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常識——家長和老師的相遇, 就是愛和信任的相遇
發(fā)布時間:2020-04-28 教育和美好的生活的讀書筆記 幼兒園說課稿的格式和寫法 愛的教育筆記 時至今日,“家園共育”、“家園攜手”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家長們從以前送完孩子遠遠地站在校門外張望、一學期參加一次例行的家長會,到現在可以參與到孩子在校管理的方方面面,實在是教育前進的一大步。但是,任何事物的發(fā)展總有他的曲折與糾結。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一位家長的自述。我的孩子是由爺爺奶奶幫助帶的,我們做父母的省了不少心。
但我的侄子當年是請阿姨幫助帶的,我的哥嫂經常會說到請到合適的阿姨有多難,留住他們更難。
幫助帶孩子的阿姨不管在哪個家庭通常都很受待見,會非常被主人重視,要漲工資漲工資,請假就放假,提個什么要求都盡量滿足。道理很簡單,因為家長怕阿姨“心情”不好,影響到她對自己孩子的照顧和態(tài)度,而家長又不可能24小時監(jiān)督。
我有時想,如果明白老師的“心情”也同樣對孩子重要,家長也許拿出一點點對待家里阿姨的“小心”來對待老師,這對自己的孩子以及孩子班上的所有同伴,將是多么受益的事情,很多家校之間的沖突就不存在了。家長們知道給自己帶孩子的阿姨一切靠“自律”,很多素質也不是太高,所以要陪著“小心”,讓她盡量心情愉快地帶自己的孩子。而老師都是受過比較好的教育,又有上級主管部門、學校約束著。所以,很多家長一般謹慎地對待阿姨,但并不擔心老師。
但是,人都是有情緒的,就像家長情緒的波動就直接影響到孩子,老師的“心情”可能會影響到一個班級的孩子。
其實,當今年輕的教師很多就是獨生子女家庭長大的,他們拿到的工資也不見得會比一個家庭里帶孩子的保姆高。但是,他們有的還沒有成家,就帶著在家里被幾個大人伺候的幾十孩子。
有些孩子在家里被幾個大人同時帶著還會磕著碰著,如果是在學?;蛴變簣@里受了一點傷,家長就難以接受了;有些孩子一生病,家長就認為是學?;蛴變簣@沒有照顧好,沒有盡責;有的孩子一說不想上學或到幼兒園,家長會立刻想這孩子在學校怎么了,就會馬上質問老師......
當老師面對每一個孩子時,事實上都會看到孩子身后的家長。家長給老師腦海里的形象,有的總是善解人意的,有的可能兇神惡煞般;有的總是笑瞇瞇,有的焦慮;有的寬松,有的嚴苛;有的一想起就讓老師緊張,有的總是讓老師很放松......
偶爾,我也會有與老師們聚在一起的機會,發(fā)現他們討論的永恒話題就是“家校工作”。老師都會談到對家長的各種“印象”,其實這些印象會影響到老師對孩子的評判,會影響到老師如何與孩子們一起相處。
當老師們聊到不被家長理解時,普遍感覺很苦惱和無奈。
是的,如果你是一位教師,當家長一大早就黑著臉對你說話時,可能就會影響你一整天帶班的心情。當家長晚上在各種群里討論班上的事情時,傳遞著那負能量時,只要你知道,可能就會影響你的休息以及第二天的心情......而所有不明就里的附和者甚至旁觀者都成為了“幫兇”。
沒有完美的家長,老師不能要求所有家長都尊師重教,彬彬有禮。其實有些動輒挑刺的家長,他并不是只挑老師的刺,在哪兒都這樣,他就是一個“刺頭”。老師的“心情”不應該受這些家長的左右,更不能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到他的孩子甚至整個班級的孩子身上。
同樣的,也沒有完美的老師。任何一個群體,優(yōu)秀的總是少數,孩子能夠有幸碰到好的老師,那都是家長和孩子的好福氣。
整體上,教師這個群體都有專業(yè)培訓,都有不同層次的管理者和各種規(guī)章制度的約束,“沒有底線”的老師畢竟鳳毛麟角。
但是,作為家長,我們都沒有接受如何做家長的專業(yè)培訓,大部分的人都是摸著石頭過河,與孩子共同成長。不僅是和老師相處的問題,就是如何與自己的孩子和家人相處,常常表現得很“任性”。
我是一個企業(yè)經營者,對下屬要求嚴格,過去我經常對下屬嚴厲斥責,效果并不好。后來發(fā)現多認可多鼓勵,不僅其他人工作積極性高、業(yè)績好,而且自己的心情也好。
孩子上學后,我給自己定的規(guī)矩就是永遠不在孩子面前講老師的不是,對老師的工作積極支持配合,引導孩子客觀理性地去體會師長之心。這樣,一路走來,自己反而省心不少。
細想一下,自己孩子的成長如果看成一個企業(yè)的話,做父母的才是真正的老板,是虧是賺最后你都得兜著,老師充其量是職業(yè)經理人或者是中層領導,只會在某個階段陪伴和引領你的孩子走過一段路,為你的企業(yè)出謀劃策,共同創(chuàng)造收益。
這樣說,并不是說我們做家長的服輸認栽,對老師要謹小慎微。更主要的是,家長就是孩子的榜樣,與他人特別是與老師相處的時候,多支持多包容,這就是在教自己的孩子如何為人處世,這也是孩子未來的立身之本。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育兒常識——家長和老師配合得越好,孩子的教育就會越成功!
尊重老師從家長做起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老師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有時甚至起著決定作用。正是他們把孩子的生命雕塑得更高尚。因此尊重老師是家長和孩子走向老師的第一步。
尊重老師,家長首先要給孩子做好示范。包括尊重老師的勞動,在孩子面前肯定老師的付出。
有的家長喜歡動輒用老師嚇唬孩子:“你再不聽話,明天我就告訴你們老師去!”這樣不僅達不到教育目的,反而使孩子對老師產生不好的印象,使孩子害怕老師,甚至厭惡上學。
另外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老師工作中的失誤。孩子有時會在背后議論老師,比方說老師工作中的某些缺點等。家長聽到后,應當及時勸阻孩子的背后議論,鼓勵他們與老師當面交談。
和老師結成同盟有句話說的好,“親其師,信其道”。這句話也告訴家長,應該明白的一點是,盡可能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師,最好是由衷的。
學會用賞識的眼光看老師,畢竟家長和老師是同一戰(zhàn)壕的戰(zhàn)友,一定要與老師結成同盟軍。
家長應該保持與學校的老師和諧共處,特別是班主任 。老師的工作是很辛苦的,特別是班主任工作繁雜、教學管理任務重。如果在教育方法上有不到之處,家長應當向學校反映,不宜與老師直接沖突。
千萬不要總是絮叨挑剔老師的“不是”,批評老師。有的家長甚至當著孩子與老師爭吵,這樣做會使孩子對老師產生排斥心理。有的孩子會借此不聽課,不學習,排斥老師的教育,長此以往,只是荒廢了自己。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虧的是家長。
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家長可以私下和老師更多的交流自己的希望,但是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達自己的情緒,因為,孩子年紀小,心智不成熟,偶爾的一兩句話就會對他產生影響。
孩子有時也可能在家長面前埋怨某個教師,家長盡可以聽一聽,但絕不能幫腔,助長他們的反感情緒。應當幫助孩子理順情緒,告訴孩子,老師是人不是神,也有自己情緒的波動,自己的好惡。教會孩子接納老師,用真誠的微笑與老師大膽交流,共同成長。
與老師溝通的原則
要對老師抱以充分的信任
無論是你主動找的老師,還是被動找的,在溝通的過程中,你必須充分信任老師。你可能會遇到老師找你告狀,在你看來這些“告狀”有夸大、扭曲事實的情況,你也要做到信任,老師之所以提出這些問題,他的出發(fā)點都是希望教育好孩子。
溝通要有一致性
跟老師溝通的一致性最重要的是時間。老師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如果時間上不一致,突然就跑去學校找老師,老師正好有空是萬幸,剛好有課要上或者有其他事要處理,不僅會破壞溝通的氣氛,恐怕也不會有好的效果。
內容上要做到老師能接受
選擇什么樣的內容跟老師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引起老師的興趣就更好了。但就算是老師無能為力的那些事,其實家長也可以抱著交流的態(tài)度去請教。
表達需要明確
“X老師,XXX最近在學校表現怎么樣?”不知道有多少家長遇到老師會這樣提問。老師面對這樣的問題,一般也只能用“挺好的”來回答。如此一來一去,跟老師溝通的機會就失去了。家長需要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保證溝通的效果。
溝通渠道和方式的多樣性
有多少家長只在家長會時見到老師,見到了又最多只聊兩三句呢?其實,與老師溝通的渠道和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樣性的。比如,電話、網絡、便條等,家長應該有針對性地運用各種方式創(chuàng)造跟老師溝通的機會。
溝通的持續(xù)性與連貫性
溝通其實是一個沒有終點的過程,要達到讓孩子進步的目的,有時候需要持續(xù)地、連貫地跟老師溝通。即便是通過交流解決了已有問題,家長也可以就此向老師表達謝意。千萬別讓老師有這樣的錯覺:問題一丟給老師,就完全不管不問了。
受眾能力的差異性
每個老師是不一樣的,可能在A老師看來孩子身上不存在什么問題,但到了B老師那里,就有問題了。家長要接受老師對孩子評價的差異,也要尊重老師本身存在的差異,不要因為孩子得到不同的評價,而去給老師貼“好或壞”的標簽。
家長和老師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才是促進孩子更高效學習的根本途徑。家長和老師能否有效的配合,直接決定著教育的效果。 所以家長們,想讓你的孩子成才,趕快學學如何和老師溝通吧。
遇見孩子就是遇見了世上最好的愛
請你一定相信,遇見了孩子,就是遇見了世上最好的愛。
大學時的好友假期出游,順路來看我,就在家中住了幾天。正遇上老公出差,孩子感冒,我忙得不可開交。幾天下來,她感慨道:“看見你這樣忙忙碌碌、身不由己,我是決不敢要孩子了?!蔽乙汇叮骸澳愣伎匆娛裁戳??”她同情地說:“看見你一日三餐,洗煮燒煎,比保姆做得還辛苦;看見你沖鋒陷陣,又接送孩子上學,又忙工作,幾乎變成機器人;看見你凌晨兩點還不能安歇,要給孩子喂藥喂水,像個苦役犯;還看見你的皺紋與眼袋,看見你無窮無盡的付出。”
她嘆息:“女人最好的年華就這樣交付掉了,人生還有什么樂趣?你看我,工作時無憂無慮,出游時無牽無掛,多好?!蔽倚α耍瑢λf:“你什么都看見了,可唯獨沒有看見我的快樂和幸福?!彼纱笱劬Γ@訝地看著我,半開玩笑地說:“你不是在自欺欺人吧?”
我告訴她,兒子剛上幼兒園,第一次吃到了雞翅。才兩歲半的他,將雞翅藏在白襯衣的袖子里,晚上帶回來要與我分吃。我至今記得,他津津有味地吸吮那半截雞骨頭的饞相。每每想起他衣袖上留下的那片鵝黃油漬,我心里就會有一片淡淡的溫暖。朋友若有所思,臉上不再是戲謔的表情。
我告訴她,走在路上,小小男子漢的兒子,懂得讓我走在他的右邊。他說:“媽媽是近視眼,我是千里眼,我來保護你!”過馬路的時候,他會沖著車流大喊:“你們通通地,快讓開,我媽媽要過馬路了!”仿佛我是至尊至貴的女王,所有人都得謙恭禮讓。母親,就是孩子心靈的國度里最值得敬愛的女王。朋友爽朗地笑起來,她說:“好羨慕你,女王陛下。”??
我告訴她,去年五月的一個中午,兒子很晚還沒回來。在外環(huán)路上,我找到了他。這一路,槐花開得純白如雪,幽香撲鼻,兒子正專心致志地往樹干上寫字,一棵一棵地。他對我說:“今天是母親節(jié),我沒能買到康乃馨,就來到了這里?!被ㄩ_得那么好,卻有人采摘,兒子就用水彩筆寫下了這些稚拙的留言:“這是我送給媽媽的花,請讓它好好地開,不要摘。”望著這一路盛開的槐花,我知道,這是最好的母親節(jié)禮物。牽著孩子的手,我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聽到這里,朋友的眼神變得柔和起來。
我告訴她,就在前天,我和兒子一起去醫(yī)院驗血。當醫(yī)生宣布兒子和我是相同血型的時候,他一下子歡呼起來:“太好了,如果以后媽媽生病需要輸血,就可以抽我的了!”旁邊驗血的人,還有醫(yī)生,都感動地說:“有個這樣的孩子,真好?!蔽移届o地陳述完這些片段,朋友的眼睛卻在剎那間濕潤了。我對朋友說:“你沒有看到,我在辛苦的同時享受到多少甜蜜,你也無法感受,我生命中最深的溫暖。但請你一定相信,遇見了孩子,就是遇見了世上最好的愛?!迸笥燕嵵氐攸c了點頭,露出了贊同的微笑。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孩子健康的身心,比父母的面子更重要。
天下有多少望子女成龍鳳的父母,奢望自己的孩子既做得頂天立地的棟梁,又能開繁花結碩果。最好事事搶先,樣樣過人,才心意滿足。
我們的欲望有多深,孩子便有多累。
工作太忙,學習太累,生活有太多紛擾……在這些借口之下,我們不再關注與己無關的人和事。我們都忘記了,輕輕握一下那雙求助的手,唱歌的是兩顆心;微笑地靠近一雙期盼的眼睛,溫暖的是兩個人。我們冷落了被人的同時,也冷落了自己,所以我們的心靈感冒了。
他只有8歲,我們卻貪婪地渴望他有18歲的心智,有28歲的志向,這怎能不讓他心生驚悸?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亦不能承受之重。天使的翅上綴著無數的欲望,你教他如何飛翔?
我希望他有一個從容快樂的人生—到30歲時,依然有興趣在夜里去訪梅花;40歲時,還能在周末正午,讀一段自己喜歡的詩,聽一首自己深愛的歌;60歲時,能像那對美國老人,在出游途中遇見一個小小少年,熱切地交談;甚至,80歲時,偶爾憶起童年,臉上劃過的是溫暖的笑意。
歲月生香,一樹一樹的繁華,綠也輕盈,黃也自在。我的孩子正在成長,他漸漸變得結實,變得聰明,他慢慢學會許多不懂的知識。在歲月的清空里,在溫存的等待中,這小小的天使將憑借輕靈的翅膀,飛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世上做媽媽的總有太多的小心,有太多的不許,老把孩子當花瓣,當珍珠,當脆弱的瓷器,捧他們在溫暖而逼迫的掌心,在這樣的呵護里,我們的孩子又怎么會長成青松,長成磐石,長出百折不撓的勇氣?
漫漫人生路,若是沒有一顆快樂心,那孩子的未來會成什么樣。內疚直涌心上,如果時光重來,我無論如何也不會做一個“怨母”,好在我還來得及給孩子一個新媽媽。
我們騎車去郊區(qū),六月的清晨,草是綠的,麥穗是金色的,螞蟻在田埂上來往。仿佛有什么被輕輕喚醒,那應該是幸福的感覺。兒子坐在樹杈上,大聲唱歌,把所有會唱的歌都唱了一遍。原來,快樂是會傳染的,我也不由自主開心起來,我還發(fā)現,只要快樂的歌都好聽,只要快樂的孩子都會唱歌。
孩子,感謝生命,讓我們在這個絢麗的紅塵里相遇,攜手且同行。是你,讓我體會到什么是正真的快樂。
與你同行,單調的風景充滿詩意,平常的日子變得新鮮,天地都變得空靈而明凈。掬水在明月,弄花香滿衣,有了你生活變得無比可愛,仿佛每個清晨,每個黃昏,都能與快樂牽手。
快樂在左,你在右,而我就走在你們的中間。這是天上對一個母親最好的賜予。
育兒心得:與雷鋒精神相遇
育兒心得:與雷鋒精神相遇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愛憎分明不忘本,立場堅定斗志強……”熟悉的旋律,耳熟能詳的歌詞一遍遍回響在耳畔,電視機里雷鋒機靈卡通的形象在眼前晃來晃去。就連最近就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哼唱這首歌曲,上樓的時候,這小子殷勤的扶著奶奶一直不松手,他還興致勃勃的告訴我:“媽媽,我們思品課(思想品德課)老師每天都會給同學們播放《雷鋒》的動畫片看?!彬嚾幌肫穑质?月來到,一年一度學習雷鋒的熱潮又來臨了,與“雷鋒精神”就這樣不期而遇。我想即使是大街小巷將這首“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唱得再嘹亮順口,沒有真正領悟“雷鋒精神”的存在意義,大部分的孩子也不會真正化身其中感同身受吧。
心間陡然升起一種恍惶的悲哀,現代的人情冷漠安身自保、工作的奔忙速食,竟然連“學習雷鋒”也演變成了一種節(jié)日的慶賀,只是在這個特定的月份才會憶起那個風華正茂樂于助人的青年。其實,捫心自問,“雷鋒精神”真的被我們忘記了嗎?“咱們一定要勤儉節(jié)約,不該買的不買?!毙r候爸爸叮嚀教導的話語猶在耳邊。因為出生在農村,小時候家里經濟條件不好,讀小學初中時每次到了我和弟弟開學的時候父母都會愁眉苦臉、唉聲嘆氣,找東家借一點西家挪一點,用一些10元、5元的零票湊齊學費。所以讀小學的時候對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雷鋒特別崇拜,對雷鋒那雙打了補丁的襪子印象特別深刻,甚至因此當我穿著那雙打有補丁的布鞋去上學時一點都不自卑也不會嫌丑。那時候同學們傳唱“學習雷鋒好榜樣,艱苦樸素永不忘,愿做革命的螺絲釘……”是發(fā)自內心的純真自豪?,F在隨著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改善,我們再也無需為衣食奔波,再也無需勒緊褲帶過日子了,現代人穿衣講究的是品牌,吃飯講究的是品味,“樸素節(jié)儉”這個詞語已經遠離了我們,“窮、節(jié)儉”甚至會讓某些人覺得沒面子有蒙羞感,我們再也尋不回當初那種發(fā)自內心的崇拜與向往了。也曾在喧囂繁華過后夜深人靜之時想逃離塵世過一種簡單樸素的生活,以返璞歸真的心態(tài)修煉自己,那只是一種空幻想罷了,昔日學雷鋒的執(zhí)著已經留在了那雙奶奶做的破舊布鞋里了。
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樂于奉獻、艱苦樸素這些都是雷鋒精神的縮影?!坝鲆娖蜇ひ欢ㄒo點零錢,遇見同學有困難我們一定要去幫忙,遇見老人過馬路要攙扶……”我經常這樣教育兒子,也經常以身示范去踐行,兒子以此為人生信條不折不扣的行動著快樂著,常常逛街有乞丐蹲在街邊我沒看見,眼尖的兒子見了都會跑向我要零錢再折轉身撒在他盆里;公交車上身子瘦弱的他也會主動給老人讓位;同學鉛筆丟了,他會主動把自己的筆拿出來……這些都是我驕傲的資本?,F在看著日益長大的兒子那雙澄澈純潔的眼神,我會覺得有點慚愧,跟兒子對“助人為樂”堅定的信奉相比,我有時候倒執(zhí)行的有點茫目甚至帶著躊躇了?!捌蜇そ▌e墅”、“碰瓷老人讓人不敢扶”……這樣的新聞屢次頻出讓我不得不再次思量這個社會的公信與正義,雷鋒精神一次次在我腦海碰撞思辯,是“歸于現實明哲保身”還是冒著被騙風險繼續(xù)做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好事”?我一次次退縮張望著,或許是本真的善良慈悲占了上風;也或許是孩子一次次純真的“堅定”感染了我;更或許是社會美好和諧的春風改變了我?!袄卒h精神”最終還是占了上風,內心深處那個“傻雷鋒”依然鮮活著,微笑著。我想大部分人都和我一樣,3月與“雷鋒精神”的相遇喚醒了我們對純真童年的懷念,它也再一次喚起了我們心底對美好和諧的向往吧。
給予愛,傳遞愛,讓孩子真正懂得“雷鋒”;讓孩子也擁有一個有“雷鋒精神”相伴的童年;讓“學習雷鋒”成為一種習慣而不再是一句口號。
致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春季育兒知識
致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春季育兒知識
育兒知識很繁瑣,每個不同的季節(jié),育兒知識都不一樣,每個階段的育兒知識也是不同,幼兒園小孩的春季育兒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哦,下面就是廣州幼兒園裝修設計公司童真裝飾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春季育兒知識,準父母和幼兒園老師們一定要看看哦。
致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春季育兒知識
1、春季應多運動
春季是感冒的高發(fā)季,為了預防感冒和各種病毒,孩子們在幼兒園應該要多運動,進行多項目的體育鍛煉,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抵抗力還會讓孩子感受到快樂。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
春季要特別注意幼兒的疾病和流感預防,要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平時要勤洗手,不亂擦眼睛,不要隨地吐痰等,建議家長或幼兒園老師可以早晚用溫冷水給幼兒洗臉和洗鼻子,這樣可以不僅可以增強幼兒的抗病能力還可以加強幼兒鼻黏膜對于冷空氣的適應能力,而且還要保持室內通風。
3、及時做好預防
春季是個氣候比較適宜的季節(jié),幼兒在戶外活動后容易出汗,這個時候不管是家長還是幼兒園老師都要特別注意,并且及時為孩子擦汗,以避免孩子感冒,而且在這個季節(jié)還要適當的給孩子增減衣物。
4、注意營養(yǎng)攝入
春季還要特別注意幼兒的營養(yǎng)方面,所以春季要為幼兒準備一些養(yǎng)生的營養(yǎng)食譜,要保證蛋白質和維生素鈣等營養(yǎng)物質的攝入量,記住,為幼兒提供了營養(yǎng)食譜后還要監(jiān)督孩子,最好別讓孩子挑食咯。
致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春季育兒知識
春季育兒知識:預防疾病
常見疾病1、風疹
風疹是一種癥狀較輕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于1~5歲兒童,成人也可發(fā)病。在托幼機構易感人群較集中、環(huán)境較擁擠的場所,可出現爆發(fā)流行,病后又較持久的免疫力。直接經空氣飛沫傳播是主要傳播方式。嬰兒患者排毒時間較長,5~6個月內于唾液、尿、糞便中仍有病毒派出,護理人員與患兒密切接觸可間接傳染。
常見疾病2、消化道病
消化道傳染病是健康的孩子誤服了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或用手摸了被污染的玩具后,又吮手指或不洗手就吃東西,造成病原體由口進入體內。
常見疾病3、呼吸道病
呼吸道傳染病是患兒在說話、呼吸、打噴嚏、咳嗽時將病原體播散在空氣中,被健康孩子通過口、鼻吸入體內而感染發(fā)病,如流感、手足口病、猩紅熱等就是典型的病例。其中手足口病最為嚴重,手足口病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fā)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fā)展快,導致死亡。
常見疾病4、感冒
有的寶寶剛上每天都尿濕褲子。褲子不容易穿脫、寶寶自己尿的時候不說、褲子濕了沒有及時換、出汗內衣打濕沒有及時更換,都會導致孩子感冒。
常見疾病5、麻疹
麻疹病毒致病,屬于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高度傳染性,主要發(fā)生在學齡前。特點是發(fā)熱3-4天后出疹,3天出齊暗紅色斑丘疹大小不均勻,皮疹、皮粘膜斑,疹間皮膚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