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活動《小兔做客》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說課稿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 幼兒園中班數(shù)教案設計思路根據(jù)中班幼兒的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本次活動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以故事"小兔做客"為主線,圍繞小兔去好朋友小熊家做客而展開,在"小兔去做客"的路上,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各種公共設施的作用(電話亭、廢物箱等),拓展和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在"小兔回家迷路了"的情節(jié)中,引導幼兒學習解讀路線圖,鼓勵幼兒嘗試用逆向思維思考,幫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線。這既是對幼兒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挑戰(zhàn),也是對學習方法的挑戰(zhàn)。
活動目標1.觀察并記住小兔做客的路線,嘗試逆向排序,幫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
2.大膽表達,進一步了解各種公共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1.經驗準備:幼兒對周圍常見的公共設施有初步的了解。
2.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小兔回家的路線圖、各種公共設施的小圖)。
活動過程一、情景導入,引出話題秋天到了,小熊家的蘋果豐收了,小熊想和好朋友小兔一起分享,于是就打電話給小兔:"喂喂喂,小兔你好,我家的蘋果豐收啦,我想請你來做客。"小兔高興極了:"謝謝小熊,可是我不認識你家,怎么去呢?"小熊說:"從你家出發(fā),經過廢物箱、超市、電話亭,很快就能到我家了。"小兔牢牢地記住小熊的話,很快到了小熊的家,兩個好朋友玩得真高興。(出示ppt)小兔為什么這么高興?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會經過哪些地方?(幼兒說不出的話,可出示第三張ppt提醒他)二、講述故事,理解情節(jié),拓展經驗1.了解電話亭的作用。
(1)時間過得真快,太陽下山了,小兔要回家了??墒撬浟诵⌒艿脑?,有點迷路了。小兔走呀走,先經過了哪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電話亭?
(2)小兔給小熊打電話會說什么?
小兔在電話亭里打電話給小熊:"小熊小熊,我迷路了,我在電話亭里,接下來再怎么走呢?"小熊說:"筆直往前走。"什么是筆直往前走?小熊的話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超市、廢物箱的作用。
(1)小兔聽了小熊的話,來到了哪里呢?更多內容請訪問(2)你們認識上面的字嗎?"世紀聯(lián)華"是什么地方?超市里有什么?你到超市去買過什么東西?走了那么久,你猜猜看小兔可能會進去買什么?
(3)小兔喝完了水,空瓶子該怎么辦呢(點擊畫面,出現(xiàn)"廢物箱")?
3.了解人行橫道、紅綠燈的作用。
(1)小兔現(xiàn)在經過了什么地方,為什么要停下來?
(2)馬路上為什么要有紅綠燈?
(3)小兔什么時候才能過馬路?
(重點引導幼兒討論黃燈的作用。)4.了解車站路牌的作用。
小兔來到了哪里,應該坐哪一輛公交車呢?(疑問:ppt上好像沒有車站?)三、人人操作,集體驗證1.繼續(xù)講述故事,回憶情節(jié)。
(1)小兔要回家了。小兔為什么不高興?
(2)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經過了哪些地方?
2.師生共同解讀畫面(操作材料)。
(1)圖片上有什么?箭頭表示什么意思?
(2)操作要求:小兔從小熊家出發(fā),沿著箭頭的方向前進,她先經過哪里,再經過哪里,最后回到自己的家。請你按照箭頭指示的方向有順序地為小兔做一張路線圖。
3.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操作時,多媒體上可以出示小兔去做客的路線圖,幫助幼兒記憶路線--逆向思維。
4.分享交流,集體驗證。
交流:小兔按照箭頭的提示回到了自己的家,說說她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小兔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謝謝你們的幫忙。原來,只要記住出發(fā)時的路線,動動腦筋,反過來想一想,就能找到回家的路線。(小結再斟酌一下。)反思一、教學目標與內容明確、適宜,體現(xiàn)較好的價值取向整個活動在關注幼兒獲得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指向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連接,即"進一步了解各種公共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注重幼兒能力的發(fā)展,即"觀察并記憶小兔做客的路線,嘗試進行逆向排序";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性情感,即體驗做客的快樂和幫助小兔找到回家路線(助人為樂)的快樂;同時,還感受到了思維活動的樂趣。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目標與內容的"整合性""發(fā)展性"。
二、教學過程較好地體現(xiàn)了"雙主體性"整個活動教師能關注幼兒的學習方式。為幼兒提供了人手一份操作材料,讓幼兒在"幫助小兔回家"的情景中動手操作、自主建構。在活動中,教師能適度采用角色扮演、及時小結、操作體驗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積極遷移生活經驗、拓展認知經驗,尤其是最后環(huán)節(jié)通過個別指導與集體驗證的兩種方式,使不同能力的幼兒在個體操作與集體交流中感知、運用"逆向思維"的排序方法。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教案《小兔做客》
設計思路:
根據(jù)中班幼兒的認知經驗和生活經驗,本次活動采用分組教學的形式,以故;小兔做客為主線,圍繞小兔去好朋友小熊家做客而展開,在;小兔去做客的路上,引導幼兒進一步了解各種公共設施的作用(電話亭、廢物箱等),拓展和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在小兔回家迷路的情節(jié)中,引導幼兒學習解讀路線圖,鼓勵幼兒嘗試用逆向思維思考,幫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線。這既是對幼兒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挑戰(zhàn),也是對學習方法的挑戰(zhàn)。
活動目標:
1.觀察并記住小兔做客的路線,嘗試逆向排序,幫助小兔找到回家的路。
2.大膽表達,進一步了解各種公共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對周圍常見的公共設施有初步的了解。
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小兔回家的路線圖、各種公共設施的小圖)。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出話題
秋天到了,小熊家的蘋果豐收了,小熊想和好朋友小兔一起分享,于是就打電話給小兔:喂喂喂,小兔你好,我家的蘋果豐收啦,我想請你來做客。小兔高興極了:謝謝小熊,可是我不認識你家,怎么去呢?小熊說:從你家出發(fā),經過廢物箱、超市、電話亭,很快就能到我家了。小兔牢牢地記住小熊的話,很快到了小熊的家,兩個好朋友玩得真高興。(出示PPT)小兔為什么這么高興?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會經過哪些地方?(幼兒說不出的話,可出示第三張PPT提醒他)
二、講述故事,理解情節(jié),拓展經驗
1.了解電話亭的作用。
(1)時間過得真快,太陽下山了,小兔要回家了??墒撬浟诵⌒艿脑?,有點迷路了。小兔走呀走,先經過了哪里,你是怎么看出來的?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過這樣的電話亭?
(2)小兔給小熊打電話會說什么?
小兔在電話亭里打電話給小熊:;小熊小熊,我迷路了,我在電話亭里,接下來再怎么走呢?小熊說:筆直往前走。什么是筆直往前走?小熊的話是什么意思呢?
2.了解超市、廢物箱的作用。
(1)小兔聽了小熊的話,來到了哪里呢?
(2)你們認識上面的字嗎?世紀聯(lián)華是什么地方?超市里有什么?你到超市去買過什么東西?走了那么久,你猜猜看小兔可能會進去買什么?
(3)小兔喝完了水,空瓶子該怎么辦呢(點擊畫面,出現(xiàn)廢物。
3.了解人行橫道、紅綠燈的作用。
(1)小兔現(xiàn)在經過了什么地方,為什么要停下來?
(2)馬路上為什么要有紅綠燈
(3)小兔什么時候才能過馬路?
(重點引導幼兒討論黃燈的作用。)
4.了解車站路牌的作用。
小兔來到了哪里,應該坐哪一輛公交車呢?(疑問:PPT上好像沒有車站?)
三、人人操作,集體驗證
1.繼續(xù)講述故事,回憶情節(jié)。
(1)小兔要回家了。小兔為什么不高興?
(2)小兔去小熊家的路上經過了哪些地方?
2.師生共同解讀畫面(操作材料)。
(1)圖片上有什么?箭頭表示什么意思?
(2)操作要求:小兔從小熊家出發(fā),沿著箭頭的方向前進,她先經過哪里,再經過哪里,最后回到自己的家。請你按照箭頭指示的方向有順序地為小兔做一張路線圖。
3.幼兒自主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操作時,多媒體上可以出示小兔去做客的路線圖,幫助幼兒記憶路線--逆向思維。
4.分享交流,集體驗證。
交流:小兔按照箭頭的提示回到了自己的家,說說她都經過了哪些地方?
小兔安全地回到了自己的家,謝謝你們的幫忙。原來,只要記住出發(fā)時的路線,動動腦筋,反過來想一想,就能找到回家的路線。(小結再斟酌一下。)
反思一、教學目標與內容明確、適宜,體現(xiàn)較好的價值取向整個活動在關注幼兒獲得知識的同時,更多地指向將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緊密連接,即進一步了解各種公共設施與人們生活的關系;注重幼兒能力的發(fā)展,即觀察并記憶小兔做客的路線,嘗試進行逆向排序;;培養(yǎng)幼兒的社會性情感,即體驗做客的快樂和幫助小兔找到回家路線(助人為樂)的快樂;同時,還感受到了思維活動的樂趣。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目標與內容的整合發(fā)展性。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活動:小熊請客
活動目標:
1.能發(fā)現(xiàn)、再現(xiàn)物體的序列,體驗不同的排序方法。
2.能在操作活動中有規(guī)律地設計圖案,提高動手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多樣性,初步感知數(shù)學中的規(guī)律美。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花環(huán)、手鏈、項鏈的半成品材料若干,操作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感知規(guī)律。
1.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并講出其中的規(guī)律。
(1)教師:今天小熊搬新家了,它請了三位好朋友到家里去做客,看看它們是誰呀?(小兔,小貓,小狗)(2)教師:去小熊家有三條不同的路,三位好朋友各走了一條小路,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走的是怎樣的小路呢?
小兔:紅藍排列的小路。小貓:紅黃黃排列的小路。小狗:紅黃藍排列的小路。
2.引導幼兒按規(guī)律排列教師:三個好朋友都到小熊家了,小熊可開心了,為小動物們準備了它們最愛吃的食物呢!可是想吃這些食物可沒那么容易哦!小熊還為小動物們提供了沒有裝飾完的盤子呢,我們只要把小熊的盤子裝飾完,最愛吃的東西就會出現(xiàn)了。
小兔:不同顏色(紅黃方塊)一格一的排列下去(說對了,出現(xiàn)蘿卜)小貓:不同大?。ㄒ欢浯蠡ǘ湫』ǎ┮桓穸呐帕邢氯ィㄐ◆~)小狗:不同形狀(正方形、圓形、三角形)一、一、一的排列(骨頭)(二)應用創(chuàng)作1.簡單介紹活動內容。
教師:小動物們吃完小點心可開心了,小熊還想請你們開個舞會呢!你們想去嗎?那我們一起來打扮一下吧!這兒(出示成品)師:這兒有花環(huán)、手鏈、項鏈和小旗,戴在身上可漂亮啦!
(出示半成品)師:老師也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材料,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有什么呢?可是要裝飾這些東西可不是隨意的哦,需要根據(jù)一定的規(guī)律排序的,如果不按規(guī)律的話可不好看哦!現(xiàn)在請你們選擇一種去裝飾吧!
2.幼兒小組活動。
(三)評價活動教師: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可以去跟爸爸媽媽說一說你是怎么裝飾的,請爸爸媽媽幫我們戴一戴。
教師:誰愿意上來講講你裝飾的是什么?是按照什么規(guī)律做的呢?(評價正確的2人)活動延伸:
游戲活動:音樂響起來了,讓我們去小熊家跳舞吧!舞會結束了,請小朋友們把東西放回籃子吧!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活動:貓媽媽家去做客
目標:
1.感知10以內的數(shù)量,理解數(shù)字與數(shù)量的關系。
2.學習根據(jù)數(shù)字和圖形標志匹配相同數(shù)量的幾何圖形,并能聽懂要求進行操作。
3.知道做客的基本禮儀,體驗去做客的快樂。
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1)與幼兒數(shù)量相等的貼有7-10不同數(shù)量魚的盆子。
2)貼有數(shù)字圖形的手環(huán)和一定數(shù)量的三種幾何圖形。
2.課件:去小貓家去做客的路上風景及遇到的小動物。
3.教具:貼有7-10數(shù)字的操作板。
過程:
一、準備去做客。
1.交流做客的禮儀:
師:小朋友們今天啊老師要和小朋友一起去貓媽媽家做客,你們說好不好?
師:小朋友老師要問問你去可人家做客要注意什么,能不能直接自己推門一聲不吭,招呼不打就進去了?
幼:不能。
師:對,不能這樣,那要怎么樣呢?
幼:敲門,到招呼……師總結:我們到了客人家呀要先敲門,或者按門鈴,進去后還要有禮貌的問好、打招呼。
2.準備禮物:
師:但是這樣我覺得還不夠,你們說我們這樣兩手空空的去好不好???
幼:不好師:那請小朋友來說說去別人家做客我們可以帶什么?。?/p>
幼:……、……師:可以帶……、……這些送給別人的東西我們可以叫它禮物。
那小朋友想一想我們去貓媽媽家,貓媽媽最喜歡什么呀?
幼:魚師:貓媽媽呀可喜歡吃魚了,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準備了送給貓媽媽的禮物,那就是貓媽媽喜歡的魚。
請小朋友輕輕的把準備好的魚拿起來,然后觀察一下你的盆子里有幾條魚,舉手告訴我。
請1-2個幼兒說一說你的盤子里有幾條魚。
師:老師這里也準備了魚,我們看看有幾條。(師幼共同數(shù))啊,我有7條魚。
二、去做客的路上。(感知10以內的數(shù)量)1.出發(fā)前的準備:
師:現(xiàn)在我們給貓媽媽的禮物也準備好了,我們出發(fā)吧,去貓媽媽家吧好不好。去貓媽媽家的路上我們還會遇到好多小動物呢,請你仔細看看他們是誰?
好了,請小朋友站起來,站在小椅子邊上,跟我一起出發(fā)吧。
2.去的路上:
教師隨這畫面的變化提不同的問題。(是誰呀,有幾個?)8、9的時候與幼兒一起數(shù)一數(shù)三、去家里做客。(理解數(shù)字的含義,會用數(shù)字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1.貓媽媽家到了,學習做客的禮儀:敲門,你好,歡迎你們。
師:啊,貓媽媽家到了,我們先要怎么樣啊,(敲門)貓媽媽把門打開了,我們來和貓媽媽打個招呼吧(貓媽媽你好)2.給貓媽媽送禮物師:哎呀,你們帶了怎么多魚給我呀,謝謝你們,但是貓媽媽年紀大了,數(shù)不清了,請小朋友幫我一個忙好嗎?
幫我把它放到相應的數(shù)字下面師:我們來看看怎么放,這快板上有數(shù)字7、8、9、10、那你們說7下面貼幾條魚,8下面呢,9下面呢,10下面呢。
我們看看老師這里我們剛才數(shù)了是幾條,(10條),那我應該貼在數(shù)字幾下面。
分組貼,一次為7、8、9、10條師:我來幫貓媽媽檢查一下對不對。撿幾個盆子數(shù)一數(shù)(8、9、10)3.貓媽媽也要送禮物給我們。
(1)提出要求:貓媽媽要送手環(huán)給我們,不過她還沒做好呢,貓媽媽要考考小朋友你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做出來。做對了貓媽媽就會把手環(huán)送給你。
(2)介紹材料:手環(huán)上有數(shù)字圖形標記,請看清楚手環(huán)上的數(shù)字和圖形標記就貼幾個相應的幾何圖形。(視頻演示:三角形、長方形)(3)幼兒操作:指導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要看清楚數(shù)字和幾何圖形。
(4)交流:我做了幾個手環(huán),數(shù)數(shù)有幾個什么幾何圖形。
四、結束。
沒做完的幼兒可以在區(qū)域游戲時完成。
目標:
1.感知10以內的數(shù)量,理解數(shù)字與數(shù)量的關系。
2.學習根據(jù)數(shù)字和圖形標志匹配相同數(shù)量的幾何圖形,并能聽懂要求進行操作。
3.知道做客的基本禮儀,體驗去做客的快樂。
準備:
1.幼兒操作材料:
1)與幼兒數(shù)量相等的貼有7—10不同數(shù)量魚的盆子。
2)貼有數(shù)字圖形的手環(huán)和一定數(shù)量的四種幾何圖形。
2.課件:去小貓家去做客的路上風景和家里的照片。
3.教具:貼有7—10數(shù)字的操作板。
過程:
一、準備去做客。(復習10以內的數(shù)數(shù))1.交流做客的禮儀:
2.準備禮物:
請每位幼兒每人撈一盆魚,說說盆里有幾條魚。
二、去做客的路上。(感知10以內的數(shù)量)1.出發(fā)前的準備:
請幼兒仔細看好我們去貓媽媽家的路上都看見了什么?我們待會要原路返回的。
2.去的路上:
教師隨這畫面的變化提不同的問題。
三、去家里做客。(理解數(shù)字的含義,會用數(shù)字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1.貓媽媽家到了,學習做客的禮儀:敲門,你好,歡迎你們。
2.給貓媽媽送禮物:貓媽媽要求你們根據(jù)你們魚的數(shù)量分別放在不同數(shù)字的筐里。
3.貓媽媽也要送禮物給我們。
(1)提出要求:貓媽媽要送手環(huán)給我們,不過她只給我們做了一半,還有一半要我們自己想辦法做出來??伎嘉覀儼⒙斆?。
(2)介紹材料:手環(huán)上有數(shù)字圖形標記,請看清楚手環(huán)上的數(shù)字和圖形標記就貼幾個相應的幾何圖形。
(3)幼兒操作:指導有困難的幼兒,提醒幼兒要看清楚數(shù)字和幾何圖形。
(4)交流:我做了幾個手環(huán),數(shù)數(shù)有幾個什么幾何圖形。
四、回家。
從原路返回,幼兒邊走邊數(shù)。
幼兒園中班數(shù)學活動設計教案:為小兔做餅干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的大小與數(shù)量的關系。
2、學習用數(shù)字、圖形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1、用紙板剪成的大大小小的"餅干"若干。
2、人手一個圓形積木或瓶蓋、橡皮泥、泥工板、記錄紙。
活動過程:
一、為小兔做餅干。
1、出示兔子玩具及"餅干"。小兔子從點心店里買了一盒好吃的餅干,它們是什么樣的呢?(有大有小)2、小兔子吃了還想吃,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再做一些餅干。
3、引導幼兒瓶蓋或圓形積木等不同模具在泥工板上壓印餅干,看看每塊橡皮泥能做幾塊餅干,并用寫數(shù)字或畫圖形(圓點、短線等)的方法記錄。
4、在操作中,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做餅干時采用的方法,并引導幼兒探索怎樣壓印才能多做一些餅干。
5、從幼兒所做的餅干數(shù)量的不同,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在同樣大小的"面皮"上壓印的餅干大小與數(shù)量的關系:餅干大,數(shù)量少;餅干小,數(shù)量多。
二、誰做的餅干多。
1、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做出的餅干數(shù)量,比一比誰做的餅干多,為什么。
2、找出餅干做得最多的幼兒,請他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模具,怎么做的,什么能做這么多。
3、幼兒再次嘗試做餅干,將前后兩次的操作結果作一次比較,發(fā)現(xiàn)在同樣大小的面積上壓印的餅干大小與數(shù)量的關系,初步獲得如何有效合理地在有限的"面皮"上印制餅干的經驗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