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唱歌的椅子
發(fā)布時間:2020-10-30 幼兒唱歌活動方案 幼兒園椅子游戲 幼兒唱歌比賽活動方案中午吃過午飯,我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放到固定位置,準備打掃房間。
只聽見“咔嚓、咔嚓”地放椅子聲,孩子們都齊刷刷的把椅子擺放好,他們的動作挺麻利,而且都干勁十足。
但我覺得那放椅子的聲音有點太響,該怎么辦呢?動一下腦筋,有辦法了。
下午,教育活動時間到了,我說:“小朋友,你們今天想不想聽故事?”“想”大家異口同聲。
于是我就給他們講“椅子也會疼的”故事。
當然這故事是我自己創(chuàng)編的。
大體意思是:大樹有好多孩子,如:書櫥、大衣櫥、桌子、椅子等等。
他的孩子們個個都很懂事,很有出息,都肯為人們服務。
有一天大樹的孩子們—小椅子,一起走進了咱們漂亮的教室,要為小朋友們服務,干什么呢?原來是讓小朋友們坐在他們的身上,聽老師講故事、跟老師學習畫畫、還學唱歌,這樣小朋友坐著就不會感覺到累了。
小朋友們也都非常喜歡小椅子,非常愛惜小椅子,把小椅子當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每次搬椅子都輕輕的。
可時間長了,小朋友忘了小椅子是他們的朋友了,在搬放小椅子時,不自覺得用力太大,弄的小椅子“咔嚓、咔嚓”大叫。
這不,今天中午,小朋友都睡著了以后,小椅子就悄悄的來找我訴苦了:“趙老師,咱們班里的小朋友太不夠意思了,搬放我們時,弄地我們好疼啊!”。
我聽了很心疼。
小朋友,你們心疼嗎?小椅子本來是你們的朋友,可是小朋友應該怎樣對待朋友呢?能不能對自己的朋友好一點,溫柔一點,輕搬輕放呢?
孩子們聽了我的講述,便議論開了:“原來小椅子也會疼啊!”“那我們以后可要注意啦!”“哎呀,我也覺得放椅子時用勁太大,不夠朋友意思。
”“不行,我們以后搬椅子一定要輕輕地才對!”等等,聽了孩子們的議論,我欣慰的笑了,孩子們終于能明白“小椅子也會疼的”道理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筆記擴展閱讀
木頭的耳朵會唱歌
教育隨筆《木頭的耳朵會唱歌》
今天的午餐菜之一是黃瓜雞蛋炒木耳。菜聞起來很香,但是很多孩子看到菜盤里的木耳都直搖頭。
馬效晨說:“老師它是長在木頭上的,太黑,太臟,我不吃。”
馬兆磊說:“木耳很難聞,我不吃?!?/p>
馬依凡說:“木耳滑滑的,我吃了惡心”……
我跟小朋友們說:“巧克力黑黑的,可小朋友很愛吃,黑芝麻黑黑的,可是吃起來很香……”不管我怎么說,一點作用也沒起,孩子們吃完了另一樣菜還是不肯去動一動木耳。
我靈機一動,說:“木耳就是木頭的耳朵,它會唱歌,你們信嗎?他唱的歌聲音很小,你們沒聽過吧?不信你們把它放在嘴里用牙齒不停地嚼,就會聽到它\'咯吱咯吱\'的聲音,可好聽了?!?/p>
這時,我發(fā)現(xiàn)那幾個不愛吃木耳的小朋友已經(jīng)開始嘗試把它放在嘴里,并嚼了起來。我鼓勵他們:“聽見木耳為你們唱好聽的歌了嗎?他們可喜歡你們了,快獎勵獎勵他們,讓它們從你嘴里的滑梯滑到肚子里,讓它們在你的肚子里游泳吧?!?/p>
孩子們都把木耳咽了下去,還一個勁的說:“真好玩,我還想讓他唱歌、滑滑梯?!?/p>
以后,每當吃木耳的時候,孩子們都會高興的說:“木頭的耳朵會唱歌。”接著就把木耳放到嘴里津津有味地嚼起來。
我會搬椅子
今天的晨間談話后,又是到了喝豆?jié){的時間,于是我請孩子們搬起自己的椅子去喝豆?jié){,這是發(fā)現(xiàn)豆豆,蛋蛋,邦邦,又拿起椅子的一角,像開火車一樣往前推。于是我提醒他們這樣椅子會弄壞的,要兩手搬椅子??墒沁^了不久,在中餐后發(fā)線除了這幾個小朋友外別的孩子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在“開火車”嘴里還不停的說著“我的火車要開了”。
分析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原因:
1、方便心理對于托班的孩子來說,由于年齡小,在家自由散漫慣了,而且在家中也沒有這么多的規(guī)矩,家長不會對于搬椅子作出怎樣的要求,所以幼兒就已推或拉椅子這種最簡便的方式來搬椅子。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二、好玩心理托班孩子生性好動,對于他們來說什么東西都是現(xiàn)成的玩具。自然而然,椅子也成為了他們的玩具之一,自從孩子們看了《托馬斯小火車》這之后,更加把小椅子當作了小火車,一把接一把的椅子排起來,紛紛當作火車開起來。這樣不僅破壞了課堂常規(guī),還對椅子照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如何讓孩子們能改掉這一,我決定從以下方面下手:
1、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針對孩子們的這個現(xiàn)象,教師可以從孩子們最喜歡看《托馬斯小火車》的方法入手,讓孩子知道托馬斯小火車,能遵守紀律,在軌道上開,并且會幫助大家做事。我們要學習托馬斯小火車遵守紀律,做個好寶寶?;蛘呓處熯€可以自行創(chuàng)編《椅子寶寶哭了》的PPT故事,用圖文結合的方法,進行講述。讓孩子知道椅子寶寶“為什么會哭”“它得了什么病”,從而知道要愛護小椅子(兩手搬,輕輕放)。不然椅子會生病。
2、榜樣示范的作用教師首先要做到示范作用,對于教師座椅,教師一定要兩手搬。并且讓孩子學著老師的方法搬動椅子,此外表揚班級中愛護小椅子的小朋友,給他們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此鼓勵別的小朋友,都向他們學習。另外請這些孩子做小老師,幫助老師一起監(jiān)督。讓孩子和老師共同來督促這些不愛護椅子的小朋友。在這期間教師一定要多加關注,時時表揚改正的幼兒,并且也給予一定的獎勵。做到精神和物質雙鼓勵。
3、家園配合共教育在園內(nèi)的教育,也要得到家長共同的配合,可以結合論壇的力量,上傳一些孩子這樣推椅子不文明的舉動,引起家長的重視,然后請我們的家長配合老師共同在家督促孩子好好搬椅子,愛護椅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
小椅子也會疼的
中午吃過午飯,我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放到固定位置,準備打掃房間。只聽見“咔嚓、咔嚓”地放椅子聲,孩子們都齊刷刷的把椅子擺放好,他們的動作挺麻利,而且都干勁十足。但我覺得那放椅子的聲音有點太響,該怎么辦呢?動一下腦筋,有辦法了。
下午,教育活動時間到了,我說:“小朋友,你們今天想不想聽故事?”“想”大家異口同聲。于是我就給他們講“椅子也會疼的”故事。當然這故事是我自己創(chuàng)編的。大體意思是:大樹有好多孩子,如:書櫥、大衣櫥、桌子、椅子等等。他的孩子們個個都很懂事,很有出息,都肯為人們服務。有一天大樹的孩子們—小椅子,一起走進了咱們漂亮的教室,要為小朋友們服務,干什么呢?原來是讓小朋友們坐在他們的身上,聽老師講故事、跟老師學習畫畫、還學唱歌,這樣小朋友坐著就不會感覺到累了。小朋友們也都非常喜歡小椅子,非常愛惜小椅子,把小椅子當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每次搬椅子都輕輕的??蓵r間長了,小朋友忘了小椅子是他們的朋友了,在搬放小椅子時,不自覺得用力太大,弄的小椅子“咔嚓、咔嚓”大叫。這不,今天中午,小朋友都睡著了以后,小椅子就悄悄的來找我訴苦了:“趙老師,咱們班里的小朋友太不夠意思了,搬放我們時,弄地我們好疼啊!”。我聽了很心疼。小朋友,你們心疼嗎?小椅子本來是你們的朋友,可是小朋友應該怎樣對待朋友呢?能不能對自己的朋友好一點,溫柔一點,輕搬輕放呢?
孩子們聽了我的講述,便議論開了:“原來小椅子也會疼啊!”“那我們以后可要注意啦!”“哎呀,我也覺得放椅子時用勁太大,不夠朋友意思?!薄安恍?,我們以后搬椅子一定要輕輕地才對!”等等,聽了孩子們的議論,我欣慰的笑了,孩子們終于能明白“小椅子也會疼的”道理了。
讓歡樂的兒歌重新傳唱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一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勾起了我許許多多的童年回憶,但是我卻發(fā)現(xiàn)這樣的兒歌我卻很少能夠在孩子們的口中聽到,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各樣廣場舞的伴歌還有千奇百怪的各類“神曲”。隨著廣場舞的大興,越來越多的小朋友走上了大街和他們的爺爺奶奶們一起舞動,這樣的現(xiàn)象我不做評判。但是,我想兒歌之所以叫做兒歌,就在于它是最適合兒童的歌曲了吧。
我想兒歌并不存在流行與過時的說法,所以我給我們的孩子和家長留了個“作業(yè)”:放學后家長要帶領孩子學唱兒歌。我不會限定歌曲,也不會規(guī)定難易,但是對時間卻有限定。對于這一點,我考慮到如果時間過短對于孩子來說似乎會有壓力,時間過長又起不到作用,所以我決定以一周為期限(一周一首),每周我都會檢查他們的“作業(yè)”。我的目的并不是要難為家長,而是為了告訴他們孩子還那么的小,他們的小腦袋還不足以接受大人的歌曲,為了他們能夠健康的成長,還是讓他們遠離“流行”的好。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學習。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了歌曲對他們的影響。他們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我們平常不會注意的好多事情,我希望我們還是還孩子一片清凈的天地吧。
教育隨筆:引導幼兒既能唱歌又能在唱歌中游戲
《找小貓》歌曲歌詞簡單容易記憶,大部分孩子一會就記住怎么唱歌了,并且在唱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jīng)能把小貓躲起來這種動作做出來,我想那大家一起玩音樂游戲是沒什么問題的,第一遍的時候孩子們很興奮,滿場都是“啊,啊”的尖叫聲,我重新說明了游戲規(guī)則,并且強調要一邊唱歌一邊游戲,然后我們開展了第二次游戲。有了我游戲前的強調后,孩子們變得拘謹起來,有幾個孩子在唱,但是整體聲音很輕。我又說“是不是大家忘記怎么唱歌曲了呢”,于是我們又單獨唱了歌曲。就這樣反反復復下來,一個活動的時間馬上到了,到了戶外游戲時間,我們在大樓東面玩,我看見貝貝帶著幾個女孩子在唱《找小貓》,一邊唱一邊找地方躲起來,有的躲在滑滑梯后面,有的躲到了綠化的后面,看他們玩的很開心,于是我叫來了文文、阿誠等小朋友和他們一起玩。我想《找小貓》這個音樂游戲適合《捉迷藏》有點相似的,我們不鼓勵孩子在活動室內(nèi)捉迷藏,那我們把這個活動放在室內(nèi)進行也讓我們的孩子有點施展不開,活動室里除了桌椅、柜子也沒什么好躲藏的地方,也不能快速跑動,孩子提不起興趣,自然歌聲和游戲組合不起來,而到了戶外,孩子感覺自由多了,還能自由組合伙伴開展游戲,有了幾個小朋友的帶動作用,其他孩子也能主動進行音樂游戲。
搬椅子
我們小一班有一群討人喜歡的小家伙,有時孩子們上午的語言活動,我們都會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排成馬蹄形來進行活動,而操作活動時往往是讓孩子們把小椅子搬到桌子邊上來。每當這時,教室里就會響起“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不但損壞了椅子,也使教室里顯得格外亂,甚至有調皮的孩子趁這個“機會”進行搗亂。每次氣得我都大聲吆喝:“慢點啊!輕點啊!”這樣,也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今天活動后,我和孩子們說:“孩子們,今天老師耳朵疼,小朋友搬小椅子時我不想聽見“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老師閉上眼睛,看誰搬椅子時,讓老師聽不見聲音。”小朋友們很好奇,個個躍躍欲試。我喊“一二三四五!”小朋友們開始搬椅子。當我睜開眼睛時,全班小朋友都整齊地坐在桌子邊上了。我裝做不知道的樣子問孩子:“你們是怎樣搬的小椅子,我怎么一點聲音也沒聽到?”這時,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言,有的說:“我輕輕地搬,輕輕放?!庇械恼f:“我走路跟小貓一樣沒聲音”……。面對孩子們正確的回答我又趁機問:“下次搬椅子的時候,誰還能讓我聽不見聲音?”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說:“我”“我”“我”……。這樣連續(xù)幾天,教室里再也聽不見“咔嚓咔嚓、稀里嘩啦”的聲音了。
教育隨筆:我會搬椅子
今天的體育鍛煉結束后,又是到了吃早點的時間,于是我請孩子們搬起自己的椅子,這是發(fā)現(xiàn)有幾個小朋友,又拿起椅子的一角,像開火車一樣往前推。于是我提醒他們這樣椅子會弄壞的,要兩手搬椅子。可是過了不久,在中餐后發(fā)線除了這幾個小朋友外別的孩子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在“開火車”嘴里還不停的說著“我的火車要開了”。
分析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原因:
1.方便心理對于托班的孩子來說,由于年齡小,在家自由散漫慣了,而且在家中也沒有這么多的規(guī)矩,家長不會對于搬椅子作出怎樣的要求,所以幼兒就已推或拉椅子這種最簡便的方式來搬椅子。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
2.好玩心理托班孩子生性好動,對于他們來說什么東西都是現(xiàn)成的玩具。自然而然,椅子也成為了他們的玩具之一,自從孩子們看了《托馬斯小火車》這之后,更加把小椅子當作了小火車,一把接一把的椅子排起來,紛紛當作火車開起來。這樣不僅破壞了課堂常規(guī),還對椅子照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如何讓孩子們能改掉這一,我決定從以下方面下手:
1.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針對孩子們的這個現(xiàn)象,教師可以從孩子們最喜歡看《托馬斯小火車》的方法入手,讓孩子知道托馬斯小火車,能遵守紀律,在軌道上開,并且會幫助大家做事。我們要學習托馬斯小火車遵守紀律,做個好寶寶?;蛘呓處熯€可以自行創(chuàng)編《椅子寶寶哭了》的PPT故事,用圖文結合的方法,進行講述。讓孩子知道椅子寶寶“為什么會哭”“它得了什么病”,從而知道要愛護小椅子(兩手搬,輕輕放)。不然椅子會生病。
2.榜樣示范的作用教師首先要做到示范作用,對于教師座椅,教師一定要兩手搬。并且讓孩子學著老師的方法搬動椅子,此外表揚班級中愛護小椅子的小朋友,給他們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此鼓勵別的小朋友,都向他們學習。另外請這些孩子做小老師,幫助老師一起監(jiān)督。讓孩子和老師共同來督促這些不愛護椅子的小朋友。在這期間教師一定要多加關注,時時表揚改正的幼兒,并且也給予一定的獎勵。做到精神和物質雙鼓勵。
3.家園配合共教育在園內(nèi)的教育,也要得到家長共同的配合,可以結合論壇的力量,上傳一些孩子這樣推椅子不文明的舉動,引起家長的重視,然后請我們的家長配合老師共同在家督促孩子好好搬椅子,愛護椅子,養(yǎng)成好的習慣。
搬椅子的學問
這里又多了很多空的小椅子,孩子們?nèi)齼蓛傻陌阉麄儼岬搅嘶顒邮业那懊?,我應為圖方便,順手拿起三張椅子,把它們放到了前面,可是我突然意識到,我常常和孩子們說:“兩只手搬起小椅子。”而現(xiàn)在,我根本就不是兩只手搬椅子啊。想了想,“算了,孩子們不會介意的”
這樣的意識突然在腦海中閃過,于是,我也并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過了幾天,有個孩子一手一個椅子,慢慢地把這空椅子挪到了前面,她很想像我一樣輕松地把它們搬起來,可是,這兩張椅子的重量對于她來說實在有些重了,她顯得很吃力,最后無奈只好拖行。這時,我有些不知該和她說些什么,這可能就是我一個小小的舉動對她的影響。
還有幾次,當我去搬那張大椅子時,我習慣性的一只手抓起椅子的背,突然那小小的拖著兩只椅子前行的背影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頓時放棄了原來的想法,趕緊兩只手像孩子那樣搬起了我的那張并不重的椅子。
我們常說榜樣作用,在這些孩子面前,老師就是他們最好的榜樣,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希望孩子能怎樣,能怎么做,就比如搬椅子這件事,我們希望孩子兩只手搬椅子,可是在我們自己搬椅子時,是否也想到了自己的動作、行為可能對孩子產(chǎn)生的影響呢?我們是否真的成為了孩子們的榜樣呢?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前,先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榜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