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自制玩具在幼兒園活動中的運用
發(fā)布時間:2019-12-12 幼兒園親子植樹活動方案 幼兒園親子室內活動方案 幼兒園親子班活動方案玩具是幼兒游戲的媒介。當前,國際上正流行由成人與幼兒一起,利用各種生活材料或自然材料制作玩具的新趨勢。研究表明,3~6歲的幼兒對具有操作性的自制玩具最感興趣,這些幾乎不用花錢的玩具,既簡單又充滿趣味。由此,我們嘗試邀請家長結合幼兒園的各種活動,和幼兒一起利用各種自然材料自制玩具。在制作的過程中,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創(chuàng)造力等各種素質都得到了培養(yǎng);在共同操作的過程中,親子關系變得更加融洽,家長和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進一步加強。
一、在主題活動中滲透自制玩具
不同階段的主題活動為幼兒園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提供了契機。我們結合主題活動的開展,借助家委會的力量發(fā)動家長參與自制玩具。如在“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我們先發(fā)動家委會的家長與幼兒一起進行玩具制作:運用各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廢舊紙盒制作成床、衣柜、桌子、凳子、沙發(fā)及家用電器。用長紙盒和圓紙片制作各種車輛、樓房;用紙筒做各種餐具……教師將這些作品展示在教室門口的走廊上,其他家長看了也紛紛效仿,開發(fā)出更有新意的作品。在開展“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幼兒用這些自制的“家具”布置新家,在操作的過程中,認識房間的名稱、功能和里面的設施,玩具的使用使幼兒的認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在區(qū)角活動中呈現自制玩具
主題背景下的區(qū)角活動是幼兒特別喜歡的一個內容。在活動中我們會為幼兒創(chuàng)設各種活動區(qū),其中就有專門利用自制玩具布置的區(qū)角。如在美工區(qū),有親子用收集來的貝殼制作的藝術小人;在建構區(qū),可以看到親子利用酸奶瓶制作的飛機、長頸鹿,用牛奶盒制作的水車、房子,用快餐盒制成的各種帽子等,還有用各種牙膏盒、火柴盒、香煙盒制成的栩栩如生的小動物。
為了使玩具更趨形象、逼真,我們會給予家長充足的時間來制作。如在表演區(qū),教師請每位家長和幼兒一起用廢舊材料制作服飾,并告知家長一周后舉行“我型我秀”的PARTY。幾天后,各種表演服飾應有盡有,有的是用一次性桌布制成的,有的是用塑料袋縫起來的,還有的是用一次性筷子扎在一起做成的。有幾位家長還結合民族特色制作了維吾爾族的帽子、藏袍、哈達等,各式各樣、琳瑯滿目。開PARTY那天,幼兒穿著和家長一起制作的服飾進行表演,臉上充滿了自信的笑容。這一活動也讓家長明白玩具不是越貴越好,有些自然物經過加工就能成為很好玩的玩具。
三、在戶外活動中投放自制玩具
戶外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制玩具也可以充當幼兒戶外活動的小器械。家長中不乏有各種各樣的能工巧匠,他們有的木工手藝精湛,有的縫紉技術高超,有的會修理家電,有的是建筑能手……邀請家長參與幼兒戶外游戲材料的制作,和幼兒一起制作好玩的玩具,既能讓家長和幼兒一起享受游戲的快樂,同時也可以豐富幼兒戶外活動的材料和游戲內容。這一倡議得到了家長的積極響應,僅僅幾天時間教師就陸續(xù)收到了家長和幼兒用廢舊無毒材料制作的精美沙包、布制飛盤、多功能球、陀螺、紙盒小房子、鐵滾環(huán)、鍵子、小風車、小推車等玩具。
拿著這些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的玩具,我們先請幼兒想象并討論玩具可以怎么玩,然后再放手讓幼兒到戶外活動中探索不同的玩法。如在玩布制飛盤玩具時,幼兒嘗試練習自拋、兩人互拋、一人拋多人搶、飛盤追人比賽等玩法;在玩多功能球時,幼兒探索出了踢球、滾球、拋球、傳球、項球、夾球等12種玩法,當幼兒“發(fā)明”出新的玩法后會興趣大增,招呼更多的同伴參與游戲(由一人玩到多人玩),由無序玩到分組競賽,由玩一種玩具到兩三種玩具結合起來玩。這些玩具的投放使用,激發(fā)了幼兒參加戶外活動的興趣,促進了幼兒身體機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
四、在集體教學中巧用自制玩具
巧用自制玩具開展集體教學活動,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更發(fā)揮了農村幼兒園的特色。如在認識鐘的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家長和幼兒共同制作可以轉動的鐘。為了保證自制鐘的準確性,教師給每位家長發(fā)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明了制作要點和制作時必須注意的事項。在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時,每個幼兒都拿出了一個漂亮的鐘,有用盒子做成的,有用硬紙板剪成的,也有用吸管做成的,還有用可樂瓶剪成的……幼兒拿著自己和家長一起制作的鐘,在活動中興致高昂,教學活動很順利地就完成了。之后,還可以讓幼兒把鐘帶回家,和家長一起玩“幼兒園的一天”“爸爸媽媽的一天”等游戲,如幼兒介紹自己起床、上幼兒園、吃飯的時間,家長介紹自己上下班的時間,由幼兒在鐘面上相應地撥動時針和分針并請家長檢驗。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不僅認識了時間,還了解了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增進了親子之情。
五、結合節(jié)日開展親子制作活動
結合節(jié)日開展親子制作活動,會賦予節(jié)日本身更多的意義。如在“三八”婦女節(jié),教師指導親子制作“愛心卡”,教師請爸爸幫忙,和幼兒一起將食品包裝材料做成美麗的“愛心卡”獻給媽媽;在“六一”親子活動中,教師指導家長與幼兒一起制作“恐龍世界”“紙盒變變變”“眼中的大橋”等新穎、有趣的教玩具,共享共同制作的樂趣。
結合“世界環(huán)境日”開展親子制作活動,可以很好地加深家長與幼兒對環(huán)境日的理解?;顒又校處焺?chuàng)設了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在走廊中拉起了橫幅,上面寫著“送給地球媽媽的禮物——愛護我們的家園”。教師還在材料的收集與制作方面為家長提供指導,并把家長和幼兒一起制作的作品放在展示區(qū)進行展示,為家長和幼兒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要充分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制作玩具,利用手工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的活動?!睆U舊材料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在倡導低碳生活的今天,教師可以發(fā)動家長一起行動起來,搜集身邊的各種廢舊資源,變廢為寶。一件件不用花錢、簡單又充滿趣味的玩具,將很快呈現在幼兒面前。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玩具教案
中班主題活動玩具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等內容,樂意探索各種玩具的玩法,了解他們的不同性能和作用,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玩具教案吧。設計思路:
最近我們在開展“玩具總動員”的主題活動,玩具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而且平時在家孩子玩得最多的、接觸的最多的也就是玩具。但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也發(fā)現對于玩具的各種不同特質,到底怎么玩,孩子也不知道所以然。今天開展這節(jié)活動讓孩子在玩玩、說說中了解不同玩具的不同特質,體驗和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快樂。
活動目標:
1、樂意探索各種玩具的玩法,了解他們的不同性能和作用。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電動玩具、木制玩具、塑料玩具、毛絨玩具、發(fā)條玩具等。
2、幼兒自帶玩具。
3、不同型號的電池。
活動過程:
一、觀察擺弄
1、參觀各種玩具。
2、討論:怎樣能把玩具放得整整齊齊,哪些玩具可以放在一起。
3、嘗試將不同玩具進行分類擺放。
4、說說自己會喜歡哪些玩具,可以怎樣玩,怎樣不使玩具損壞。
5、每人挑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找出不同的玩法。
二、交流介紹
1、介紹:剛才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2、共同尋找一種玩具的幾種玩法。
小結: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玩法,同一玩具也可有不同的玩法。
三、嘗試發(fā)現
(一)討論:電動玩具為什么不能動起來?
(二)分辨電池
1、找出電池的相同處:電池的兩頭,分別表示不同的兩極:一正、一負。
2、比較各種電池的不同(顏色、大小、高低、粗細等)
(三)試著裝電池
3、告訴幼兒裝電池方法。(兒歌:胖胖小屁股,坐在彈簧上、圓圓小腦袋,帶頂小帽子)
4、兩位幼兒一組,為電動玩具裝電池。
5、電池裝好了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
四、快樂體驗
1、交流各自是怎么裝電池的。
2、嘗試用路輪換、猜拳等方法,使大家都能有機會玩到玩具。
活動延伸:
1、繼續(xù)和同伴一起玩玩具,找找玩的新方法。
2、在區(qū)域中放置一些不同大小的電池和相應的玩具,供幼兒裝配和游戲。
幼兒園中班活動教案:玩具大家玩教案
中班主題活動玩具大家玩教案(附教學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動設計背景,活動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活動準備,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內容,通過活動,逐步體會大家一起玩的快樂,懂得玩別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別人的同意,學習與同伴友好地一起玩,適合幼兒園老師們上中班主題活動課,快來看看玩具大家玩教案吧?;顒釉O計背景
現代獨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他們擁有許多玩具,但常因缺少玩伴而不會與人分享玩具,和別人一起玩。本次活動,讓幼兒將自己的玩具帶到學校和同伴一起玩,使其體會分享的快樂,并從中激發(fā)幼兒交往的愿望,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交往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逐步體會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2、懂得玩別人的玩具,要先征得別人的同意,學習與同伴友好地一起玩。
3、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并珍惜這份友情。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教學重點、難點
1、玩家大家玩。
2、友好地玩。
活動準備
1、每人自帶一件玩具。
2、皮球若干。
3、與大班老師聯系,擬訂和大班幼兒共同玩皮球的計劃。
教學過程:
激發(fā)情緒,介紹玩具,看別人玩---體驗情緒,和同伴玩,和大哥哥一起玩---形成理念,大家一起玩才快樂。
一、 情境一
1、介紹個人的玩具。
(1)讓每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是什么、怎么玩)。
教師可讓幼兒邊介紹邊示范,以激發(fā)幼兒玩的興趣和愿望。
教師可邊介紹邊將玩具歸類。
2、玩玩具。
(1)幼兒相互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
老師觀望不提示,讓幼兒自然地交換玩具,相互交往。
(2)講評
請玩得多的和玩得少的幼兒來做一下情景表演,讓幼兒討論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應該怎么辦?
老師小結。
(3)幼兒多次交換玩具,大家一起玩。
二、情境二
1、組織中班幼兒觀察大班幼兒玩球。
2、大、中班幼兒結對子一起玩。
3、兩對幼兒在一起玩球,三對幼兒在一起玩球。
4、全體幼兒排成四行練習在操場里滾球。
每個幼兒兩腿分開,并排成一縱隊。每排第一個是大班幼兒,他雙手捧,從兩腿間往后滾球。最后一個幼兒雙手把球接住,并跑到隊前往后滾球。以此類推,直到全體幼兒均輪滾發(fā)球完畢。
三、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都可進行這類活動教育。幼兒只有在不斷的情緒體驗中,才能形成正確的觀念。
教學反思
培養(yǎng)分享意識是幼兒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這次活動通過讓幼兒與大家一起玩玩具深刻地體現了這一意識?;顒油ㄟ^介紹玩具、玩玩具、觀察活動等形式,使幼兒在玩的過程中自主體驗到要與他人分享。但在整個活動中,我在組織幼兒觀察大班幼兒玩球時,沒能指出觀察的方法、重點等具體內容,這樣一來,幼兒會覺得茫然,看著別人游戲只是會覺得開心,并不懂得去記憶、模仿。
幼兒園中班親子活動:親子趣味運動會
一、活動時間:20xx年 月 日上午
二、活動主持人:徐艷
活動小組:中班班年級組及家長委員會成員
三、活動內容:親子趣味運動會
四、游戲項目:
1.親子游戲“坦克車”(集體游戲)
目的:在家長的指導下學習分工、溝通、創(chuàng)造;加強幼兒與幼兒,家長與家長,家長與幼兒之間的配合;練習剪與粘的技能。
準備:報紙若干、剪刀、透明膠若干。
玩法:
(1)在規(guī)定時間內制作“坦克”鏈條:將報紙連成一個大圓。
(2)家長幼兒站在報紙上,手托起上方的報紙形成一個坦克鏈條。
(3)手腳同時移動鏈條向前走,先到者為勝。
2、親子游戲“抱孩子”(可選游戲)
目標: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體驗與成人合作的快樂。
準備:羊角球
玩法:幼兒從指定的點跳羊角球,家長跟在后面跑,到終點后,家長快速抱起幼兒跑回原點,拍下一個人的手,依次輪流。
3、親子游戲“套圈” (可選游戲)
玩法:在一定距離內,家長跟著孩子套圈,兩人做到終點椅子上為勝利者。
4、親子游戲“兩人三足接力賽” (可選游戲)
玩法:參加游戲者排成三路縱隊(孩子站在右邊),將中間的兩條腿分別用兩根繩子捆綁在一起。兩人三足向前行走繞過障礙物返回起點線。依次進行接力。
5、親子游戲“聽話的小球” (可選游戲)
目標:發(fā)展幼兒的腿部力量和控制能力。
準備:四條跑道、每個家庭一只皮球
玩法:爸爸或媽媽、小朋友分別站在場地的兩邊,游戲開始,爸爸用腳運球至小朋友處,,小朋友接球后,爸爸或媽媽和小朋友背靠背,夾住皮球運至出發(fā)點,先到者為勝。
規(guī)則:爸爸必須用腳帶球走,不能用力踢球。
6、親子游戲“運氣球” (可選游戲)
目標:培養(yǎng)幼兒與成人的合作能力,發(fā)展幼兒的平衡感。
準備:未充氣的氣球若干,大箱子四只,跑道四條。
玩法:爸爸或媽媽和小朋友站在起點處,游戲開始,爸爸或媽媽用嘴把氣球吹鼓并打結(不可以小于氣球范樣),小朋友拿著氣球快速跑到指定地點,游戲反復進行,在規(guī)定時間內,以氣球數量多者為勝。
7、親子游戲“生命之旅”(集體游戲)
目標:體驗角色互動后彼此的感受;增強親子間的感情,學會信任彼此;幼兒通過語言提示家長下面的任務,促進孩子的語言發(fā)展。
準備:蒙眼的眼罩,場地布置(大約15分鐘的路程,在旅程中設置不同障礙)
規(guī)則:家長蒙上眼,幼兒牽著家長的手,帶領他們越過障礙、期間家長不能取下眼罩,只能根據幼兒的語言和肢體幫助走完全程。到終點后家長在幼兒的帶領下坐到小椅子上,幼兒站在家長身旁,最后家長取下眼罩,所有爸爸、媽媽、幼兒手拉手同唱歌曲《感恩的心》,彼此最真誠地感謝親人、感謝同伴。
五、活動安排:
1.8:30
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玩具柜
活動目標:
1.學習收拾整理房間的簡單方法。
2.樂意自己收拾整理房間,保持環(huán)境的清潔整齊。
3.能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注意保持環(huán)境的整潔有序。
活動準備:
事先排練好兩段幼兒在家游戲的情境表演。
活動過程:
(一)集體觀看情境表演。
1.觀看情境表演一。
明明在家里,看完書后隨手往地上一扔,然后坐在地上玩汽車,接著把膠粒往桌上倒,弄得滿桌滿地都是。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扔下膠粒就跑出去了……2.觀看情境表演二。
偉偉在家里,看完書后把書放回書架,然后坐在地上玩汽車,把汽車放在櫥里后,接著把墻角的膠粒桶放到桌上,用一個玩一個。外面有人喊他出去玩,他把膠粒放回桶里,把桶放回墻角再出去……(二)引導幼兒討論,知道整齊清潔的環(huán)境能使我們感到舒適。
教師:你喜歡誰的家?為什么?說說自己在家里是像明明還是偉偉。我們應該向誰學習?
(三)請幼兒說說應該怎樣收拾整理房間。
教師:偉偉是怎樣收拾整理房間的?這樣收拾整理有什么好處? 、(四)幼兒實踐練習。
1.請1~2位幼兒幫助明明整理自己的房間。
2.請幼兒看看班上的玩具是如何擺放的,并說說這樣擺放有什么好處。
3.游戲"送玩具"。
教師請幼兒仔細觀察各種玩具在玩具柜中的位置,并記在心里。 、活動延伸:
平時游戲結束后,及時提醒幼兒立即收拾、擺放好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