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美麗的大蝸牛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中班美術幼兒園教案 幼兒園美術教案中班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能用螺旋線畫出貝殼,并大膽用線條、圖案裝飾。

2.嘗試用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和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豐富畫面色彩。

3.學習把主要物體畫在中心位置,畫得最突出的構圖方法。

4.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添畫簡單的背景。

活動準備

1.課件

2.畫紙、蠟筆人手一份

3.黑板,已畫好的蝸牛輪廓圖一張。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主題。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只可愛的小動物來到了我們課室里,它"沒有腳,沒有手,背上房子到處走,有誰把它碰一碰,趕緊躲進房里頭"這是什么小動物呢?你們猜一猜是誰?(蝸牛 )

二、利用課件,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

1.教師:小朋友,蝸牛的樣子是怎樣的?(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經(jīng)驗進行講述,如貝殼--圓圓的,有美麗的花紋;身體--長長的,軟軟的等;)

2.教師:蝸牛身上有什么?什么形狀的?殼上還有什么?(一圈一圈的螺旋線,還有許多小花紋,非常美麗?。?/p>

教師:貝殼的顏色怎樣?(有棕色的、黃色的、紅色的……)

教師:蝸牛的身體又怎樣呢?(長長的、厚厚的)頭上有什么?(一對觸角、一雙眼睛、還有一個小嘴巴)

三、教師講解示范。

1、蝸牛長得這么可愛,我們一起把它們畫下來吧。你們想怎樣畫呢?(鼓勵幼兒大膽把想法說出來)

2、示范蝸牛的畫法:

教師:那我們今天就畫一只美麗的大蝸牛吧。

先在畫紙的正中間,用螺旋線畫出蝸牛的殼,再畫上身體、觸角、眼睛、嘴巴。

教師:蝸牛小時候很小的,后來它慢慢地長大,背上的殼也一圈一圈地跟著長大,終于長成了一個大大的殼。(提示幼兒:不要繞得太多,老師覺得繞4圈就最合適,線與線之間不要太密)再引導幼兒觀察蝸牛殼在畫紙上占的位置。引導幼兒把一只蝸牛畫在紙的中心位置,畫得大大的,讓人一眼就能發(fā)現(xiàn)畫紙上有一只大蝸牛。

教師:接著,畫蝸牛長長的、厚厚的身體,還有一對觸角、眼睛、小嘴巴。

(2) 用線條、圖案裝飾蝸牛的殼

教師:蝸牛喜歡美麗的殼,我們用線條和圖案給它裝飾一下??梢韵扔镁€條把貝殼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可以選用直線、斜線、波紋線等線條。

教師:除了線條,我們還可以畫上美麗的圖案,如圓形、心形、云朵形等。

學習兩種顏色交替使用涂色

教師:接著,我們給蝸牛穿一件美麗的衣服。用兩種鮮艷的顏色交替使用涂色,這樣看上去很有規(guī)律,也很美麗!

(4)學習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

教師:除了這種方法,還可以用深淺兩種顏色疊加過渡涂色,如我先用深綠色在蝸牛的身體上涂上一小部分,接著我用淺綠色疊加涂上去,在把剩余的部分也涂上淺綠色,這樣蝸牛身上的色彩就更美麗了。(教師在黑板上示范)

(5)添畫簡單的背景

四、欣賞優(yōu)秀作品,交代繪畫要求。

1、展示幾幅優(yōu)秀作品,讓幼兒欣賞。

2、教師交代繪畫的內(nèi)容和要求。

(1)先在畫紙正中間畫一只大蝸牛,接著裝飾一下貝殼,最后才涂上顏色。

(2)要選用一些鮮艷的顏色來著色。

(3)畫畫時注意畫面的整潔。

五、幼兒繪畫,教師觀察,了解幼兒繪畫情況,給予必要的指導和幫助。

六、作品評價

比一比誰畫的蝸牛最美麗。

(視活動具體情況選擇以下3項,可全選,也可選其1或其2進行描述)

活動建議

1、在幼兒下筆畫之前,可以先讓幼兒在畫紙上徒手畫一只大蝸牛,讓幼兒感受大蝸牛在紙上的位置,然后再下筆畫。

2、在講解兩種顏色交替涂色時,如果教師能在黑板上示范講解,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并掌握這種涂色方法,效果會更好。

活動延伸

把幼兒作品張貼出來,讓幼兒互相欣賞、互相觀摩學習。

活動資源庫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延伸讀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蝸牛》及教學反思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蝸?!芳敖虒W反思”,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草繩盤成螺旋狀,正確使用膠帶貼在圓形紙上。

2、指導幼兒使用顏料裝飾盤好的草繩,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美感的能力。

3、將幼兒的成品裝飾環(huán)境,讓幼兒感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體驗到鄉(xiāng)土活動帶來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活動準備:

1、收集草繩、裝草莓盒子的竹編蓋子、棉花、白色舊絲襪

2、將白色絲襪和竹編蓋子做成蝸牛外型,畫上眼睛嘴巴。

3、圓形紙、雙面膠帶、針線包、顏料、毛筆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森林里要開比美大會,許多小動物都設計了漂亮的衣服,準備參加比賽??墒怯兄恍游餂]有漂亮的衣服,著急的哭了。(出示小蝸牛)你們想幫助它嗎?今天我們要做設計師,來幫助小蝸牛參加比賽。

二、引導幼兒用草繩盤成蝸牛的外殼。

1、師語:我們今天為蝸牛設計衣服使用的是又環(huán)保又特殊的材料——稻草。你在哪里看到過稻草?

2、蝸牛的外殼是什么形狀的?(螺旋形)你怎樣讓草繩變成螺旋形呢?

3、幼兒嘗試用草繩盤成螺旋形。

三、教師示范如何將草繩粘貼在圓形紙上。

師幼互動:主動請老師幫忙,用針線進一步固定盤好的草繩。

四、為蝸牛殼涂上美麗的顏色。

1、師語:蝸牛殼做好了,可是蝸牛還是不滿意。你們想一想為什么呢?

我們還要用顏料為它的衣服畫出美麗的色彩。

2、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想為蝸牛涂上怎樣的色彩。

五、教師再次交待操作重點。

先貼膠帶——草繩盤成螺旋狀——請老師幫忙用針線加固——用顏料上色(保持干凈)——和老師合作將衣服貼在蝸牛外型上。

六、幼兒操作,教師給與指導和幫助。

七、作品展示。

請幼兒向客人老師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長廊上,美化環(huán)境,讓幼兒感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反思:

《蝸?!肥侨昙壍诙卧皠游铩钡牡谌n。在前面一節(jié)課上,學生對蝸牛的身體結構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回家飼養(yǎng)過一段時間蝸牛,對于蝸牛已經(jīng)獲得了許多信息。這一節(jié)課主要是學生結合課前的觀察,在課上以一定規(guī)范的方法繼續(xù)觀察探究蝸牛與生命活動有關的生活習性。上課時我先請學生談談養(yǎng)蝸牛過程中的收獲、遇到的問題,再結合課本內(nèi)容開展教學,和學生一起觀察蝸牛的休眠、吃食、呼吸、排泄等活動??赡苁菍滩陌盐詹粶蚀_,準備也不充分,沒有發(fā)揮出學生的主動性。

師傅在聽了這節(jié)課之后給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首先,把握教學目標,三年級學生的科學課堂,知識獲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識如何獲得的過程更為重要。在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應該以學生自己動手觀察為主,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課堂常規(guī),為高年級段科學課打好基礎。

其次,在課堂中,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討論、發(fā)言。不能只要學生說出教師所希望聽到的內(nèi)容之后就立刻打斷。有時課堂紀律差,學生會在座位上說話有兩種可能:一是,教師的課堂氣氛沒調(diào)動好,學生不感興趣,轉而討論課堂外的問題;二是,學生對教師所講的有思考,但是沒有機會發(fā)言,學生找不到抒發(fā)的機會只能和周圍的同學說話。

最后,要把課堂常規(guī)的培養(yǎng)融入每一堂課,對于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不能一味批評,要在班中樹立榜樣作用。使用一些積極的方法提醒表現(xiàn)不好的學生,而不是消極地批評。對于上課不認真聽講的學生,采用提問等方法,而不是直接點名批評。同時注意學生在其他人回答時是否認真傾聽。

幼兒百科:蝸牛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qū)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只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蝸牛是一種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取食植物,產(chǎn)卵于土中或者樹上。在熱帶島嶼比較常見,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區(qū)。

不知道本文“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蝸牛》及教學反思”是否對你有所幫助,感謝您的閱讀,了解更多相關內(nèi)容可以瀏覽其他頁面!

幼兒園中班美術活動教案:烏龜與蝸牛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烏龜、蝸牛的外形特征,學畫烏龜、蝸牛。

2、能根據(jù)畫紙比例,嘗試合理安排畫面。

3、回憶對于顏色的認識并在自己的畫面上表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范畫,蠟筆,白紙、小烏龜一只。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出示小烏龜,“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是什么樣子的?你見過蝸牛嗎?蝸牛是什么樣子的?

二、觀察比較。(出示范畫)小朋友,你們能區(qū)別小烏龜和小蝸牛嗎?

什么地方是相同的?(烏龜、蝸牛背上都有硬殼,身體能縮在硬殼里。他們外形看上去都是圓圓的。)什么地方是不一樣的呢?(烏龜背殼上的花紋是一塊一塊的,而蝸牛背殼上的花紋是一圈一圈的。烏龜有腳,蝸牛沒有腳;蝸牛頭上有觸角,而烏龜沒有。)三、回憶對于顏色的認識和運用。

看看我們的蠟筆盒里有哪些顏色的蠟筆?

你們知道那些顏色是屬于深色的?哪些是屬于淺色的?他們有什么不同?

討論:我們給烏龜和蝸牛涂色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深色淺色相互搭配)四、幼兒作畫,老師巡視指導。

作品展示,評價

幼兒園大班美術活動:漂亮的小蝸牛


教育理論依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藝術領域中要求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jīng)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在幼兒園里,我經(jīng)??吹皆S多孩子在菜地邊、草叢里,逮蝸牛,看蝸牛,圍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聊得很高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觀察蝸牛的活動當中,他們是那么的喜歡蝸牛這個美麗的小生命,我靈機一動,何不引導孩子把自己熟悉的小蝸牛畫出來呢,他們一定很樂意。

教學目標1.引導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自由想象,畫出蝸牛的外形特征、動態(tài)及其生活環(huán)境。

2.培養(yǎng)幼兒用學過的或想象的花紋、線條裝飾蝸牛的"房子"的興趣,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蝸牛的外形特征。

教學難點運用花紋、線條、點等裝飾方法裝飾蝸牛的殼。

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蝸牛的實物錄像、蝸牛裝飾圖、線條的排列組合。

2.人手一份畫紙和水彩筆。

教學過程一、猜謎導入,引出課題。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猜謎語嗎?

幼:喜歡。

師:現(xiàn)在老師出個謎語,請小朋友猜,看誰最聰明,猜得又對又快!

沒有手,沒有腳,走路背個大房子,誰要輕輕把它碰,立刻回到房里頭。

幼A:烏龜。

幼B:不是,烏龜有腳、有手,應該是蝸牛。

幼C:對,是蝸牛,我見過。

師:你是在哪里見到小蝸牛的?它在干什么?

幼A:我在花園里看見了許多小蝸牛,它們在爬來爬去。

幼B:我在水塘里看見了許多小蝸牛,它們好像在睡覺,一動也不動。

幼C:我在操場上看見小蝸牛正在拼命地往前爬,它可能是餓極了,忙著去找東西吃。

幼D:我在欄桿上看見了小蝸牛,它好像是迷路了,老是在那爬來爬去的。

二、觀看蝸?;顒愉浵瘢龑в變河^察蝸牛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環(huán)境。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蝸牛的家園,再去看一看它們(播放錄像)。

1.觀察蝸牛背上的殼師:小朋友們注意看蝸牛背上有什么?

幼:蝸牛背上有一個殼。

師:蝸牛背上的殼像什么?

幼A:像一座房子。

幼B:像一座高山。

幼C:像一塊石頭。

幼D:我覺得像山洞。

幼E:像一頂帽子。

幼F:像一顆紐扣。

師:這個殼有什么用呢?

幼A:這個殼能保護小蝸牛。

幼B:有危險的時候,小蝸牛就能躲在里面。

幼C:天熱了,小蝸牛能在里面乘涼;天冷了,能進去暖和。

幼D:我知道小蝸牛沒有家,這個殼就是它的房子,它爬到哪里就把房子背到哪里。

師:蝸牛背上的殼是什么樣的?

幼A:彎彎曲曲的。

幼B:有一頭有個洞,一圈一圈像個圓。

幼C:不對,從里往外繞的圓。

幼D:是螺旋形的。

2.觀察蝸牛的身體師:蝸牛的殼很堅硬,他是用殼往前爬的嗎?

幼:不是,它是用身體往前爬的。

師:它的身體是什么樣子的?

幼A:老師,我見過,蝸牛的身體全是肉,白白的。

幼B:亮亮的,好像上面有水。

幼C:頭上有兩個觸角。

幼D:蝸牛的身體軟軟的,爬的時候伸得好長。

幼E:它爬得可慢了,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爬一步呢!

幼F:它當然爬得慢了,你看那么大的殼,身體卻這么小,都要把身體壓扁了!

幼G:說什么!蝸牛的身體本來就是軟的嘛!壓不扁的!

3.觀察、了解蝸牛的生活環(huán)境。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蝸牛喜歡住在什么地方嗎?

幼A:蝸牛喜歡住在花園里。

幼B:我看到蝸牛在池塘里爬了。

幼C:我看到蝸牛爬到草地上了。

幼D:我看蝸牛喜歡水,你看剛才那只縮進去的,一到水里頭就伸出來了。

幼E:快看這只蝸牛再往墻縫里爬呢,它喜歡住在墻縫里!

師:水塘、花叢、草地、菜田、墻縫,這些都是蝸牛喜歡住的地方。想想蝸牛為什么喜歡住在這些地方?

幼A:安全,別人發(fā)現(xiàn)不了。

幼B:有營養(yǎng)的東西可以隨時吃得到。

師:最主要的是這些地方比較潮濕,適合蝸牛生長。

三、激發(fā)幼兒繪畫興趣。

1.師:蝸牛喜歡在水池、草地、花叢、樹林、農(nóng)田等地方住,一遇到干旱或危險,它們就會立刻躲進小房子里。這么可愛的小蝸牛,小朋友們想不想把他們畫出來?

幼:想。

師:怎么畫呢?

2.幼兒討論蝸牛的畫法。

幼A:我想畫在草地上玩的小蝸牛。先畫小蝸牛的房子,再畫頭和身體,最后畫上草地。

幼 B:我覺得應該先畫蝸牛的身體,他朝哪里爬,身體就朝哪個方向,再畫上頭,還有頭上面的觸角,最后才能畫他的小房子,要不然房子的方向就歪了。

幼C:我想畫幾只蝸牛,有的在爬樹,有的在草地上玩。

幼D:我想畫幾只小蝸牛和小蜜蜂、小蝴蝶一起唱歌、跳舞。

幼E:我想畫蝸牛的一家在一起散步。

3.教師結合多媒體課件,重點引導幼兒欣賞、分析裝飾花紋,啟發(fā)幼兒運用花紋、線條、點等裝飾方法裝飾蝸牛的殼。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把蝸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為蝸牛的螺旋型房子裝飾一下,讓他們也能住上漂亮的房子呢?

四、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現(xiàn),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完成任務。

五、講評。

1.用視屏展示儀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師:說說你畫的小蝸牛在哪里玩的?

幼A:我畫的小蝸牛在蘋果園里玩的,爬著爬著在路上遇到了小蜜蜂、小蝴蝶、小兔還有小鳥在一起玩得可開心了。

幼B:我畫的是蝸牛的一家在菜田里找吃的,這是蝸牛的爸爸,這是蝸牛的媽媽,這些都是他們的寶寶。

幼C:我畫的是春天來了,小蝸牛穿著花裙子在跳舞。(蝸牛殼上裝飾的很漂亮)幼D:我畫的是剛剛下過雨,許多小蝸牛在花叢里鉆來鉆去,身上沾滿了美麗的花瓣,漂亮極了!

3.給作品取名。

師:小朋友畫的蝸牛真漂亮,你能給自己的畫取個名字嗎?

幼A:美麗的小蝸牛。

幼B:漂亮的小蝸牛。

幼C:開心的小蝸牛。

幼D:可愛的小蝸牛。

幼E:小蝸牛真漂亮。

幼F:蝸牛的一家。

4.引導幼兒學習評價作品。

師:你喜歡哪個小朋友的作品呢?

幼A:我喜歡李佳慧的畫,因為她畫的蝸牛身上有很多花瓣,特別漂亮。

幼B:我喜歡王子穆的作品,因為他畫了蝸牛的一家在一起吃飯、一起玩,多親熱呀!

幼C:我喜歡李子彤的畫,她把小蝸牛打扮得多漂亮,像個春姑娘!

教學評析蝸牛是孩子們熟悉的小動物,也是孩子們喜歡的小動物,他們平時雖然觀察過,但沒有像課堂上這樣全面、細致、深入的了解過,也沒有想過把它裝飾得很漂亮畫在自己的美術本上,通過老師的引導孩子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繪畫興趣濃厚,畫出的作品也是各有特色,令人大開眼界。這讓我深深地感到藝術源于生活,孩子們更容易理解,才能創(chuàng)作出好的作品!

幼兒園中班美術教案:可愛的蝸牛


活動目標:

1.能在已畫好的圖案上用各色紙繩沿輪廓繞貼,增加畫面的美感。

2.喜歡制作各種紙繩造型。

活動準備:

1.教具:已裝飾好的范畫,紙、膠水、已搓好的紙繩若干。

2.學具:已畫好的蝸牛人手一份,膠水人手一個,抹布每組一份,已搓好的紙繩每組一筐。

3.背景板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引起幼兒興趣。

1.師:在美麗的大森林里生活著許多可愛的蝸牛寶寶,你們看到過嗎?想看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可愛的蝸牛寶寶吧!

2.師(出示范畫):蝸牛寶寶可愛嗎?可愛在什么地方?(穿著漂亮的衣服)

二、引導幼兒討論制作方法、步驟,并示范。

1.師(出示蝸牛輪廓):這里有一只蝸牛寶寶也想穿上漂亮的衣服,我們請來了誰來幫助它?(紙繩)

2.師:我們怎么來把紙繩穿在寶寶的身上呢?需要請誰來幫助它?(膠水)

3.教師示范:首先,沿黑色的輪廓線涂上膠水,膠水要多涂一些,這樣紙繩才能貼的牢牢的。涂好后把手在抹布上擦干凈,再選擇你喜歡的顏色的紙繩沿輪廓繞貼,邊繞邊用手輕輕按壓,使紙繩貼牢在紙上,貼完了把多余的紙繩剪掉。貼紙繩的時候要一圈輪廓線貼完了再貼第二圈,每一圈都要靠的緊緊的,一圈挨著一圈,這樣蝸牛的背殼沒有空白的地方,一直貼到整個背殼都貼滿。

4.蠟筆裝飾蝸牛的身體。

師:我們的蝸牛寶寶現(xiàn)在想變得更漂亮,我們還可以請誰來裝扮它?(蠟筆)師:觀察一下蝸牛的殼是什么顏色的,待會選擇蠟筆顏色的時候就不要選一樣的顏色,因為一樣的顏色畫上去會看不清楚。

師:可以用各種漂亮的圖案、形狀來裝飾蝸牛寶寶的身體。最后把它剪下來,這樣蝸牛寶寶就完成了。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師幼一起回憶蝸牛寶寶變漂亮的過程。

2.師:我們還有許多蝸牛寶寶想穿上漂亮的衣服,請小朋友們?nèi)椭鼈兇┥掀恋囊路?/p>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自己制作紙繩貼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選用紙繩的顏色。提醒幼兒把剩余的紙繩放回筐內(nèi),保持桌面整潔。

四、評價作品,結束活動。

1.請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將蝸牛貼于背景圖上。

2.幼兒互評,你最喜歡哪只蝸牛,為什么?

延伸活動:

1.將幼兒制作的蝸牛布置在主題墻上,讓幼兒欣賞、感知蝸牛的特點。

2.區(qū)角中投放蝸牛的紙樣、其他動物的紙樣及各色紙繩,讓幼兒選擇材料制作。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平日里的美術活動大多以蠟筆畫為主,這次我選擇的紙繩造型的形式比較新穎,孩子們的積極性都很強?;顒恿鞒桃脖容^順暢,幼兒能夠與教師進行很好的互動配合,且作品比較成功。當然活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

1.示范的時候膠水涂得太少,導致紙繩沒有完全貼在紙張上,熱帶魚的輪廓比較模糊。

2.在前面導入部分的提問比較多,且都是自問自答,有些忽略了孩子們的回答。

相關推薦

下面給大家提供的是“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美麗的蝸?!芳敖虒W反思”,希望精彩的內(nèi)容能夠幫助到你!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草繩盤成螺旋狀,正確使用膠帶貼在圓形紙上。 2、指導幼兒使用顏料裝飾盤好的草繩,...

2020-07-0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烏龜、蝸牛的外形特征,學畫烏龜、蝸牛。 2、能根據(jù)畫紙比例,嘗試合理安排畫面。 3、回憶對于顏色的認識并在自己的畫面上表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范畫,蠟筆,白紙、小烏龜一只。 活動...

2019-12-12 閱讀全文

教育理論依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藝術領域中要求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huán)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jīng)驗和審美情趣,激發(fā)他們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情趣。在幼兒園里,我經(jīng)??吹皆S多孩子在菜地邊...

2019-12-12 閱讀全文

活動目標: 1.能在已畫好的圖案上用各色紙繩沿輪廓繞貼,增加畫面的美感。 2.喜歡制作各種紙繩造型。 活動準備: 1.教具:已裝飾好的范畫,紙、膠水、已搓好的紙繩若干。 2.學具:已畫好的蝸牛人手一份...

2021-07-15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