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別拿離婚來忽悠孩子的未來

發(fā)布時間:2020-09-09 幼兒園孩子的游戲 教育孩子的聽課筆記 教育孩子筆記

新的學期剛過完整整一個星期,許多孩子都已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一百二十八個孩子中,有二十幾個是新生,其中,很多家長來報名的時候都說著同樣的情況“父母離異,或者是誰又走了”……

幼兒園有很多的孩子都是父母離異的,他們或多或少性格上總有那么些缺陷與不同。中班有個長得很可愛的男孩子小雨,很抱歉的是,當他剛來幼兒園的時候,我問他:你媽媽呢?他用天真的眼神看著我說:我沒有媽媽。他表情有些難過還是傷心,我說不上來。只覺得,當他說出最后一個字的時候,世界就像突然定格下來,一片安靜。我覺得真的很抱歉,也許是我說了他心中最不開心的事。雖然他們最終需要勇敢,可是他畢竟那么小,他只不過是個孩子,他正需要媽媽呀!他的爸爸一直在外靠打短工維持家人的生活,幾乎就沒有跟他交流過,家里還有個奶奶,每次來園放假都是他奶奶接送的。奶奶也只是個淳樸的農(nóng)婦,說話做事不會顧忌太多,雖然她是那么愛小雨。有時候大人們在一起說的話,一不小心被孩子聽見,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一種傷害。有時候上學放學的時候,看著別人的爸爸媽媽來接送自己的伙伴,多幸福的場面,他也只是在一邊開心的看著,甜甜的笑著,甚至也會一臉的無辜與難過。這幸福的場景對于他來說,太殘忍了。他對任何人都充滿的“愛”的期待,你對他笑一下,他就會開心一整天。有同伴的親戚來看望他的伙伴的時候,他也會乖乖的跟自己伙伴一樣稱呼別人。那時,他非常幸福。他的奶奶是個非常不容易的老人,從他出生就一直是跟著奶奶的,他就是奶奶的命根子。小雨也還算是非常乖巧的男孩子,也許,這樣的孩子要比那些溫室里的花朵更加成熟些,懂事些。但是,對成長而言,必定是不利的。每次看見奶奶肩挎著包,手里提著袋子,一手拉著小雨的手,一起走上臺階,踏上回家的路??粗鎸O倆的背影,總有一些感觸,小雨父母自私的舉動,怎么會給這個單純稚嫩的孩子心上涂上一層抹不掉的不愉快。

像小雨這樣的孩子在幼兒園里還有很多,他們總是喜歡把手塞進口袋,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誰也說不定下一秒又會失去什么;他們喜歡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獨處,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有些事是與別的小朋友不一樣;他們喜歡暗沉的顏色,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的世界沒有別的小朋友那樣豐富多彩。還有的孩子因為家庭不健全,性格偏激,活動中總是得不到伙伴們的喜歡。這樣的孩子在幼兒園里總是備受關注的,每一位老師阿姨都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疼愛,每一個孩子都會讓我們看到不同的“小世界”。

一個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就是童年。孩子雖然是愛情的結晶,可是愛情就像水晶,太容易破碎了。雖然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可是,孩子才是每個做家長的最大的幸福?,F(xiàn)實的社會,婚姻易破碎。孩子呢,他們真的是很無辜,雖然他們小也許在大人眼里看來他們什麼都不懂,但人都是感情動物,有些事,他們會看在眼里;有些話,他們會存入記憶,刻在心里。他們是很小,希望每一位家長在為自己的問題考慮的時候,一定要多想想你的孩子,總有一天,他會長大,你會老去。(wWW.Zhe135.coM 零思考方案網(wǎng))

愛孩子,就請給他一個健全的家庭。孩子永遠是希望和未來,在這里我想呼吁那些正在準備離婚的家長,別拿離婚來忽悠孩子的未來!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小編推薦

拿自己的粗心來引導孩子


拿自己的粗心來引導孩子今晚吃完飯后,xx有圍棋課,我在收拾碗筷,xx就收拾出門要帶的東西。等我弄好后,就拿著手提包出門了。到等車處剛好遇到xx的同學也去棋社,于是就共打了一輛的。但同學媽媽搶先把的費付了,我也就沒再打開提包。

等xx的圍棋課上完后,因他同學有作業(yè)要留下批,我們就先走了。在等車時發(fā)現(xiàn)沒有公交車了。我們只好說打個的,但這時翻開包一看,傻了,提包里沒有錢包。本還想沒帶錢包也沒關系,找手機給睿爸打個電話到時車到了,讓他付也行??稍诎镎冶榱艘矝]看到手機。這才想起,我出門拿錯包了,xx把準備好的東西放在我上班提的包里,而我隨手拿的是平時提的包。xx說,他當時還跟我說了的,可能當時急著出門,我沒聽到。這下好了,回不去了。還好xx拿有四元打算坐公交來回的車費。但這四元搭個腳踏車都不夠。問了幾位腳踏車都說最少要五元,有的叫八元。沒辦法。我們只好邊走邊和腳踏車的人還價,但沒人相信我們沒帶錢。走了好長一段路,幸好最終有一位年長點的拉車人,信想了我們,只收我們四元答應送我們回去。

回來的路上我問xx,若這位伯伯不拉我們,那我們要怎么辦呢?xx說:“那只能走路的份了?!蔽艺f,是哦,那得走上四十多分鐘。我問:“xx,你來分析下,今天這個麻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xx回道“粗心,出門不再次做檢查?!蔽艺f是的,媽媽就是因為沒有養(yǎng)成門出檢查的習慣,就出問題了。以后得改不管多急,也得把出門要帶的東西檢查一遍,不然后果就真的很糟糕。今天我們還好出門不遠,若是出遠門,那就更麻煩了,有可能會一天沒飯吃,沒水喝。你說這樣的后果嚴不嚴重?xx聽了說:“是的,以后不能這樣?!蔽艺f不但以后不能這樣,在別的事件上也要把這次當成一次教訓。你想想,打個比方你若上學忘了帶學習必用品,在學校是不是會很麻煩?有時還有可能因為你一個人的錯,給全班帶來榮譽損失。xx聽了說:“是的,所以我都會前一晚都把書包整理好。不過以后我得在上學去出門前再檢查一遍,到時萬一爸爸看了我的作業(yè)忘了放,那就麻煩了?!蔽邑Q著大拇指給xx說道:“xx說的很對,有時會有萬一,所以出門前要再查看一遍。”xx反安慰我說:“媽媽,給你犯一次錯也好,這樣你就會長記性了?!?/p>

聽了xx的話,我心想,給我犯一次錯是好,不但給我長記性了,給xx你也提了個醒,以后得以我為戒。

孩子的未來,離不開爸爸4個方面的教育


我們常用“父愛如山”形容父親對子女深沉的愛:沉默、嚴肅、距離感。

社會分工的不同決定了家庭中的爸爸常常承擔著在外工作、媽媽照顧孩子的模式,爸爸與孩子的相處時間自然而然特別少。

但是新的時代帶來了新的教育觀念,爸爸這個角色有了新的更深的內涵,想教育出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爸爸的作用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

大量調查顯示,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常常表現(xiàn)出以下特征的一種或多種:

? 永遠覺得自己是對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 習慣性示弱,不能堅持自我

? 拒絕長大,性格脆弱,抗挫能力差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父親的出現(xiàn)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yǎng)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父愛與母愛在家庭教育中有著同等重要的作用,而且父愛所給予孩子的堅強、剛毅、大度、寬容、幽默等心理影響,是母愛所不能替代的。

爸爸這幾方面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十分關鍵:

1. 用心與孩子相處

網(wǎng)上經(jīng)常看到一些爸爸和孩子相處的場景,搞怪滑稽,讓人啼笑皆非。爸爸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和媽媽帶孩子時的乖巧、保守相比,總是有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方式。

然而也恰恰是這種只屬于爸爸的特點,可以給孩子前所未有的體驗和對大腦皮層的刺激。

孩子和爸爸接觸的更早,更多,這種刺激更能幫助孩子的大腦發(fā)育,促進智力的發(fā)展。

而且,幼兒期是孩子形成正確性別角色的關鍵時期。男孩從父親那里觀察、模仿男性的語言和行為,逐步樹立起“男子漢”的氣概;女孩則從父親那里接納、學習同異性接觸和交往的經(jīng)驗。

這對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發(fā)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因此,盡管工作忙碌,但是爸爸們還是應該多抽時間與孩子相處,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提高陪伴的質量,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父愛。

2. 規(guī)則邏輯教育

帶孩子的過程中,媽媽更多的是與孩子進行身體接觸和語言交流,而爸爸則多是通過運動和孩子進行游戲交流。

在游戲規(guī)則方面,媽媽習慣于遷就著孩子,玩游戲樂于讓孩子贏。但爸爸不同,更注重“立規(guī)矩”,輸贏分明。也正是因為這樣,孩子會從父親這里知道什么是規(guī)則,然后進行模仿。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我們的家庭乃至整個社會都是由規(guī)則構成的。一個遵守規(guī)則的父親才能得到孩子的尊重,一個遵守規(guī)則的孩子才能輕松適應社會。

媽媽的溫柔、心軟所造成執(zhí)行力的欠缺,此時就需要爸爸來發(fā)揮作用。明確獎勵與懲罰,并堅持原則,溫和而堅定地執(zhí)行,對于孩子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特別有幫助。

除此之外,爸爸說話、做事的思維方式也是培養(yǎng)孩子邏輯思維的關鍵。

媽媽們的感性、常常焦慮,會影響與孩子的交流,比如嘮叨、遇到小事也愛發(fā)脾氣等,常常讓孩子不知如何是好。

爸爸冷靜和清晰的邏輯思維,反而會讓孩子更加信服,并且從中學會了有邏輯地思考問題。

3. 一言一行傳遞優(yōu)秀品質

爸爸代表著力量、行動,相較于母親的細膩、溫柔與安穩(wěn),爸爸以他們固有的男性特征,諸如獨立進取、堅毅果敢、合作、自信心等影響孩子。

他們熱情、寬厚、敢于冒險、勇于堅持等特征,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和學習。

因此作為父親,一定要時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傳達給孩子正向的優(yōu)秀品質,幫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

4. 更大的人生格局

德國哲學家弗羅姆說:“父親是孩子的導師之一,他指給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親雖不能代表自然界,卻代表著人類存在的另一極,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學技術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風紀的世界、閱歷和冒險的世界?!?/p>

不論男孩女孩,眼界和格局決定了他能夠到達的人生高度。人的一生總是會面臨種種的選擇,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只有眼界寬闊、格局大的孩子,才能做出最有遠見的選擇。

這些年,關于爸爸帶孩子的節(jié)目層出不窮,也是向大眾傳遞著爸爸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尤其體現(xiàn)在人生格局方面。

相比之下,媽媽常常關心的是孩子吃飽穿暖,生活學習健康有序發(fā)展;而爸爸則會考慮到孩子的獨立性、探索性、意志的磨練等方面,這些正是影響孩子對自我、對世界的認知的重要因素。

著名FPA性格色彩創(chuàng)始人樂嘉帶4歲女兒徒步76公里,孩子滿腿是紅疹,卻依然堅強完成整個旅程。還有很多爸爸帶孩子穿越沙漠,騎行去西藏的例子不勝枚舉。

這些勇敢邁出舒適區(qū)、引導孩子積極探索的過程,對孩子的身體、意志、眼界都是一種極大的刺激和提高。

爸爸與媽媽在家庭教育中各有優(yōu)勢,媽媽偶爾也要放手,讓爸爸多照顧孩子;爸爸更要主動參與,除了能讓孩子變得更優(yōu)秀,也能令家庭關系更加和睦。

希望每一位爸爸,聽孩子說的最多的話不是“爸爸去哪兒了?”,而是“爸爸回來了!”

陪伴,是最好的父愛。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未來

01

俗話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謀深遠。

可惜,當下很多父母,失去了真正“愛子”的智慧和格局。

如迪士尼摸臀事件;

迪士尼內,8歲小男孩(可能)不小心摸了一個年輕女子的屁股,女子便說了男孩幾句。

男孩的家長知道后,集合隨行的幾位家長對年輕女子推搡怒罵:

“碰到了就碰到了,你叫喊啥?”

“就你長這X樣,還摸你屁股?!?/p>

再如35歲安醫(yī)生被逼死事件;

游泳池里,13歲男孩摸了安醫(yī)生臀部。

在安醫(yī)生要求孩子道歉后,孩子不僅不道歉,還出現(xiàn)侮辱性動作,甚至吐口水。

安醫(yī)生的丈夫看不下去,就把孩子的頭按進水里,教訓一下。

結果男孩的父母知道后,叫人去更衣室把安醫(yī)生打了一頓,事后更帶人去安醫(yī)生和安醫(yī)生丈夫的單位鬧事。

甚至將剪輯過的視頻放到網(wǎng)絡,利用安醫(yī)生夫婦體制內的職員身份引起社會公憤,引導輿論暴力辱罵安醫(yī)生和安醫(yī)生的家人。

結果,安醫(yī)生心理承受不住,服用500多片安眠藥自殺身亡。

我相信,沒有人會說,以上這幾位極力護犢的家長不愛孩子。

相反,他們極其深愛。

然而,父母之愛是需要講究智慧和格局的。

當愛的智慧太淺、格局太小,面對孩子犯錯,卻無法正視這份錯誤,更無法糾正和得體處理,那么,這份愛便會變成侵害孩子的毒藥。

在日常行為和處世態(tài)度中,一步一步腐蝕孩子的血骨和靈魂,使其失去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萬物唯我獨尊、事事要強的劣性人格。

02

是的。格局小的父母,就是如此可怕。

往小了說,他們在給孩子的人生制造挫折。

往大了說,他們在給社會培養(yǎng)未來的毒瘤。

因此,真正懂得愛的父母一定是修煉自己成為大格局的父母。

什么是大格局父母?

大格局父母:明是非、懂自省

在孩子出現(xiàn)行為問題時,有大格局的父母一定不會推卸責任,將所有的過錯都歸咎在他人、學校或社會身上。

她一定會在孩子的錯誤行為中看到自己的問題,不斷反思、改進,并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引導孩子走回正軌。

大格局父母:輕利益、重品行

曾親眼看到有父母為了逃票,在游樂園或公交車上,要求孩子量身高別站直。

這種父母只看得到眼前的利益,斤斤計較,殊不知,幾塊錢的便宜占得不大,卻給了孩子極差的品行教育,給了孩子致命的人生設限。

有大格局的父母則相反,他們深知好的品性才是孩子最硬的底牌,才是孩子未來人生的通行證,才是孩子一生寶貴的財富。

因此他們會不斷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觀念和處世態(tài)度。

大格局父母:會鼓勵、重過程

有些父母會在孩子贏了比賽時,立馬對孩子又親又抱,甚至給予孩子豐厚的物質獎勵。

可是,當孩子輸了比賽時,他們又立馬表現(xiàn)出失望、氣餒、冷漠等情緒,將孩子置身于灰暗的自我懷疑之中。

而有大格局的父母,在孩子失利時,他們絕不會冷眼相待,甚至加倍給他增負。

他們會給予孩子鼓勵,教會他用一顆平常心對待輸贏。比起輸贏的結果,他們會更看重過程給孩子所帶來的成長。

大格局父母:尊重個體、給予自由

紀伯倫在《論孩子》中談到,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借你而來,卻不因你而來。他們雖與你同在,卻從不屬于你們。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他們從不用自己的夢想和愛去綁定孩子的人生和自由,絕不讓孩子活成自己的替代品。

他們會尊重孩子作為人的獨立個體,尊重他生而為人的做夢自由,也會鼓勵他去勇敢追夢,甚至盡可能地給他創(chuàng)造有力的條件。

大格局父母:既溫情、又狠心

馬卡連柯曾說:一味地抱著慈悲心腸為子女犧牲一切的父母,可以算得上是最壞的教育者。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雖然心里深愛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但是他們又深知父母子女一場,終歸要分離;孩子終究要獨立去面對世界,要獨自去扛起生活的重擔,要獨立地撐起一個家。

因此,他們不敢懈怠,他們會狠下心地教會孩子獨立、自主和堅強。

大格局父母:眼界深、不輕言棄

孩子的本性,即遇到困難就退縮。

所以很多孩子學習一項特長興趣,往往都會經(jīng)歷過“我不想學”的階段。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不會以孩子當下的感受為主,不會盲目順從孩子的“不想學就不學”。

他們會引導孩子去思考是“太苦想放棄”還是“不喜歡而放棄”。

如果孩子怕吃苦,大格局父母會想方設法去開導他,讓他明白堅持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也讓他明白只有經(jīng)歷量變才能達到質變;更會讓他明白“苦只會苦一時,不苦則會苦一世?!?/p>

大格局父母:舍得管,更舍得老師管

孩子如同幼苗,如果沒有人及時為它修枝剪杈,就極易長成“挖脖子樹”。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深知這個道理,因此,當老師指出孩子的錯誤,并給予相應的懲罰時,他們不會立馬不高興,或站到老師的對立面,甚至讓老師丟飯碗。

他們知道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必須管教,必須懲戒。

于是,他們會嚴格教子,也會和老師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同心同德,形成合力,共同讓犯錯的孩子回歸正道。

大格局父母:不吼不叫,好好說話

當父母情緒失控,孩子就只能接收到父母的吼叫,教育信息一概不知。

犯過的錯,在父母的吼罵下得到暫時修正,不久就又復發(fā)。

更要命的是,不斷地吼,吼走了孩子的安全感,也吼掉了孩子遇事好好說話的能力。

有著大格局的父母,比起短期的教育效果,更看重孩子成長背后的邏輯。讓他從根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解決問題,更要言傳身教,讓他從中學會遇事淡定,有力地掌控自己的情緒。

因此,他們一定會盡量不吼不叫,好好說話。

大格局父母:以身作則,表里如一

董卿曾說:你是什么樣,孩子就會是什么樣。

因此,有著大格局的父母永遠不會自己一邊搓麻將,一遍訓斥孩子好好讀書;一邊炫耀花錢走后門更省事,一邊要求孩子做正直的人······

他們會嚴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讓孩子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父母的表里如一中變得智慧、變得自律、變得優(yōu)秀。

03

俗話說:一個人有著什么樣的格局,就會有什么樣的命運。

對孩子來說,父母是他認識世界的第一雙眼睛。

如果真的愛孩子,那么,請你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大格局父母。

用自身的大格局,去影響孩子、感染孩子成為一個是非有見解,眼界有高度、思維有深度、為人處事能從容大度的人。

而不是讓自己事事?lián)踉诤⒆忧懊?,替他抱不平、扛風雨。

更不該讓自己成為不分青紅皂白、胡攪蠻纏、報復心強的人。

愛孩子,請選擇成為大格局父母!

在此,只愿世間不再有包庇孩子摸臀和逼死他人的事件。

以上,共勉!

別總拿老師來嚇唬孩子 易影響情緒引起恐慌


暑假過了一半了,不少父母給今秋上小學的孩子提早進行家庭模擬訓練。由于家長的緊張和其他方面的因素,不少準小學生因為學前準備壓力太大、恐慌、緊張過度而引起發(fā)燒、腹瀉、頭疼等生理不適。人為的“入學恐慌”已經(jīng)襲擊到2011幼升小的孩子們了,高分小編在此提醒各位家長,幼小銜接的入學準備是需要的,但必須注意一個度。

一、別拿老師嚇唬孩子

“再鬧,等你到了小學,讓老師來管你!”臨近開學,不少父母拿學校和老師來嚇唬即將入學的孩子。暑期里,還未入學的孩子可在家胡作非為,可即將入學,父母對孩子動輒表示不久將家庭、學?!半p管齊下”,要給孩子上規(guī)矩。特別是即將進入全新學習環(huán)境中的孩子,更是增添了不小恐懼。

嚇唬孩子絕對不可取。父母在孩子入小學前應對孩子多將講自己當年上小學時的高興心情,介紹學校里各種有趣活動。當孩子向父母提出一些好奇問題時,可在解答之余告訴他:“你就要上學了,有好多好多有趣的知識可從老師那里學到?!睆亩鴨酒鸷⒆訉蠋煹淖鹁春蜔釔壑?,激發(fā)孩子對未來新環(huán)境的向往和對老師的尊敬熱愛。這樣,孩子就不會懼怕上學了。

二、能力訓練不能強制

有些孩子玩玩具、看畫冊經(jīng)常只有幾分鐘的專心度,而且平時迷迷糊糊,經(jīng)常丟三落四。對于準小學生,父母難免不為此心煩,有的父母便開始每天“集訓”。內容包括注意力訓練、“打坐”訓練等,以強化孩子的注意力。

訓練孩子的學習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應從幼兒期開始。在孩子入學之際,可適當進行學習能力訓練,但不能強制。比如:培養(yǎng)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必備的獨立生活能力,像會不會自己走進廁所大小便、自己穿脫褲子、自己擦屁股、識別自己的東西、知道自己和父母姓名等等。

專家建議,幫助孩子養(yǎng)成必要生活和學習習慣最好在入學前幾周,可以制定一個和學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時間表,但入學前的學習預演最好和游戲、娛樂結合,不枯燥、不刻意,讓孩子入學后更好地適應。

三、心理恐慌會引發(fā)兒童的身體不適

幼兒的心理恐慌和緊張容易引起一系列生理上的連鎖反應。入學前出現(xiàn)緊張、恐慌情緒的孩子會直接引發(fā)各種生理性疾病。有的孩子因過分緊張而出現(xiàn)飯前神經(jīng)性胃痛、痙攣,有的孩子因為整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而出現(xiàn)夜間驚夢、失眠,還有的孩子因為白天壓力過大、晚上休息不佳,甚至引起發(fā)燒、腹瀉等。

高分小編請教了有關的兒童醫(yī)生,醫(yī)生表示,學前兒童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緒異常極易引起連鎖生理疾病。由于學習壓力大、父母期望高而出現(xiàn)異常情緒,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學前兒童小小年紀就出現(xiàn)失眠、神經(jīng)性胃痛等成年疾病。醫(yī)生建議,父母應該給孩子減負,不要過早、盲目地給他們制造人為心理壓力。同時,通過合理飲食、充足睡眠來保證幼兒身心健康。

父母的態(tài)度影響孩子的未來


父母的態(tài)度影響孩子的未來

很多時候,有對比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出現(xiàn)了多大的錯誤。邊催著孩子起床變嘮叨,氣急敗壞的喊孩子去做作業(yè),這些事情是否經(jīng)常發(fā)生呢?也許,換一種方法,能收獲不同的效果。

場景一:起床

在一個家庭,有一個一年級的孩子,他每天早上都不想起床。作為媽媽,總是會早起一點,自己梳洗完畢,然后就叫孩子起床,叫了幾聲,沒有反應,媽媽又去忙早餐了。過了10分鐘,回來發(fā)現(xiàn)孩子還沒有起床,就會說:快起床,再不起就遲到了!

媽媽一看時間,恐怕是要晚了,就把孩子拉起來,然后趕緊把衣服給孩子穿上,一邊穿一邊嘮叨:叫你早點睡你不聽,馬上就要遲到了,說了多少遍也不聽。

同樣一個家庭,同樣一個孩子,還是不想起床。作為爸爸,總是會早起一點,自己三下五除二,把自己的事情搞定,然后看好時間,輕輕搖醒孩子,說:寶貝,早上好……有時候,這個孩子會睜不開眼睛,有時候會含糊的說一聲:爸爸早上好,然后倒頭就睡。

爸爸在他耳邊說:我有一個小秘密告訴你,再過10分鐘你就要起床了,你還可以睡10分鐘……爸爸去準備早餐了,10分鐘后回到床邊,把孩子抱起來,正式擁抱一下,然后告訴孩子他的衣服放在床邊了。然后說,希望你15分鐘內穿好衣服洗臉漱口完畢,然后就去擺放早餐了。10分鐘后,孩子坐到了桌子邊,開始吃早餐了。

場景二:做作業(yè)

在一個家庭,每天孩子都不想寫作業(yè)。媽媽也挺忙,一回家就叫孩子寫作業(yè),叫完后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過了一段時間,就在廚房里大聲問孩子,作業(yè)做了沒有?起初孩子還會說:一會做。有過幾次這樣的經(jīng)歷,孩子懶得回答了,故意沒有聽見,繼續(xù)玩他的積木,畫他的畫。

這個媽媽就會氣急敗壞的跑過來說,你馬上把作業(yè)給我做了。孩子說,不做,我還想玩呢。這種話總會激怒了媽媽,“我告訴你,今天你不趕緊把作業(yè)做了,明天老師收作業(yè),看你怎么辦!”,然后就摔門而去。半小時后回來,一切照舊。

同樣一個家庭,每天孩子都不想寫作業(yè),爸爸也挺忙,不過孩子回家后,爸爸不會讓孩子馬上寫作業(yè),而是說,你先玩20分鐘,然后再寫作業(yè)。孩子興奮的跑去玩積木了。10分鐘后,爸爸過來提醒孩子說,親愛的,你還有10分鐘的時間可以玩,然后就要寫作業(yè)了。

10分鐘后,爸爸過去一看,孩子還在玩,就說,來,咱們該寫作業(yè)了,停止你手邊的工作。孩子說,爸爸你先等等,我把這個樓房搭好就來,爸爸同意了。爸爸等著孩子完成了手上的工作,牽著他離開了玩具的地方,來到書桌前,問孩子,你打算先完成語文還是數(shù)學,孩子做了一個選擇。

反思

雖然孩子還是不能聽見鬧鐘就起床,雖然孩子還是不愿意回家就主動做作業(yè)。但是,未來的發(fā)展會是什么樣子?我相信,如果這位爸爸管理這個孩子,這個孩子遲早有一天會自覺完成自己的工作,也許會是在小學中年級、高年級、甚至是初中二年級,可是早晚又有何妨?

這種時候遲早會來的!如果這位媽媽繼續(xù)用原有的方式去帶孩子,孩子會怎么發(fā)展?孩子仍然會玩,孩子會想辦法逃過媽媽的訓斥---當然,這只是小學階段。

初中后,孩子無需害怕媽媽了,可能會用語言反擊,行為反擊,甚至是過激行為來反擊——孩子以后會如何對待自己的愛人和孩子?孩子周邊的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幸福感會是怎樣?不說,想來大家也能猜出來。

這就是態(tài)度的力量。如果一定要把這種好的態(tài)度賦予一些教育理念,可以這么去看這個問題。

爸爸允許孩子先玩20分鐘,這是賦予孩子游戲的空間,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爸爸提前10分鐘提醒孩子,是讓孩子有一個提前的心理準備,不至于一下子面對不想做的事情發(fā)生沖突。

時間到了,爸爸仍然同意孩子完成手中的工作,是尊重孩子的勞動成功,寬容孩子無法馬上做到。爸爸最后牽著孩子到書桌邊,請孩子選擇先做什么,而不是反復說,現(xiàn)在你該作業(yè)了,更沒有警告他要好好完成作業(yè),這是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同時不給他壓力讓孩子恐懼。

有時間的管理,有選擇的機會,有尊重的態(tài)度,有寬容,有不傳遞恐懼,相信這個孩子比另外一種教養(yǎng)方式所帶來的狀態(tài)會好很多很多,孩子的心態(tài)、安全感、責任感、動機轉移都會非常好非常好。

養(yǎng)孩子,就是把孩子當人對待,你沒有權利去控制他,你沒有權利去恐嚇他,你只有義務去幫助他們做好,用人應該擁有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

別強化孩子的“人來瘋”行為


“人來瘋”——從理論上講是孩子正常一種心理活動,是幼兒心理上的宣泄,但這種宣泄卻常被成人誤認為行為有問題。因為在成人眼里,孩子的行為就應該是說話柔氣、謙虛、行事文雅得體。而不是見人就瘋。瘋而不止。如果您的孩子得到別人的贊許,做父母的也許會覺得臉上有光;如果別人對您孩子的評價是“這孩子怎么有點人來瘋”,這時候,做父母的也只好附和著,待回家后,再對孩子進行一次狠狠地“教育”,使得孩子下次不敢再犯。這樣做也許會使大人顧全了自己的體面,卻會給孩子帶來一種無形的壓抑,這種壓抑不但會扼殺孩子和他人交往的熱情,還會形成負作用——強化孩子的“人來瘋”行為。

誠誠是某幼兒園大班的一位聰明伶俐的孩子,拒他父母反映,他就有“人來瘋”的毛病。只要家中一來客人,他就一反常態(tài)的在家中竄來竄去,甚至還爬到客人的身上,去親客人的臉頰,這使得他的父母非常尷尬。在幼兒園里,想誠誠這樣的幼兒還有不少。剛來的實習老師極有可能被一群幼兒圍在教師中,而他們的目的只是為了引起實習老師注意甚至還有幼兒用賴在地上的方法來討實習老師的喜愛。對于這種情況,指導老師說得最多的莫過于:“不要來人來瘋啦!”這句話在當時有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但一段時間后,他們依舊如此。

其實,幼兒在客人、新老師面前一反常態(tài)的表現(xiàn),正是孩子以自己獨有的行為方式來宣泄他們心中的喜怒哀樂,這就如同成人找伴聊天,去的士高一樣,用這種方法來宣泄感情,以此表達到心理平衡。而現(xiàn)出一種不顧場合、不顧對象的行為來。

因此幼兒在宣泄時,其實是在暗示著一種最基本的心理交際需要:爸爸、媽媽、老師,多給我一些關注吧!實際上,孩子的這種交際需要嬰兒期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嬰兒在降生后的大哭打鬧,除了饑餓、不適外,就是與生俱來身心需求的體現(xiàn)。嬰兒最初是通過和母親的接觸來學會初步的人際交往方式的,孩子從媽媽的微笑中感受到母親的關愛,了解到母親對自己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同時也會從母親的嗔怒笑罵中體會到母親對自己的不滿,孩子從母親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中,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

隨著寶寶的長大。學會說話、走路,他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加強,孩子要求獲得更多的關注,他們不再滿足于以往僅僅和母親的交往方式和圈子,這時,父親便成了寶寶重要的游戲伙伴,孩子也從中學會了不同于母親的交往方式,這時的父親成了嬰兒交往的重要人物??梢坏┑搅擞變浩冢改笇τ變旱年P注相對于嬰兒期來說,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轉移。孩子發(fā)現(xiàn)父母已不再象以前那樣給予愛撫,特別是有客人在場時,他受到的關注比平時更少,于是他便希望在客人面前得到額外的補償性關注。

同樣,在幼兒園中,從老師一方來看,帶班老師不可能給予每個幼兒都是同樣的愛;從幼兒一方來看,孩子在幼兒園中已經(jīng)看慣了老師的老面孔,未免看“膩”了,一旦看到了新鮮的、陌生的面孔,焉有不高興之理?他們希望能在新老師那邊得到更多的關注與愛撫。希望雖好,但由于幼兒對是非分辨能力差,只要發(fā)現(xiàn)有些行為能夠引起人們注意,就盡力去表演,且由于幼兒的控制力比較差,一高興過了頭,就瘋起來了,即使成人批評、指責、甚至罵他,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關推薦

  • 忽悠的句子 幽默是一種蘊含著深刻思想的內在藝術力量,它能夠激發(fā)我們的思維潛能,讓我們進入全新的思維境界。以下是一些幽默的句子,希望它們能給您帶來一些快樂和啟發(fā):1. 時間就像個害羞的小偷,偷走了年華卻留下了笑紋。2.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永遠有那么一兩個人衣冠不整地從終點線走過。3. 當生活給你一百個理由哭泣時...
    2023-11-13 閱讀全文
  • 育兒觀念:請別拿孩子的理想來取笑 育兒觀念:請別拿孩子的理想來取笑 在兒子三歲的時候,問他長大后想做什么,他說想當火車司機,因為他最喜歡小火車玩具了;在他四歲的時候,問他長大后想做什么,他說想當工程師,因為他是喜歡能象爸爸那樣會修玩具...
    2020-10-16 閱讀全文
  • 別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別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別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談班主任的健康心理的教育手段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陳瑞祺中學楊端茂“怎么樣的,你班又是那樣...
    2022-03-18 閱讀全文
  • 未來的未來作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份關于“未來的未來作文”的范文。作文是一種思想的舞蹈可以用文字展現(xiàn)你的精神世界,通過寫作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事物。如果我們的寫作語言匱乏,完成作文會比較困難。為了方便操作建議您收藏本網(wǎng)頁的地址!...
    2023-08-11 閱讀全文
  • 讓孩子游出未來 讓孩子游出未來 水孩子水育早教,是以游泳為主要方式,結合孩子的智能和體能發(fā)育特征,通過互動游戲和音樂的輔助教學進行的水上和陸地相結合的早教模式。水孩子水育突破傳統(tǒng)地面早教所欠缺的體能發(fā)育環(huán)節(jié),重點增強...
    2019-12-16 閱讀全文

幽默是一種蘊含著深刻思想的內在藝術力量,它能夠激發(fā)我們的思維潛能,讓我們進入全新的思維境界。以下是一些幽默的句子,希望它們能給您帶來一些快樂和啟發(fā):1. 時間就像個害羞的小偷,偷走了年華卻留下了笑紋。2.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永遠有那么一兩個人衣冠不整地從終點線走過。3. 當生活給你一百個理由哭泣時...

2023-11-13 閱讀全文

育兒觀念:請別拿孩子的理想來取笑 在兒子三歲的時候,問他長大后想做什么,他說想當火車司機,因為他最喜歡小火車玩具了;在他四歲的時候,問他長大后想做什么,他說想當工程師,因為他是喜歡能象爸爸那樣會修玩具...

2020-10-16 閱讀全文

現(xiàn)在向您介紹幼兒園教案《別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別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談班主任的健康心理的教育手段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陳瑞祺中學楊端茂“怎么樣的,你班又是那樣...

2022-03-18 閱讀全文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準備了一份關于“未來的未來作文”的范文。作文是一種思想的舞蹈可以用文字展現(xiàn)你的精神世界,通過寫作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事物。如果我們的寫作語言匱乏,完成作文會比較困難。為了方便操作建議您收藏本網(wǎng)頁的地址!...

2023-08-11 閱讀全文

讓孩子游出未來 水孩子水育早教,是以游泳為主要方式,結合孩子的智能和體能發(fā)育特征,通過互動游戲和音樂的輔助教學進行的水上和陸地相結合的早教模式。水孩子水育突破傳統(tǒng)地面早教所欠缺的體能發(fā)育環(huán)節(jié),重點增強...

2019-12-16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