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耍中鍛煉寶寶的各方面能力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 幼兒園超能力說課稿 大班幼兒自理能力活動方案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優(yōu)秀寶寶,于是費盡心思為寶寶報各種培訓班,有的訓練身體平衡、有的培養(yǎng)音感、有的增加親子互動。其實,如果想培養(yǎng)寶寶各方面的能力,大可不必那么復雜,在平時與寶寶玩耍的時候,寶寶便可以得到鍛煉了。
鼓勵寶寶的探索欲
探索欲是每個寶寶都會擁有的特性,所有他沒見過的事物都可能成為他的探索對象。
家長應對于寶寶的探索欲予以鼓勵,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幫助寶寶實現這種欲望。同時,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適合寶寶年齡段的活動,不僅可以增加親子關系,還會有效的針對某個方面對寶寶進行提升。
不過要注意,寶寶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喜好側重,選擇游戲的時候要尊重寶寶的喜好,不要勉強。
增加游戲的趣味性(泡泡演講稿 www.wj62.com)
寶寶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因此他們會很快對于已經玩了一段時間的玩具或者游戲產生膩煩,因此就要求父母適時的增加趣味性,以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很多人認為寶寶最主要的事情是吃與睡,尤其是新生兒什么都不懂,沒必要與他進行互動。
但其實,孩子自出生的第一天起,就用他獨特的視角在研究這個世界,并逐漸的在吸收外界的所有知識。
增加戶外活動
雖然在室內也會有很多適合寶寶的玩具或者游戲,但是戶外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戶外的廣闊的視野與新奇的事物,都會更加吸引寶寶。并且戶外運動會增加寶寶的運動量,以及更好的呼吸新鮮的空氣。
帶寶寶游泳
在寶寶六個月甚至更小的時候,便可以帶他去專業(yè)機構游泳。游泳是一項鍛煉寶寶體能的很好的運動,同時喜歡玩水是每個孩子的天性。但是要注意,在寶寶游泳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
在玩耍中進行學習,相信所有寶寶都不會拒絕。而枯燥的上課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就比較難以接受了。因此,父母要研究一些適合寶寶的活動,增加與寶寶的親子關系,同時也可以讓寶寶在各方面都得以鍛煉。
在天氣好的時候,戶外運動是最理想的活動之一。不妨在空地上放放風箏、踢踢足球,或者與父母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讓寶寶在快樂中成長。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編輯推薦
鍛煉寶寶運動能力的親子小游戲
親子游戲是孩子與父母共同參與的游戲活動,正確、適量的親子游戲能夠啟發(fā)兒童的智慧,增進孩子與父母的情感交流。
1.游戲名稱:長大了 變小了
要求:
嬰幼兒自己會下蹲
方法:
讓寶寶與您面對面站立,當您告訴寶寶說“變小了”時蹲下,說“長高了”時站起,邊說邊示范,然后說“變小了”教寶寶蹲下,說“長高了”教寶寶站起,可反復玩。
2.游戲名稱:踢球
游戲目的:
準確的短跑
游戲方法:
和寶寶相距三五米站立,先由爸爸或媽媽把皮球踢給寶寶,讓寶寶以同樣的方式把球踢給爸爸媽媽,寶寶會因用力不足或用力過猛而讓球跑錯了目標,這時讓寶寶去撿,目的是讓寶寶多跑跑。隨著寶寶“技藝”的提高,和寶寶的距離可逐漸拉大、難度增加,比如故意把球踢偏,鍛煉孩子的快速反應能力。也可讓寶寶和小朋友玩踢球游戲。
讓寶寶把球從一個地方踢向指定的地方,能鍛煉寶寶“擊中”目標的準確性和短跑能力,使全身得到運動。
寶寶愛撕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鍛煉方法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爸爸媽媽不可避免的要教育孩子成長。很多爸爸媽媽是第一次教育孩子,有時候難免會顯得手忙腳亂。所以在接下來的文章里面,就跟大家講一種很特殊的教育孩子的方法——撕紙。
在中國古代,孩子撕紙是要視為大不敬的。具體的原因是由于字上有文字,文字則是一直被古代人所崇拜的。如果孩子有撕書的動作,其實這個動作意味的意思就是把祖先的文字給撕掉了。
不過社會在發(fā)展,撕紙則已被有關兒童專家開發(fā)成了一項有趣的兒童益智小游戲,有助于寶寶的健康成長。接下來就具體為大家來講述一下吧。
1、撕紙有助于肌肉和關節(jié)發(fā)育
撕紙其實就特別類似大人游泳、打球一樣,通過撕紙的動作來緩解身體肌肉的疲勞,換句話的意思就是撕紙差不多類似于是寶寶在做運動,寶寶在撕紙的過程中能夠獲得快樂。
在撕紙的過程中也能夠非常棒地鍛煉到孩子的手臂肌肉和腕部關節(jié),能夠幫助孩子健康成長。要是自己的孩子總是練習撕紙的話,其實你會發(fā)現,寶寶在一段時間以后,手腕部位更靈活,在以后的日子里面。孩子在剪紙,折紙等手工方面將更敏感,孩子的動手能力也會變得更加棒的。
2、撕紙所帶來的快樂
游戲中所帶來的快感是孩子喜歡玩游戲最大的原因了。撕紙在豐富了孩子動手能力的同時,最大的幫助就是能夠讓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覺得非??鞓贰?/p>
每一次將一頁完整的紙,撕成數片或是數條,聽著撕扯時所發(fā)出來的聲音,對于孩子現在什么都不太懂的時候來說,其實會瘋狂的引起他們的好奇心,帶給孩子滿足感和樂感。
所以很多時候你會發(fā)現自己的孩子一邊撕紙,一邊咯咯大笑。大人其實不開心的時候也能夠嘗試一下這種感覺,真的撕得很過癮。
3、撕紙與創(chuàng)意空間
撕紙對于開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意空間是非常有幫助的,讓孩子動動自己的小腦子,然后可以讓孩子撕出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或是圖形,孩子會從簡單的撕碎紙片慢慢過度到行為藝術,這樣子段時間以后,孩子的腦海里面就會有著非常多的創(chuàng)意圖案,魚、小雞、筆、本子之類的。
總之孩子眼中所見到的一切,待最后你會發(fā)現都變成了他們的手撕作品。不過,這些作品外觀看起來或許還是不太成熟的,不過堅持一段時間之后,爸爸媽媽猛然就會發(fā)現,原來撕紙真的是一種藝術。
4、父母需要做好的注意工作
孩子就是孩子,要是你同意他們撕紙,而又不告訴他們家里的哪些紙是可以撕的,哪些紙是重要文件或是資料不可以撕的,所產生的后果就是你會哭笑不得地面對一堆撕成各成形狀的作品,然后不知道他們是從哪里來的,或者是丟失了自己的文件。
最好是從第一天撕紙開始就給孩子固定一個放紙的地方,然后把可以用來撕的不需要的紙張都放在里面,同時要跟孩子說明,只有這個紙箱子里面的紙才是能夠撕的,家里其他地方的紙和書籍都不可以撕,要是孩子沒有按大人的要求做,一定要深刻地教育孩子,讓他明白。
孩子拒絕,自然就會產生紙屑,家長在孩子玩完之后,同時還要教導孩子打掃衛(wèi)生,整理現場。
自創(chuàng)游戲鍛煉8種能力
如今,什么都講究“DIY”,游戲也不例外。美國《育兒》雜志最近刊登了育兒專家麥洛蒂\x{00b7}沃尼克的文章,列舉了8種簡單的自創(chuàng)游戲,僅僅使用家中常用的兩三件物品,就能達到既鍛煉孩子各種能力,又給他們帶來快樂的目的。
游戲一:拍球
找一個網球,在球身上用小刀捅出一條縫。再找一段繩子,把它的一端系在網球上,另一端拴在門把手上。讓孩子坐在這個擺來擺去的球前,引導他拍球。
效果:這個游戲不僅可以增強嬰兒手和眼的配合,還能鍛煉他的判斷思考能力。而且,當球擺動到遠處時,孩子會有一種興奮和滿足感。
游戲二:翻越障礙
把枕頭摞成一座小山,用毯子和靠墊擺出一條溝壑。讓會爬的孩子上上下下跨越各種障礙,尋找待在房間另一頭的你。
效果:這會讓孩子學會堅持。當他最終找到你時,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這能在下次游戲中給他很大的動力。而這些翻枕頭、過毯子的動作又可以鍛煉孩子的肢體活動能力,為他未來的學步創(chuàng)造條件。
游戲三:“投幣”游戲
在一個較大塑料容器的蓋子上開一個狹長的投幣口,讓孩子把一些個小的蓋子,一枚一枚從這個“投幣口”投進容器里。在他“投幣”的時候,家長要大聲為寶寶數數。小蓋子被全部投入后,讓他自己把罐子里的小蓋子倒出來,重新作“投幣”的游戲。
效果:這個游戲鍛煉了孩子對物體大小的感覺。把較小的物體投入較大的物體中可以幫助他們體會不同大小物品之間的關系,并能增強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你在一旁大聲數數的聲音,也可以幫助他學習計數。
游戲四:圖片游戲
從雜志上撕下幾張印有嬰兒、食品、動物等圖形的圖片,幫助他把這些圖片貼到一個剪貼板上,然后把剪貼板掛在墻上。蒙住他的眼睛,把他的手指放在剪貼板的某個位置,然后放開蒙眼的手,詢問他,現在手指的圖片上畫的是什么東西。
效果: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用這種方式發(fā)現圖片能令孩子感到興奮,而這種興奮又會刺激他說話的愿望,說出物品的名稱則會提高孩子的詞匯量。
游戲五:文字游戲(學齡前)
準備些一次性的紙盤,在每個盤子里寫一個字,然后將這些盤子擺成一個圓放在地板上。放一段音樂,讓孩子隨意收集起一些盤子。當音樂停止時,他也必須停下來,然后告訴家長,自己收集的都是什么字。對大一點的學齡前兒童來講,可以讓他們用這些字造句。
效果: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孩子識字,一旦孩子的識字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就可以開始學習閱讀了。
游戲六:夾糖豆
給孩子準備一個小鑷子,讓他把糖豆從一個杯子夾到另一個杯子里。告訴他,在杯子半滿的時候停下來,然后估計一下應該夾了多少糖豆(4歲以下的孩子玩這個游戲要小心,警惕他們把糖豆吞下去)。
效果:鍛煉手指對精細動作的控制能力。如果你的孩子能很好地使用鑷子,就說明他已經開始具備使用鉛筆和自己穿鞋的能力了。
游戲七:數學土豆(給稍大的孩子)
這個游戲可以讓兩個以上的孩子一起玩。讓一個孩子先拿著土豆,并擲出兩個骰子,如果兩個骰子的數字之和大于等于7,拿著土豆的那個人就可以把它傳給下一個人;如果小于7,則土豆不能傳遞。這樣重復游戲直到2分鐘結束,手中沒有土豆的孩子就是贏家。
效果: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孩子口算加法的基本能力。孩子會在游戲的激勵下,盡快對骰子上的數字做出加法,以便能把手中的土豆趕快傳出去。
游戲八:記憶游戲(給稍大的孩子)
準備一個裝雞蛋用的盒子,在每個蛋槽里放上一件不同的小東西,讓孩子仔細地把它們看清楚,蓋上盒蓋。然后讓孩子用即時貼畫出每件東西的樣子,貼在他們記憶中這件東西的相應位置上,打開看看是否正確。然后把東西重新擺放,游戲就可以反復進行。
效果:增強記憶力。用物品的形象來幫助孩子記憶,會對他們未來的識字和乘法學習都有幫助。
開發(fā)0歲寶寶智力必玩
你知道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這5種感覺是寶寶最初認識世界的重要通道。這些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傳遞到大腦的相應皮層,然后由大腦將這些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和處理,再向相應的感覺器官進行回饋。神經通·正是在經歷無數次這樣的信息處理過程中,逐漸發(fā)育和成熟起來的。
寶寶0-1歲,這一時期的寶寶主要是通過眼睛、耳朵等基本的感覺器官,來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獲得各種體驗,來為腦部的發(fā)育打好基礎。提供適當的感官刺激,可以促進他們大腦的發(fā)育,讓潛能轉化為現實能力。父母們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玩意來刺激寶寶的器官。
1、用積木發(fā)聲
開發(fā)0歲寶寶智力必玩
給寶寶兩塊積木,讓他一手拿一塊,然后相互撞擊,發(fā)出聲響。開始的時候,你可以扶著寶寶的雙手,教他撞擊。這樣,你還可以控制撞擊的力度,讓寶寶感受到,用力撞擊時,發(fā)出的聲響會大些;用力小的時候,聲響也會變小。
效果:拿積木撞擊可以鍛煉小肌肉的力量,撞擊時發(fā)出的聲響可以有效地刺激聽覺。
2、聽聲辨別方向
準備一只鈴鐺或其他聲音悅耳的發(fā)聲玩具,在寶寶左右兩側交替發(fā)出聲響,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你將發(fā)現,孩子會把頭轉向聲音發(fā)出的方向。
效果:在尋找聲源的過程中,孩子集中注意的能力得到了鍛煉,聽覺和方向感也得到了提升。
3、讓寶寶去觸摸
準備觸感、質地不同的各種物品,如皮球、硬紙殼、塑料玩具等,讓寶寶直接摸著玩兒。在孩子觸摸的過程中,成人可以用語言為他描述表達,比如,這是圓圓的皮球,這是硬硬的紙殼……
效果:孩子在摸的過程中,可以體會不同物品的不同觸感。同時,通過成人的語音刺激,還可以促進寶寶語言的發(fā)展。
4、帶著寶寶做操
抓住寶寶的胳膊,做一些伸展運動;抓住寶寶的雙腿,往上抬一抬,往前踢一踢,或者活動一下寶寶的腳踝等等。
效果:嬰兒體操不僅可以促進腦部發(fā)育,而且對穩(wěn)定寶寶的情緒也有幫助。
5、聽鐘表的聲音
拿一個"滴答、滴答"響的鐘表靠近寶寶的耳朵,讓他聽秒針跳動的聲音。寶寶通常都會被鐘表的聲響所吸引,并產生好奇心。
效果:這對鍛煉寶寶辨別聲音細小差別的能力很有好處,在刺激聽覺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寶寶的注意力。
6、揉紗巾
準備一些漂亮的紗巾,讓寶寶隨意地抓、揉、拽等。
效果:這可以很好地鍛煉寶寶的小肌肉力量,也可以促進觸覺的發(fā)育。
7、聽動物的叫聲
準備一些動物玩具,給寶寶看,或者讓他摸一摸。同時,你模仿動物的叫聲,給寶寶聽。還可以給寶寶展示一下不同動物相應的表情或動作特點。
效果:可以同時刺激寶寶的視覺和聽覺。
8、熟悉顏色
大約從4個月開始,寶寶就可以區(qū)分不同的顏色了。可以拿各種顏色鮮艷的紙或顏色認知卡片給寶寶看。
效果:這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寶寶的色彩感,還可以提高寶寶將視線集中于一處的能力。
9、找玩具
當著寶寶的面,將他的玩具藏在一個小桶里,然后讓寶寶去找。寶寶會拿著桶,擺弄來擺弄去的,想辦法將里面的玩具弄出來。
效果:找玩具的過程,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思維,還可以提高手眼協調能力。
寶寶出生的第一年是至關重要的學習年。這個階段,早教并不需要什么教材、故事書,爸媽跟寶寶一起聊天,一起唱歌,一起大笑的親子交流就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如何培養(yǎng)寶寶的分類能力
兩三歲的寶寶就已經能認識很多不同類別的物體,例如玩具、食物、衣服等等。更為神奇的是,這些小家伙還能將這些不同類別的物體進行分類整理。
分類能力是衡量智力的一個重要標志。讓寶寶及早挑戰(zhàn)、掌握分類對于他們以后學會推理、辯論以及形成數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挑戰(zhàn)分類指標1——形狀
對于小寶寶,可以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水果、小動物等簡單的物體進行分類訓練。雖然不一定能叫出物體的名稱,但通過引導,可以認識到物體之間形狀的不同,并在大人指導下進行分類,同時在分類中學習物品的名稱。
形狀游戲:樹葉有形
游戲目的:鍛煉寶寶按形狀歸納整理的能力。
游戲方法:理一堆形狀各異的樹葉,讓寶寶按照不同的形狀分別歸類,比如:橢圓形的放在一起,長條形的放在一起,心形的放在一起。同時還可教寶寶認識樹葉的名字:細細長長的是柳葉,扇形的是銀杏葉,橢圓的是榆樹的葉子……
游戲提示:家長可以先每樣挑出一片,放在不同的位置,或者按照樹葉的形狀描好輪廓,讓寶寶按父母的提示再依次分類整理。
挑戰(zhàn)分類指標2——顏色
用顏色分類,有利于培養(yǎng)寶寶區(qū)分不同的顏色,以及學習各種顏色的名稱。
顏色游戲:繽紛果籃
游戲目的:促進寶寶按顏色分類的能力。
游戲方法:準備幾個容器,比如一個紅色小桶、一個黃色小盆、一個綠色水果籃;再準備一些紅的、黃的、綠的蔬果,讓寶寶把它們按顏色分類放置,把紅色的蔬果放到紅色的桶里,黃色蔬果放在黃色的小盆里,綠色蔬果放在綠色的水果籃里。
游戲提示:在這里,要強調色彩的一一對應,如果寶寶認識顏色就直接要求,如果寶寶還不清楚就告訴他要放到“一樣顏色”的地方。
挑戰(zhàn)分類指標3——大小
對于小寶寶來說,在相同種類物體中區(qū)分大小、長短、高矮,是比較容易進行的分類培養(yǎng)。
大小游戲:大鞋小鞋
游戲目的:鍛煉寶寶按大小、長短、高矮等分類整理的能力。
游戲方法:先拿出一雙大人的鞋子和一雙寶寶的鞋子給寶寶看,跟寶寶說:“大鞋子‘大’,小鞋子‘小’?!比缓笞寣殞毮7轮f“大”與“小”。再拿出鞋柜里所有鞋子,讓寶寶按大鞋與小鞋區(qū)分后,再分類整理回去。
游戲提示:當然,還可以用衣服、水果等進行大小分類游戲;也可以用長短不一的鉛筆、木棒等進行長短分類游戲。
挑戰(zhàn)分類指標4——名稱
讓小寶寶逐漸從家庭中以及與同伴的游戲、交往中,學習到一些常見物品的名稱。按物體的名稱進行分類培養(yǎng),也是進行分類培養(yǎng)常用的。
名稱游戲:玩具與水果
游戲目的:教寶寶認識物品,并按名稱進行分類。
游戲方法:準備2個盆子、一些水果和一些玩具。先給寶寶做示范,拿起一個水果,告訴寶寶這是“水果”,然后將它放進一個盆子;拿起一個玩具,告訴寶寶這是“玩具”,然后將它放進另外一個盆子。再指導寶寶按“水果”與“玩具”接著分其他水果和玩具。
游戲提示:一開始可以用區(qū)別大的事物進行游戲,慢慢地再細化指標。
4個小游戲鍛煉寶貝的“火眼金晴”
4個小游戲鍛煉寶貝的“火眼金晴”
聰明寶寶的視覺能力一定很強,通過眼睛的觀察,他們獲得了大量的信息,刺激大腦的發(fā)育。敏銳的視覺能力需要科學地訓練和培養(yǎng),一些小游戲就是媽媽們不錯的幫手。
一、看看能不能接住它
目的:仔細觀察物體飄落,訓練寶寶眼睛追隨物體的能力和注意力。
方法:抱著寶寶坐或媽媽寶寶席地而坐,媽媽把小絲巾、小手絹、氣球等輕飄飄的東西拋向高處,母子的目光隨著這些東西的上升而將視線“提升”、隨著它們的向下飄落而下降;當它們快要落到跟前時,讓寶寶伸手或張開雙臂去接。而后,再扔出去,重復剛才的動作。
二、眼睛跟著玩具走
目的:用鮮艷的物品吸引寶寶的視線,使他們更快地注意目標,并能以目光追隨目標。
方法:5個月左右的寶貝對色彩比較敏感了。媽媽拿一些色彩鮮艷的玩具,放在距寶寶60-70厘米的地方,讓他看見并對玩具產生興趣;然后,媽媽水平、垂直移動玩具,也可搖晃玩具或使玩具做圓圈形轉動。仔細觀察寶寶的目光怎樣跟隨玩具移動、搖晃或轉動。如果寶寶的眼睛跟不上目標物,速度就要放慢,晃動和轉動幅度相應縮小。
三、身體真有趣
目的:通過指認身體部位,鍛煉寶寶的觀察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方法:抱著寶貝,讓他坐在媽媽的膝蓋上、與媽媽面對面。觸摸他臉上不同的部位,如輕輕撫摸他的鼻子,告訴他“這是你的鼻子”,最好重復多次;然后問:“媽媽的鼻子在哪兒?”抓著他的小手、放在媽媽的鼻子上,說:“在這呢?!闭者@樣,媽媽可以同寶寶一起做“眼睛在哪兒”、“眉毛在哪兒”、“耳朵在哪兒”、“嘴巴在那兒”等游戲。
四、認識白與黑
目的:以黑白這兩種對比強烈的色彩刺激寶寶,提升寶寶的視覺和關注能力。
方法:任何黑白分明的物品都可以用來做這個游戲的道具,比如,媽媽可以把圍棋棋子分成黑白兩堆,或者將棋子擺成一個個黑白相間的方陣,讓寶寶觀察20-30秒鐘,也允許他用手抓棋子玩兒,每天幾次;三五天后再把兩種顏色的棋子混在一起,展示在寶寶面前。
準備一塊黑白條或黑白格布,一次次地在寶寶面前展開、合攏,也能完成這個游戲。
不能與寶寶玩的九種危險游戲
一、坐飛機
危險動作
抓住寶寶的脖頸和腳腕,用力上舉,同時轉圈。
潛在危害
不僅可能跌傷寶寶,還可能導致腦癱。快速旋轉會使寶寶的腦組織與顱骨相撞,損傷腦神經。
二、拋寶寶
危險動作
托住寶寶的身體往上拋出三四尺高,再用雙手接住。
潛在危害
寶寶跌落的力量非常大,既可能損傷成年人,也可能給寶寶造成內傷。如果未能準確接住寶寶,后果不堪設想。
三、轉圈
危險動作
抓住寶寶的兩只手腕,提起后飛快轉圈。
潛在危害
容易使寶寶的手腕關節(jié)脫位,還會使寶寶轉得頭暈眼花,放下后站立不穩(wěn)而跌傷。
四、中彈
危險動作
讓寶寶張開口,向其口內投花生米或豆子。
潛在危害
一旦花生米或豆子滾入氣管,或寶寶笑時嗆入氣管,輕者嗆咳,重者窒息。
五、拔蘿卜
危險動作
拉住寶寶手臂快速提起他。
潛在危害
易扭傷寶寶的手腕關節(jié)和肩關節(jié),導致脫臼。
六、過多逗笑寶寶
危險動作
采用各種方式逗笑寶寶,不加節(jié)制。
潛在危害
可能造成瞬間窒息、缺氧,引起暫時性腦缺血,以及口吃、下頜關節(jié)脫臼等;睡前逗笑還會影響寶寶入睡。
七、觸摸生殖器
危險動作
抓摸小男孩的生殖器逗他玩。
潛在危害
容易損傷寶寶的生殖器,或導致病菌侵入尿道,引起感染;還可能助長寶寶手淫的習慣。
八、扯寶寶面頰
危險動作
用手擰寶寶的面頰。
潛在危害
易使軟組織和血管神經受到損傷;引起寶寶流涎和腮腺感染。
九、亂捏鼻子
危險動作
用手捏寶寶的鼻子。
潛在危害
損傷鼻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防御功能;使鼻腔分泌物、細菌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誘發(fā)中耳炎。
提高寶寶語言能力的3個游戲
分享3個可以提高寶寶語言能力的游戲
傳電報
玩法:成人在孩子耳邊講一些有趣的電報內容,如小猴在電燈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敗了大老虎等。孩子聽后傳給第三個人,第三個人講出電報內容,發(fā)電報人進行驗證。如無第三個人,則要求孩子在成人耳邊再復述一遍。
益處:培養(yǎng)孩子的記憶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咕嚕咕嚕
玩法:家長與孩子面對面站立,雙手握空拳、兩拳交錯上下邊繞圈邊念“咕嚕咕嚕1(出示1個手指)”,家長說:“一頭牛”。兩個人再繞圈并念:“咕嚕咕嚕2(出示2個手指)”,孩子說:“兩只鳥”。依次說數字組詞到10,游戲結束。
益處:學習用量詞組詞和即興說話,培養(yǎng)孩子思維的準確性和敏捷性。
小小營業(yè)員
準備:孩子的玩具5~10件,圍裙。
玩法:將玩具逐一放好,家長先系上圍裙當營業(yè)員,向孩子介紹商品。如指著玩具狗說:“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會聞氣味,它有4條腿,有一條卷卷的尾巴,它會幫人們看門,你喜歡它嗎?你想買它嗎?”孩子聽營業(yè)員講得好,就將小狗“買”回去,然后由孩子當營業(yè)員介紹商品,游戲反復進行。
游戲的變化:可以出現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類物品;還可以讓顧客描述自己要買的物品特征,不說出名字,讓營業(yè)員猜,猜對了就把物品“賣”給顧客。
益處:培養(yǎng)孩子運用口語進行連貫講述的能力,鞏固其對物品特征的認識。
戶外游戲激發(fā)寶寶的3種能力
親近自然,是孩子們最向往和渴望的事情。人與自然本身就應該是融為一體的。而如今由于社會的壓力,現代家庭中的父母親都只片面的重視對孩子進行智力方面的早期教育,除了周一至周五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接受教育外,還利用雙休日將孩子送到少年宮、藝術學校等參加各類興趣班,培訓班,孩子與自然接觸的機會甚少,即使有機會帶著孩子外出,也只是完成任務似的和孩子到某個公園,將每個游樂設施讓孩子玩一遍就算結束了。其實,戶外活動是一種很好的促進父母親與孩子情感的方式,同時在這過程中也能培養(yǎng)孩子的多種能力。戶外活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散步、親子體育游戲、外出郊游等。其實在戶外活動過程中,父母親可以從以下3方面入手,積極培養(yǎng)孩子的多種能力。
1、觀察力
1)年齡越小的孩子對外界事物的一切越是感到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孩子通過自己的觀察會向父母親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最簡單的:“這是什么呀?”這時,作為父母親就應該及時給予積極的回應,詳細解答孩子的疑問,以進一步激發(fā)孩子觀察的興趣,而不是草草的應付或只是不耐煩的回答。
2)有意識的引導孩子進行觀察,父母親可以向孩子提出問題,如:“你猜猜那是什么呀?”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孩子進行一些小游戲,如:讓孩子和父母親進行比賽,看誰先找到紅顏色的花。對于已經能認字的孩子來說,在帶孩子外出的過程中可以和孩子比賽“認相同字”的游戲。經常性的通過游戲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的世界,孩子的觀察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同時求知的欲望也會加更加強烈。
認相同字游戲
玩法:如孩子認識文字“上?!保谕獬龅穆飞?,父母就可以鼓勵孩子在招牌或公車廣告上找這兩個字;或者當孩子發(fā)現一個他感興趣的字或符號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繼續(xù)尋找相同的字和符號。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孩子的觀察力,同時,孩子在這過程中也體驗到了成功感,對學習也會產生興趣。
2、交往能力
如今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平時與其他小伙伴交往的機會也比較少,雖然在幼兒園里會有許多同伴,但那都是自己所熟悉的人,所以,父母親可以利用孩子到戶外活動的時間鼓勵他們主動與其他小伙伴交往。對于一些性格相對內向的孩子來說,也應該鼓勵他樂于接受他人的邀請、與他人交往。此時的父母親不需要過多的干預孩子的游戲活動,有成年人的加入只會增加孩子的拘謹感,因為孩子彼此之間有他們獨特的交往方式。
3、自我保護能力
從誕生那一刻起,父母親都是十分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使孩子在父母的保護下有了極大的安全感。但在戶外活動中,孩子難免會發(fā)生一些小意外。特別是在體育游戲中,摔跤、碰撞等常有發(fā)生。這個時候,父母親就要注意對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孩子游戲前教導他:摔跤時用雙手撐地,追逐游戲中如何躲閃,平衡時借助其他物體保持平衡等。
結語:通過戶外活動,孩子們不僅開闊了眼界,認識外界許多事物,同時還能從中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回家后父母親可以和孩子一起交流,回顧一天活動中的所見所聞和所想;培養(yǎng)孩子的探索精神、規(guī)則意識,獲得成就感,從而樹立自信心。不要忽視戶外活動,這是父母親和孩子交流情感的好機會,也是發(fā)展孩子各種能力的好時機,幫助他們更多地認識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