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問題:媽 媽別人打我了怎么辦?
發(fā)布時間:2020-10-29 幼兒園中暑了怎么辦教案 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在幼兒園孩子不合群怎么辦 兒子的問題:媽媽別人打我了怎么辦?今天在周一例會上,大一班的xx老師反應(yīng)了說她們班里有很多的家長,對待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的反應(yīng)是別人打你了,你要打回來,而且,還要是雙倍奉還。其實,我們在心里想想,這樣,我們的孩子在今后的社會上就會能吃得開,就能有立足之地了嗎?作為一名家長,和一名幼兒園老師的我,因為家里有一個調(diào)皮的小男孩,他也是經(jīng)常在學(xué)校里給老師們?nèi)浅霾簧俾闊﹣?,但是,無論什么事情,我覺得我們家長都應(yīng)該和孩子去分析對錯,對的支持,錯的就要響應(yīng)老師的號召:“改正”。千萬不要讓孩子覺得不用聽老師的,自己去解決就行了,打回來。那這樣,試想想以后,以后的以后,這孩子我們還能教育的好嗎?千萬不要隨意。如果我們感覺自己素手無策,我建議家長們可以看看鄭委老師的博客,打開教育的另一扇門。
xx老師真的很有心噢,發(fā)動孩子的力量,來問問他們的爸爸媽媽這個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的問題。希望今天我們晚上都有所收獲。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延伸讀
育兒心得:幼師媽媽怎么解決孩子怕生的問題
我是一名幼兒教師,同時也是一個四歲孩子的媽媽,在工作中面對著不同性格的孩子。怕生,在三四歲的孩子中是很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我的兒子就怕生,面對這個問題,我曾嘗試了以下辦法,效果還不錯,想與家長們分享:
1.家里來客人時
一定要給寶寶介紹客人,并鼓勵他主動與客人打招呼甚至可以鼓勵他向客人介紹他的玩具。這樣既培養(yǎng)了他禮貌待人的好習(xí)慣,也壯了他的膽量。
2.逛超市時
我總是故意不拿購物籃,讓寶寶去找收銀的阿姨要;選購好的物品也總是讓寶寶從貨架上取下來(當(dāng)然在他的身高范圍內(nèi))。這樣既給他提供了與人交流的機會,也幫他熟悉了超市這個環(huán)境。
3.盡量多的提供與他人交流的機會
我常會利用晚飯后的時間,帶孩子到街頭看健身隊的奶奶、阿姨們跳舞。寶寶總是喜歡模仿她們的動作,此時我會給他賞識,因為我知道我的表揚有助于他放下膽怯的心理;而且在健身隊舞蹈間歇時,她們難免過來逗一逗孩子,這樣對寶寶克服怕生心理很重要。還有,就是路遇熟人一定不要錯過讓寶寶與他人打招呼的機會。
寶寶怕生是寶寶的心理問題,但在很多場合也會令家長沒面子。無論處于那種考慮,我們都應(yīng)盡量幫孩子克服。當(dāng)然據(jù)我對孩子們的觀察,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怕生的現(xiàn)象會自然消失,只是需要時間的磨礪,所以家長朋友們不必過分擔(dān)心。
性別教育:媽媽關(guān)心的熱點問題
Q:兒子喜歡玩女孩子的洋娃娃,可以讓他玩嗎?
A:男孩玩汽車,女孩玩娃娃,這是一種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這種刻板盡管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同性游戲,但也有其局限性。當(dāng)代心理學(xué)家對單維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提出了挑戰(zhàn),認為任何一個個體都可以用雙性別的特征來描述,一個兼具男孩子的堅定有力與女孩子的善解人意的人,能夠更加靈活地適應(yīng)社會。因此,兒子可以玩洋娃娃嗎?答案是,可以。父母大可不必干涉,當(dāng)然也不必鼓勵。如果擔(dān)心兒子過度女性化,可以有意識地引導(dǎo)他玩“男性化”的游戲,比如警察抓小偷、雄偉的場景拼搭等。
Q:奶奶總喜歡把兒子打扮成女孩子,會對寶寶有影響嗎?
A:把男孩當(dāng)女孩養(yǎng),或者相反,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性別認同方面的問題。幼兒對性別的認識是從自己的外形、裝扮、玩具開始的,身為男孩的寶寶經(jīng)常被打扮成女孩,他的性別認同會如何呢?他是否會迷惑:“我到底是女孩還是男孩?”奶奶“重女輕男”的態(tài)度,會不會使寶寶對自己的性別不滿意?變性專家陳煥然博士指出,父母把女孩當(dāng)男孩或者把男孩當(dāng)女孩來養(yǎng),會人為地造成孩子心理性別上的混亂甚至扭曲,他所接觸的要求變性的案例中,30%由此原因造成。
Q:寶寶最近開始玩自己的小雞雞了,怎么辦?
A:孩子有時會沉溺于觸摸生殖器所帶來的愉悅中,這是他探索身體、進行性實驗的一部分,再自然不過。孩子通過這一行為在孤獨時找到安慰,在無聊時自我消遣。當(dāng)然,寶寶玩弄小雞雞,不同于幼兒自慰。說得遠一些,幼兒的自慰行為大多數(shù)情況也是由于太無聊或環(huán)境太單調(diào)的緣故。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自慰,切勿驚慌,更不要責(zé)備孩子,以免過度的反應(yīng)使孩子受到驚嚇,產(chǎn)生負罪感,也避免使用“好色”、“臟死了”等字眼,要知道成人此時的態(tài)度會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可以平靜地告訴孩子:“手臟臟的,不要摸小雞雞,要不然會有細菌感染?!?/p>
孩子的自慰行為不同于成人,要了解其行為背后的動機,倘若孩子因無聊而自慰,要試著引導(dǎo)孩子投入令他感興趣的活動中,轉(zhuǎn)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媽媽做家務(wù)時請孩子幫忙,或拿一本畫冊給孩子看,盡量不要讓孩子感到無聊和寂寞。
Q:三四歲的寶寶玩檢查身體或打針的游戲,怎么處理?
A:檢查身體或打針的游戲,屬于孩子們正常的身體探索類游戲,他們不僅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好奇,也對別人的身體興趣盎然。扮演醫(yī)生檢查身體,或者商量著“把你的給我看,我就給你看我的”,有時父母會撞到兩個孩子赤裸著下身,互相窺視甚至觸摸。此時可以適時對寶寶進行性別教育。不要生氣,不要過于憂慮,平靜地告訴寶寶:“對別人的身體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但是,撫摸別人的隱私部分,或者讓別人撫摸你的隱私部分,都是不對的?!备嬖V寶寶什么是身體的隱私部分:“游泳衣遮住的那些部位?!焙蛯殞氄?wù)撨@些問題時,要坦然自在。寶寶了解身體的隱私是美好而不可“侵犯”的,可使其性別意識更多一份莊重和自我護衛(wèi)的成分。
Q:寶寶看到了父母的裸體,怎么辦?
A:有時父母正在換衣或洗澡,寶寶突然闖了進來,有的父母會感到尷尬,急忙遮掩自己的身體,其實大可不必。寶寶要學(xué)會的健康的性別意識之一,是認為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是美好的,包括隱私部分,有的育兒專家甚至建議父母和寶寶一起洗澡,以打破關(guān)于身體的神秘感。
不過,在父母需要隱私的空間時,寶寶的“私闖”行為不應(yīng)受到鼓勵。那么,在什么年齡段,父母要注意及時遮掩自己的身體呢?留意寶寶給你的信息,他什么時候開始變得羞怯?當(dāng)寶寶開始在父母面前遮掩自己的身體時,那就到了父母也應(yīng)該遮掩自己身體的時候了。差不多5歲時,大多數(shù)寶寶會把自己的身體遮掩起來,不再讓別人看了。
孩子說謊,爸爸媽媽應(yīng)該怎么辦
有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孩子說謊其實是一種比較正常的行為。有的孩子可能從兩歲的時候開始,一直到12歲都會有說謊的行為出現(xiàn),這個時候被稱作最不誠實的時候。
專家說明,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里面,說謊率為96%;4歲孩子每兩個小時說一些沒有多大影響的謊話率為80%;6歲的孩子,基本上一個小時就會出現(xiàn)一個謊話。
如果孩子經(jīng)常性說謊的話,那跟孩子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guān)系,爸爸媽媽一定要學(xué)會正確引導(dǎo),這樣才能夠讓孩子變成一個誠實的人。
孩子知道自己的謊言嗎
孩子現(xiàn)在還小,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說了謊。孩子說的一般都是隨機謊言。比方說爸爸媽媽問他有沒有吃掉水果的時候,孩子說吃掉了,可是他們面前的盤子仍然裝滿水果,因為孩子現(xiàn)在還不會藏起揭穿謊話的證據(jù)。
孩子到了上學(xué)的年紀的時候,孩子會變得為了避免懲罰,或更復(fù)雜的原因而編造謊話。通過說謊的行為孩子可能會提高權(quán)力和控制感。在孩子6歲的時候,孩子會慢慢知道爸爸媽媽不可能知道全部的事情,自己心里在想什么,爸爸媽媽是不會知道的。
孩子說謊的理由
根據(jù)臨床兒童心理學(xué)家塔尼亞解釋,孩子說謊其實是孩子大腦發(fā)展的一個標(biāo)志。孩子之所以會說謊。是因為孩子的意識當(dāng)中對真相有所了解,孩子在想著另外的一種情況,然后希望自己傳達的信息能夠讓別人相信。
事實上,一些專家覺得這是孩子處于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過程當(dāng)中出現(xiàn)的行為,有的孩子可能還會說出“善意的謊言”。
如何讓孩子不說謊
專家告訴爸爸媽媽的一個辦法是,可以主動跟孩子說:“告訴我發(fā)生了什么”,然后在平時的生活中,要積極倡導(dǎo)誠信和透明。
第二,孩子說了真話以后,爸爸媽媽要表揚孩子,然后要鼓勵并且支持他們把誠實放首位。要跟孩子說,爸爸媽媽十分喜歡你告訴我們真相。
要是爸爸媽媽搞清楚孩子在故意誤導(dǎo),可以跟孩子說清楚:說謊是不被認可和接受的,一定要學(xué)會說出真相,這樣爸爸媽媽才會更加信任你們。
還要跟爸爸媽媽說的是,孩子聽到的謊話越多、自己也會說更多的謊話。孩子平時會觀察爸爸媽媽的行為。因此,爸爸媽媽不管是善意的謊言,還無關(guān)痛癢的小謊,都不能隨便說。爸爸媽媽還要讓孩子區(qū)分謊言的性質(zhì),特備是對于學(xué)齡前孩子。
幻想和想象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項非常正常的行為。所以,爸爸媽媽不要隨便給孩子貼上“說謊”的標(biāo)簽。
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可以適當(dāng)?shù)乜滟澮幌潞⒆樱骸澳愕南胂罅芫剩 被蛘摺澳阏f的這些吸引了我的注意”。特別是當(dāng)孩子說出夸張、俏皮的想象,比方說“我家的寵物是恐龍”,爸爸媽媽可以詢問一下孩子:是什么樣的恐龍?你平時和它是怎么玩的呢?
媽媽一定要問孩子的10個問題
做為一個好媽媽,這10個問題,一定要考考孩子!
①陌生人讓你領(lǐng)路怎么辦?
②一個人在家時有陌生人敲門怎么辦?
③被高年級孩子“威脅”了怎么辦?
④你獨自在家里,有個陌生人和你說爸爸出事故了,帶你去看爸爸怎么辦?
⑤接到陌生人打來的電話怎么辦?
⑥在上學(xué)路上,有陌生人要你上他的車怎么辦?
⑦獨自一人在路上,有陌生人跟蹤你怎么辦?
⑧如果坐出租車上學(xué),發(fā)現(xiàn)司機把車開到你不熟悉的路上,怎么辦?
⑨有陌生人請你吃東西怎么辦?
⑩放學(xué)回家時發(fā)現(xiàn)家里唄盜竊了怎么辦?
↓↓作為家長,不僅要在陪伴時呵護孩子的安全,更要教會孩子在獨自身處險境時如何鎮(zhèn)定應(yīng)對。為了孩子的安全,媽媽們記得一定要給孩子們“科普”這10個問題哦!下面,我們來給大家看下這10個問題的回答。
我是怎么跑到媽媽肚子里的?
寶寶成長到一定階段,會問出很多奇怪的問題,包括會令你尷尬的問題,這時你應(yīng)如何對待呢?
寶寶從幼兒園回來,情緒有些低落,悶著頭坐在椅子上,看著正和爸爸坐在沙發(fā)上聊天的媽媽的肚子,忽然石破天驚地問出一句:
“媽媽,我是怎么跑到您肚子里去的?”
1、媽媽愣住了,看了看爸爸,繼而放聲大笑:“有一次啊,媽媽吃了個蘋果,但沒有吐籽,后來,肚子慢慢大了,生出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我最愛的寶寶?!?/p>
寶寶吃驚地說:“原來我是蘋果籽變的呀?那我算不算是個妖怪?”×
2、媽媽的臉漲紅了,隨手打了寶寶一巴掌:
“你這孩子,腦子成天都在想些什么?怎么不想些好事情?!”×
3、媽媽大大方方地把寶寶領(lǐng)到窗前,指著窗臺上正在開放的花說:“……這是雄蕊、雌蕊和子房,花要通過雌雄受粉才能結(jié)果,有自己的后代。人也是一樣,爸爸媽媽相愛,所以……”
“噢,原來是爸爸幫媽媽授粉,我才跑進媽媽肚子里去的。”√
點評:3-5歲的孩子,最常向家長問到的有關(guān)性的問題,大多與自身有關(guān)。我是從哪兒來的?現(xiàn)在的家長們大多知道,應(yīng)該告訴他標(biāo)準答案。然而,當(dāng)孩子的問題是我是怎么跑進媽媽的肚子里時,家長的反應(yīng)就不那么自然了。
在這種情況下,以開玩笑的方式對付過去或簡單地告訴他,長大后就會明白,當(dāng)然是行不通的,這只會令孩子對這一過程更有神秘感,更有好奇心,以不正常的目光去探尋這件事情的真相。粗暴的做法當(dāng)然更不可取,因為如此一來,就會讓孩子形成這樣的印像:這一過程是不好的,丑陋的。這種消積的情緒記憶,甚至可能會隨著孩子一起長大,對他今后的生活產(chǎn)生影響。
最好的辦法,是科學(xué)、平靜地向孩子講解這一過程。當(dāng)然,對于孩子來說,不用講解的過于實際,因為他是對這方面的知識感到好奇。用花來對他講解,既讓他以正確的方法了解了性,解決了他的疑問,同時,也可以引導(dǎo)他養(yǎng)成觀察的好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