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教案《淘氣的小魚》
發(fā)布時間:2019-12-23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幼兒園大班數教案【活動目標】
1、喜歡參與數學活動,愿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2、在游戲中能邊操作邊點數5以內的實物,感知數量,并說出總數
3、能按要求正確取放學具、材料,并體會和小朋友一起游戲的快樂m.n4507.cn
重點:在游戲中能手口一致點數5以內的實物(夾子),感知5以內的數量,并說出總數。
難點:學會按卡片上的點子數目、數字匹配相應數量的夾子。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
1、幼兒有4以內實物的點數經驗。
2、幼兒玩耍過夾子,能夠用夾子自由的夾東西。
物質準備:
粉、黃、藍各色小魚造型的夾子及各種水果造型的夾子每人5個,毛線球、小刺猬紙樣每人1個,教師使用的大刺猬紙樣、數字5及貓媽媽頭飾各1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淘氣的小魚”。找一找、說一說,復習看實物感知4以內的點數。
1、貓媽媽為幼兒準備各色小魚若干條,請幼兒每人選4條,看小魚都能咬住衣服的什么地方?看誰和別人的不一樣?
2、請幼兒說出自己的小魚咬住哪了?一共有幾條小魚?數數看?
3、老師與幼兒一起手口一致的點數夾子數量,并說出總數是4。
二、夾一夾、數一數,學習5以內的點數
1、游戲“好玩的毛線球”,看點卡感知5以內的數
(1)教師出示帶有黑點的毛線球,告訴幼兒魚食藏在小毛線球里,示范有幾個毛線球就喂幾條小魚。
(2)幼兒每人自選毛線球,練習夾一定數量的夾子。
(3)請3-4名幼兒點數,看看毛線球上的小魚食是否都喂到小魚了。
2、游戲“給小刺猬夾長刺”,看數字感知5以內的數。
(1)教師出示有數字5的小刺猬卡片,要求幼兒按照數字的數量夾相應的小魚。
(2)幼兒選刺猬,根據數字夾夾子,鞏固幼兒對數字5的認識。
①引導不會點數5的幼兒,先將5條小魚找到后,再一個一個的夾上去。
三、游戲“小刺猬扎水果”,有幾個長刺就扎幾個果子,扎在小刺猬的哪都行。
要求:
①教師引導幼兒會給小刺猬身上的夾子長刺夾相應數量的水果。
②幼兒在游戲中鞏固練習今天的數學內容。
四、延伸活動
1、將活動材料投放到益智區(qū)供給幼兒繼續(xù)學習。
2、針對個別還沒有掌握點數的幼兒,教師繼續(xù)在活動區(qū)進行指導。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大班美術造型淘氣的章魚教案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提供美術教案,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蟀嗝佬g造型淘氣的章魚教案 ,希望能為你提供參考
這是大班美術造型淘氣的章魚教案,是優(yōu)秀的大班美術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讓孩子們了解魷魚和章魚的特征及習性。
2、用撕貼的方式裝飾出章魚并學會運用墨汁作畫。
3、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4、鼓勵兒童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錫紙(鐵砧),黑色的顏料,木工膠,雜志,膠水活動過程[導入]
1、通過猜謎語的方式向孩子們介紹魷魚。
- 我戴著三角形的帽子。
- 我在大海里生活,我有十條腿,我是誰呢?
[展開]
1、談談魷魚和章魚。
- 你見過魷魚和章魚嗎?
- 你在哪兒見過的魷魚和章魚?
- 見過魷魚和章魚后你有什么感想?
2、談談魷魚和章魚的特征以及它們的習性。
- 魷魚和章魚屬于魚類還是貝類呢?
(魷魚和章魚很容易被誤認為是魚類動物,但是它們屬于軟體貝類動物。由于魷魚和章魚沒有骨頭,也沒有刺所以吃起來很方便。)- 魷魚和章魚長什么樣子?
(章魚和魷魚全身都軟軟的。腿和頭連在一起,嘴長在腿的中間。)- 魷魚喜歡什么?
(魷魚喜歡明亮的燈光,它們經常聚集在有光的地方。所以晚上捕捉魷魚的時候只要把水里照亮,魷魚就會向有光的地方聚集,然后就可以捕捉到魷魚了。)- 為什么魷魚會吐墨汁呢?
(因為當它們面臨敵人的時候,它們會通過吐墨汁擋著敵人的視線然后逃跑。)3、研究制作出章魚。
- 如果要制作出章魚需要什么材料呢?
- 利用錫紙怎樣才能裝飾出章魚來呢?
4、利用活動紙中的錫紙制作章魚。
① 把報紙或是雜志撕碎,像用馬賽克一樣的方法粘在章魚的身上。
② 粘好章魚的身體之后,給章魚粘上細細地保鮮膜的邊兒,勾勒出章魚的輪廓。
③ 稀釋好黑色的顏料涂在章魚的嘴前。
④ 把墨汁吹開表現出章魚吐墨汁的樣子。
⑤ 等圖畫晾干后保管起來。
[結尾]
1、讓孩子們把畫好的章魚介紹給朋友們看。
2、總結活動[活動圖片]
相關文章《大班紙版畫教案:大輪船》:大班美術活動大輪船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了解大輪船的結構,感知紙版畫的藝術效果。通過教師的示范和講解,了解紙版畫的制作方法和制作程序。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美術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紙版畫大輪船教案吧。
《大班美術教案:排水畫《菊花》》:大班科學活動排水畫《菊花》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會用形象的語言描述菊花的不同形態(tài),會用各種不同的曲線表現菊花的姿態(tài),并能用排水畫的技能表現畫面.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科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美術排水畫《菊花》教案吧。
《大班手印畫教案:地里的螞蟻窩》:大班美術活動地里的螞蟻窩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知道螞蟻長什么樣子。通過印手印的活動鍛煉孩子們手部的肌肉。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美術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手印畫地里的螞蟻窩教案吧。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淘氣的小章魚》及教學反思
本網站為各位幼兒教師解決教案難題,下面給大家?guī)硪黄坝變簣@大班美術教案《淘氣的小章魚》及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章魚的圖片,了解章魚獨特的身體外形結構。
2.能搓出粗細基本均勻的長條,嘗試用搓、捏、連接等方法制作多腿的章魚。
3.體驗用彩泥制作小動物的快樂。
4.在創(chuàng)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掛圖“淘氣的章魚”、歡快的音樂、彩泥、泥工工具。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講述故事《小章魚的秘密》(見“活動資源”),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指導語:小朋友,你們聽完這個故事有什么感受?
2.引導幼兒交流討論自己對小章魚的認識。
指導語:你認識小章魚嗎?在哪里見過?它的什么部位最特別?
(二)探索發(fā)現
1.出示掛圖“淘氣的章魚”,引導幼兒再次感受小章魚的外形特征。
指導要求: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小章魚的腿和身體的外形。
指導語:小章魚哪里最能吸引你?小章魚有幾條腿?它的身子和頭分別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章魚并不是魚類,它們屬于軟體動物。章魚有個與眾不同的、橢圓形的身體,有八條長長的腿,彎彎曲曲地漂浮在水中,漁民們又把章魚稱為“八爪魚”。
2.請幼兒欣賞章魚作品,激發(fā)幼兒制作的興趣。
指導語:猜一猜這些小章魚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3.教師與幼兒共同探索、總結制作小章魚的方法及步驟。
小結:先用彩泥搓出小章魚橢圓形的身子,然后用彩泥搓成長條,平分成八段來充當章魚的腿。注意先將章魚的八條腿擺放好,再將橢圓的身體與腿相連,最后用制作好的小圓圈來充當它的眼睛和嘴,一個可愛的小章魚就做好了。
4.師幼一起觀察小章魚的制作步驟圖。
(三)創(chuàng)作表現
1.師幼一起制作可愛的小章魚。
指導要點:先分別做出小章魚的頭、腿,再進行連接。如果彩泥的顏色夠多,可建議幼兒選用不同顏色的彩泥捏章魚的八條腿。
指導語:小朋友,我們一起來動手做一只可愛的小章魚吧!
2.教師巡回指導,提示幼兒先搓出橢圓形,再搓出長條,將長條分為八段,擺放好,感覺滿意后再進行連接、固定。
(四)欣賞評議
1.鼓勵幼兒為自己的作品取名,并相互欣賞。
2.將幼兒制作好的“小章魚”一同布置成“小章魚展覽”。
(五)結束活動
師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因為幼兒對新奇事物都是感興趣的,所以我選擇運用了巧妙的作畫手法,我覺得本次活動的選材很符合幼兒的心理,它能激起幼兒嘗試和創(chuàng)造的欲望。我在活動中看到,孩子們發(fā)現用一個小小的手掌竟然會印畫添畫成一條美麗又可愛的章魚這一既感到比較陌生、新奇的繪畫手法以及作畫活動區(qū)中擺放著的顏料、墨汁和漂亮的背景畫等不同的操作材料時,都大開眼界,個個躍躍欲試,這些都極大地激發(fā)了他們創(chuàng)作的興趣。在第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漏掉了對作品畫面的布局的提示和引導,導致出現個別幼兒在印畫的過程中,完全只顧享受印畫的快樂,畫面中的掌印顯得雜而散。當發(fā)現這個問題時,我并沒有責令孩子重新畫過,而是及時因勢利導,配上自己的肢體語言提醒幼兒動腦筋,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既保護了一個孩子的自尊心,又增強了他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自信心。而且這次及時地點撥,不但彌補了我在教學中的失誤,也引導了孩子們用手掌一個接著一個往左、右伸展、重疊地印畫的方法,使畫面布局變得飽滿了。
幼兒百科:章魚(Octopus):為章魚科26屬252種海洋軟體動物的通稱。為頭足綱最大科,可分為深海多足蛸亞科。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淘氣的小章魚》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幼兒園中班數學活動教案《小猴淘淘分水果》
【教材分析】
符號是人們共同約定用來指稱一定對象的標志。數學符號“>”“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數字,中班幼兒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10以內的物品,初步了解用一一配對的方式可以比較數量的大小,在與同伴游戲中開始通過數量關系比較兩數的大小(例:分餅干、分積木)。4-5歲幼兒可以通過實際操作比較10以內數的多少,但是他們很少接觸到數學符號和用詞語描述,比較兩數的大小的經驗(例:比較5和3,能夠說出“5大”,但是不能用語言描述“5大于3”;比較2和2,能夠說出“它們倆一樣多”,但是不能用詞語表述2等于2)。為了讓幼兒理解“>”“
綜合考慮以上幾個方面,我將活動重點等為:學習用符號和詞語比較兩數大小。難點定為:在實際操作中以一一配對的方式比較實物的大小。
【設計思路】
本次通過以下6個環(huán)節(jié)帶領幼兒體驗科學活動的魅力。即:說—論—練—比—玩—享。
【活動目標】
1、認識數學符號“〉”、“〈”、“=”。
2、學習用符號和詞語比較兩數的大小。
3、嘗試以一一配對的方式比較實物的大小。
4、體驗用數學知識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準備】
小猴淘淘分水果的PPT;數學符號卡“〉”“〈”“=”;蘋果、草莓、梨、香蕉、小猴、“>”“
【活動過程】
一、師幼談話,發(fā)現問題所在
1、播放PPT
師:孩子們,你們喜歡吃水果嗎?小猴子淘淘也喜歡吃,可是今天它面對一堆水果,卻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咱們一起來問問它。(小猴子你怎么了?)
2、傾聽苦惱
(小猴淘淘的聲音: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吃水果,可是我不知道每種水果夠不夠,也不知道該怎么分)
小結:原來它在為分水果發(fā)愁呢。
二、同伴討論,找出解決辦法
1、商討方法
幼兒與同伴商討如何幫助淘淘分水果。
師:你們有好辦法嗎?快和你身邊的小伙伴說說。
2、發(fā)表看法
師:誰來說說你的辦法?
個幼表述自己的方法。
小結:你們的辦法真不錯
三、課件展示,一一配對點數
1、自由點數
師:咱們把散在地上的水果排列整齊,再來點數一下。
提問:看看有多少只猴子?有多少個草莓/根香蕉/個梨?
2、對應排列
幼兒點數一一對應排列的實物。
師:你們還記得這種點數的排列方式嗎?(一個猴子對應一個水果排列,一一配對)我們一起數數。
小結:算上淘淘,一共有三只猴子,三個草莓,兩根香蕉,四個梨。
四、大小比較,認識數學符號
1、操作對比
師:我們就用一一配對的方法,先來幫淘淘分草莓,請拿出草莓和小猴子,其他的水果放在袋里。
播放PPT,幼兒操作小猴和草莓操作卡,點數對比它們的數量。
2、認識“=”
提問:你們發(fā)現什么了?
師:小猴子的數量和草莓的數量是一樣的,可以用一個數學符號來表示。(出示“=”)它“=”是等于號,也就是3等于3,你們也找一找。(詳細講解等于號)(淘淘:原來等號兩邊的數量是一樣的,這么看來,我們每個人可以分到一個草莓吃,是嗎?嘻嘻謝謝你們。)
師:你們用一一配對的方法幫淘淘分好了草莓,咱們繼續(xù)幫它分香蕉。
3、認識“>”
播放PPT,幼兒點數猴子和香蕉的數量。提問:你們發(fā)現什么問題了?(誰大?誰小?)
師:有3只小猴子,2根香蕉,也就是(猴子的數量比香蕉的數量多)。可以用一個數學符號來表示。(出示“>”)這個符號“>”叫大于號,即3大于2,你們也找一找。(詳細講解大于號)(淘淘:你們擺的真清楚,這下我看懂了,大于號張大的嘴巴對著量多的一邊,是這樣嗎?唉,這么看來香蕉不夠分,那我就讓爸爸媽媽先吃吧。)
師:真是只謙讓的小猴子
4、認識“〈”
播放PPT,幼兒點數小猴子和梨的數量。
師:這次你們發(fā)現什么問題了?
師:還是3只小猴子,有4個梨,也就是說(猴子的數量比香蕉的數量少),可以用一個數學符號來表示。(出示“〈”)這個符號“〈”叫小于號,即3小于2,你們也找找看。(詳細講解小于號)(淘淘:原來小于號的小尖嘴對著量少的數,是這樣嗎?這么看來我們不僅每個人能分到一個梨,還能剩下一個呢。猴爸爸猴媽媽一同說:你是個禮讓的好寶寶,剩下的一個獎勵給你。)(淘淘:這3個數學符號可真有用,用它們就能清楚的比較出數量的大小,看來我也要好好學習它了)
小結:我們用這3個有趣的數學符號“〉”“〈”“=”幫淘淘分好了水果。
五、幼兒操作,實物配對比較
1、思考問題
師:淘淘請來了他的好朋友們,看一看他準備的水果夠分嗎?
2、幼兒解疑。
(淘淘錄音:原來是這樣呀,謝謝你們動腦筋幫了我這么多忙,我吃飽了咱們來玩比大小的游戲吧)
2、操作材料
師講解比大小游戲的要求,幼兒操作材料,并與教師、同伴交流。
3、表達見解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玩的?
小結:看來比較10以內數量的大小是難不倒你們了,淘淘可羨慕你們了。
六、分享成功,感受助人快樂
1、感受快樂
(淘淘錄音:你們懂得的數學知識可真多,謝謝你們幫助我還讓我學到了知識)
師:我們用學到的知識幫淘淘解決了分水果的難題,現在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2、體驗成功
結束:你們用數學知識幫助別人,還能玩有趣的比大小游戲,可真棒。
延伸:以后我們還要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幫助更多的人,好嗎?
大班數學教案《曬小魚》
活動目標:
1、學會用多種方法組成“5”。
2、能認識重量和數量間的關系:在總重量一定的情況下,單位重量越小數量越多,單位重量越大數量越少。
3、在游戲中體驗合作以及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重量的魚卡片(身上的不同點數代表一斤魚、兩斤魚、三斤魚、四斤魚),麻繩人手一根,教師用展示板
活動過程:
導入:教師展示魚串,讓幼兒認識點數和斤數對應的三種魚(一斤魚、兩斤魚、三斤魚、四斤魚)
1、介紹大中小魚,及魚上面點的含義
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啊(出示魚串)?那有沒有發(fā)現這些魚有什么不一樣啊?
幼……(例,顏色、大小、點數)
師:對啦,它們身上的點點不一樣哦。(適當引導點數代表的意義)那一個點點的就是一斤的魚,兩個點點的就是…………(指著魚讓幼兒說出魚點點對應的斤數)
幼……
2、教師讓幼兒自由曬5斤魚,即把魚上的回形針夾到麻繩上。
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幫忙曬小魚,第一次曬的要求,要聽清楚老師的要求哦。我們要曬5斤魚,就是說,魚身上的點點數一數合起來剛好是5。我們要開動腦筋想出和旁邊小朋友不一樣的方法。去曬魚的時候,我們不用帶凳子直接從兩邊走到后面的小桌子上曬魚,每四個小朋友一組。曬好的小朋友把小魚曬到第一塊板子上。
3、請幼兒自主表達5斤魚的不同曬法,同時教師在展示板上呈現各種曬法。
師:小朋友們都非常棒,這塊板子上已經曬滿了我們的小魚,那現在誰愿意和我們大家分享一下你曬魚的方法呢?
幼……(請幼兒自主表達魚的組合,并把這串魚掛在展示板上)
師:說的真棒!有跟XXX小朋友一樣的麼,舉手我看看。
哦,有這么多啊。那有沒有不一樣的?xxx,你來。(請表現好的幼兒在板上寫5斤來控制幼兒的紀律和氣氛)
幼……
重復上述步驟,盡量讓幼兒把他們的不同方法都展示出來,若未完全呈現4種方法,則:
師:我們上面已經有x種不同的曬法了,小朋友們再開動腦筋想想還有什么不一樣的曬5斤魚的方法呢?
幼……
4、 教師讓幼兒曬5斤魚,要求條數最少,并把曬法和條數記錄在展示板上。
師:第一次的曬魚成功!現在我們要開始第二次曬魚咯。聽清楚我的要求,我們還是曬5斤魚,但是,我們要曬得條數最少(配動作以清楚示人)。曬完之后掛在第二塊板子上。
幼……
師:這次誰能給我們講講曬魚的方法呢?
幼……
師:這是一種方法,這樣有幾條呢?(一邊在展示板上掛魚一邊記錄魚的條數,請表現好的幼兒記錄條數以控制現場。展示對錯幾個曬魚方法,但是由幼兒在條數對比中發(fā)現正確的方法。)
5、教師讓幼兒曬5斤魚,要求條數最多,并把曬法和條數記錄在展示板上。
師:給第二次曬魚任務中曬對的小朋友鼓鼓掌吧!現在我們要開始第三次曬魚了,要求是:同樣曬5斤魚,條數是最多的。曬好的小朋友把魚掛到第三塊板子上,我們看看這次誰曬的又快又好!
活動總結:
師:我們今天學會曬5斤魚了。那10斤魚要怎么曬呢?我們繼續(xù)開動小腦筋,下課討論討論,我們下次課再來分享方法吧?,F在把材料整理好,排好隊伍,回教室了!跟客人老師說再見!
活動延伸:
幼兒以小組合作方式快速曬出10斤魚,串成魚??鏈送給客人老師。
師:現在大家都學會要怎么曬魚了嗎?我們剛剛都曬的是5斤魚,這樣穿起來掛在脖子上像什么啊?
幼……
師:我們今天來了很多客人老師,讓我們每個小組一起用一條長繩子,串出有十斤的魚項鏈,把不同的小魚都夾上去串起來漂亮點,送給我們的客人老師吧。記住哦,是十斤的魚項鏈,來!動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