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集合十一篇)

發(fā)布時間:2025-06-06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1

特點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可兼用其它表達方式;以鮮明的態(tài)度表明觀點或主張;以充分的材料證明其觀點或主張。

要素論點-對所論述的問題所持的觀點、態(tài)度。論點有中心論點、分論點兩種,有的議論文只有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中心論點、分論點均有。

論據(jù)-對論點進行證明的材料、依據(jù)。論據(jù)有事實論據(jù)和理論論據(jù)兩類。

論證-用論據(jù)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論證有歸納法(個別到一般)和演繹法(一般到個別)兩類。

分類立論文-從正面論述其觀點、說明其觀點的正確,如《懷疑與學問》。

駁論文-對反面論點進行駁斥,確立起正確觀點。

結構

基本結構引論-開頭部分,提出問題。

本論-主體部分,分析問題。

結論-結尾部分,解決問題。如《談骨氣》開篇提出論點,并作解釋和分析,后用三個實例三個方面證明論點,最后提出號召。

論證結構并列式文章的層次、段落之間、論據(jù)之間是平行的、并重的、《紀念白求恩》

對照式論述中把兩種事物作對照,如《想和做》。

層進式論述的層次一層比一層推進、深入,如《談骨氣》。

總分式先總后分

先分后總如《哨子》

總-分-總如《談骨氣》

方法

例證法運用典型事例說明觀點,如《理想的階梯》中列舉了愛迪生、魯迅、巴爾扎克等例。

引證法引用經(jīng)典或名言、諺語等證明論點,如《畏懼錯誤就是毀滅進步》中引用了達爾文、黑格爾、戴維、歌德等名人的話。

喻證法借助形象的比喻來說明論點,如《批評與自我批評》中用“打掃衛(wèi)生”、“洗臉”來比方。

對比法用反向事例或對比說明論點,如《理想的階梯》中用“沒有理想的人”“不愛惜時間”與“有理想的人”“珍惜一分一秒”加以對比論證。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2

學習每一門科目都要有好的學習方法,要想學好中考語文的知識點就要勤奮背誦,下面是由好工具范文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xx中考語文必背知識點,希望大家可以幫助到大家!

20xx中考語文必背知識點(一)

結合文章內容舉例子、提建議、說看法或暢想未來。

1、常見寫作方法、表現(xiàn)手法

聯(lián)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比較、對比、襯托、反襯、烘托、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后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1)象征(托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xiàn)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托深遠之意。

(2)襯托: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征。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后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后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后照應,情節(jié)嚴絲合縫。

(8)照應: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議論文:強化論點。散文:反復地抒發(fā)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聯(lián)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jié)更生動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xiàn)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20xx中考語文必背知識點(二)

感悟說明語言。

修飾性、限制性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shù)、更、也許、常常、在當時、絕大部分、主要、幾乎……)能否刪除或替換,為什么?

語言準確類答題方法:

1.“”詞好在哪里?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夠激發(fā)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2.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這樣的題目分四步:

A:判斷,一般是不能刪

B:解釋這個詞語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在程度.狀態(tài).性質.范圍等方面加以限制.

C.比較:即比較刪掉這個詞語與沒有刪掉以前的區(qū)別,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意思變?yōu)椤啊?,與實際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D結尾一定要有這樣的句子:這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答題模式:不能刪。因為“”詞表示……,刪掉后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這與文意不符。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20xx中考語文必背知識點(三)

掌握說明方法,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模式:方法+效果+特征

“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說明對象)的……(特點)?!?/p>

1分類別:把……分別加以說明,顯得條理清楚

2引用:引用……,突出了……既增強了說服力,也增強了趣味性

3打比方:生動形象說明了……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作詮釋:對……進一步解釋說明,讓讀者對……有進一步的認識.

5舉例子:具體說明……的特點,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6下定義:準確而簡明地揭示了……的本質特點,使說明更加嚴密。

7作比較:把……和……相互比較,突出強調了……的特點.

8列數(shù)字: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準確更有說服力。

9.列圖表:具體說明了……特點,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10.摹狀貌:具體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顯得生動活潑.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3

詞語解釋

第一冊 1.委屈:受到不應有的指責和待遇。心里難過。 2.粼粼:形容波光。 3.狼藉:亂七八糟的樣子。 4.慘淡:凄慘暗淡,不景氣。 5.賦閑:失業(yè)在家。 6.頹唐:衰頹敗落。 7.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情況心里感到悲傷。 8.情郁于中:感情聚積因心里不得發(fā)泄。 9.瑣屑:細小而繁多的事。 10.確鑿:確實。 11.輕捷:輕快。

12.鑒賞:鑒別,欣賞。 13.人跡罕至:少有人來。罕,希少。

14.人聲鼎沸:人聲喧鬧的意思。 15.詫異:驚奇。 16.朗潤:明朗潤澤。 17.醞釀:各種氣息在空氣中象發(fā)酵似的,越來越濃。 18.賣弄:炫耀。 19.宛轉:形容聲音圓潤柔媚。

20.舒活:舒展,活動。 21.花枝招展:比喻姿態(tài)優(yōu)美。

22.緋紅:鮮紅。緋,紅色。 23.皎潔:月亮明亮潔白。 24.兀自:徑直。

25.死不瞑目:形容不達目的決不

罷休。

26.精致:精巧細致。

27.不屑:輕視認為不值得。 28.虛妄:沒有事實根據(jù)的。 29.矜持:拘謹,拘束。 30.凝重:莊重,不輕挑

第二冊

1. 折服:信服。

2. 稍縱即逝: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3.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4. 枕戈待旦:形容時刻警惕敵

人,準備作戰(zhàn)。

5. 無足掛齒:不值得一提。 6. 南轅北轍:比喻心里感受同

現(xiàn)實狀況是相反的。 7. 希冀:希望。

8. 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

互相救助。

9. 熠熠:形容閃光發(fā)亮。 10.料峭:形容微寒。

11.婆娑:本意盤旋。形容樹的枝

葉茂盛,高低疏密有致。 12.殉職:為公務而犧牲生命。 13.熱忱:熱情。忱,真實的情意。 14.拈輕怕重:接受工作時 揀

輕松的,害怕繁重的。

15.麻木不仁:指缺乏政治敏感和

政治熱情,對集體對人民的利益不關心。

16.精益求精:好了還要求更好。

益,更。

17.見異思遷:看到別的事物就改

變原來的主意。指不安心工作,事業(yè)心不強。 18.鄙薄:輕視。

19.不足道:不值得一提。 20.仄仄:狹窄,傾斜。

21.取義成仁:為了成全仁義不惜

犧牲生命。

22.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

搖擺的樣子。 23.驀地:突然。

24.拘謹:言行過于謹慎,拘束。 25.頎長:身材高。

26.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量。 27.悉意:全心全意。

28.翩然:形容動作輕快。

29.孕育:用來比喻醞釀新事物。 30.銷聲匿跡:消失聲音,藏起形

跡。 31.俯首貼耳:形容非常馴服恭順。 32.怠惰:懶惰。 33.情致:情趣興致。

34.描摹:用語言文字表示人或事

物的形象,情狀和特性。 35.孤寂:孤獨寂寞。

36.少見多怪:由于見識少,遇見

平常的事物都感到奇怪。 37.涵養(yǎng):蓄積并保持。 38.恬靜:安靜。

39.目不識?。盒稳萑瞬蛔R字。 40.飽學之士:指學識豐富的人。 41.委實:實在。

42.不勝枚舉:例子很多,無法一

一列出。勝,能夠承擔或承受。 43.雅俗共賞:文化高的人和文化

低的人都能欣賞。

44.無稽之談:毫無根據(jù)的說法。

稽,查考。

45.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夠望見而

不可能接近。即,靠近,接觸。 46.絮叨:翻來覆去地說。

47.攛掇:從旁鼓動別人做某事。 48.依?。弘[隱約約。

49.宛轉悠揚:形容笛聲的曲折飄

蕩,優(yōu)美動聽。 50.彌散:彌漫消散。

51.漂渺: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52.晦暗:昏暗,這里是迷惘,糊

涂的意思。 53.冗雜:繁雜。

54.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

到了極點。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4

1、課文預習六步法:A查注生詞,掃清三字B朗讀課文,感知內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標明段序,分清結構E畫關鍵句,體會作用F簡寫主旨,歸納特色

2、學生課堂聽講五法(細聽講做筆記):A聽到listenB看到lookC寫到writeD說到speak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腦五官并用)

3、賞詩三步法:

A知人論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

B譯析字面(通譯全詩,分析景情)

C闡明主旨(簡述內容,闡明理趣)

4、劃分文章結構四法:A依據(jù)表達方式B找尋明暗線索C依據(jù)時空順序D依據(jù)邏輯順序

5、分析八種關鍵句作用:A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題句)B點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設置懸念,引發(fā)興趣(懸念句)D承上啟下,自然銜接(過渡句)E前后照應,和諧統(tǒng)一(照應句)F側面烘托,間接映襯(烘托句)G后文鋪墊,埋下伏筆(鋪墊句)H增強語言,突出特征(修辭句)

6、辨別七類文章寫法:A對比寫法B象征寫法C烘托寫法D以小見大寫法E先揚后抑寫法F虛實結合寫法G夾敘夾議寫法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5

在這一次考試中,我取得了班級17名,年級92名的成績,比上一次班級17名,年級67名的成績退步了25個名次。對此,我比較了兩次考試的成績,發(fā)現(xiàn)只有語文和物理進步了,其它的科目都是退步,這就是我總名次退步的原因。

數(shù)學在以前是我的優(yōu)勢學科,雖然不算太好,但總是能幫我的總分往上提不少。自從上了九年級,許多人改變了學習方法或更加努力,而我不知道與時俱進,依然用以前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認為只要學會書本上和基礎訓練上的題就可以了。但經(jīng)過這一次考試,我發(fā)現(xiàn)我錯了。因為我做的題太少,所以試卷上的大題幾乎都不會,數(shù)學成績就下來了。為了防止下次再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要多做資料,爭取把資料學到那就做到那。

英語主要是基礎不好以及下的功夫太少。我學英語的時間能分3類,分別是上英語課、寫英語作業(yè)和背老師要求背的東西,從來沒有主動學習過英語。因此,我一定會盡量抽出一些時間來學習英語,作業(yè)獨立的按時完成。

歷史、政治和化學主要是學的不扎實,導致在考試中猶豫不決。另外就是不自信,很多題我第一次寫對了,但又恐怕不對,到最好還是把錯誤的'答案寫上了。所以我要上課認真聽講,把重要的知識牢牢記住,并常常溫習。

雖然我的語文有了較大的進步,但作文只得了38分,而其他同學大多是40分以上,所以我的作文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因此我要多讀作文書,把作文也提到40分以上。這樣就能有更大的提高。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6

20xx年中考工作已經(jīng)結束,我校中考語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這與領導的重視和正確的管理,教師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yè)精神,以及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等都是分不開的。我校初中學生入學時普遍起點低、基礎差、差生面大。針對如此現(xiàn)狀,我們只有扎扎實實做好每一步,比別人更投入,更用心,才能實現(xiàn)目標。下面我代表上屆初三語文備課組談一點膚淺的體會。

一、領導重視、管理科學是成功的保證

初三工作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各級領導極為重視。多次召開初三工作會議。舉行每月一次的教學質量分析會,分析學情、教情。根據(jù)本屆學生優(yōu)生不優(yōu),中、差生面廣的劣勢,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實施培優(yōu)補差的方法,以縮小優(yōu)、中、差之間的差距,更好發(fā)揮優(yōu)勢,彌補劣勢,努力達到理想的目標。特別是非典時期,加之中考大改革,在老師和學生都慌亂的情況下,及時做好思想工作,統(tǒng)一認識,重新制定計劃,使學生和老師的情緒穩(wěn)定,順利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為中考作了充分的準備。

二、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團結協(xié)作、共同提高團結協(xié)作,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這對畢業(yè)班的老師顯得特別重要。我們常交流經(jīng)驗,彼此毫無保留。他們總是言傳身教,及時提點。因為我們深知團結協(xié)作、齊頭并進是提高整體水平的保證。中考只考中、英、數(shù),語文只考作文這一方向的確立。使三門學科連軸轉,每天四節(jié)課,除了寫作文,改作文,就是講作文。其中的酸、甜、苦、辣是不言而喻的。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已成為我們年級老師的'工作目標。這是我們的年級精神,更是樂中精神。我想這也是我們成功的原因所在吧!

三、更新觀念,抓好復習,提高成績

初三語文總復習階段,傳統(tǒng)的觀念只重視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而忽視或輕視它的人文性,往往會造成學生老師功夫花的不少,能力卻不見提高。因此我們認為無論在常規(guī)教學,還是在總復習階段,同樣要抓住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服從游戲規(guī)則,又超脫其上"。找到總復習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以素質教育為根本,結合應試教育的方法策略,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并提高應試技巧,應該是目前初三語文教學的最佳結合點。

(一)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是根本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雖然有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但只要找準切入點,也并非高不可攀。教育部基礎司組織編寫的《語文課程標準解讀》認為"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為語文素養(yǎng)的三方面內容。因此歸結起來就兩個字——積累。 "腹有詩書氣自華",廣泛的閱讀能開闊視野、陶冶情操。

1、從初一開始就讓學生訂閱《語文報》、《散文》、《讀者》等優(yōu)秀報刊。這些報刊雜志每一期都有優(yōu)美的文章、豐富的課外知識、深厚的人文底蘊和情感教育。除讓學生廣泛閱讀外,每星期還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引導學生閱讀以上報刊雜志,從而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提高其文學修養(yǎng)。因為在短時間進行大量的名著泛讀是不切合實際的。到初三時,學生在閱讀方面已積累了許多經(jīng)驗,老師只啟發(fā)和點撥即可。

2、抄寫、背誦。每星期布置三篇的抄寫作業(yè),分別是美文欣賞,名言警句,古詩詞。既可以練字,同時也是潛移默化,擴大課外積累,引導學生有意識地模仿大家作品,自主寫作。對于語文尖子生,還要求他們從抄寫的文章中自選題材寫一篇同題作文,教師面批面改;同時在抄寫的基礎上全面落實背誦,課內外名篇佳句全不放過,因為"背誦是一種最野蠻的手段,也是一個文明的辦法"(黎錦熙)。

3、注重課堂教學的人文性和學科拓展,全面提高45分鐘效率。教材既要講得精,又要滲透人文教育和情感教育。在學習內容上,引導學生關注科學、人文、自然和社會、人生及歷史、現(xiàn)實、未來等科學文化、道德藝術各個領域??纱竽憞L試探究性學習的方法。如:在學習《論格物知致精神》一文時,就讓學生討論和研究中西方教育的差異。使學生思想的火花在課堂上盡情的燃燒。

4、作文積累。增加作文的訓練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教師全批全改,并保證在一周內反饋給學生,以幫助學生形成樂寫的習慣。初一開始到初三堅持每天寫日記,每周寫美文點評,每學期自編自寫兩到三本書。

通過以上方法,全方位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yǎng)、語文能力的熏陶和強化,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為中考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這些工作抓得越早越好。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嗎!通過三年的實踐,效果是明顯的。

(二)提高學生應試能力是關鍵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然而時間不等人,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考,是提高學生成績的關鍵。但單純的題海戰(zhàn)術又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因此,應針對中考具體情況,設計多種訓練方案,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1、每星期的課外閱讀訓練。讓學生觀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賞美文中提高解題技巧。教師的講解是應有針對性,并總結歷年中考課外閱讀的考點規(guī)律,使學生心中有數(shù)。

2、讓學生盡早接觸中考題型。如果再等到總復習讓學生訓練綜合試卷和模擬考題已為時過晚。因此,從初三年的上學期就開始發(fā)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試卷讓學生訓練。以免學生怯場,便于學生的應試。

3、注重自主性和開放性。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探究語文資源開展實踐活動。如學生做完20__年各省市中考試卷后,要求他們自己分析和總結,寫一篇20xx年中考語文命題預測,各抒己見。

4、課文復習考點化。課文復習有邏輯性的分為各個考點,指導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課內知識。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7

1、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

2、大江流日月,客心悲未央?!x洮

3、人眼青山看不厭,傍船白鷗自相親?!獎⒅?/p>

4、公道世間唯白發(fā),貴人頭上不曾饒?!琶?/p>

5、三更酒醒殘燈在,臥聽瀟瀟雨打篷?!懹?/p>

6、已到窮途猶結客,風塵相贈值千金?!_開

7、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汀子弟滿天山?!獥畈?/p>

8、人從斜月天邊去。——吳縉

9、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K軾

10、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

11、不薄個人愛古人?!鸥?/p>

12、人難再得始為住?!徸哉?/p>

13、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翖壖?/p>

14、千古艱難惟一死,傷心豈獨息夫人。——鄧漢儀

15、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罴?/p>

16、人言回家樂,爾昔誰得知?!悗煹?/p>

17、山圍故國周遭地。潮打空城寂莫回?!獎⒂礤a

18、大雪滿弓刀。——盧綸

19、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飲奈若何!——韓愈

20、一年又過一年春,百歲曾無百歲人。——宋之問

21、山鳥月中寒,夢醒梅花下?!弘H瑞

22、人言落日是無涯,望極天涯不見家?!钣P

23、五獄尋仙不辭遠,一生好人名山游?!畎?/p>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8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xiàn)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jié)描寫

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shù)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

十四、小說情節(jié)四部分: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

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具體環(huán)境

十六、環(huán)境描寫分為: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

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jù)、論證

十八、論據(jù)分類為:事實論據(jù)、道理論據(jù)

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

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jù)、論證)

二十一、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

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中考語文重點知識點(三)

(一)、部分命題方向分析

本部分知識點在〈〈積累與運用〉〉中出現(xiàn)的機率甚小,分比不大,粗略掌握即可。

(二)、解題方法與技巧

掌握錯別字、病句、語言得體問題等基礎知識點的辨析、解題方法。

(三)、知識點辨析

1、錯別字 從形似字、同音字方面著手解決。 2、病句 掌握常見病句類型,對應解決。 (1)結構是否完整(成分殘缺)

缺乏主語 通過(刪去)刻苦學習,使(或刪去)他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

缺乏謂語 我們正在努力為(刪去)建設一個現(xiàn)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或加上“而奮斗”)。 缺乏賓語 統(tǒng)籌方法是一種安排工作進程的(加上“方法”) (2)成分搭配是否妥當(成分搭配不當)

主謂不當 現(xiàn)在,所要解決的矛盾和預期的任務已經(jīng)完成。 動賓不當 我們參觀學習了兄弟學校開展課外活動的先進經(jīng)驗。 主賓不當 他的家鄉(xiāng)是廣東順德市人。

定中不當 自己有雙聰明能干的手,什么都能造出來。 (3)語序是否合理(語序不合理)

例:每個有理想的青年將來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對四化建設有貢獻的人。 (4)句式是否雜糅(句式雜糅)

例:有沒有(刪去)健康的身體,是否(刪去)做好工作的前提。 (5)前后文意是否矛盾(前后矛盾)

例:一朵朵五彩繽紛(刪去)白(或刪去)云飄浮在高空。 (6)語意是否重復(語意重復)

例:關于這件事的具體詳(刪去其中一個)情,以后再告訴你。 (7)是否產(chǎn)生歧義(歧義)

例;小王見到小李,他告訴他,他(改為“自己”)在廠里評上了生產(chǎn)標兵。 (8)用詞是否得當(用詞不當)

例:大家都說他的批評又正確又尖刻(改為“尖銳”) 3、句式變換

①主動句和被動句互換

例:戰(zhàn)士們擊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主動句) 例: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被戰(zhàn)士們擊退了。(被動句) A、 主動句變換為被動句

方法:把原主語調作為賓語,把原賓語調作為主語,之間加介詞“被”,原謂語動詞置后不變。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9

說明文答題技巧

1、說明順序(時間、空間、邏輯)

問:本文使用了什么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答:本文使用了__的說明順序對__(說明對象)加以說明,使文章更具條理性。

2、說明方法(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列數(shù)字、摹狀貌、作詮釋、下定義)

格式:本句/段運用了__的說明方法,科學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__(說明對象)的__特點

3、語言特點(準確or形象生動或簡明平時)

格式:本文充分體現(xiàn)了說明文的__特點,如__一句就準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地說明了事物的__特征。(此類問題不常問)

4、語言品析

例:A.__詞有何作用B.__詞能否去掉,為何? C.__詞能否換成另一個

順序:1.表態(tài)(大多數(shù)為不能) 2.解詞,解句. 3.定性

格式:不可以,__詞原來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它生動形象/準確地說明了__事物的__特征(情況),體現(xiàn)了說明文的準確性。若刪去/改變,原句就會變成什么意思,顯得太絕對(或是與原句意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記敘文的人稱

(1)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開記敘。第一人稱的“我”有時是作者本人,有時是作品中的一個角色,即經(jīng)過藝術加工的“我”。經(jīng)過了虛構,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實的我記錄下來,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讀來有親切感和真實感。

(2)第三人稱:以第三者的地位敘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場景等。

作用:不受時空限制,能夠從多方面自由敘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運用了第二人稱代詞,一般多是出現(xiàn)在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里,實際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稱或是第三人稱的角度寫的。

作用:可以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感情的交流。

開放性閱讀試題的解答

這類試題實際就是要考查學生對選文內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學生把閱讀與生活、閱讀與寫作、閱讀與學習方法、閱讀與創(chuàng)新有機地結合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要求根據(jù)選文材料談看法、感受和啟示;

2、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容的理解;

3、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

4、根據(jù)生活、學習經(jīng)驗,判斷優(yōu)劣,對選文材料談自己獨到的見解;

5、聯(lián)系實際對文中說明的現(xiàn)象提出合理化建議和設想;

6、調動知識的積累,考查選文材料由內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的聯(lián)系(如理解選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學典型、名句等)

中考語文實用解題技巧

1、邏輯分析法

它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來實現(xiàn):

第一,確定思維方向,理解問題實質。

如在以《我的父親》為題作文時,就要搞清楚這類型文章的構成要素、各個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在整個文章中的地位;搞清楚未知因素是什么?現(xiàn)有資料情況如何(有多少可以利用?!能否滿足要求?)等。對諸如此類問題的深入思考,都有助于把握問題的實質。

第二,擬訂解決問題計劃。

即思考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些有用資料以達到問題的解決,制訂解決問題的方案。如果不能直接找到有用資料與未知因素之間的聯(lián)系,可采取迂回性戰(zhàn)術,先探討有助于解決主問題的一些輔助性問題。如思考:在以往學習過程中,遇到過同類型或相類似的文章嗎?這類型文章的具體寫作步驟是什么?它能夠有幾種不同的寫作方法?它們是如何運用典型材料來襯托鮮明個性的?對這些問題的逐個思考,將有助于制訂和選擇寫作的方案。

第三,具體執(zhí)行計劃。

即要嘗試性地運用各種方法來解決問題。這既是具體地檢查和驗證每一個步驟,保證它們正確無誤,又要回到原來的問題,檢查解題的結果,弄清結論是否真正同問題切合,是否還可能派生出其它結果。至此,一個思維過程才算結束。

2、順向求同法

順向思維,是指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循著課文內容的指向去思考。在語文學習中,循著課文內容的指向思考,并從正面考慮問題的答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求同性。

例如,學安徒生的童話《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分析課文第二大段內容時,根據(jù)課文描述的四次幻景的內容,從正面去思考,得出答案:

一方面,表現(xiàn)了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得到溫暖,得到食物,得到歡樂,得到親人的愛撫;

另一方面,說明在當時的社會里,小女孩不可能得到溫暖、食物、歡樂和親人的愛撫。

因此,小女孩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是幻想而已,從而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讓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樣學習,為開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奠定了基礎。

3、同中求異法

這是一種與求同式相對應的思維方法。即指對同一問題可不依常規(guī),而從多方尋求答案的分析性思維方式。它鼓勵人們從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或答案,力求提出個人獨特的見解。它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運用,既有利于問題的解決,又能使思維起點和過程都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從而擺脫傳統(tǒng)的窠臼,提出新的見解。

如以“時間就是財富”為題作文,除審視時間與財富之外,還思考時間與紀律、勝利的關系,審查時間與知識、智慧的關系,考查時間與社會道德、精神文明的關系,審視時間與個人成長的關系等等。這樣就可能拓寬思路,寫出文章也自然不會流于模式化。

4、聯(lián)想展開法

這是根據(jù)事物之間某些方面的相似,由此而推測出它們在其它方面相似的一種思維方式。它在幫助人們記憶和理解知識、溝通知識間的聯(lián)系,形成具有一定結構的知識網(wǎng)絡,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廣泛的用途。

人們在學習過程中常用的聯(lián)想方式有相似聯(lián)想、對比聯(lián)想、接近聯(lián)想、關系聯(lián)想等。由于學科性質與解決任務的不同,其聯(lián)想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如在作文訓練中,除上述的幾種方式之外,最常用的有以時間為序的縱式聯(lián)想、有以空間為序的橫式聯(lián)想、有不受時空限制的自由聯(lián)想等方式;而在數(shù)學學習中,關系聯(lián)想就采用較多一些。

要使自己擁有卓越的想象能力,首先要不斷豐富知識、擴大知識面,一旦遇到有通感的事物,聯(lián)想就會很快展開。其次要有聯(lián)想意識。對于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從它的正、反面,以及與它相近、相似的關聯(lián)事物和經(jīng)驗中,多角度地進行思考,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再次要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聯(lián)想訓練,使自己聯(lián)想技巧得以提高。如對課文采用摘句聯(lián)想、情節(jié)補白、添枝加葉、編續(xù)結尾、改編續(xù)寫,進行快速構思式的即興作文,即興發(fā)言等訓練,對提高聯(lián)想技巧都有幫助。

5、全方位思考法

運用這種方法觀察事物、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使主體思路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點或某一個面,而是從點到面、從面到體、點面體并存;既思前因,又想后果;既可從空間方位、時間順序上來考慮,又可從邏輯上來分析;既要考慮整個系統(tǒng)內各要素間的各種關系,考慮本系統(tǒng)與它系統(tǒng)的關系,又要考慮大系統(tǒng)對子系統(tǒng)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

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多路互補的結構,克服思維片面性,真實地把握事物的實質。

6、逆向對轉法

這是對一般必須做如此思考的事物,完全從通常的、固定的對事物認識途徑的相反方向去思考的'思維方法。運用它可加深對概念的理解,使知識深化、活化,使知識結構更趨于合理化,能培養(yǎng)辯證思想,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如作文練習,本質上就是對常規(guī)思路的逆反,從程式化中開辟新思路。

但目前中學生作文程式現(xiàn)象相當普遍,即構思模式化、材料通用化、語言成品化。若有意識地采用逆向對轉思維方法,經(jīng)過長期練習,就可達到構思巧、材料新、語言精的境界。

7、發(fā)散思維

是指思維的多向性,從更多的角度更多的方面去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現(xiàn)思維的靈活性。達·芬奇曾說過:即使是一個雞蛋,只要換一個角度來看它,形狀就立即不同了。

在解決一個問題時應盡量發(fā)散出多種設想,以便多中選好,好中選優(yōu)。例如:學《小英雄雨來》,根據(jù)每一段內容,用一個詞語或句子做小標題。要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去列小標題。結果,列出了三種不同的小標題。這樣訓練發(fā)散思維,對于提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8、輻射思維

孔夫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笨梢?,學習中的“舉一反三”是至關重要的,而拓展性思維——輻射思維,即有“舉一隅”“以三隅反”的功效。

譬如授冰心的《小桔燈》一文,在第十四自然段涉及到“朦朧”一詞,倘若只解釋為“光線微弱”或“模模糊糊”一帶而過,就只能了解這一個“朦朧”,而對別的同音“ménglóng”就極易產(chǎn)生混淆,用起來,就有可能張冠李戴,假如進行異向思維,幅射面大一些思維,便可引出若干同變形似的詞來:“朦朧”,原指月光不明,《小桔燈》中借指“燈光”不明;而“曚昽”,則指日光不明了:“蒙眬”與“蒙眬”,盡管二體結構有差異,但含義卻相同,即:“快要睡著或剛醒時,兩眼半開半閉,看東西模糊的樣子?!边@樣,對四組讀音相同的“ménglóng”就有了清晰地了解。

9、質疑探究法

這是通過對學習材料的質疑而加深對知識理解的一種思維方法。能否提出問題與是否積極思考和思維方式有關,而所提出問題的水平又與思維的水平相關。

因而,在學習過程中,首先要有質疑的意識。不回避疑難,主動尋找疑問,不為經(jīng)典結論所框死,擺脫成見和規(guī)范化束縛,勇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其次要有靈活多變的思維技巧。對產(chǎn)生傳統(tǒng)結論的背景條件進行多種設疑排疑篩選,善于抓住問題的關鍵;適時改變思維的方向和角度,尋覓解決問題的途徑。

再次要在解放自己頭腦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放自己的雙手、嘴巴,為創(chuàng)造性火花的迸發(f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最后要掌握質疑的類型,為創(chuàng)造性質疑提供一個參考框架。這對加深原文的理解,中心思想的把握,作者寫作意圖、寫作技巧及寫作心態(tài)的了解都有幫助。

10、縱橫連動法

連動思維,是根據(jù)事物的縱向橫向聯(lián)系,進行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的思考,從而提出新的設想,得出新的答案。語文學習中的擴寫、縮寫、補寫、改寫等訓練形式,就是訓練學生思維連動性的好方法。

例如:學了《東郭先生和狼》以后,續(xù)寫一則故事:《東郭先生第二遇上狼的故事》,思考“東郭先生第二次遇上狼后會怎么辦?”的問題,這樣訓練,不再孤立地分析問題,有利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10

特點

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綜合其它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通過描述人物、事件及狀物、寫景來表達一定的中心。

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jīng)過、結果),有時六要素不一定都出現(xiàn),某些要素是可以省略的。

分類

側重寫人的記敘文,以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為主,如,《背影》。

側重記事的記敘文,以敘述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經(jīng)過和結果為重點,如《一面》。

側重繪景的記敘文,以描繪景物寄托情懷為主,如《春》。

側重狀物的記敘文,以狀物為主,借象征抒懷,如《白楊禮贊》。

順序

順敘:1、以事情發(fā)展的時間先后順序記敘,如《一面》。

2、以事物或觀察的空間順序記敘,如《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

作用:脈絡清楚,條理分明。

倒敘:先寫結局,再追述順序敘述事情經(jīng)過,如《一件珍貴的襯衫》。

插敘:暫時中斷中心事件的敘述,插入相關的另一事情的敘述,如《同志的信任》。

作用:對緣由做補充,對人物做介紹。

方法

敘述:對事情原委、始末作直接的介紹、說明和交待,基本表達方式

描寫:對人、事、物、景作具體、形象的刻畫:人物描寫肖象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

景物描寫:交待環(huán)境烘托氣氛表現(xiàn)心理抒發(fā)感情

細節(jié)描寫:具體生動

夾敘夾議:敘述或描寫中穿插分析或評論。

抒情:對感受和感情的抒發(fā)、表達。直接抒情,直接抒發(fā)歌人或作者的思想感情;間接抒情,通過記敘、描寫、或議論來抒發(fā)感情。

中考知識點歸納語文 篇11

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

二、表現(xiàn)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lián)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

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

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

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

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

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

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

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

相關推薦

  • 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范文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2、生...
    2025-02-13 閱讀全文
  • 2025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錦集11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
    2025-05-24 閱讀全文
  • 2025初一英語知識點總結歸納(精品三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jīng)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guī)律,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英語重點知識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year+3:100]初一英語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11. t...
    2025-03-23 閱讀全文
  • 高一上冊數(shù)學知識點歸納總結(范文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一上冊數(shù)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考點要求:1、幾何體的展開圖、幾何體的三視圖仍是高考的熱點。2、三視圖和...
    2025-03-12 閱讀全文
  • 初三化學上冊知識點歸納(系列六篇)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主要在分子、原子層面,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創(chuàng)造新物質(實質是自然界中原來不存在的分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冊化學最新必背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初三化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1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
    2025-01-13 閱讀全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yǎng)2、生...

2025-02-13 閱讀全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是指某個模塊知識的重點、核心內容、關鍵部分。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生物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中考生物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除了病毒以外,...

2025-05-24 閱讀全文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jīng)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guī)律,為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么總結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英語重點知識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year+3:100]初一英語知識點總結歸納 篇11. t...

2025-03-23 閱讀全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中,是不是聽到知識點,就立刻清醒了?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為了幫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數(shù)學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高一上冊數(shù)學知識點歸納總結 篇1考點要求:1、幾何體的展開圖、幾何體的三視圖仍是高考的熱點。2、三視圖和...

2025-03-12 閱讀全文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主要在分子、原子層面,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guī)律,創(chuàng)造新物質(實質是自然界中原來不存在的分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冊化學最新必背知識點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初三化學上冊知識點歸納 篇11、物理變化: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如...

2025-01-13 閱讀全文

Copyright?2001-2025 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 yjs21.com 湘ICP備2022004057號-6

聲明:本網(wǎng)站尊重并保護知識產(chǎn)權,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果我們轉載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權利,請在一個月內通知我們,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