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與快樂并不矛盾
發(fā)布時間:2020-08-14 幼兒成長故事 幼兒園教案快樂 快樂幼兒園教案家長們憂慮孩子的未來,因此總是關(guān)心如何讓孩子成長成才,為孩子設計著滿滿的學習日程表;談起快樂,很多家長不以為然,仿佛快樂是成長的天敵。其實,成長與快樂并不矛盾,研究發(fā)現(xiàn),快樂的孩子擁有一些共同的特質(zhì),包括:較有自信、樂觀、有自制力。這些都是孩子適應未來社會的關(guān)鍵素質(zhì)。我們整合專家意見,提供12個訣竅,讓你養(yǎng)育出一個快樂的孩子。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規(guī)則: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特朗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象力無拘無束的發(fā)揮,讓他們可以悠閑的看蜘蛛織網(wǎng)、研究螢火蟲如何發(fā)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
也許,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jié)奏享受生活。
2.教導他關(guān)懷別人:
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jié),了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要發(fā)展這種感覺,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專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齡,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并養(yǎng)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3.鼓勵他多運動:
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等,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tài)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并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并從運動中發(fā)現(xiàn)樂趣與成就感。
4.笑口常開:
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運動。
5.有創(chuàng)意的贊美:
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時,不要只是說:「很好?!官澝酪唧w一些,說出細節(jié),指出有哪些地方讓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現(xiàn)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動跟警衛(wèi)伯伯說早安,真的很有禮貌。」不過,贊美時也要注意,不要養(yǎng)成孩子錯誤的期待。有些父母會用禮物或用錢獎賞孩子,讓孩子把重點都放在可以獲得哪些報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為上。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完成一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zhì)報酬來獎賞他。
6.確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wěn)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盡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7.激發(fā)他內(nèi)在的藝術(shù)天份:
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扎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shù)、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專家發(fā)現(xiàn),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涂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fā)他內(nèi)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8.常常擁抱:
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guān)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fā)現(xiàn)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chǎn)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wěn)定。
對于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9.用心聆聽:
沒有什么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guān)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只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盡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nèi)容你已經(jīng)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0.放棄完美主義:
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xiàn)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xiàn),例如,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干凈,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guān)嗎?」「想象10年之后,這件事還有這么嚴重嗎?」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讓孩子去做吧。
11.教導他解決問題:
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當孩子發(fā)現(xiàn)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就能帶給他們快樂與成就感。當他遇到阻礙時,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無法拼好一塊拼圖時,!你可有幾個步驟來幫助他:1.確認他的問題。2.讓他描述他想到解決方式。3.找出解決問題的步驟。4.決定讓他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提供一些幫助。5.確定他能獲得需要的協(xié)助。
12.給他表演的舞臺: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xiàn)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shù)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并表現(xiàn)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yJS21.com更多精選教育筆記閱讀
快樂生活,快樂成長
看著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我很快樂。很希望繼續(xù)能和他們一起度過美好快樂的時光。
活動中學會比較是技能,學會自尊是品格,品質(zhì)最重要。其實幼兒學到多少知識并不是很重要,關(guān)鍵看他是否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良好的習慣,獲得品格上的提升和情感上的享受。因此我很在意孩子們一天在幼兒園里是否快樂。
這一主題我很注意幼兒是否快樂。一節(jié)課的開展,如果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xiàn)很積極,很開心我就感覺這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不僅達到了教育目標,更重要的是使幼兒得到了情感上的滿足,所以很有成就感。相反,如果一節(jié)課幼兒反應不積極,甚至有些幼兒活動過程中想去尿尿,這都讓我感覺這節(jié)課沒有成功,我會積極反思。課后便會做出總結(jié),因為是分組教學,所以也給了我及時改進的機會,通過一些小的修整,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讓孩子們從現(xiàn)在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快樂的小天使,感受的生活的快樂和人生的樂趣。在孩子的世界中快樂無處不在。只要是我們教師參與的地方,就一定要讓幼兒感受到快樂??鞓返男问蕉喾N多樣,思考的快樂,求知的快樂,創(chuàng)造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分享的快樂,在不斷快樂的情感體驗中得到技能和品格的提升。
快樂是愉悅的,甜美的,放松的。希望和幼兒一起度過快樂的時光,一起在快樂中成長
忙碌并快樂著
昨天下午,小朋友們學習了一個新本領(lǐng)----皺紋紙粘貼。大家非常的喜歡,興趣十足,都在認真地粘貼著自己精心挑選的圖案。說實話,小手搓那么長時間的小球球,真的是非常的辛苦,老師看著也很心疼。于是,我告訴小朋友們說:“孩子們,歇會吧。”“不歇”孩子們的回答幾乎是異口同聲。馮彥杰小朋友更是夸張的說:“打死也不歇?!惫纯催@些小家伙們是多么的執(zhí)著吧!這時候,趙靜怡過來認真的說:“老師,這叫不叫‘堅持不懈’呀?”我心里暗喜,看來前一段時間的成語教學還是很有成效的嘛,這個詞用的還真是貼切。既然大家興趣正濃,那就再“忙”一會吧!又過了一會,到了戶外活動的時間了。我又開始催促:“孩子們交上來吧!”“不交”看來大家還沒有盡興?!敖簧蟻戆桑覀兂鋈ネ嬉粫菹⒁幌掳?!”聽到要出去玩,這才有孩子陸陸續(xù)續(xù)的交上作品。其他的孩子也在老師的催促下,極不情愿的交給了老師??磥恚d趣的確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孩子不需要成人過多的干涉就可以自覺地做事情;有了興趣,孩子們的自律意識、自主意識明顯提高;有了興趣,老師的課堂也會是如此的輕松
讓孩子不再膽怯快樂成長
在家庭教育中,有的孩子膽子小,造成孩子膽子小的影響因素,父母的原因很大:
1、家長的處事態(tài)度和風格對孩子的影響。
2、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是正確引導,過度處罰和打罵孩子,讓孩子因怕犯錯誤而膽小怕事,造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性格,扼殺了孩子的創(chuàng)新勇氣。
3、家長的教育方法有問題或者太過溺愛不敢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任何事。
4、孩子朋友圈子及周圍成長環(huán)境的影響。
5、家長對孩子從小到大設定的各種活動的參與情況太少。
怎樣才能讓孩子告別膽怯呢,給你八大妙招:
1、提前預防
在寶寶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里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喂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游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huán)境。
2、逐步擴大交往范圍
對于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后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huán)境,在熟悉了有少數(shù)陌生人在場的環(huán)境之后,再擴大他的接觸范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提升適應陌生環(huán)境的能力。
3、別強迫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決寶寶怕生問題時絕不能一廂情愿勉強寶寶和誰親近,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當陌生人到來時,如果寶寶怕生,可以允許他熟悉情況后再逐漸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寶寶不愿意跟陌生人親近,不要強迫他,更不要讓他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見寶寶不認識的人時,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紹寶寶,并且不管寶寶多認生,都以輕松愉快的態(tài)度面對陌生人,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快消除顧慮。與陌生人磨合的機會多了,寶寶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緩解并最終得到克服。
4、嘗試投寶寶所好
一般寶寶比較喜歡年輕女性和小寶寶,因此,讓寶寶接觸陌生人可從這些人群入手。當帶寶寶到戶外玩耍、去親友家或有友人來自己的家中做客時,父母可抱著寶寶先與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講幾句話,讓寶寶逐漸意識到除了家里人外,周圍還有許多別的人,他們也都是和藹可親的,用不著害怕。媽媽可以根據(jù)寶寶的這些特點,盡量圍繞寶寶的喜好來擴展寶寶的社交圈子。
5、找機會發(fā)揮寶寶強勢
平時多觀察寶寶,看他究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后根據(jù)他的興趣培養(yǎng)寶寶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xiàn)自己,這樣可以增強寶寶自信心。寶寶的自信心增強了,怯生的心里也就會逐漸減弱。
6、培養(yǎng)寶寶安全感
父母對寶寶的態(tài)度、情感要穩(wěn)定,不要忽冷忽熱。照料寶寶、與寶寶接觸的時間最好固定,盡可能避免寶寶長時間見不到媽媽,尤其不能以“再怎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寶寶。
7、切忌溺愛寶寶
被溺愛的寶寶很多會膽小。比如看見寶寶正爬向床邊,不要表現(xiàn)得過于吃驚;寶寶磕碰了一下,不必過分安撫;寶寶要自己拿杯喝水,就讓寶寶自己拿等等。多數(shù)寶寶對成人的態(tài)度很敏感,如果父母對寶寶總是很擔心、很焦慮,寶寶多半就會變得比較膽小。過分認生就是這種養(yǎng)育方式造成的后果之一。
8、交往的方式要得當
寶寶在跟不太熟悉的人交往時,喜歡離對方有一定的距離,不喜歡陌生人觸及自己的身體。因此,當你抱著寶寶遇到熟人時,可先自然地與對方打個招呼,談談話,待寶寶習慣后再告訴寶寶對方是誰。等到寶寶與陌生人熟悉之后,才可以讓他們摸摸寶寶甚至抱抱寶寶,千萬不能很突然地將寶寶交給“陌生人”抱,以免強化他的戒備和緊張心理,反而讓他更為害怕。
孩子之間的矛盾
時間:中午午飯時場景一:中午吃面。
小翔的桌上灑了一些面條,看到我走過來,小翔說:“老師,是天天弄的!”小翔和天天坐在一組,中間隔著菲爾。
我問:“怎么回事?”兩人都不說話了,嘟著嘴,互不相讓。
我又問了一遍,還是沒人說。
后來了解后得知:小翔和天天因為搶勺子,不小心將碗碰倒了,面條撒了一點出來。
場景二:午飯后。
吃過飯,大家把小椅子搬到兩邊,一般小朋友都喜歡和自己喜歡的朋友坐在一起,每人都有各自的小群體。
天天先吃完,坐在了魚缸旁觀察著魚兒。
小翔吃完后把椅子搬到了天天的旁邊,然后對他說:“我不是來和你坐一起的,我是來看小魚的!”天天看著小翔,沒說話,兩人剛坐一會兒,就嘰嘰咕咕的討論起小魚來了,接著兩人的小椅子也挪在了一起,邊看著小魚邊說著話。
反思:從矛盾的出現(xiàn)到矛盾的消失,只是孩子們生活的一個小片段。
我把它們記錄下來,是因為從這一瞬間看到了孩子成長的片段,看到了他們的真實想法。
從這個案例上看,這個矛盾的起源是孩子們因為搶東西,搶東西在孩子們之間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件事,孩子因為搶東西而感到氣憤,互不理睬是正常的事。
孩子之間也同樣有自己群體,也就是他們的朋友圈子,上課時,他們相互討論;做游戲時,他們互分角色;空余時互相聊天、說熱鬧。
雖說,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也常常會把這話掛嘴邊,但孩子們之間不會因為是好朋友就不會發(fā)生矛盾,他們發(fā)生矛盾后也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解決矛盾,重新贏得友誼,于是場景二的畫面就出現(xiàn)了。
這個案例給我最大的啟發(fā)是:孩子之間能自己解決矛盾。
但平常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幫助他們分清是非然后讓他們相互道謙,以為問題就解決了,其實孩子是口服心不服。
如果讓孩子們自己來解決問題,讓他們自然和好,他們之間的友誼會更加牢固的。
原來,孩子們的矛盾里也是有學問。
小班教師隨筆:矛盾
矛盾
家長接孩子的時間,和往常一樣,我一邊和家長攀談,一邊提示孩子帶好工具。泓泓小朋儕瞥見媽媽來了,伸開雙臂撲已往:“媽媽,我想到樓下再玩一下子?!逼匠33SH親、抱抱孩子的我,一把抱起泓泓親了一下,并逗她說:“等先生抱夠了,你再和媽媽一路去玩。”誰知孩子一邊掙扎,一邊叫:“欠好,欠好!”眼淚都流下來了。我立刻放下孩子,剛想跟她說聲對不起,孩子卻一回身氣??地下樓去了。
第二天,我向泓泓致歉后問她為什么不高興,孩子說:“我不喜好開打趣,也不喜好別人親我?!薄翱上壬菒勰悴庞H你的
,另外小朋儕都盼望先生能親一親抱一抱呢。幼兒園教育隨筆”“我和別人紛歧樣!”孩子很爽性地說。泓泓的話讓我沉思。平常,我老是以為只如果愛孩子,不管用什么方法和表達都行,孩子確定是樂意擔當先生的愛意的??杀救諈s讓我蘇醒地意識到孩子與孩子是紛歧樣的,他們照舊一個模型里倒出來的,而是千姿百態(tài)、各有喜歡的。我們要憑據(jù)孩子的本性喜好,選擇恰當?shù)谋磉_愛的方法。要是不適當,反而會引起孩子的誤解,乃至反感?!耙虿氖┙獭边@一原則不但在教誨講授中要好好遵照,在對孩子的情緒表達上也是云云。
幼兒園里的小矛盾
幼兒園里,孩子之間的小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有許多矛盾是由于孩子的表達方式不恰當引起的。倘若孩子缺乏一定的知識經(jīng)驗,不會解決問題,就會給進一步交往帶來困難。
今天早晨剛?cè)雸@不久,孩子們就七嘴八舌的告狀?!袄蠋?,趙子怡哭了!”“老師,是方成林打他了。”“我親眼看見了。”……趙子怡在哭,方成林也委屈的要掉眼淚。
趙子怡與方成林平日里是很要好的朋友,早上剛?cè)雸@怎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于是我讓方成林和趙子怡講一講事情的起因。趙子怡邊抹眼淚邊說:“方成林打我?!狈匠闪址直嬲f:“沒,我沒打他?!笨磧蓚€人的樣子,都不象說謊。到底誰錯了呢?“我知道方成林不是有心要打人的,方成林你能告訴我是怎么回事嗎?”“我想跟他玩兒!”哦,原來是孩子想找朋友,由于表達的方式不恰當,而引起了小朋友之間的不愉快。原因找到了,問題也就解決了。
幼兒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沖突或爭執(zhí),我們應時常引導幼兒對可能發(fā)生的沖突進行討論,提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自己去解決沖突。
讓孩子快樂成長
克浩是我班的一個小男孩,他懂事,認真,從不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是老師眼中的好孩子。由于不小心把胳膊弄斷了上學期一直沒來上學,老師和小朋友都非常想他。克浩很老實,也很少說話,是典型的自我主義者,有時老師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為他的聽話,老師讓他當了小班長,沒想到就是這不經(jīng)意的一句“克浩小朋友當班長,替老師管著小朋友”,讓孩子高興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還高興的給姥姥奶奶打電話說自己當班長了,媽媽更是樂的合不攏嘴,孩子這么高興,媽媽真的很欣慰??吹某鰜恚總€孩子都需要教師的賞識,即使是一名并不是很出色的孩子。那天放學送孩子,克浩的媽媽拉著我的手說:“克浩說老師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時很費力,很費時,我給老師帶去一塊,所以非得從家里帶塊抹布來,今早上看你忙著接孩子,也沒來得及和您說聲,他說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里了,沒好意思跟你說?!蔽衣犃苏娴暮芨袆樱憾嗉毿?,多純真的孩子啊?;氐浇淌?,翻開他的櫥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塊大大的抹布在里面,拿到手里,心里竟然有種沉甸甸的感覺。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小天使,每個孩子都要我們的“特殊照顧”,需要我們的賞識。我們不經(jīng)意的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贊揚的話語,都能使孩子的心靈變得溫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變自己。所以,作為一名幼教老師,千萬別吝嗇你的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句話語、、、、、、努力讓我們身邊的小天使們都快樂成長。
讓孩子自己解決矛盾
又到了區(qū)域活動時間,孩子們還是像以往那樣各自選擇自己喜歡的區(qū)角進行游戲,在我的一聲令下,很多孩子都一窩蜂地跑到建構(gòu)區(qū),東東、奇奇、宇宇、晨晨全都搶著拿木頭積木,東東和奇奇拿著積木筐的一邊,宇宇和晨晨拿著積木筐的另一頭,誰都不肯放手。就這樣僵持了半天,其他的孩子都已經(jīng)在那里玩了,但是他們還是站在那里奪積木。這時,宇宇看了看周圍,說道:“那這樣吧,我們四個人一起玩吧!”“可是積木那么少,我想搭一幢大房子呢!”奇奇說道?!澳且晃覀円黄鸫钜淮贝蠓孔影?”東東提議道。四個人都手握著積木筐,低著頭想了半天,最終,他們達成了共識,決定一起搭積木。在搭建房子的過程中,我看到他們有過分歧,但最終都在宇宇的調(diào)解下解決了,當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他們用所有的積木搭了一幢很大的房子,他們臉上漾滿了笑容。
孩子們似乎都對木頭積木情有獨鐘,每次晨間接待時間玩積木的時候,孩子們也會搶著選擇。雖然積木并不是很多,但這并不影響孩子們對木頭積木的喜愛。宇宇和晨晨是乘班車的,奇奇和東東也來得比較晚,所以他們一般情況下都玩不上木頭積木,所以今天的區(qū)域活動,他們才會不約而同的去拿木頭積木,而且誰都不愿意讓步。宇宇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孩子,當他發(fā)現(xiàn)大家這樣僵持著沒有結(jié)果的時候,適時提出了解決的方法:“大家一起玩?!钡珕栴}接踵而來,人多積木少,很難分配。孩子們馬上又提出了合作搭大房子的想法,由此可見,教師平日讓孩子合作的機會還是比較多的,因此,孩子們才會想到合作。雖然大家并不是最樂意的,但是他們也意識到這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就接納了。在合作的過程中,雖然意見有分歧,但是宇宇的領(lǐng)導才能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最終的作品是成功的。
其實在孩子們奪積木的時候,很多教師就會參與進去,幫助孩子們解決,但是我認為,大班的孩子,教師應該給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教師不要過早地介入。當然,教師并不是置之不理,而是應該在旁邊觀察,在需要的時候給予引導。我們應該相信孩子,他們已經(jīng)有能力解決矛盾,給孩子們機會,讓孩子們更全面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