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棋牌游戲,不錯的選擇

發(fā)布時間:2019-12-16 幼兒園游戲角色游戲 幼兒園游戲的 幼兒園的游戲

撲克,誰都不陌生。從小到大,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有過豐富的玩撲克牌經(jīng)歷,單就數(shù)數(shù)我們曾經(jīng)玩過的“抽烏龜”“釣魚”“爭上游”“吹牛皮”“看誰逃得快”“湊14”“24點”“七怪五二三”……我們就可以說:“我們都是玩撲克牌長大的!”

小時候,除了撲克牌,我們還喜歡下棋。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里,一副副棋子留給童年的絕對是無窮樂趣,飛行棋、跳跳棋、斗獸棋、軍旗、中國象棋、黑白棋、五子棋……那酣暢淋漓的“廝殺”過程讓我們至今念念不忘。

閱讀網(wǎng)上的各種信息,發(fā)現(xiàn)很多人是將棋類、牌類游戲合在一起的。的確,“棋牌”是集科學性、知識性、競技性、趣味性于一體的、以腦力活動為主的游戲,不僅有利于提高人的記憶力以及思維能力,還有助于培養(yǎng)個體良好的品德以及密切合作的團隊精神。對此,我確有深刻感受。下棋或打牌,只要全身心投入,就會發(fā)現(xiàn),看似規(guī)則簡單的游戲若真想勝出卻并不那么容易,那是因為棋牌不僅是一種游戲,更是一種“斗智”的藝術,極具技巧性。

正因為棋牌游戲有鍛煉思維、啟迪智慧,培養(yǎng)良好心理品質(zhì)的功能,因此很多幼兒園引入了棋牌游戲。我甚至看到過很多教師圍繞教育目標設計了各種棋牌游戲,如“文明禮貌棋”“種樹棋”“旅游棋”“湊10牌”“比大小”……其中,我對教師自創(chuàng)的兩則游戲“撲克牌接龍”“滾方塊”(見附)印象深刻。

“撲克牌接龍”是傳統(tǒng)撲克牌游戲中的一種。小時候,我們也玩這個游戲。傳統(tǒng)的玩法是這樣:在一副撲克牌中抽出所有的“7”放入池中,打牌者依次出牌,每次出牌要努力與池中牌面上的數(shù)字相連,且花色也要一致,看誰先將手中的牌接完。

多年以后的今天,我反思這個游戲,不得不承認,要想獲勝需要策略,更需要摸到一手好牌!也就是說要有好運氣!而如今,這位教師找來兩個骰子作為每次競賽的指令,同時為對弈雙方各提供了一套完全相同的撲克牌。顯然,在這個游戲中,獲勝已不能僅僅依靠運氣了,在同一起跑線上對抗只能依靠實力。教師設計這樣的撲克牌游戲,將教育目標巧妙地滲透其中,他們期盼幼兒“玩著玩著就懂了,玩著玩著更熟練了”。

“滾方塊”游戲則是這樣的:幼兒每次只需翻動一下方塊,或橫或豎,讓方塊“一步一個腳印”邁向終點。這個游戲可供2~4名幼兒同時參與。看幼兒對弈,你會發(fā)現(xiàn),幼兒的每一步都需要“審時度勢”。

那天,看晴晴和嬌嬌玩這個游戲,其對弈過程頗值得玩味。

嬌嬌的空間方位感真好,游戲過程中雖看她手腳不停、坐立不安,但她絕對具備戰(zhàn)略眼光,她總是在尋找捷徑,她想以最少的“步伐”抵達終點。而晴晴就相對弱點,她毫無規(guī)劃地走著每一步,有那么一二次,她甚至還出現(xiàn)了“走三步退一步”的尷尬,最終晴晴兜了一個小圈,毫無懸念地敗下陣來。

對弈中的嬌嬌常常提醒晴晴,諸如:“你走這里呀,這里更近啊!”“橫著走!橫著走!”……教師則忍不住提醒嬌嬌:“保守秘密,確保勝利?!笨蓩蓩扇匀磺椴蛔越?,口無遮攔,照說不誤。

很顯然,兩個女孩的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晴晴因為還懵懵懂懂,所以自始至終停留在隨意行進的層面,她還沒領悟到這世界還有“最短距離”一說。嬌嬌則已經(jīng)掌握了正確行進的方法,但她對輸贏結(jié)果卻毫不在意,所以她會不時地向?qū)Ψ健靶孤丁闭_答案。

觀察幼兒對弈的過程,恰是教師了解幼兒實際水平的契機。當我們愿意為幼兒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幼兒反復玩耍,我們可以預期晴晴會慢慢理解距離與滾動次數(shù)之間的關系的;我們也不必在意嬌嬌的不在乎,當對弈雙方水平差異漸漸縮小時,嬌嬌自然會習得攻守的應對方法,進而學會自我約束。

有人說,棋牌游戲是在想想玩玩中鍛煉幼兒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分析判斷力、邏輯思維能力。我想說,好玩的棋牌游戲不僅可以讓幼兒“能玩”“會玩”“樂玩”,更可以讓幼兒學會審時度勢,甚至可以讓幼兒練就一種對輸贏結(jié)果“一笑泯恩仇”的良好心理素質(zhì)。最重要的是,它可為幼兒一輩子享受棋牌游戲的樂趣奠定良好的基礎。

是的,這輩子可以享受的棋牌游戲還有很多很多:“40分”“80分”“拱豬玀”“搏眼子”“斗地主”“大富翁"……

附:

撲克牌接龍(適合4~6歲幼兒)

上海閘北區(qū)彭浦新村幼兒園/設計

目的:樂意參與游戲,學習將數(shù)字按順序和倒序兩種方式加以排列,體驗競賽游戲的快樂。

材料:骰子兩枚(一枚表示數(shù)字排列的順序,一枚表示顏色排列的順序),人手一套大型撲克牌(特制,正反面都有數(shù)字)和一一塊中國龍形狀的操作板。

玩法:兩名幼兒參與游戲。兩人同時投擲骰子,明白兩個骰子面上所顯示的不同要求(按數(shù)字排列順序和顏色排列順序擺放),然后根據(jù)骰子信息用各自手中的撲克牌從龍頭開始逐張擺放至龍尾,最快完成且正確者為勝。

規(guī)則:

1.比賽雙方各持一副特制的雙面撲克牌,不得隨意交換。

2.比賽雙方各投擲一枚骰子,隨后的接龍必須同時滿足2個骰子上顯示的要求。

3.比賽過程中雙方可隨意調(diào)整自己牌的順序,直至自己認為正確為止。

4.完成任務后舉手示意,速度快且正確者為勝。

提示:

當幼兒對接龍游戲還不是很熟悉或只有一名幼兒獨自游戲時,教師可鼓勵幼兒依次投擲兩枚骰子,了解自己所要進行的接龍游戲的具體要求,即明白接龍要兼顧數(shù)字和顏色的排列要求,然后用手中特制的撲克牌在操作板上操作。從龍頭開始向龍尾逐張擺放,使得最終排列結(jié)果與兩枚骰子的要求相符。

滾方塊(適合4—6歲幼兒)

上海閘北區(qū)實驗幼兒園/設計

目的:建立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

材料:自制長方體與方格棋盤。

玩法:游戲開始時,先將長方體放在四個角(起點)相應的顏色格子上,然后參加游戲的幼兒輪流沿橫、豎的方向滾動長方體。每次只能滾動一次??凑l的長方體率先落人棋盤中間的方孔。

規(guī)則:

1.長方體不能滾到棋盤外,否則要回到起點重新滾動。

2.如果一方的長方體在滾動過程中被對方的長方體攔住,一方就只能選擇其他路線行走。

提示:可鼓勵幼兒反復游戲,讓幼兒在這個過程中逐步理解方向、距離與滾動次數(shù)之間的關系。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游戲擴展閱讀

怎樣為孩子選擇游戲


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兒童一種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動形式。面對商場里造型可愛,制作精巧的玩具,以及家里可隨意安排的各種游戲形式,做家長的應該怎樣為孩子做出選擇,才能達到寓教于樂,全面開發(fā)孩子心智的目的?

首先,針對孩子的自身特點選擇游戲

不同孩子的發(fā)展狀況不同,為他們選擇的游戲應照顧到孩子自身的特點。如果讓動手能力差的孩子多玩玩積木,讓表達能力差的多講講故事,主身體協(xié)調(diào)性不好的孩子學學兔子、小雞、毛毛蟲走路,你會驚喜地看見孩子的進步。

第二、讓孩子盡可能接觸多種類型的游戲

有些家長總是給孩子買同一類型的玩具,孩子喜歡車,就總買車;孩子喜歡娃娃,家里就像娃娃店。殊不知,每一類游戲活動只能鍛煉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長此以往,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就不能在游戲中得到提高。

正確的做法是:在保證孩子興趣,適合孩子特點的前提下,讓他盡可能地接觸多種形式的游戲。既要給他電動玩具,也要給他積木、拼插;既要安排室內(nèi)游戲,也要安排戶外游戲。這樣才能使孩子在各個方面都得以發(fā)展。

第三、給孩子安排有適當難度的游戲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花了百塊錢給孩子買了玩具,沒有多長時間,孩子就扔在一邊。表面上,這是孩子的原因,實際上,往往是游戲的難易度不合適造成的。有的游戲難度過大,孩子怎么都玩不好,也容易失去興趣。給孩子的游戲,要具有適度挑戰(zhàn)性。

游戲,讓孩子自己選擇


導讀: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的去選擇游戲的方式方法、規(guī)則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jié)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從而也會體現(xiàn)出游戲是幼兒基本活動的真諦。

我國著名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孩子們就是在游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往常孩子們在幼兒園時,游戲常常由我們老師來精心安排,孩子則只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被動的機械的聽從調(diào)動,在我們看來,似乎是在組織游戲活動,而在孩子們的心里,卻只是在完成我們布置的任務,并不覺得是在進行游戲活動。如何使游戲真正成為孩子們自己的游戲,如何在游戲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他們玩什么,怎樣玩,玩多久等等,這就需要我們放開手,給予他們自由發(fā)揮潛能的機會。

自己選擇“今天玩什么”。游戲是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愿地進行的活動,所以我經(jīng)常問孩子們:“今天你們想玩什么游戲呀?”孩子們會爭先恐后的發(fā)言:“開診所”、“丟手絹”、“捉迷藏”……這么一問,孩子們會覺得:游戲是我們自己的,我們可以選擇玩自己喜歡的游戲。他們選擇的游戲,可能是一些無太多樂趣的游戲,也可能是一些已經(jīng)玩了又玩的游戲,但卻是他們所鐘愛的。因此,我們就可以,就應該盡可能去滿足他們游戲中學習的欲望。也只有通過他們自己選擇后,他們才會玩得盡興,學得開心,才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自己選擇“怎樣玩,如何玩”。游戲都有規(guī)則,有的是明顯的規(guī)則,有的是隱藏的規(guī)則。游戲的規(guī)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可以在孩子選擇了“今天玩什么”后,再來問問:“你們想怎樣來玩這個游戲呢?”此時,他們會提出各種各樣的規(guī)則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則是不合理的。當一個游戲提出多種玩法時,我們可以讓他們?nèi)ピ囈辉?,在試過之后他們就會自己得出一個結(jié)論——“這樣玩是最好的”。例如:玩游戲《哪隊跳得好》時,幼兒提出了很多種跳的方法“雙腳跳、單腳跳、跨跳、前進跳、后退跳……”通過實踐,孩子們發(fā)現(xiàn):“雙腳跳跳得快”、“單腳跳容易摔倒”、“后退跳找不著方向”……當孩子提出的規(guī)則要求沒辦法完成或是很難完成時,我們也要讓他們?nèi)ピ囈辉?,在試過之后他們自然而然又會得出另一個結(jié)論——“這樣玩是不行的!”。例如:在玩體育游戲《大風和樹葉》前,我問:“你們予以怎樣來玩這個游戲?”孩子們提出將“大風”和“樹葉”的玩法對調(diào)。這種玩法是否可行?我陪他們玩后,孩子們發(fā)現(xiàn):讓“樹葉”做“大風”,讓“大風”做“樹葉”的游戲規(guī)則是不可行的。實例證明游戲活動的過程中,讓孩子們自由地選擇了行為方式,才能真實的表現(xiàn)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反映他們的發(fā)展水平,毫無拘束的表露他們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出他們頭腦中所想到的一切。

自己選擇“我來做××”。角色是幼兒游戲的主要部分。孩子們主動去玩的游戲常常是角色游戲。但其他游戲中也有角色的存在:幼兒的智力游戲有角色,如《開超市》游戲,有人當顧客,有人當收銀員;幼兒的體育游戲有角色,如傳統(tǒng)的《老鷹捉小雞》游戲,有人當老鷹,有人當小雞;幼兒的音樂游戲有角色,如《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游戲,有人當洋娃娃,有人當小熊;幼兒競賽性的游戲一般也有角色,如練習鉆、爬、跑等動作的競賽,往往也是由幼兒扮演某種角色:如小老虎鉆山洞,小司機開車……平時在玩游戲過程中,我們老師會根據(jù)幼兒各自特點、和幼兒自身的條件來分配角色,經(jīng)常會安排能力強的孩子來表演收銀員、老鷹、雞媽媽、小熊等等,安排能力差的孩子表演顧客、小雞等,而不會給孩子自己選擇角色的機會。這往往忽略了能力差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了這些孩子表演能力的發(fā)展,作為我們老師就應該給予他們自由選擇角色的機會,激發(fā)他們主動而大膽地去表演。也可讓他們通過多次選擇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試一試,去比一比,挖掘自身優(yōu)勢選擇出適合自己的角色。由于孩子在游戲過程中,擔當了角色,把自己當作別人來意識。這時,他即是“別人”,又是自己,他在自己和別人對比中,也就潛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評價的能力。

自己選擇“用什么玩”。孩子對游戲材料的要求,主要不在于他們的外表形象,而在于這些材料是否能成為玩具,是否能利用這些材料能夠進行游戲。游戲材料雖然是代替品,但孩子們對他們還是有一定要求的。他們常常自發(fā)的就地取材,周圍有什么樣的材料,就拿什么作材料。如拿積塑搭高樓大廈、火箭、機器人等等。一次游戲課和孩子們玩《烹飪》的游戲,其他材料都有了就差“鏟子”沒有,孩子給了我建議“用筆當鏟子”,我尊重了孩子們的選擇。后來在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還用別的東西(筷子、勺子、游戲棒)來代替鏟子。所以任何一種事物在孩子手中,都可以想象成游戲中的玩具,只要給孩子想象的空間,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就會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如果孩子們愿意拿筆當鏟子、筷子,你就讓他們拿筆當鏟子、筷子,甚至于拿手怕一卷當鏟子都可以。我們不必強加一些要求給孩子,束縛他們的思維力、想象力,要相信孩子的選擇,相信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

自己選擇“什么時候玩,玩多久”。游戲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最為幼兒喜愛,最能調(diào)動幼兒的積極性。所以孩子們常常玩了還想玩,總也玩不夠。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在游戲前先問問:“你們愿意什么時候再玩這個游戲?你們還想玩多久?”讓他們自己選擇合適的時間來繼續(xù)玩。例如:和孩子們玩《躲貓貓》的游戲,由于在躲躲藏藏中獲得了樂趣,玩過之后還想繼續(xù)玩。這時,我就提出:“這個游戲很好玩。你們還想什么時候再玩?”孩子們說:“我們想明天再玩一次。”第二天,我遵守約定和孩子們再玩了一次,這次他們表現(xiàn)得比上次還積極,游戲氣氛比前次還要濃。玩過之后,他們就再也沒有要求重玩。實踐表明,只要你遵守了,孩子就會遵守,這也從客觀上加強了孩子的時間觀和責任感。

總之,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的去選擇游戲的方式方法、規(guī)則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jié)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從而也會體現(xiàn)出游戲是幼兒基本活動的真諦。

大班游戲玩牌


這是大班游戲玩牌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認識撲克牌,能根據(jù)撲克牌的特征進行分類

2、通過猜數(shù)游戲,發(fā)展幼兒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3、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提高幼兒協(xié)作完成任務的能力

4、感受操作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撲克牌的特征,并根據(jù)其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根據(jù)撲克牌的不同特征進行接龍游戲,并有一定的合作意識

【活動過程】

一、認識撲克牌

1、引入活動

(1)小朋友,看,這是什么?(撲克牌)

(2)老師給你們每組發(fā)了一副撲克牌(除J、Q、K),請你們觀察一下,看看撲克牌上都有什么?它們有什么規(guī)律?(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3)教師可適時引導:撲克牌上有什么?(數(shù)字)都是些幾啊?那除了數(shù)字,還有什么顏色呢?(紅色、黑色)相同的顏色,圖案一樣嗎?(梅花、方塊、紅桃、黑桃)

小結(jié):每副撲克牌都是有順序的,按數(shù)字1-10排列,同樣的數(shù)字上有四種圖案:撲克牌上的圖案數(shù)量和數(shù)字是相對應的。

2、分類游戲

(1)教師:原來撲克牌上有不同的數(shù)字,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圖案。那我們今天就來玩分一分的游戲,好嗎?

(2)請每位幼兒拿10張撲克牌,找到特征,進行分類

(3)幼兒操作

(4)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鼓勵幼兒想出不同的分法)

二、撲克牌接龍(小組合作游戲)

1、每位幼兒10張撲克牌,小組共同商量,進行撲克接龍

2、建議:(1)按兩種顏色(2)按四種圖案(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4)按單雙數(shù)(5)以小組合作的形式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小組代表介紹接龍規(guī)律

三、撲克猜數(shù)(兩人合作游戲)

1、教師:接下來我們來玩撲克猜數(shù)的游戲,需要兩個好朋友共同合作,你們想玩嗎?

2、介紹游戲規(guī)則:

一名幼兒手拿"1-10"同一花色的撲克牌,把撲克牌洗好,另一名幼兒任意抽去一張,藏起來,第一名幼兒猜猜藏起來的是哪一張牌

3、教師示范,幼兒共同尋找方法

4、幼兒操作,輪流游戲

【活動延伸】

游戲《撲克站起來》

教師:撲克牌還有很多玩法,還可以神奇的站起來呢!請小朋友們回去之后試一試怎樣讓撲克牌站起來,好嗎?

活動反思:

數(shù)學活動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能把抽象的數(shù)學生活化并讓幼兒在玩中學數(shù)學,在生活中體驗數(shù)學的快樂這是非常難得的。撲克牌一個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能有這么多的數(shù)學的奧秘,是教師注意觀察生活,并把生活中的數(shù)學提升到課堂,幼兒在這種趣味數(shù)學活動中不僅學到到數(shù)學知識,也會自覺地的尋找生活中數(shù)學發(fā)現(xiàn),這是非常重要的學習體驗。撲克牌簡便輕巧,玩起來千變?nèi)f化,引人入勝,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幼兒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通過操作撲克,來玩數(shù)學游戲,幼兒能在撲克牌中,了解很多很多的數(shù)學游戲和數(shù)學奧秘。教師通過撲克游戲,將枯燥、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生活化、游戲化,使孩子玩得輕松,學得愉快。

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玩一玩量一量》:大班數(shù)學活動玩一玩量一量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學習用刻度尺連續(xù)測量并記錄蠶豆的生長過程,對測量活動感興趣。對植物生長過程有探究愿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shù)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shù)學玩一玩量一量教案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連接游戲》:大班數(shù)學活動連接游戲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通過操作了解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各種連接方法,萌發(fā)探索興趣。發(fā)揮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并能完整地表達。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shù)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大班數(shù)學連接游戲教案吧。

《大班數(shù)學教案:游動物園》:大班數(shù)學活動游動物園教案主要包含了課題生成,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延伸,課題評價,活動過程等內(nèi)容,復習6的加減法,能按物體的某一特征列式計算。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動手操作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大班數(shù)學活動課,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游動物園教案吧。

中班游戲飛行棋


中班游戲飛行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彈跳技巧和小組間的密切配合,增強了幼兒身體素質(zhì),強化了幼兒身體協(xié)調(diào)的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飛行棋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彈跳技巧和小組間的密切配合。

2、增強了幼兒身體素質(zhì),強化了幼兒身體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4、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飛機頭飾若干 報紙棍 骰子兩個 平整的場地

2、錄音機,磁帶《加油》

活動過程:

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場地,帶領幼兒慢跑一圈,指導做簡單的熱身動作。

1、導入游戲

老師今天和大家一起來做個新游戲,好不好?(幼兒回答,好)看我手中拿了什么?(幼兒回答,飛機頭飾)今天我們就用它來做游戲,我們今天就可以嘗試做一名飛行員的感覺,嘗試飛起來的感覺。幼兒感到很新奇,也很期待。老師模擬飛行過程,幼兒觀看。

教師首先說明游戲的規(guī)則和過程,在場地上用報紙棍擺成飛行棋的棋盤,幼兒兩人一組,合作進行游戲,其中一名幼兒負責擲骰子。開始有游戲,各“飛機”需要站在起點,當另一名幼兒擲下骰子并讀出數(shù)字時,扮演飛機的幼兒則必須根據(jù)骰子上的數(shù)字,向前跳相配的格數(shù),看看誰最先到達棋盤中終點央位置。最后扮演飛機的 幼兒可與擲骰子的幼兒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2、游戲分組

將全班幼兒分成兩個小組,站成兩排,每組的兩個幼兒配合進行游戲,第一個幼兒開始游戲

3、開始游戲

幼兒準備好以后,哨聲一響,游戲就開始。

4、活動結(jié)束

對表現(xiàn)優(yōu)異者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jié)

活動反思:

在這個游戲中,幼兒體驗了飛的感覺,也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同時幼兒們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身體,養(yǎng)成了守規(guī)則好習慣,數(shù)學思維也得到了好的鍛煉和培養(yǎng)。

中班游戲好玩的棋子


中班游戲好玩的棋子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教學反思等內(nèi)容,創(chuàng)設棋文化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對棋類活動的興趣,初步認識幾種簡單易懂的棋類游戲,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游戲活動課,快來看看好玩的棋子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創(chuàng)設棋文化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對棋類活動的興趣。

2、初步認識幾種簡單易懂的棋類游戲。

3、喜歡玩棋類游戲,初步體驗在棋類活動中的快樂。

4、通過環(huán)保棋來增加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6、初步了解棋類游戲的小常識。

活動準備:

糖果棋、動物棋、數(shù)字棋、氣象棋、昆蟲棋、計算棋、環(huán)保棋、飛行棋等。

活動過程:

1.介紹《益智棋類區(qū)》里簡單易懂的棋類游戲。

2.分組體驗下棋的樂趣。

3.介紹新增添的棋子—《環(huán)保棋》。讓幼兒掌握初淺的環(huán)保知識。

4.游戲:《我來做裁判》

玩法:益智區(qū)已經(jīng)人多了,讓多余的小朋友自己想個辦法和益智區(qū)的小朋友一起玩。小朋友對正在玩下棋的幼兒說:“你們下棋我來做裁判好嗎?”其他孩子商量了一下欣然答應了,于是很快各自進入各自的角色,愉快的進行游戲。然后角色互換,繼續(xù)游戲。

教學反思:

在區(qū)域游戲中,幼兒是游戲的主人,自己決定活動內(nèi)容、選擇材料與伙伴,認真去做該做的事。此次活動,我們就各類棋對幼兒進行教育,并教幼兒開展下棋活動,通過“我來做裁判”的游戲,讓每個幼兒參加下棋活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我們不僅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而且還要注重將適度的自由與控制約束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玩“紙牌”游戲教案


(1)進一步認識窗口、對話框和菜單命令。

(2)初步掌握“紙牌”游戲的玩法。

(3)熟練掌握鼠標器的基本操作。

(4)初步使用幫助命令。

(5)增添學習樂趣。

1課時。

重點:鼠標器的基本操作,初識“幫助”命令。

難點:鼠標器操作的熟練程度。

一、導入

同學們對游戲都很有興趣,特別是電腦游戲。很多電腦游戲能夠幫助我們訓練熟練地操作鼠標器,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玩“紙牌”游戲,來提高我們單擊、雙擊和拖動等鼠標器操作的熟練程度。

二、新授

1.進入“紙牌”游戲

(教師演示操作步驟)

(1)單擊“開始”按鈕,將指針依次指向“程序”“附件”“游戲”,單擊“紙牌”命令,打開“紙牌”窗口。(或雙擊桌面上的“紙牌圖標”)

(2)單擊“游戲”菜單中的“選項”命令,彈出“選項”對話框。分別選擇翻一張牌和標準分,再單擊“確定”。

(3)單擊“紙牌”窗口左上角紙牌的背面,就可以翻牌,開始“紙牌”游戲。

(學生練習操作打開紙牌游戲)

2.學習紙牌規(guī)則

(教師演示說明)

(1)認識“紙牌”游戲窗口各部分的名稱。

(出示紙牌窗口)“紙牌”窗口左上方是一疊背面朝上的紙牌,我們把它稱為翻牌區(qū);右上方有四個空位,稱為花色堆;下方有七個紙牌疊,每個紙牌疊第一張是明牌,下面分別壓著幾張暗牌。

(學生操作探索)

(2)試一試總結(jié)規(guī)律

單擊左上方的紙牌背面,我們發(fā)現(xiàn)什么?(單擊可以翻動翻牌區(qū)的紙牌)

用鼠標左鍵按住明牌不放,移動鼠標又發(fā)現(xiàn)什么?(可以拖動它)

單擊紙牌疊上的翻牌,觀察什么時間我們可以翻動紙牌疊中的暗牌?(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紙牌疊最上面的明牌沒有移開,就不能翻動下面的暗牌)

如果紙牌疊中有空位的時候,只能移入紙牌k,然后按照K,Q,J……的順序紅黑交替遞減疊放,紅色牌(紅桃或者方塊)的下面只能放黑色牌(黑桃或者梅花),黑色牌的下面只能是紅色牌)疊牌區(qū)里最終形成4疊從K到A的13張牌的紅黑交錯排列,(出示最終的'情況讓學生觀察)

游戲的最終是要將左上方和下方的紙牌疊中的紙牌依次移至右上方四個花色堆中接龍,每堆只放一種花色,按照A、1、2、3……K的順序遞增接龍,當排列成功時,游戲成功,屏幕上跳出一個由指派組成的龍,顯示得分和所用的時間。(出示游戲成功的過程)

試玩紙牌游戲。

(3)要詳細地了解“紙牌”游戲的玩法可以利用幫助學習紙牌的游戲規(guī)則。

(教師演示說明打開和瀏覽幫助的方法)

打開幫助主題,單擊“幫助”菜單中的“幫助主題”命令,再單擊左下框中的“游戲目標”閱讀游戲規(guī)則。

(學生練習使用幫助)

學生討論交流補充完善游戲的規(guī)則。

三、練習

比賽玩紙牌游戲。

四、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什么?(玩“紙牌”游戲,怎樣使用幫助)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一定有同學發(fā)現(xiàn)一些出奇制勝的好辦法,現(xiàn)在請這些同學把你們的新發(fā)現(xiàn)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技巧交流)。

幼兒園棋類游戲:“比比樂”黑白棋


適合年齡:3—5歲

傳統(tǒng)游戲棋:五子棋

創(chuàng)新后游戲棋:“比比樂”黑白棋

游戲目標:

1、通過游戲讓幼兒熟知并比較兩個數(shù)字或點數(shù)的大小。

2、培養(yǎng)幼兒按規(guī)則做事情的良好習慣。

游戲準備:

1、棋盤:

2、棋子:正面黑白棋子,反面數(shù)字與點數(shù)

游戲玩法:

甲方:白子

乙方:黑子

甲乙雙方各執(zhí)10枚或20枚棋子,黑白棋子按棋盤中的路線標志(隨機設置為S、N、M……多種路線)以“AB、AB…”的規(guī)律依次擺放,以比較、抽簽、猜拳多種形式?jīng)Q定誰先翻棋子,翻開后將兩枚棋子上的數(shù)字或點數(shù)進行比較,數(shù)字或點數(shù)大的一方可贏取對方棋子,反之將失去一枚棋子。游戲反復進行,獲得棋子數(shù)多的一方獲勝,反之則輸。

游戲規(guī)則:

翻棋時雙方兩枚棋子必須在同一條直線或斜線,不可隨意翻動。

自由選擇游戲的問題與指導策略


游戲?qū)κ變喊l(fā)展的價值小言而喻,但是幼兒園里進行的幼兒游戲,其價值卻常常被質(zhì)疑,其根本原因就是,這些游戲不是孩子們的自主游戲,是被動的、被安排的游戲。只有孩子們自主進行的游戲,才能真正激發(fā)幼兒的游戲熱情、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才能真正促進幼兒的發(fā)展。

正是出于這個目的,南京師范大學專門研究兒童游戲的邱學青教授在我園開展幼兒自主性游戲研究,我們設置了兩個游戲?qū)嶒灠嗯浜锨窠淌诘难芯恐笇А6腥朦c則是從區(qū)角游戲的自由選擇開始。

區(qū)角游戲的選擇方式,現(xiàn)在較為普遍的是插牌,教師們?yōu)楹⒆觽冊O一個“今天我玩什么”的游戲插牌區(qū)域,鼓勵孩子們在游戲前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這樣能夠充分發(fā)揮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選擇能力。

邱老師來園看了第一次游戲現(xiàn)場后和大家討論了這樣的話題:“游戲選擇怎樣做對幼兒才公平?”邱老師的追問,讓我們開始反思“插牌”存在的問題。通過日常的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來園晚或能力弱的孩子經(jīng)常選不到自己喜歡的游戲,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喜歡的區(qū)域插滿別人的游戲牌。所以這種選擇方式?jīng)]有在真正意義上讓每一個孩子自主游戲。邱老師建議我們改變以前的游戲選擇方式,跟孩子交代想玩什么就可以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讓幼兒完全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游戲可行嗎?如果孩子都選擇同一個游戲、人員集中在一起怎么辦?因此而產(chǎn)生的游戲材料不夠怎么辦?孩子只選擇感興趣的游戲區(qū)域,因此造成的發(fā)展不均衡怎么辦?

帶著各種疑惑,我們開始了探索。但結(jié)果是出人意料的,孩子們自主游戲、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令我們驚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觀察孩子,適時提供必要的支持,幫助孩子梳理關鍵經(jīng)驗,孩子就能在快樂的自主游戲中獲得發(fā)展。

耐心觀察孩子們自主解決問題的方法

根據(jù)對孩子的了解,我們預計,讓孩子敞開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娃娃家等角色扮演區(qū)域的人肯定會多。不出所料,原本設置在走廊上的4個娃娃家,一下子就涌進去很多孩子,數(shù)數(shù)大概有十七八個,場面甚是混亂,真不知這群孩子遇到這樣的問題怎么辦。邱老師要求我們以一個觀察者的身份旁觀幼兒解決問題的方式,不要干涉。

說實話,當十幾個孩子一起涌在走廊上時,作為旁觀者根本無法判斷他們誰和誰游戲、誰的角色是什么,一頭霧水。但是隨著游戲時間的推進,他們的游戲身份也慢慢地凸顯出來。

鏡頭1

亮亮架起椅子沖到娃娃的時候,已經(jīng)有很多人了。他從第一家走到最后一家,然后直接到教室里,開起一輛車游戲起來。

鏡頭2

4個娃娃家里都有人在忙碌了,里面有的2個人,有的3個人,有的串來串去也不知是哪家的,但是你知道他是娃娃家游戲的。露露邊看邊走進娃娃家,和里面的爸爸媽媽商量:“我能不能當寶寶的姐姐啊?”娃娃家媽媽說:“我們家不要姐姐?!薄澳俏揖彤斈慵野⒁贪?我?guī)殞毻?。”“好吧,你進來吧。”露露被接納加入游戲。

鏡頭3

芊芊和明明一直在娃娃家外徘徊,手牽手從這頭走到那頭,沒有加入到同伴的游戲。最后明明對芊芊說:“我們自己搭家玩好嗎?”芊芊點點頭。他們又手牽手地來到班級的百寶屋中,左翻翻右翻翻,拿出一個瓶子,“這個當我們的娃娃。”明明把“娃娃”遞給芊芊?!巴尥抟X了?!避奋穼γ髅髡f?!昂冒桑易屗采??!泵髅鬟呎f著邊用教室里的兩把小椅子靠墻對架起來當床,把“娃娃”放在上面,還從美工區(qū)拿來一張紙蓋在“娃娃”身上……

完全按照幼兒意愿選擇游戲后,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各自不同的解決問題方式,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得以凸顯,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體現(xiàn)。

利用分享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交流解決方法

就這樣,孩子們紛紛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了問題,快樂地玩了起來。而對于幼兒游戲中出現(xiàn)的情況,教師始終以一個觀察者的角色冷靜地觀察他們在游戲中的行為,雖然對于幼兒提出的要求給予支持,但不急于給幼兒幫助,而是看他們是如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在分享環(huán)節(jié),重點引導孩子們交流解決問題的辦法。比如,針對以上3種不同的處理方式,教師在分享環(huán)節(jié)組織了以下的談話。

對話1

師:我看見很多人都選了娃娃家游戲,而我們原來只有4家,你們是怎么做到都能玩的?

露露:我跟娃娃家的媽媽商量,我做娃娃家的姐姐,她沒同意,后來說做娃娃家的阿姨,她就讓我進去一起玩了。

師:娃娃家阿姨是做什么的?

露露:是專門打掃衛(wèi)生、帶孩子的。

師:那娃娃家除了會有阿姨還會有哪些人呢?

幼:爺爺奶奶、公公婆婆、舅舅舅媽、叔叔嬸嬸。

對話2

師:亮亮,我看見你先選的娃娃家,后來怎么沒玩了呢?

亮亮:我看那么多小朋友都到娃娃家,人太多了,我就選了開汽車。

師:開汽車,可我看你在給娃娃家送貨嘛。

亮亮:汽車根本沒人坐,沒有意思。娃娃家爸爸媽媽要到外面買東西,我就先問他們要買什么,然后買了給他們送過去。

師:原來汽車不僅可以載人,也可以送貨。亮亮真是能干,今天當了送貨員。那我們想想,可以給娃娃家的爸爸媽媽送貨,還可以給誰送貨?

天天:蛋糕師傅如果沒有東西做了,送貨員也可以送。

豆豆:還可以給醫(yī)生送藥。

對話3

師:我看見芊芊和明明自己用板凳和紙盒子建了一個家,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帶領幼兒分享游戲時用相機拍攝的兩人游戲的場景)。請芊芊和明明來介紹一下這是什么?這個又是什么?

明明:我和芊芊先沒有家,后來我們自己建了一個家。這個是我們家的床(兩張小椅子

面對面放著的),這個是我們家洗衣機(一個方形的盒子),這個是冰箱(兩個盒子一大一小上下摞著)。

芊芊:我們沒有找到一樣大的盒子,冰箱應該上下一樣大。

師:你們在“床”上放的這個瓶子是做什么的?

芊芊:那是我們家的娃娃。我們沒有找到娃娃,就找了這個瓶子。

師:好可愛的娃娃??磥砦覀冃枰鄿蕚湟恍┩尥?。

芊芊:我們家有我小時候玩的娃娃,反正我在家也不玩了,明天我把它帶過來。

露露:我家也有,我明天也帶過來。

師:原來,如果當大家都選擇一個游戲,人太多時,我們可以用增加角色的方式解決問題;也可以選人少的游戲先玩;也可以找班上百寶屋里的東西自己來想辦法玩。

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種廢舊材料

隨著孩子的游戲自主性被尊重、被激發(fā)出來,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也被激發(fā)出來,他們已經(jīng)不滿足于現(xiàn)有的區(qū)域設置,他們開始自己搭建各種“家”,自己選擇材料裝飾自己的“家”,并用各種替代材料進行假想游戲。幼兒可以不受材料限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生發(fā)出許多獨特的玩法,使材料利用的自由度和價值得以放大。

在后面幾次游戲中,尤其是對于參與娃娃家游戲的幼兒來說,成品娃娃家玩具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們游戲的需要。他們開始嘗試著用繩子、盒子、柵欄來做家的圍墻,為自己建構(gòu)一個從無到有的家。這時,我們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和幼兒一起收集、準備大量的廢舊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收集材料本身也成了游戲的一部分,孩子們非常樂于參與。樂樂貼心地說:“我們能準備的自己準備,不要老師幫忙,老師平時夠辛苦了。”還有孩子說:“老師,我們可能帶不了那么多盒子,你能不能讓其他老師叫其他小朋友也幫我們帶點啊?”瞧瞧,他們還想到廠向其他人尋求幫助。

將靜態(tài)操作化區(qū)域角色化

幼兒真正按照意愿選擇游戲后,絕大部分孩子主要集中在娃娃家、蛋糕屋、首飾店、銀行等角色游戲區(qū),而操作性的區(qū)域,如美工區(qū)、建筑角、計算區(qū)都沒有人。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想,角色游戲之所以受到孩子歡迎,主要是因為角色扮演滿足了孩子游戲的欲望,而且在角色扮演中與其他角色的互動又滿足了其社會化的需要。針對這樣的現(xiàn)狀,我們嘗試把原有靜態(tài)操作的區(qū)域與動態(tài)的角色游戲融合,例如將美工區(qū)與蛋糕屋角色融合,在蛋糕屋游戲中制作蛋糕樣品對幼兒來說就完成了原來在美工區(qū)需要達到的裝飾、制作的要求,而且制作活動一旦賦予了角色的身份,他就必將與蛋糕屋的前臺、服務員等人員發(fā)生交往,有利于幼兒在角色扮演中發(fā)展社會性。

鏡頭1 蛋糕屋

“師傅,快點,有客人要定3號蛋糕?!狈諉T手拿3號蛋糕圖樣交給制作蛋糕的幼兒,該幼兒看著圖樣進行了團圓、壓扁、壘高、裝飾等制作,并將制作好的成品蛋糕交給服務員?!皫煾?,客人要一個創(chuàng)意蛋糕,你可要做漂亮點哦。”服務員又來到制作間。制作蛋糕的師傅們忙得不亦樂乎,制作過程中還不忘你看看我的作品,我看看你的作品,相互評價一下。

蛋糕店游戲有效地將原本美工區(qū)泥工制作的一些要求與蛋糕屋游戲中的后場制作大師傅角色巧妙融合,從而實現(xiàn)了角色游戲中發(fā)展多種智能的目標。

再來看看首飾店游戲又實現(xiàn)了怎樣的融合呢?首先制作首飾的珠子大小、形狀、顏色都不同,而且穿的線為了體現(xiàn)個體差異也有粗細、軟硬的區(qū)別;其次,客人自選珠子,選好后要統(tǒng)計各種珠子的數(shù)量,還要決定按照什么規(guī)律串聯(lián)等等,而這些都需要進行計算、排列,這正是計算區(qū)要達成的一些目標。

鏡頭2 首飾店

娃娃家的媽媽到首飾店的自助區(qū)選好了喜歡的珠子,并在記錄表上對自己選擇的珠子做統(tǒng)計,然后交給首飾店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接過材料對娃娃家的媽媽說:“你過5分鐘再來取,你先帶寶寶去玩玩吧?!睅追昼姾?,一位工作人員對另一位說:“5號的首飾做好了,你送給她吧?!鼻?,還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

日常在班級區(qū)角游戲設置中,諸如計算區(qū)、語言區(qū)、美工區(qū)、智力區(qū)的游戲材料因教師巧妙地將其隱性存在于角色游戲中而被幼兒接受,繼而游戲興趣提升,實現(xiàn)了在游戲中學習、游戲中發(fā)展的最終目標。

中班游戲教案:飛行棋


【設計意圖】幼兒園中班幼兒的活動能力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夠自主的跑,跳,并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根據(jù)幼兒的你年齡特點,喜歡小游戲。在游戲中獲得知識,這是幼兒教學的一大優(yōu)勢,這節(jié)課主要是借助玩飛行棋,發(fā)展幼兒的彈跳力,更進一步增進幼兒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合作技巧。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净顒幽繕恕?、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彈跳技 巧和小組間的密切配合。2、增強了幼兒身體素質(zhì),強化了幼兒身體協(xié)調(diào)的能力?!净顒訙蕚洹?、飛機頭飾若干報紙棍骰子兩個平整的場地2、錄音機,磁帶《加油》【活動過程】教師帶幼兒到戶外場地,帶領幼兒慢跑一圈,指導做簡單的熱身動作。1、導入游戲老師今天和大家一起來做個新游戲,好不好?(幼兒回答,好)看我手中拿了什么?(幼兒回答,飛機頭飾)今天我們就用它來做游戲,我們今天就可以嘗試做一名飛行員的感覺,嘗試飛起來的感覺。幼兒感到很新奇,也很期待。老師模擬飛行過程,幼兒觀看。教師首先說明游戲的規(guī)則和過程,在場地上用報紙棍擺成飛行棋的棋盤,幼兒兩人一組,合作進行游戲,其中一名幼兒負責擲骰子。開始有游戲,各“飛機”需要站在起點,當另一名幼兒擲下骰子并讀出數(shù)字時,扮演飛機的幼兒則必須根據(jù)骰子上的數(shù)字,向前跳相配的格數(shù),看看誰最先到達棋盤中終點央位置。最后扮演飛機的幼兒可與擲骰子的幼兒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2、游戲分組將全班幼兒分成兩個小組,站成兩排,每組的兩個幼兒配合進行游戲,第一個幼兒開始游戲3、開始游戲幼兒準備好以后,哨聲一響,游戲就開始。4、活動結(jié)束對表現(xiàn)優(yōu)異者表揚鼓勵,教師做及時總結(jié)【活動反思】在這個游戲中,幼兒體驗了飛的感覺,也在心理上得到了滿足,同時幼兒們在配合中增長了知識,鍛煉了身體,養(yǎng)成了守規(guī)則好習慣,數(shù)學思維也得到了好的鍛煉和培養(yǎng)。

相關推薦

  • 怎樣為孩子選擇游戲 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兒童一種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動形式。面對商場里造型可愛,制作精巧的玩具,以及家里可隨意安排的各種游戲形式,做家長的應該怎樣為孩子做出選擇,才能達到寓教于樂,全面開發(fā)孩...
    2019-12-16 閱讀全文
  • 游戲,讓孩子自己選擇 導讀: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的去選擇游戲的方式方法、規(guī)則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jié)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
    2019-12-19 閱讀全文
  • 大班游戲玩牌 這是大班游戲玩牌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認識撲克牌,能根據(jù)撲克牌的特征進行分類 2、通過猜數(shù)游戲,發(fā)展幼兒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3、在...
    2021-07-21 閱讀全文
  • 棋牌室標語 口號可以塑造一個人或一組人的形象和品牌。簡潔明了的口號有助于引領人們走向勝利,口號可以提升企業(yè)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什么樣的優(yōu)秀口號值得我們分享到朋友圈呢?"棋牌室標語專題文章編輯為您整理了最新的知識資料",讀完這篇評論后你應該會對這部電影有一些新的評價!...
    2024-05-30 閱讀全文
  • 中班游戲飛行棋 中班游戲飛行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彈跳技巧和小組間的密切配合,增強了幼兒身體素質(zhì),強化了幼兒身體協(xié)調(diào)的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游戲活動課,...
    2020-11-24 閱讀全文

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兒童一種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動形式。面對商場里造型可愛,制作精巧的玩具,以及家里可隨意安排的各種游戲形式,做家長的應該怎樣為孩子做出選擇,才能達到寓教于樂,全面開發(fā)孩...

2019-12-16 閱讀全文

導讀:撒開手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獨立自主的去選擇游戲的方式方法、規(guī)則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開展游戲過程中,教師做到“放”、“導”結(jié)合,會讓幼兒更深地體會“玩中學”、“...

2019-12-19 閱讀全文

這是大班游戲玩牌教案反思,是優(yōu)秀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活動目標】 1、認識撲克牌,能根據(jù)撲克牌的特征進行分類 2、通過猜數(shù)游戲,發(fā)展幼兒的逆向思維及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3、在...

2021-07-21 閱讀全文

口號可以塑造一個人或一組人的形象和品牌。簡潔明了的口號有助于引領人們走向勝利,口號可以提升企業(yè)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什么樣的優(yōu)秀口號值得我們分享到朋友圈呢?"棋牌室標語專題文章編輯為您整理了最新的知識資料",讀完這篇評論后你應該會對這部電影有一些新的評價!...

2024-05-30 閱讀全文

中班游戲飛行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活動反思等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彈跳技巧和小組間的密切配合,增強了幼兒身體素質(zhì),強化了幼兒身體協(xié)調(diào)的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游戲活動課,...

2020-11-24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