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家園共育知識:讓老師不再做唐僧

發(fā)布時間:2020-06-20 家園共育 家園共育教育筆記 教育基礎知識筆記

家園共育知識:讓老師不再做唐僧

作為幼兒教師的你,無論你愿不愿意承認,啰嗦可以說是老師的通病,其實,我們理解您,因為“啰嗦”也是您的用心良苦啊,誰讓幼兒老師們面對的是一群不大點兒的小孩子啊。教師語言啰嗦,也許是以下情況:

怕孩子聽不懂或記不住鑒于幼兒園孩子的年齡以及許多老師總是站在教師的立場上組織活動,缺乏考慮孩子的感受,同樣的內(nèi)容經(jīng)常反復強調(diào),說話形式也較隨意,下面是一段老師與幼兒的對話: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幼:折紙。師:折的是什么呢?幼:青蛙。師:你們喜歡嗎?幼:喜歡。師:你們想折嗎?幼:想折。師:好,那么學習折紙的時候能在下面隨便說話嗎?幼:不能。師:不用的紙屑能隨便仍在地上嗎?幼:不能師:那么紙屑應該扔到哪里呢?幼:垃圾桶里。師:下面看誰做得好,就請他來給大家發(fā)紙。

老師您真是辛苦了,但是也許孩子的感受卻是:我早就知道啦!每次都說,煩死啦!

活動前的準備不充分雖然老師們在教學活動之前都會寫教案,但有時缺乏對教材的認真分析。如,在小班游戲“小白兔運蘿卜”中,要求孩子從桌子下爬過去運蘿卜,而老師卻將裝蘿卜的筐隨意地放在桌子旁,孩子不用從桌子下爬過一眼就能看見蘿卜。

對于小班孩子來說,他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蘿卜吸引了,于是就忘了老師的要求,果然,有些幼兒沒從桌子下爬過而是直接跑到筐前。

老師只好不停地用語言提醒幼兒:“你怎么沒有從桌子下爬過去呢?一定要從桌子下爬過去!”這樣不僅造成語言啰嗦,而且使活動環(huán)節(jié)拖沓。

【建議】如何讓語言不再啰嗦

老師應備好課,認真推敲每一句教學語言

備好課包括“背教材”和“背幼兒”兩個方面,對教材要吃透,對幼兒要充分了解,做的有的放矢。對教材中的每一句話要認真推敲、仔細琢磨。對活動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做到心中有數(shù),如,材料的擺放、使用、整理等。

針對以上案例,體育活動的游戲規(guī)則和要求必須在活動前交代清楚,老師對每個細節(jié)的處理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fā)。

如果老師在活動前考慮到小班孩子在活動時不應看到教具這一細節(jié),就會選擇將蘿卜筐放在一個幼兒看不到的地方,比如桌子通道的另一頭,還要從語氣上特別強調(diào)從“山洞爬過去運蘿卜”的要求,以避免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出現(xiàn)違反規(guī)則的行為,也避免老師的啰嗦語言的出現(xiàn)。

分清必要的重復和不必要的重復

必要的重復,即有意義的重復,目的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而另一種就是無意義的重復了。教師應該了解孩子,根據(jù)不同年齡幼兒的特點來設計和組織教學語言。

如,面對小班幼兒,在教洗手的時候,可以將洗手步驟分解,用重復性的語言,邊講解,邊練習。這樣的語言重復是必要的。

而中大班的孩子各方面能力都較強,老師在交代一些規(guī)則或要求時,就要發(fā)揮孩子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孩子多說,老師可以語言簡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重復。(wWW.f215.cOm 中學范文網(wǎng))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幼兒園家園共育知識


幼兒園家園共育知識

孩子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孩子表達能力很強,而有的孩子則動作發(fā)展很好,這都是正常現(xiàn)象,請不要著急。孩子雖然不能準確無誤地背誦兒歌和連貫地敘述故事,但已經(jīng)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這已經(jīng)很不錯了。提高幼兒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孩子看一些簡單的、感興趣的圖畫,要求他記住畫面內(nèi)容,然后遮蓋部分畫面,讓幼兒回憶遮蓋的是什么,以培養(yǎng)孩子的記憶力。中小班的兒歌一般內(nèi)容都不是很多,家長為了幫助幼兒記憶,可以進行問答式游戲,家長說一句,幼兒答一句,這樣的一問一答,幼兒感興趣。

在故事講述過程中,家長與孩子可以共同進行表演。一開始,要求孩子復述故事中的主要情節(jié),當孩子掌握以后可以分角色表演。在孩子表演時,家長應是忠實的觀眾和聽眾。在孩子遇到困難需要家長幫助時,家長應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幫助孩子完成表演。這樣既消除了孩子緊張的心理和壓力,又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心。為了能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興趣,還可以用錄音錄下孩子念的兒歌和復述的故事,孩子聽到自己的聲音會格外地激動,這可激發(fā)孩子進一步講述的興趣和欲望。

2.幫助孩子積累一些素材。如:好聽的故事磁帶,好看的動畫片等。故事磁帶可以規(guī)范孩子講述故事的語言,對孩子起示范作用。同時,動畫片是孩子最喜歡,最感興趣的。家長可以針對孩子的這一心理提出要求:看完以后講給大家聽。

3.家長有意識地逐步引導孩子看圖講故事。開始,家長讓孩子一邊看圖,一邊指著圖畫中的人和景,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講,然后讓孩子合上畫冊,一邊回憶,一邊講。然后再大聲地在大人面前講述。這時,家長要給以熱情的鼓勵,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講述。慢慢地孩子就可以用自己的話,連貫通順地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了。

4.結(jié)合散步、郊游,要求孩子回來講述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家長可以事先給孩子提出要求,提高孩子的有意注意。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也得到了較好的發(fā)展。

家園共育:好習慣的養(yǎng)成,讓5加2不再等于0


5+2=0”代表著什么?

數(shù)學意義上的5加2等于幾,恐怕連幼兒園的孩子都清楚。但是教育學上目前有一種“5+2=0”的說法,恐怕很多家長還不清楚。

這里所說的“5”是指五天的學校教育,“2”是指星期六與星期日這兩天的家庭教育。教育學上的“5+2=0”意思是說,孩子在幼兒園五天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和兩天在家庭所受的不良影響相抵消了。

不可否認,這樣絕對的說法似乎有些偏激,但這樣的說法卻也明確指出了幼兒受家庭與社會的不良因素的影響對學校教育沖擊的力度之大。

教育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

三位一體形成合力

研究結(jié)果顯示,3歲開始是一個人的性格形成期,如果“5+2=0”的無效教育一直持續(xù),很難想象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會是什么樣。

長大后,也許你的孩子會很好、也許你的孩子也很會看人說話、也許你的孩子很適應“社會的一套”……眾多的也許中,也許我們唯獨缺少一個消極設想。而這個在我們眾人眼中可能是萬分之一的“誤差”,對我們每個個體家庭來講,那就是百分之一百的后悔與無奈。

一位姓蔣的教授這樣總結(jié):人的一生必須要喝兩杯水,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今天的家長們幾乎都選擇給孩子提前喝那杯“甜水”。這種先甜后苦的教育是對孩子的一種不負責任,是“好心”做出的“錯事”。

教育不單單是在幼兒園里接受良好的教育,也是家庭和社會的教育。相信每個家庭和社會都想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優(yōu)秀的人才,那就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形成合力,這樣就會為孩子創(chuàng)造出一個更加優(yōu)良的成長環(huán)境,更有利于孩子成長、成才。

育兒知識:寶寶不再挑食了


在幼兒園里很多孩子存在挑食的現(xiàn)象,這也是令老師和很多家長十分頭疼的一件事情,對于這種不良現(xiàn)象,我們班嘗試用了一種“化整為零”的方法效果不錯。

早點喝牛奶。香噴噴的牛奶許多孩子都挺愿意吃。可是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卻不喜歡,一到喝牛奶他總是挺難受。許多老師拿他也沒辦法,我想過去喂他,想讓他多吃點??捎忠幌耄@樣既不能改掉他挑食的壞毛病,又讓他進餐產(chǎn)生依賴性,怎么辦呢?他不愿意喝牛奶,可眼前卻有牛奶等著他,還是先減輕一下他的思想負擔吧。想到這里,我便拿了一個空杯子來到他的面前,從原來的杯子里倒了一點點,對他說;“寶寶,你不想吃,就少吃點吧,這么少你一定很快就吃完的,對吧?!彼豢匆淮蟊幌伦兂闪艘恍”?,真像是卸了千斤重擔似的,小眉頭馬上舒展開了,竟樂意的自己吃起來,兩小口就輕松地吃完了。我一看,馬上高興地說;“呦,寶寶吃的真快,進步真大呀,來,再來一點,好嗎?”說著,我又給他倒了一點,當然,還得鼓勵他一下;“寶寶,剛才你吃的真快,其他的小朋友都沒吃完呢,再喝這一杯吧,你一定還會喝得很快的!”由于又是一小杯,再加上得到了稱贊,不一會他就又吃光了。就這樣,我用“化整為零”的方法,把那一大杯牛奶分成很多小杯,竟也讓他吃完了自己的一份。以后,我對班里其他幾個挑食的孩子也用這個方法,現(xiàn)在我們班上的孩子們可都是“身體倍棒,吃嘛嘛香”再也不用為進餐發(fā)愁了。

其實寶寶們挑食,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家長的。家長們不能因為過分的驕縱寶寶,默認寶寶的挑食行為。應該有計劃的幫助寶寶改掉挑食的壞習慣。

家長準備飯菜時可以鼓勵孩子共同參與,有意識地讓他們看一看菜肴的加工過程。這樣會使孩子對美味的菜肴充滿向往和期待。針對挑食的孩子,家長可以巧妙地搭配各種食物,把孩子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食物進行“完美組合”,也可將他不愛吃的食物來個“大變身”,以喚起孩子的食欲,使他樂于嘗試各種食物。有時孩子不愿嘗試某種食物是因為對其不熟悉、不了解。比如家里平時就不吃胡蘿卜,孩子在幼兒園吃時大多會排斥。因此,家里平時的飯菜應該相對多樣化一些。遇到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家長更應該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地品嘗,激發(fā)孩子進食的興趣和愿望。

挑食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改掉的,這需要家長具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家長應堅持鼓勵和引導,逐漸培養(yǎng)孩子良好、健康的進餐習慣。

育兒知識:老師應該怎么做


發(fā)現(xiàn)孩子自信心不足

幼兒園中班上課表現(xiàn):上課舉手少,發(fā)言不積極,

育兒對策:幼兒園老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孩子發(fā)言后,一定要鼓勵為主。

幼兒園中班上課表現(xiàn):注意力渙散

育兒對策:中班老師可以通過用一些拍手的方式,讓孩子集中注意力。

幼兒園中班上課表現(xiàn):游戲中發(fā)現(xiàn),容易退讓,放棄主見、順從他人。

育兒對策:平時可以給家長一些建議,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多帶孩子多參與戶外活動,開闊視野,多溝通,性格也會變得開朗。平時孩子如果提出建議,不要駁斥孩子,聽聽他是這么說。小事讓他自己做主。

幼兒園中班上課表現(xiàn):游戲中發(fā)現(xiàn),不愿做領導者,喜歡選擇最為容易完成的任務。

育兒對策:對于缺乏挑戰(zhàn)、不夠自信的孩子,幼兒園中班的老師應該在分配任務的時候,就有意識的輪換,并且在孩子完成后,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其他孩子說說他完成的怎么樣。

育兒知識:讓寶寶初入園不哭


一、媽媽不要心太軟

平時媽媽要養(yǎng)成一個習慣,就是不要讓寶寶對你過度依賴。比如:媽媽要上班或外時,一般都會由奶奶或姥姥來帶寶寶。媽媽走時盡量讓寶寶鍛煉到比較樂意地揮手和你再見,這樣的話,寶寶就會適應沒有媽媽的環(huán)境,養(yǎng)成一種能夠離開媽媽的獨立性,那樣入園時,寶寶就可能不哭了。

有的寶寶用哭鬧來反抗幼兒園,以便能喚回媽媽。不忍離開的媽媽們千萬不要心軟,因為這時寶寶只是一種試探,如果你走了又回來,反反復復,那樣寶寶就會覺得哭鬧很有用,變成一一種對付媽媽離開的手段。所以媽媽一定要堅決離開,那樣寶寶會覺得哭鬧沒什么意義了。

二、給寶寶一個準備的過程

關鍵是要給寶寶一個心理準備的過程。在寶寶入園的兩三個月前就常帶他從幼兒園過,他看見幼兒園里的哥哥姐姐玩,一定很感興趣。要及時把握時機,跟他講幼兒園的好處,讓他對幼兒園產(chǎn)生興趣,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當然還要配合自理能力的加強。

三、多多溝通交流寶寶的情況

第一次上幼兒園,讓寶寶不哭也許是不可能的事情??抟豢?,寶寶還是能接受上幼園,你就不必太心痛和難過了,畢竟寶寶是要經(jīng)歷這個過程的。

入園初期,我們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多跟老師溝通聯(lián)絡,交流寶寶在家在園的表現(xiàn)。最好列個寶寶基本情況,如優(yōu)缺點,喜好物品,喜歡吃的飯,睡覺方式等等,還可以讓寶寶帶一件自己最喜愛的玩具和爸爸媽媽及家人的照片一起上幼兒園。讓老師適時表揚鼓勵寶寶,請老師每天給予小紅花或糖果之類的獎勵,讓寶寶喜歡老師和幼兒園。寶寶回家后,我們盡量跟他聊幼兒園最快樂的事情,特別是小小的細節(jié)點滴,只要是寶寶感興趣的都行,當然這些信息是要從老師那兒得來的,勤跟老師聊聊準沒錯。

家園共育:讓”不要“遠離你的孩子


2-4歲的童兒,和過去處于依賴狀態(tài)的兒童不同,由于行走和語言的出現(xiàn),開始探索世界,要求獨立性,要求“我自己來”。如果此時處處束縛他的手腳,橫加限制,就會形成羞愧、疑慮,甚至孤獨感和反抗。

在超市里,3歲的朵朵在里面跑東跑西,鬧的媽媽很是心煩,媽媽大聲的訓斥她:“不要亂跑!”

飯桌上,3歲半的皮皮總是不好好吃飯,吃幾口就去玩他的玩具,無論媽媽怎么說他也不聽,爸爸沖皮皮吼到:“不要玩了!”

滔滔跟著媽媽出去,過馬路的時候淘氣的滔滔不好好走人行橫道,睜開媽媽的手跑到馬路中間去,媽媽急的大喊:“不要在馬路中間走!”

媽媽在廚房里做飯,小米坐在沙發(fā)上邊看動畫片邊吃餅干,爸爸回來看見了,對小米說:“不要吃那么多餅干!”

冬天的早晨,愛美的萱萱在衣服外面套上了意見蓬蓬紗的裙子,當她走出來的時候,媽媽大聲告訴她:“不要這么穿!”

……

兩三歲的孩子已經(jīng)有了很強的自我意識,他們喜歡按照自己的主張去做事,而不喜歡受大人的約束。孩子的“離經(jīng)判道”經(jīng)常惹得大人對他們大吼:“不要… ”孩子對我們的阻止又是什么態(tài)度呢?從父母反反復復說“不要”的情況來看,效果幾乎等于零。

了解孩子為什么不聽我們的話

3歲孩子的行動已經(jīng)能夠獨立,他們凡事力求自己思考、自己判斷、自己解決,他們有強烈脫離父母的愿望,不管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嘗試一下。聽到大人說“不要”,就會激起他們的逆反心理和本能的反抗,他們反抗權(quán)威、反抗控制、反抗命令,以此來表明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或者通過反抗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還有一個原因,請您現(xiàn)在按照我說的做:請閉上眼睛,聽我說,不要想老虎,不要想東北虎,不要想華南虎,不要想武松打死的那只老虎……當我跟你說“不要想老虎”的時候,滿腦子想的都是老虎。相信您也是的。這事為什么?是因為我們每個人潛意識都不接受否定的詞匯,越是“不要做”的事情,潛意識約會告訴你“要做”。成人都如此,何況孩子呢?我們的孩子就是這樣接受我們的指令,變得越來越不聽話的。

讓“不要”遠離孩子,對孩子多說肯定句

每當我們想對孩子說“不要”時,我們先要提醒自己:我這樣的說法會有意義和作用嗎?然后,態(tài)度和藹、語氣堅定的告訴孩子“要……”比如:

我們對著超市里亂跑的朵朵說:“跟在媽媽的手推車后面走”。

對不好好吃飯的皮皮說:“好好吃飯,一會兒媽媽收拾完就沒飯吃了?!?/p>

對不好好走路的滔滔說:“跟在媽媽身邊,要走人行橫道。”

對飯前吃很多小餅干的小米說:“先去洗洗手,等著媽媽做熟飯就可以吃飯了”。

我們可以多做幾個練習,看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如何說才會使孩子聽進去。

“不要打小妹妹!”

“不要總是開關電燈!”

“不要爬到窗戶上去!”

“不要動,你會把碗摔了!”

如果我們把這些否定句換成肯定句,可以這樣說:

“你可以輕輕地摸摸小妹妹?!?/p>

“謝謝你幫我們打開電燈,這樣我們就能看清了。”

“到這里來玩,這里寬敞多了”

“小心拿著,輕輕地放在桌子上。”

當然,這些答案只是提供參考,可以根據(jù)自己和孩子的不同情況找出很多種不同的說法,讓孩子能接受我們的建議。

如果肯定的語氣同孩子說話,就會得到不同于以往的回應,處于第一方抗期的孩子就不會處處和我們作對,他們似乎變得很順從。這事因為他們的自我意識得到了尊重,我們不是命令、限制他們的行動,而是讓他們做他們愿意做的事情。家里也不會再“狼煙四起”,氣氛會變得更加平靜和諧。改變說話的方式,讓“不要”遠離我們,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特別提醒:

有自我意識的孩子,用“不要”制止他們是沒有效果。如果僅僅告訴孩子:“你不要做…”他就會感到迷茫和失望,會心生逆反。不如直接告訴他,你可以做什么事情,給他們指明做事的方向。所以,讓3歲的孩子知道什么事情是該做的才是最重要的。

育兒知識:10種不良幼兒家教知識


一、不嚴格執(zhí)行懲罰。要怪只能怪我們有高超的技巧逃避處罰,但你們不該就此妥協(xié)。假如要懲罰我們,僅說說卻沒有行動,會使你們成為教育的失敗者。

二、把氣撒在我們頭上。誰都有不愉快的時候,但絕不要將你們的壞心情強加到我們身上。你們不痛快時,請告訴我們,我們就不會去打攪了。

三、賄賂。我們不愿讓你們知道的秘密,就是賄賂也沒用。雖然我們想得到你們的錢和東西,但賄賂只會說明你們虛弱。這一點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幼兒家教知識。

四、將我們的秘密告訴他人。當我們告訴你們秘密時,卻聽到你們將其告訴了你們的朋友,我們會因此失去對你們的信任感。

五、大規(guī)則因人而異。有些細小的規(guī)則當然可以因人而異地實施,但在大規(guī)則上,如禁止外出過夜、約會、化妝和講粗話等,對于每個孩子都應該是一樣的。

六、重要信息不讓我們知道。當你們陷入沉默而又情緒多變時,我們知道那意味著有事發(fā)生了,請別讓我們蒙在鼓里太久。

七、把我們與其他人比較。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和短處,不要把我們和兄弟姐妹、同學做比較,那樣不但會讓我們出丑,也會使我們覺得自己的出生多余。

八、斥責沒做過的事。除非我們有過說謊行為,或你們有足夠的證據(jù),否則如果因某事受到斥責,我們說自己并沒有做過時,請你們相信。

九、懲罰不當。當我們或兄弟姐妹中任何一人犯了同樣的錯誤,懲罰應該是同等程度的,不該對一個輕易放過,對另一個卻嚴重到使其銘記終身。這是家長應該注意的幼兒家教知識。

十、沉默不語。不要用沉默對待我們,否則我們和你們在一起時容易感到沮喪和被冷落。

相關推薦

  • 教育隨筆:我可以不做‘唐僧’ 世間最純粹最暖人胸懷的樂事,莫過于看見一顆偉大的心靈對自己開誠相見。同樣,要說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為他著想,讓他也能從中受益。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亦然。 新學期開始后,我不但要把自己所...
    2021-05-25 閱讀全文
  • 家園共育小知識 家園共育小知識 防拐騙: 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知道父母的工作單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險時,會用電話呼救;知道報警電話110。 防觸電: 教育幼兒不接觸...
    2020-09-29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家園共育知識 幼兒園家園共育知識 孩子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孩子表達能力很強,而有的孩子則動作發(fā)展很好,這都是正常現(xiàn)象,請不要著急。孩子雖然不能準確無誤地背誦兒歌和連貫地敘述故事,但已經(jīng)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
    2020-08-10 閱讀全文
  • Summer聊食育 | 14個食育活動,讓家園共育不再愁! 其實學前圈里也有“時尚”,潮漲潮落,有的經(jīng)久不衰,有的熱一陣兒就淡了。 國內(nèi)最近“食育”課程大受歡迎,經(jīng)過寶典資深編輯們仔細挖掘,發(fā)現(xiàn)這還真的是一個能挖出很多東西的、可以長期開展的優(yōu)質(zhì)方向,能帶給孩子...
    2020-05-06 閱讀全文
  • 家園共育:好習慣的養(yǎng)成,讓5加2不再等于0 5+2=0”代表著什么? 數(shù)學意義上的5加2等于幾,恐怕連幼兒園的孩子都清楚。但是教育學上目前有一種“5+2=0”的說法,恐怕很多家長還不清楚。 這里所說的“5”是指五天的學校教育,“2”是指星期六與...
    2020-06-13 閱讀全文

世間最純粹最暖人胸懷的樂事,莫過于看見一顆偉大的心靈對自己開誠相見。同樣,要說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是為他著想,讓他也能從中受益。在成人的世界里如是,在孩子的世界里亦然。 新學期開始后,我不但要把自己所...

2021-05-25 閱讀全文

家園共育小知識 防拐騙: 知道自己及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知道父母的工作單位;不接受陌生人的玩具、食品,不跟陌生人走;遇險時,會用電話呼救;知道報警電話110。 防觸電: 教育幼兒不接觸...

2020-09-29 閱讀全文

幼兒園家園共育知識 孩子各個方面的發(fā)展是很不均衡的,有的孩子表達能力很強,而有的孩子則動作發(fā)展很好,這都是正?,F(xiàn)象,請不要著急。孩子雖然不能準確無誤地背誦兒歌和連貫地敘述故事,但已經(jīng)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

2020-08-10 閱讀全文

其實學前圈里也有“時尚”,潮漲潮落,有的經(jīng)久不衰,有的熱一陣兒就淡了。 國內(nèi)最近“食育”課程大受歡迎,經(jīng)過寶典資深編輯們仔細挖掘,發(fā)現(xiàn)這還真的是一個能挖出很多東西的、可以長期開展的優(yōu)質(zhì)方向,能帶給孩子...

2020-05-06 閱讀全文

5+2=0”代表著什么? 數(shù)學意義上的5加2等于幾,恐怕連幼兒園的孩子都清楚。但是教育學上目前有一種“5+2=0”的說法,恐怕很多家長還不清楚。 這里所說的“5”是指五天的學校教育,“2”是指星期六與...

2020-06-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