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小班音樂活動:新授歌曲《我家有幾口》

發(fā)布時間:2020-03-30 幼兒音樂活動方案 幼兒園音樂教案小班 幼兒園小班說課稿音樂 教學要求: 1.教歌曲《我家有幾口》,初步學會歌曲,理解歌曲內容。

2.復習歌表演《來把門兒敲》,要求幼兒聲音自然,不喊叫。

3.通過音樂活動,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

教學準備:

1.多媒體、VCD《健康舞》、圖片一張(爸爸、媽媽、我)、布娃娃一只。

2.錄音機、音樂(磁帶)《我是小班小朋友》、布娃娃、《小小手》、《來把門兒敲》、《我家有幾口》。

3.小姑娘一名扮“燕子姐姐”、布娃娃一只、房門一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練習“爸爸、媽媽、還有我”,也就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引導幼兒用拍手、點頭動作來表現(xiàn)出休止符和間奏。

教學過程:

(一)幼兒在《我是小班小朋友》的音樂聲中自信地跳入活動室,和教師、小朋友一起盡情歡跳,能按照音樂節(jié)奏做簡單的動作,初步體驗用表情、動作、姿態(tài)與他人溝通的樂趣。

(二)復習歌表演《來把門兒敲》。

1.幼兒扮作“小尾巴”跟著老師來到小姐姐家門口。

“來‘小尾巴’們,快跟著王老師,我?guī)銈內グ菰L一位小姐姐,噓,別讓小姐姐聽到了?!保ǚ乓魳贰恫纪尥蕖罚?

2.“哎呀,小姐姐家的門還關著呢,怎么辦呢?”(幼兒回答)

3.教師提示:“嘭嘭、嘭嘭、嘭嘭嘭,來把門兒敲”,“這首歌的題目是”(幼兒回答)“讓我們用最動聽的歌聲來告訴小姐姐,我們來了好嗎?”

4.放音樂,幼兒邊唱邊敲門《來把門兒敲》。

5.小姐姐從門后迎出:“歡迎、歡迎,歡迎小弟弟、小妹妹來到燕子姐姐家做客,請坐請坐。”(放音樂《小小手》,幼兒拍手入座)

(三)新授歌曲《我家有幾口》。

1.老師:“燕子姐姐,你的家真大,你家有幾口?

2.燕子姐姐緩慢地說:“我家有幾口,讓我扳指頭,爸爸、媽媽、還有我(拍手××),再加一個布娃娃,呦,有四口?!保ㄔ诙嗝襟w上出示圖片)

3.師:“噢,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燕子姐姐家有四口,有四口,有哪四口?”

4.幼兒回答:(爸爸、媽媽、還有我)“再加一個誰呀?”(幼兒回答)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擴展閱讀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歌曲


一、活動背景:

隨著幼兒園藝術教學改革的進程,新的歌唱教學的理念已逐步為大家所接受,接踵而來的是幼兒園的歌唱教材也日益短小、幽默,孩子接受一些情節(jié)性傳統(tǒng)優(yōu)秀歌曲的機會很少,而這些老的兒童歌曲,不僅旋律優(yōu)美,而且歌詞內容豐富,如同講述一個個動聽的故事,深受幼兒的喜愛。

人們常說“老的東西不能丟”,是啊,“老的東西”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它往往蘊含著許多的價值,我們應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和利用。因此我組織幼兒開展了歌唱教學“迷路的小花鴨”,嘗試用制作圖譜的方法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學習歌詞,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愉快、主動地學習唱歌,并從歌曲中感受到人與動物間的美好情感。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兩段歌詞及表達的不同情感,在學會唱歌的基礎上學習用輕柔、跳躍的歌聲加以表現(xiàn)。

2、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及制作圖譜,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3、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歌詞內容,發(fā)展想象力。

4、感受人與動物間和諧美好的關系,培養(yǎng)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圖片《迷路的小花鴨》(一)(二),圖譜(一)(二),哭笑臉譜各一個,幼兒人手一份圖譜(小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1、練聲:我愛我的小動物(5個音階,#B"F)

(評析:開始部分的練聲,既是為下面的歌唱活動作好準備,同時,也讓幼兒在歌唱喜愛的小動物時自然地表達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2、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出示圖片(一),師:你看到了什么?

幼A:我看到有一天,一只小鴨子在池塘邊玩。幼B:我看到小鴨子哭了。因為它想媽媽了。

幼C:我還看到了柳樹。

師講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鴨在池塘邊的柳樹下玩,玩著玩著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媽媽了,它哭了,哭著喊著叫它的媽媽。

(評析: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它打破了傳統(tǒng)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有誰?”等問題帶來的局限性,它使幼兒能充分表達他們對畫面意思的理解,使圖片變活,也便于幼兒理解教師講述的故事。)

3、教師隨旋律跳一段舞,讓幼兒猜猜老師想要告訴大家什么。

幼A:我看到老師做這個是水波的意思(做手指波動狀)。

幼B:我看到樹在搖擺(手臂揮動)。

幼C:我看到小鴨子在叫,這樣是哭(做擦淚動作)。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幼兒在欣賞舞蹈的同時熟悉旋律,同時也給下面的歌表演一個示范性的啟發(fā)。)

4、師生合作填充完成圖譜(一),學唱歌曲第一段。

(1)出示圖譜,了解每一格表示一句歌詞。教師唱,幼兒按序指圖,師:碰到了什么問題?

幼:第1、2、3格是空格,沒有小圖片。

(2)指4、5、6三格,師:你聽到老師剛才在這幾個地方唱了什么?

幼A:這是鴨子的嘴巴,我聽到(唱):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幼B:第6格畫的是鴨媽媽,(引導唱):哭著叫媽媽。

幼兒指圖學唱4、5、6句。

(3)師:小花鴨在什么地方叫媽媽呢?

幼:在池塘邊,柳樹下。

邊聽老師唱,邊隨幼兒的回答填充1、2、3格,幼兒學唱1、2、3句。

(4)師生一起看圖譜唱歌,檢查貼得是否正確。

(5)請幼兒一邊看圖,一邊唱歌。

(評析:學習制作圖譜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先采用教師和幼兒一起商量貼圖譜的方法,既讓幼兒保持了濃厚的興趣,又教會了幼兒在貼時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問題。)

5、學習制作圖譜(二),創(chuàng)編第二段歌詞。

(1)出示圖片(二),師:小花鴨迷路了,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時誰看見了它?

幼:是小朋友看見了它。

提示幼兒在小圖片中找出小朋友、眼睛,貼進1、2兩格,學唱1、2兩句。

(2)師;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幼:把小花鴨抱起來。

引導幼兒貼第3格,連唱1、2、3句。

(3)師:小朋友很高興,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應該貼哪幅圖片?

幼:啦啦啦

引導幼兒貼第4、5格,連唱第1""5句。

(4)引導幼兒將小房子貼入最后一格,并檢查是否正確。連唱第二段。

(5)邊看圖譜,邊試著唱出歌曲第二段。

5、邊指圖譜,邊完整演唱歌曲。

6、體會歌曲不同情感,學習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兩張表情臉譜,請幼兒分別貼到圖譜前,該如何貼?為什么?

幼:哭的臉貼上面,因為小花鴨找不到媽媽就哭了,笑的臉貼下面,小花鴨回家了很高興。

師小結:第一段講小花鴨迷路了,找不到媽媽,心里很難過,我們要用輕柔的、傷心難過的聲音來唱,第二段講小朋友把小花鴨送回家,小花鴨心里很高興,所以我們要用高興的、跳躍的聲音來唱。

聽琴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兩遍。

(評析:純粹的語言提示也能讓幼兒用不同的感情來唱兩段歌詞,但如此采用貼臉譜的方式,不僅加深了幼兒對歌曲所表情感的理解,而且將臉譜貼在段前也能起到啟發(fā)引導的作用,這符合幼兒的直覺行動思維。)

7、嘗試用動作進行歌表演。

(1)請幼兒邊唱邊想想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xiàn)每一句歌詞。

(2)請幼兒找個空位子進行歌表演。

三、活動反思

新歌教學一直是幼兒園藝術活動中的難題,特別對于新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受到知識經(jīng)驗和語言能力的眾多限制,在記憶歌曲結構和歌詞內容上表現(xiàn)出了困難。歌曲《迷路的小花鴨》具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體驗和記憶,我根據(jù)歌詞內容繪制了優(yōu)美的故事圖片,從講故事開始,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在此基礎上教師清唱歌詞給幼兒聽,然后幼兒再逐句學唱,但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在采用了故事導入的方法后,幼兒的學唱積極性雖然提高了,學得也比較認真,但真正的學唱部分仍然沒有突破傳統(tǒng)學唱的程序,仍舊是幼兒一遍又一遍反復的跟唱。根據(jù)以上的認識,我結合填充圖片的操作方法,又一次設計了活動,并在同年齡段的其他班實施,當幼兒在對故事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時,我及時告訴幼兒:老師還有一幅畫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然后引導幼兒根據(jù)教師所唱的內容逐句填充圖片,因為活動中加入了手的操作活動,再加上每貼一張圖片就預示著一句新歌詞的產(chǎn)生,這樣就徹底消除了無目的反復練唱和記憶歌詞所帶來的枯燥感,使幼兒邊玩邊唱,輕松主動地學會了歌曲,使歌唱活動顯得如此自然和順理成章。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情緒高漲,興致盎然,令我也感受到一絲成功的喜悅。

通過以上活動,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幼兒歌唱活動同成人的區(qū)別,他們更多的是受到直覺行動思維的影響,鑒此,教師要在活動中盡可能地提供給幼兒合適的操作機會,使幼兒真正成為主動學習的主人。

歌曲《吹泡泡》——中班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1.感受歌曲,理解歌詞,學會聽間奏,初步學唱歌曲。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3.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及活潑開朗性格?;顒訙蕚洌和米宇^飾1個: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支:場地上布置大小圓圈;錄音機及錄音磁帶?;顒舆^程:一.練聲通過復習歌曲《小鬧鐘,快唱歌》來練聲。二.熟悉歌詞1.教師以兔媽媽的形象和幼兒一起吹泡泡、玩泡泡,為理解歌詞打基礎。2.教師以游戲形式朗誦歌詞,幫助幼兒整理歌詞。3.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動作。4.幼兒朗誦歌詞。三.熟悉歌曲旋律1.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按節(jié)奏邊拍手邊朗誦歌詞。2.完整地欣賞音樂。教師依次在幼兒前面經(jīng)過,邊走邊吹泡泡,幼兒可以想象自己變成了各種各樣的泡泡。3.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朗誦歌詞。游戲《裝泡泡》:幼兒聽音樂邊走邊朗誦歌詞,走成一個大圈,音樂停,幼兒立即站到地上的圈圈里。四.學唱歌曲1.幼兒自己嘗試把歌詞填到歌曲旋律里。2.教師清唱,讓幼兒完整地感知歌曲。3.分句練習,加深對歌詞的印象。讓幼兒說出自己喜歡哪一句,分句練習。4.了解歌曲中的間奏,演唱歌曲。告訴幼兒歌曲中有兩個地方不唱歌詞,只有旋律,叫間奏。師生一起演唱歌曲。五.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對泡泡的感知,創(chuàng)編歌曲中的第二句“有大也有小”。六.幼兒隨歌曲錄音,自由吹泡泡,結束。創(chuàng)新點: 1.讓幼兒自己學唱歌曲。本次教學活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歌曲教學中分句教唱和整體教唱的模式,充分利用了歌曲本身簡單、生活氣息濃,富有情趣的特點,采用游戲性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在玩中理解和學習歌詞,隨著游戲活動的深入,幼兒興趣逐漸高漲,抓住這個時機,讓幼兒嘗試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填詞演唱,使幼兒在輕松自然的環(huán)境里自主地學唱歌曲。2.幼兒自主地學習、活動提供更大的空間。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是引導者,教師在引出吹泡泡的主題后,就以兔媽媽的角色參與到游戲中,根據(jù)幼兒在游戲中的反應來引導幼兒學習歌曲,然后逐步退出引導者的位置,讓幼兒自主地游戲、學習、使幼兒在體驗游戲活動快樂的同時也感受到歌唱活動的樂趣。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歌曲《保護牙齒》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

2.教育幼兒注意牙齒的清潔衛(wèi)生,知道要保護好牙齒。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頭飾若干,鋼琴一架。

活動過程:

一、游戲“貓醫(yī)生來了”

老師當貓醫(yī)生,戴上貓頭飾,穿上白大褂,小朋友分別戴上各種動物頭飾當小動物,游戲開始,貓醫(yī)生給小動物檢查衛(wèi)生,發(fā)現(xiàn)哪位幼兒有齲齒,就告訴他患了齲齒,提醒他注意保護牙齒,學會刷牙漱口,對牙齒健康的幼兒給予表揚,鼓勵他們以后繼續(xù)保護好牙齒。

二、學唱歌曲《保護牙齒》

1.教師教唱歌曲,幼兒學唱。

2.教師彈琴伴奏,幼兒齊唱。

3.幼兒邊唱歌,邊表演動作。

三、教師小結:

小朋友,以后每天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后都要刷牙,飯后漱口,少吃糖果和零食,看哪一位小朋友牙齒保護得好。

活動延伸

1.與家長配合,請他們提醒幼兒堅持每天早、晚用正確的方法刷牙。

2.引導幼兒開展“比比誰的牙齒好”活動。

附:謎語《牙齒》

健康衛(wèi)士穿白衣,上下兩排真整齊,口中飯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兒歌《保護牙齒》

小小牙齒用處大,吃飯說話都用它,吃過食物漱漱口,早晚記住把牙刷,天天用它要愛護,少生病來健康佳。

歌曲《保護牙齒》

情境表演:

小白兔看見山羊公公,捂著臉“哎喲,哎喲”地叫著,就趕快跑過去問:“山羊公公,您怎樣啦?”山羊公公說:“我牙痛的厲害,要去醫(yī)院撥牙”“為什么您要撥牙呀?”“唉,醫(yī)生說我從不刷牙,所以牙齒上有許多細菌就在那里筑窩了,牙齒變成了空洞洞,成了細菌的家,所以我一吃東西牙就痛。沒辦法只好把牙撥掉?!毙“淄靡宦犞思泵φf:“山羊公公,有什么辦法能不把牙撥掉呢?”山羊說:“你千萬要記住,吃完東西要漱口。每天早晚要刷牙,這樣你的牙齒就不會有細菌來了?!毙“淄靡宦犆φf:“那我得趕快刷牙,可是我不會刷牙怎么辦呢?”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歌曲——迷路的小花鴨


一、活動背景:

隨著幼兒園藝術教學改革的進程,新的歌唱教學的理念已逐步為大家所接受,接踵而來的是幼兒園的歌唱教材也日益短小、幽默,孩子接受一些情節(jié)性傳統(tǒng)優(yōu)秀歌曲的機會很少,而這些老的兒童歌曲,不僅旋律優(yōu)美,而且歌詞內容豐富,如同講述一個個動聽的故事,深受幼兒的喜愛。

人們常說“老的東西不能丟”,是啊,“老的東西”之所以經(jīng)久不衰,它往往蘊含著許多的價值,我們應用發(fā)展的眼光來看待和利用。因此我組織幼兒開展了歌唱教學“迷路的小花鴨”,嘗試用制作圖譜的方法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學習歌詞,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愉快、主動地學習唱歌,并從歌曲中感受到人與動物間的美好情感。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理解兩段歌詞及表達的不同情感,在學會唱歌的基礎上學習用輕柔、跳躍的歌聲加以表現(xiàn)。

2、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及制作圖譜,體驗歌唱活動的樂趣。

3、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歌詞內容,發(fā)展想象力。

4、感受人與動物間和諧美好的關系,培養(yǎng)幼兒關心、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圖片《迷路的小花鴨》(一)(二),圖譜(一)(二),哭笑臉譜各一個,幼兒人手一份圖譜(小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1、練聲:我愛我的小動物(5個音階,#B"F)

(評析:開始部分的練聲,既是為下面的歌唱活動作好準備,同時,也讓幼兒在歌唱喜愛的小動物時自然地表達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2、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出示圖片(一),師:你看到了什么?

幼A:我看到有一天,一只小鴨子在池塘邊玩。幼B:我看到小鴨子哭了。因為它想媽媽了。

幼C:我還看到了柳樹。

師講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鴨在池塘邊的柳樹下玩,玩著玩著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媽媽了,它哭了,哭著喊著叫它的媽媽。

(評析:這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它打破了傳統(tǒng)提問“這是什么地方?有誰?”等問題帶來的局限性,它使幼兒能充分表達他們對畫面意思的理解,使圖片變活,也便于幼兒理解教師講述的故事。)

3、教師隨旋律跳一段舞,讓幼兒猜猜老師想要告訴大家什么。

幼A:我看到老師做這個是水波的意思(做手指波動狀)。

幼B:我看到樹在搖擺(手臂揮動)。

幼C:我看到小鴨子在叫,這樣是哭(做擦淚動作)。

(評析: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幼兒在欣賞舞蹈的同時熟悉旋律,同時也給下面的歌表演一個示范性的啟發(fā)。)

4、師生合作填充完成圖譜(一),學唱歌曲第一段。

(1)出示圖譜,了解每一格表示一句歌詞。教師唱,幼兒按序指圖,師:碰到了什么問題?

幼:第1、2、3格是空格,沒有小圖片。

(2)指4、5、6三格,師:你聽到老師剛才在這幾個地方唱了什么?

幼A:這是鴨子的嘴巴,我聽到(唱):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幼B:第6格畫的是鴨媽媽,(引導唱):哭著叫媽媽。

幼兒指圖學唱4、5、6句。

(3)師:小花鴨在什么地方叫媽媽呢?

幼:在池塘邊,柳樹下。

邊聽老師唱,邊隨幼兒的回答填充1、2、3格,幼兒學唱1、2、3句。

(4)師生一起看圖譜唱歌,檢查貼得是否正確。

(5)請幼兒一邊看圖,一邊唱歌。

(評析:學習制作圖譜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根據(jù)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先采用教師和幼兒一起商量貼圖譜的方法,既讓幼兒保持了濃厚的興趣,又教會了幼兒在貼時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問題。)

5、學習制作圖譜(二),創(chuàng)編第二段歌詞。

(1)出示圖片(二),師:小花鴨迷路了,請小朋友猜一猜這時誰看見了它?

幼:是小朋友看見了它。

提示幼兒在小圖片中找出小朋友、眼睛,貼進1、2兩格,學唱1、2兩句。

(2)師;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幼:把小花鴨抱起來。

引導幼兒貼第3格,連唱1、2、3句。

(3)師:小朋友很高興,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應該貼哪幅圖片?

幼:啦啦啦

引導幼兒貼第4、5格,連唱第1""5句。

(4)引導幼兒將小房子貼入最后一格,并檢查是否正確。連唱第二段。

(5)邊看圖譜,邊試著唱出歌曲第二段。

5、邊指圖譜,邊完整演唱歌曲。

6、體會歌曲不同情感,學習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兩張表情臉譜,請幼兒分別貼到圖譜前,該如何貼?為什么?

幼:哭的臉貼上面,因為小花鴨找不到媽媽就哭了,笑的臉貼下面,小花鴨回家了很高興。

師小結:第一段講小花鴨迷路了,找不到媽媽,心里很難過,我們要用輕柔的、傷心難過的聲音來唱,第二段講小朋友把小花鴨送回家,小花鴨心里很高興,所以我們要用高興的、跳躍的聲音來唱。

聽琴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兩遍。

(評析:純粹的語言提示也能讓幼兒用不同的感情來唱兩段歌詞,但如此采用貼臉譜的方式,不僅加深了幼兒對歌曲所表情感的理解,而且將臉譜貼在段前也能起到啟發(fā)引導的作用,這符合幼兒的直覺行動思維。)

7、嘗試用動作進行歌表演。

(1)請幼兒邊唱邊想想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現(xiàn)每一句歌詞。

(2)請幼兒找個空位子進行歌表演。

三、活動反思

新歌教學一直是幼兒園藝術活動中的難題,特別對于新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受到知識經(jīng)驗和語言能力的眾多限制,在記憶歌曲結構和歌詞內容上表現(xiàn)出了困難。歌曲《迷路的小花鴨》具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為了更好地幫助幼兒理解、體驗和記憶,我根據(jù)歌詞內容繪制了優(yōu)美的故事圖片,從講故事開始,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在此基礎上教師清唱歌詞給幼兒聽,然后幼兒再逐句學唱,但在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在采用了故事導入的方法后,幼兒的學唱積極性雖然提高了,學得也比較認真,但真正的學唱部分仍然沒有突破傳統(tǒng)學唱的程序,仍舊是幼兒一遍又一遍反復的跟唱。根據(jù)以上的認識,我結合填充圖片的操作方法,又一次設計了活動,并在同年齡段的其他班實施,當幼兒在對故事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時,我及時告訴幼兒:老師還有一幅畫也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然后引導幼兒根據(jù)教師所唱的內容逐句填充圖片,因為活動中加入了手的操作活動,再加上每貼一張圖片就預示著一句新歌詞的產(chǎn)生,這樣就徹底消除了無目的反復練唱和記憶歌詞所帶來的枯燥感,使幼兒邊玩邊唱,輕松主動地學會了歌曲,使歌唱活動顯得如此自然和順理成章。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情緒高漲,興致盎然,令我也感受到一絲成功的喜悅。

通過以上活動,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幼兒歌唱活動同成人的區(qū)別,他們更多的是受到直覺行動思維的影響,鑒此,教師要在活動中盡可能地提供給幼兒合適的操作機會,使幼兒真正成為主動學習的主人。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歌曲 一、活動背景: 隨著幼兒園藝術教學改革的進程,新的歌唱教學的理念已逐步為大家所接受,接踵而來的是幼兒園的歌唱教材也日益短小、幽默,孩子接受一些情節(jié)性傳統(tǒng)優(yōu)秀歌曲的機會很少,而這些老的兒童歌曲,不僅...
    2019-12-12 閱讀全文
  • 歌曲《吹泡泡》——中班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1.感受歌曲,理解歌詞,學會聽間奏,初步學唱歌曲。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3.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及活潑開朗性格?;顒訙蕚洌和米宇^飾1個: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歌曲《保護牙齒》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 2.教育幼兒注意牙齒的清潔衛(wèi)生,知道要保護好牙齒。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頭飾若干,鋼琴一架。 活動過程: 一、游戲“貓醫(yī)生來了” 老師當貓醫(yī)生,...
    2019-12-12 閱讀全文
  • 幼兒園小班音樂活動:歌曲——迷路的小花鴨 一、活動背景: 隨著幼兒園藝術教學改革的進程,新的歌唱教學的理念已逐步為大家所接受,接踵而來的是幼兒園的歌唱教材也日益短小、幽默,孩子接受一些情節(jié)性傳統(tǒng)優(yōu)秀歌曲的機會很少,而這些老的兒童歌曲,不僅旋律...
    2021-09-07 閱讀全文
  • 托班音樂課:《大熊貓》歌曲表演活動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托班音樂課:《大熊貓》歌曲表演活動》,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關心教育的讀者們?yōu)槠渌议L和學生們整理了,《托班音樂課:《大熊貓》歌曲表演活動》這篇教案,由2個幼兒園的老師提供,...
    2021-07-03 閱讀全文

一、活動背景: 隨著幼兒園藝術教學改革的進程,新的歌唱教學的理念已逐步為大家所接受,接踵而來的是幼兒園的歌唱教材也日益短小、幽默,孩子接受一些情節(jié)性傳統(tǒng)優(yōu)秀歌曲的機會很少,而這些老的兒童歌曲,不僅...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1.感受歌曲,理解歌詞,學會聽間奏,初步學唱歌曲。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3.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及活潑開朗性格。活動準備:兔子頭飾1個:吹泡泡用具若干:吸管1...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早、晚刷牙,飯后漱口的良好習慣。 2.教育幼兒注意牙齒的清潔衛(wèi)生,知道要保護好牙齒。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頭飾若干,鋼琴一架。 活動過程: 一、游戲“貓醫(yī)生來了” 老師當貓醫(yī)生,...

2019-12-12 閱讀全文

一、活動背景: 隨著幼兒園藝術教學改革的進程,新的歌唱教學的理念已逐步為大家所接受,接踵而來的是幼兒園的歌唱教材也日益短小、幽默,孩子接受一些情節(jié)性傳統(tǒng)優(yōu)秀歌曲的機會很少,而這些老的兒童歌曲,不僅旋律...

2021-09-07 閱讀全文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托班音樂課:《大熊貓》歌曲表演活動》,希望精彩的內容能夠幫助到你!關心教育的讀者們?yōu)槠渌议L和學生們整理了,《托班音樂課:《大熊貓》歌曲表演活動》這篇教案,由2個幼兒園的老師提供,...

2021-07-0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