允許都會帶上淘寶,目的就是讓他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接受豐富的刺激,讓他感受不同人的聲音和男女老少的不同面孔;偶爾也會帶他去附近的幼兒園,鼓勵他與小朋友們一起玩耍。通過各種方式讓他長“見識”,減少他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心理。還別說,這種辦法還真管用,到了周歲,淘寶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認生”的情況?,F(xiàn)在,淘寶見到小朋友特別熱情,主動與小朋友握手、擁抱,有些膽小的“小哥哥”、“小姐姐”還會被寶寶的熱情嚇哭,我這個媽媽還要在后面向人家解釋:“小弟弟是要和你交朋友……”。

事件五:喜歡搬東西

淘寶十三個半月學會了走路,到處亂走已經很讓我頭疼,偏偏這時他又出現(xiàn)了新的嗜好,就是當“搬運工”。力氣大不說,見什么搬什么,對這項工作真可謂“兢兢業(yè)業(yè),樂此不?!?。飲水機上的水桶、紙箱,這種大的物件是淘寶最先開始搬運的對象;接著他又對重物感興趣,象家里種的葫蘆差不多有四五斤重,小家伙也不會因為重而放棄搬運;再之后,走路穩(wěn)了,就開始搬運一些精細的物件,比如餐具。廚房是淘寶喜歡光顧的地方,每天光顧這里數次。櫥柜里的鍋、碗、瓢、盤,甚至整桶油都是淘寶搬運的對象。自此,家里的很多東西就會經常在不應該出現(xiàn)的地方出現(xiàn)。雖然家里被弄得亂七八糟,但我和淘爸對于淘寶的搬運行為都非常支持。因為每一次搬運對淘寶來說都是一次鍛煉,看著東西從A點到B點的改變,他會有成就感,這可以培養(yǎng)他的自信心。當然,我會注意把危險的東西收起來,在他拿得到的地方放些容易搬運的東西而不讓他因此受傷。另外,淘寶搬運時的恒心與毅力,是我和淘爸都非常佩服的。

事件六:愛探索

在公共場所,淘寶總是愛亂摸東西,小手、小臉臟兮兮的不說,連衣服也是“慘不忍睹”。在廣場,一閃一閃的“地燈”總能引起淘寶的興趣,“擦燈小義工”不是白當的,整個廣場的燈他都要“擦”上一遍;噴水池也是他常去的地方,戲水是每天必做的功課;就連做隔擋的生了銹的鐵鏈他也不放過,真是見什么摸什么,在淘寶的世界里沒有“臟”的概念??粗_心的笑臉,我又怎么忍心責備他呢!仔細想想淘寶只是對自己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通過自己動手去探索、認識和了解世界,自娛自樂,這可比幾個月前用“咬”的方式強多了。所以,我不再因怕淘寶變成“臟”寶寶而對他說“不”,臟了洗干凈就可以,重要的是要讓淘寶自己在玩中學會思考和觀察,比如沙子是一粒一粒的;水是可以流動的;石頭是硬的;泥巴是軟的……如果不通過親身體驗,寶寶又怎么能知道呢?!

事件七:其他

淘寶還有一些讓我更頭痛的“壞”習慣。比如:電話響了他要搶著接;坐車他非要坐在駕駛員的位置;在車上不老實經常去開關CD機;看電視的時候搶遙控器;用電腦的時候搶鼠標……我才明白為什么很多人說寶寶越大越氣人。為此,我沒少批評他,可是一點不見成效。后來,有一次一家人全在車上,淘寶還是像以前一樣反復地開關CD機。淘寶的姥爺發(fā)現(xiàn)每次等到音樂停,淘寶才去按開關。我們這才明白淘寶反復開關CD機的原因是,他不明白兩段音樂之間有空檔,以為音樂沒了要再按一下才會響。這件事讓我明白寶寶的行為是不能用成人的眼光來衡量的,所以那些困擾我的問題都可以解釋了:寶寶搶電話、坐車搶方向盤、搶電腦鼠標的目的除了好奇,更多的他是想模仿大人的行為。這就好比寶寶模仿大人的發(fā)音才能叫出“爸爸、媽媽”一樣,這是寶寶成長的過程。再以后,電話響了我會讓他先聽聽里面的聲音;停車的時候,我會抱著他讓他握著方向盤假裝駕馭;在看電視的時候,如果要換臺就讓他來拿遙控器……這樣做不僅滿足了淘寶的好奇心,也為他提供充分模仿學習的機會,“搶”東西的“壞”習慣也就自然消除了。

淘寶現(xiàn)在十六個月了,類似這樣的“壞”習慣舉不勝舉,但我再也不會為他的“壞”習慣而發(fā)愁了。其實作為爸媽,我們只要試著把所謂的“正確”放在一邊,仔細觀察、思考、探究一下,寶寶這些所謂壞習慣背后的原因,所有煩惱就迎刃而解了。

正確糾正“丟三落四”的壞習慣


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就喜歡依賴父母,總是忘記這個忘記那個,其實父母不必為孩子操很多心的,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培養(yǎng)孩子,才是真正為他好。

龍龍聰明、機靈還樂于助人,大家都很喜歡他??删褪沁@樣一個招人喜愛的孩子,最近卻愁壞了他的爸爸媽媽。原因是剛上一年級的龍龍總是丟三落四,辦事情馬馬虎虎。這次回家又忘記帶油畫棒,沒有辦法完成老師的作業(yè)。

丟三落四的壞習慣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都是由于后天原因造成。愛丟三落四的孩子,他們的依賴性都很強,獨立性差。面對著馬馬虎虎的孩子,家長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呢?

第一,要學會做個“懶爸爸”、“懶媽媽”?,F(xiàn)在的孩子成了家中的小太陽,說什么是什么,即使不說家長也會幫著做好。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已經成為事實。長期下去,孩子的依賴性就會很強。所以,家長要學會“偷懶”,來培養(yǎng)兒童的獨立性,放棄依賴性。如收拾書包,家長要盡可能地把這些小事交給孩子來做,讓他們從小事中培養(yǎng)獨立的習慣。

第二,孩子的事情要有個“圈”。所謂“圈”,就是讓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循環(huán)往復。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毛毛的媽媽就是這樣做的,早上起來毛毛要先刷牙,接著快速地喝下一杯溫水,再去洗臉、吃早餐等。這樣有規(guī)律的生活能有效地糾正孩子丟三落四的毛病。

第三,學會珍惜。有的孩子會有一個很好的家庭經濟環(huán)境,丟掉一支筆,一個本,不算什么。因為他們知道丟了也無所謂,很快就會有新的。孩子不知道丟掉的東西值多少錢,家長也不知道這樣快速的補漏讓孩子體會不到丟三落四的后果。所以,家長要引導孩子懂得珍惜。明明小的時候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無論丟掉什么也不會受到責罰,而且很快會有新的出現(xiàn)?,F(xiàn)在明明回到父母身邊,依然丟這丟那的,可是媽媽和爸爸故意不買。有一次,明明的紅領巾又丟了,很久都沒有新的戴。明明心里很難受,嘟著小嘴說:“爸爸,我再也不丟東西了?!笨吹胶⒆与y過的表情,明明的父母知道,這次他真的會改了。

第四,及時看“本”,自檢自罰。孩子丟三落四不是故意的,針對這樣的情形,家長可以做一個“提示本”或者“提示板”,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這樣有利于孩子快速的檢查自己所要帶的物品。以前紅紅的書包總是由媽媽來收拾,現(xiàn)在她要上小學了,媽媽說書包要自己收拾,落下任何東西都要自己承擔后果。雖然這樣,紅紅還是在上學的第二天忘記了帶筆袋,在第七天忘記帶練習冊。于是,紅紅的媽媽在她的桌子上放了一塊提示板,上面要求紅紅寫好要帶的東西。從那以后,紅紅再也沒有忘記帶東西。這樣的“提示板”也可以放在出門的位置,抬頭就可以看到,比如雨傘、紅領巾等。

第五,該讓孩子嘗嘗“苦頭”。雖然很多家長都想要自己的孩子沒有丟三落四的壞毛病,可是一到丟了東西之后,便很快地安慰孩子,并且買新的代替。其實,在一些特定的時候,讓孩子嘗嘗“苦頭”是有必要的,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后果承擔法。剛剛回家后,一臉的害怕,原來他把新買的自行車又放到樓下去玩,現(xiàn)在丟了。這是剛剛丟的第三輛自行車了。剛剛的爸爸知道后很生氣,但話語中沒有表露,只是告訴他既然這樣粗心,那就自己想辦法去學校吧。學校離家雖然不是特別遠,但這段距離也讓剛剛深深的記住了,做事情一定要細心。

第六,家里的東西要放置的有條理。很多家長由于工作繁忙,家里亂七八糟,找東西的時候總要浪費很多時間。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造就的孩子也多半是隨手亂放、隨地亂扔東西的人。只有家長做好榜樣,將大人與孩子的東西放置整齊,各自歸類,才有利于孩子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家庭教育講究方法,用一種最適合孩子的方法,正確的引導孩子,即使是已經形成的壞習慣,也會逐漸被改正的。

正確對待孩子的“怪問題”


“為什么”是孩子最早會問的問題之一。雖然數不清的為什么常常會讓最有耐心的父母都頭疼不已,但這卻表示,孩子正在以主動的方式學習。

這些“怪問題”孩子有沒有問過你呢?看看這里的答案能不能給你一點啟發(fā)。

1、為什么下雨后螞蟻會從地底下爬上來

因為螞蟻住在它的地下宮殿中。盡管科學家們不能確定,但他們還是認為,雨下得很大的時候,螞蟻的地下宮殿里會積很多水,螞蟻怕被淹死,所以就會爬到地面上來。

2、為什么長頸鹿有那么長的脖子?

因為長頸鹿愛吃長在大樹頂上的新鮮葉子,但這些樹非常高,為了吃到這些葉子,長頸鹿就一定要有很長的脖子才行。有些長頸鹿的脖子有2米多長呢!

長頸鹿的脖子雖然很長,但是它們脖子里的骨頭卻和我們人類的一樣多,只是它們的每塊骨頭都很長而已。

3、我們?yōu)槭裁匆≡诜孔永铮?/p>

我們只有住在房子里才能抵御壞天氣,抵御夏天炎熱的太陽和冬天寒冷的北風。世界各地有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房子,這主要取決于人們居住的氣候環(huán)境。比如那些居住的河畔的人,常常用竹子或木頭將房子支在半空中,以抵御洪水的侵襲。

4、為什么我得打掃自己的房間?

為了照顧這個家,爸爸媽媽有很多工作要做。你也可以幫助爸爸媽媽,那就是整理好自己的房間和自己的東西。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讓我們的家干干凈凈、井井有條。

當然,對你來說,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的問題。這時,你可以參考兒童百科全書之類的書籍。盡管書里提供的有些答案對學齡前的孩子過于復雜,但只要你略作調整就可以讓孩子理解了。

孩子的問題有特點

孩子的“為什么”除了和成人一樣,是對知識信息的要求之外,還有著自己的特點:

●以“我”出發(fā)。對于孩子來說,問“為什么”的問題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比如孩子問“為什么那臺機器聲音這么大?”就完全可以理解成“你保證它不會弄傷我嗎”。

●想得到某種承諾。有時候,孩子問“為什么”是為了讓大人給他一種承諾,比如他問“為什么我要照相?”就是想讓你告訴他“因為照片可以留作紀念,寶寶長大了也可以看到小時候的樣子。”

●表示驚訝。很多時候,孩子向你提出問題,是為了表達他的驚訝之情。比如孩子問“為什么雨下得這么大?”更多的是他看了屋外的瓢潑大雨之后發(fā)出的感慨。

對待“怪問題”要有“好態(tài)度”

提問是孩子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方式。所以無論孩子的問題多古怪,都要請你認真對待。

●弄清孩子想知道什么。孩子常常沒有能力提出一個完整確切的問題,并以此獲得他想知道的信息,所以有時候你的答案并不能令孩子滿意。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回答之前,你可以先反問孩子一個問題:“寶貝,你是怎么想的呢?”如果還是不知道孩子想問的到底是什么,你就可以問一個指向那個答案的問題,比如:“松鼠在窩里睡覺。你是不是想知道這個呢?”

●用孩子能理解的話回答。學齡前兒童并不需要知道每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你只需要用適合他年齡的詞語回答他就行了。比如一個3歲的孩子問:“為什么東西會往下落?”一種很不錯的回答就是:“地球在拉它們。地球這樣做你是看不到的。這種現(xiàn)象還有個特殊的說法:引力?!?/p>

●承認自己不知道。這沒什么大不了的,畢竟你不是一個“萬事通”。當孩子提出你根本回答不了的問題時,你大可以直截了當的告訴他:“對不起,這個媽媽也不知道?!焙⒆訒斫獾?。但如果你告訴他你會想辦法找到答案,并且的確這樣做了,那就更好了。

●不要打斷孩子的問題。無論一系列“為什么”讓你有多么心煩,也請你千萬不要對孩子說“你的問題太多了,煩死人了!”這只會向孩子傳遞這樣一種信息:問問題不好。

這時正確的做法是,設法把問題往后拖一拖。你可以對孩子說“媽媽正在做家務,你過會兒再問,好嗎?”或者試著換個話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可以問他:“我們一起玩‘過家家’好嗎?

孩子犯錯請正確對待


孩子犯錯請正確對待七夕節(jié)的那天,我們一家四口去逛街,路邊的小攤販很多,有賣水果的,賣糕點的,賣衣服的,賣花的,人特別多,特別的熱鬧。**爸給**買些板栗小糕點之類的。然后繼續(xù)逛,結果看一小孩從對面走來,然后東摸摸西摸摸,家人跟著在后面,也沒怎么管。**爸說:這小孩,大人都不管,這樣非常容易惹事。

然后**爸跟我說,他有一同事,家里有個小男孩,今年五歲,特別調皮,這次他同事回家了直接用皮帶給那小孩抽了一頓。我說,這哪像做父親的啊,孩子調皮是很正常,大人一時生氣打小孩的也大有人在,只是這樣太過了,多大的小孩,竟然用皮帶去打小孩。**爸說,你不知道那小孩有多皮,他家小區(qū)里面停滿了車,他就用腳去踹,手上拿了什么東西就往車上劃。這樣家里有多少錢來給他賠??!不打才怪

這樣的孩子確實是很皮,我也見過這樣的孩子,不過很多時候在大人的教導下會慢慢改變。我于是跟**爸說,其實這樣的也很多,男孩子不比女孩,女孩再皮還是好點,男孩總是會對車啊機器啊什么的感興趣一些,所以他們會變著法子去了解,雖然他是去踢車,去滑,一個是作樂的心態(tài),一個也是想看看他做了這些車子會有什么反應,還有家人有什么反應而已。如果這個時候家人不是好好的去跟孩子講道理,而是去打孩子,就會出現(xiàn)兩種情況,一種是孩子屈于大人的淫威而不再做這樣的事情,但是他心里會非常的不服氣。一旦有反抗能力的時候就會再次爆發(fā),還有一種就是再接再厲,你越是打他,他就越是喜歡這樣做,然后你再打的惡性循環(huán)中,這樣會造成孩子也容易暴力。

**爸說:可不是嗎,那孩子家里的人比較慣著那孩子,現(xiàn)在那孩子天天打她媽媽,這么小的孩子,經常打的他媽媽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F(xiàn)在他媽媽根本就管不到。只有他回去拿皮帶抽才有用。我對這話非常的無語,好孩子五歲就能把媽媽打的青一塊紫一塊的,不光家里有暴力傾向,而且還沒有道理的去寵孩子,孩子五歲,再怎么大的力氣能這樣嗎?有的人可能認為孩子在家里能打人,出去了就不會吃虧。只是不知道這孩子如果繼續(xù)下去會是怎么樣呢????等到無法挽救的那天這對父母又會是怎么樣的感受呢???

相關推薦

  • 正確對待調皮的孩子 導讀: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和調皮是緊密相連的,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需要“調皮”,學齡前兒童身心發(fā)育很快,生長需要運動,運動幫助生長,孩子的很多“調皮”現(xiàn)象都是這種幫助生長的運動外部表現(xiàn),從這個意義講,調皮是孩子的...
    2021-09-21 閱讀全文
  • 正確對待孩子的告狀 正確對待孩子的告狀 平日,孩子們之間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這不,欣欣又跑來告狀了:“老師,浩浩搶我玩具了?!蔽襾淼胶坪聘皢枺骸昂坪?,你和欣欣搶玩具了?”“我又給她了?!焙坪埔荒槻磺樵??!耙院?..
    2020-03-18 閱讀全文
  • 正確對待孩子“早戀” 由于不少青少年存在著生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成熟程度的矛盾,在心理上往往很幼稚,還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愛情,還不知道應該怎樣掌握分寸、控制自己,所以過早地戀愛往往沒有好結果。這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發(fā)展都不利...
    2022-04-07 閱讀全文
  • 正確對待孩子的任性 果果一直是我們班孩子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師心中的最“棒”。確實如此,平時我們對他很關注。由此也引誘起孩子的任性、有個性!這學期開學到現(xiàn)在孩子們長大了,尤其是果果更加有個性了,越來越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任性,遇...
    2021-04-10 閱讀全文
  • 正確對待孩子的童趣 我自己會穿鞋子了 我們班有幾個小朋友剛開始來園的時候,午睡后自己不會穿鞋子,起床后就站在那里,不穿鞋子也不說話等著老師。我發(fā)現(xiàn)后,一邊幫他們穿鞋子一邊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學著做,并讓他們看我是...
    2021-01-20 閱讀全文

導讀: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和調皮是緊密相連的,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需要“調皮”,學齡前兒童身心發(fā)育很快,生長需要運動,運動幫助生長,孩子的很多“調皮”現(xiàn)象都是這種幫助生長的運動外部表現(xiàn),從這個意義講,調皮是孩子的...

2021-09-21 閱讀全文

正確對待孩子的告狀 平日,孩子們之間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這不,欣欣又跑來告狀了:“老師,浩浩搶我玩具了?!蔽襾淼胶坪聘皢枺骸昂坪疲愫托佬罁屚婢吡耍俊薄拔矣纸o她了?!焙坪埔荒槻磺樵?。“以后...

2020-03-18 閱讀全文

由于不少青少年存在著生理成熟程度和心理成熟程度的矛盾,在心理上往往很幼稚,還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愛情,還不知道應該怎樣掌握分寸、控制自己,所以過早地戀愛往往沒有好結果。這對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發(fā)展都不利...

2022-04-07 閱讀全文

果果一直是我們班孩子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師心中的最“棒”。確實如此,平時我們對他很關注。由此也引誘起孩子的任性、有個性!這學期開學到現(xiàn)在孩子們長大了,尤其是果果更加有個性了,越來越發(fā)現(xiàn),孩子喜歡任性,遇...

2021-04-10 閱讀全文

我自己會穿鞋子了 我們班有幾個小朋友剛開始來園的時候,午睡后自己不會穿鞋子,起床后就站在那里,不穿鞋子也不說話等著老師。我發(fā)現(xiàn)后,一邊幫他們穿鞋子一邊告訴他們,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學著做,并讓他們看我是...

2021-01-20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