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zhì)的幼兒相關資訊

[精品范文]我的小綿羊教案反思集錦(5篇)

發(fā)布時間:2022-08-08 禮讓的小綿羊 葉子上的小血管教案反思 我的媽媽故事大班教案及反思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自己講的課學生們愛聽,能學習的更好,因此,老師會在授課前準備好教案,教案可以讓同學們很容易的聽懂所講的內(nèi)容。所以你在寫幼兒園教案時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精品范文]我的小綿羊教案反思集錦(5篇)”,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我的小綿羊教案反思(篇一)

設計理念:

1、迎合學生“好奇“的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豐富直觀的畫面,一方面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學習中的難點。

2、根據(jù)學生“好動“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不僅復習鞏固所學內(nèi)容,同時也啟發(fā)了他們的想象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活潑、親切的歌聲表現(xiàn)小綿羊的可愛形象,抒發(fā)對羊群、家鄉(xiāng)以及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2、通過音樂旋律和歌詞的創(chuàng)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想象能力。

3、認識上波音記號及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歌曲演唱時的藝術處理,運用“聽”、“比”、“唱”感受歌曲強弱,并運用不同的演唱方法有感情地演唱。

2、感受變化拍子的歌曲情緒。

3、歌曲中音樂符號的認識和運用及烘托歌曲演唱時的氣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磁帶、曲譜卡片、頭飾、打擊樂器。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訓練。

二、導入新課教學。

1、教師導語引入:

我們剛風欣賞各小組編創(chuàng)的歌詞,并且聽賞了他們的演唱,頓時在我們面前展現(xiàn)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那么,教師也要帶大家去一個更美麗的地方游玩,去觀賞那兒秀麗的風景和聆聽那兒美妙、動人的音樂。

2、多媒體畫展示,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氣氛。

師:“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揭示課題:《我的小綿羊》,并聽歌曲范唱。

師:問歌曲引子部分描繪了什么畫面?請學生模仿小綿羊的叫聲,聽多媒體課件中制作的小綿羊叫聲。

4、教師范唱歌曲,讓學生聽聽這首歌曲中哪幾句旋律反復出現(xiàn),指出來并視唱。

單獨請學生視唱后,全班跟琴唱,并指出旋律中的波音記號。

師:問:波音記號的外形像什么?它的表面意思是什么?

5、讓學生隨音樂唱歌詞,再次聽賞旋律。

師:“你感受到《我的小綿羊》和其它歌曲有什么不同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感受旋律特點。

6、聽歌曲范唱,并跟唱歌曲。

7、聽教師范唱:

①體會速度、力度的變化。

②分組討論該如何演唱。

8、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聽范唱音樂。

9、歌曲的擴展——情景創(chuàng)設。

分組討論用自己的表達方式來體現(xiàn)歌曲的情緒和內(nèi)容,分為三組。第一組用表演唱形式,第二組用打擊樂器伴奏,第三組用齊唱形式。

10、結(jié)束教學。

師:我們今天學習了《我的小綿羊》這首歌曲,同學們心中一定有不少的感受,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可以畫一幅畫,寫一首詩或?qū)懸欢卧?,也許還有更好的方式來表達,下節(jié)課我們一同來分享。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鑒賞美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用藝術的方式表現(xiàn)和交流情感,獲得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合作和交流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組合、運用、創(chuàng)新的能力,在引導學生學習過程中,自己也有很大收獲。

1、變“被動”為“主動”。在教學中,教師應是與學生共同學習的學伙伴,和諧、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可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學習,這樣才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2、重過程、重思維、重實踐。在教學中學生踴躍發(fā)言討論、評價、積極研究、思考,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審美、創(chuàng)造思維及合作交流能力,藝術實踐能力。

3、增強學生創(chuàng)新的自信心。通過本課學習,學生對知識運用、組合、創(chuàng)新充滿了信心,增強了他們的藝術形象創(chuàng)造能力。

我的小綿羊教案反思(篇二)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莫莫生氣時所做的可怕事情。

(2)知道自己生氣時最適合的處理方法。知道生氣時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并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nèi)容。

二、活動準備1.《小綿羊生氣了》圖書畫、教學課件(ppt)2.圖片:圖書、玩具、皮球、成人、電視機、聽音樂的孩子、電話機、摔碎的物品、撅嘴扭身的小孩、板著臉的小孩、雙手叉腰的小孩等3.笑臉、哭臉圖片(分別放在黑板的兩邊或兩塊黑板上)三、活動過程1.導入激趣出示封面:

--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綿羊生氣了》。

-- 你看到過別人生氣嗎?生氣是什么樣子的呢?

-- 你有生氣的時候嗎?你生氣的時候會做些什么呢?

2.辨別莫莫和茉莉。

寶寶會生氣,我們的故事里是誰生氣的呢?你們看,故事里有兩只小綿羊呢,我們來認識一下吧!你們發(fā)現(xiàn)他們有什么地方不同呢?對了,頭上有蝴蝶結(jié)的是茉莉,沒有蝴蝶結(jié)的是莫莫。生氣的是?

3.感受理解(1)出示第2~9面:(教師講述幻燈片2--4的內(nèi)容,出示幻燈片5的畫面)問:莫莫怎么了?

他為什么生氣?

你從圖中什么地方看出莫莫生氣了?

(2)出示幻燈片6、7:

莫莫生氣了,可能會做些什么事情呢?(讓2-3個幼兒猜測)那我們來看看故事里莫莫是怎樣的?(認識牙齒、犄角、蹄子、尾巴等部位,學說名詞)莫莫生了那么大的氣,長出了生氣牙齒、生氣犄角、生氣尾巴、生氣蹄子,(教師邊講邊指畫面,引導幼兒一起講述)好可怕!

(3)出示幻燈片8:

莫莫生了這么大的氣,又長了生氣牙齒、犄角、蹄子、尾巴,他會做什么可怕的事呢?(連續(xù)播放,讓孩子們自己觀察)它做了哪些事?(引導幼兒看圖講述)小結(jié):莫莫遇到了不開心的事情,生了很大很大的氣,做了許多許多可怕的事情,它用生氣蹄子踩花草,用生氣犄角撞翻了雞舍,嚇跑了水里的鴨子,還咬了一頭奶牛的尾巴。

(4)莫莫還在生氣呢,你看,更可怕的事發(fā)生了。(幻燈片9、10)莫莫怎么了?這坑是怎么來的?

(5)你們看,(音樂渲染)掉在坑里的莫莫好可憐,它拼命地叫:咩咩,可沒有人聽見;它想把墻撞破,課墻沒撞破,頭卻撞疼了,它一個人在黑黑的洞里好可憐。

(6)寶寶們,莫莫為什么會這樣?

教師小結(jié):莫莫生氣了,生氣的時候做了很多不應該做的事,所以才會有這么可怕的事。你們生氣的時候會不會像莫莫這樣,你們是怎么辦的?(2-3名幼兒講述)4.辨認擺放,(1)交代游戲規(guī)則我們寶寶真厲害,知道生氣的時候該怎么辦,你們看,這里有許多圖片,上面都是生氣時可能會做的事情。你去看一看,如果你覺得這件事情是生氣是可以做的,你就放到笑臉這邊;如果是生氣是不應該做的,你就放到哭臉這邊。(再次交代游戲規(guī)則)(2)幼兒辨認、擺放。

結(jié)合版面,集中討論:生氣時,緩解生氣最好的辦法是什么?

小結(jié):生氣時,可以看看書、聽聽音樂、運動一下、給朋友打打電話、和大人說說、看看電視等,生氣就逃走了。

(3)出示幻燈片12:

是呀,做這些事都可以讓自己生氣的時候變得不生氣的,我們趕緊告訴莫莫去。咦,怎么了?莫莫不生氣了,好朋友茉莉也來救她了。

小結(jié):原來,一個人安靜地呆一會,生氣也會消失。寶寶們,我們生氣的時候,可不能像莫莫哦,可以看看書、聽聽音樂、運動一下、給朋友打打電話、和大人說說、看看電視等,還可以一個人安靜地呆一會,這樣生氣就會逃走了。

教學反思:

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一聽老師說要講故事,都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極渴慕地望著老師,都希望快一點聽老師講故事。在完整的欣賞了故事后,孩子們不由的發(fā)起了感慨,為此,教師讓孩子們互相說說自己對故事的看法,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自由表達的空間,幼兒都積極發(fā)言,用語言表達著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隨后結(jié)合掛圖,分段欣賞故事,加深了幼兒對故事的理解。

我的小綿羊教案反思(篇三)

設計背景

寒冬來臨,看到孩子穿著大棉衣,我想到了這次藝術活動,如果讓孩子親自為自己喜歡的美羊羊設計一件棉襖,那有多好啊!于是我設計了這堂課,意在發(fā)展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細心、耐心,體會自己設計的喜悅心情,以達到幼兒教育情感和藝術目標。

活動目標

1、了解綿羊冬天會長出又長又密的毛。

2、學習用棉花粘貼的方法粘貼“綿羊毛”。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zhì)。

重點難點

學習用棉花粘貼的方法粘貼“綿羊毛”。

活動準備

1、小綿羊圖畫。

2、棉花、膠水、棉簽、綿羊毛絨玩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今天,有一位朋友要來和你們玩一玩,它叫羊羊,讓我們用掌聲請它出來吧!

二、看一看:小綿羊長啥樣

1.(教師出示綿羊毛絨玩具)這就是你們的朋友羊羊,你們看看小綿羊長得什么樣?

2.幼兒觀察綿羊的形象特征,毛、角、眼、腿等。比如,圓形的身體,頭上長了兩個彎彎的角、有四條腿。

3.幼兒一邊說,老師一邊示范畫小綿羊,運用兒歌邊說邊畫,幫組幼兒理解記憶?!耙粭l線呀轉(zhuǎn)呀轉(zhuǎn),添上嘴巴和眼睛。羊角彎彎,小腳圈圈,變成綿羊叫得歡?!?/p>

4.幼兒邊欣賞觀察。

三、說一說:我們這樣過冬

1..秋天來了,冬天也準備到了,天氣會變得越來越冷。小朋友,如果天氣很冷的時候,你們會穿什么衣服呢?為什么要穿棉衣呢?

2.你們喜歡小綿羊嗎?那冬天那么冷,小綿羊沒有棉衣穿,它會怎樣辦的呢?(小綿羊冬天的時候,長出又長又密的毛,就像穿了一件小棉襖一樣,一點兒 也不怕冷了)

3.(指老師畫的小綿羊)你們看,小綿羊穿小棉襖了嗎?那我們幫它穿上棉衣好嗎?

四、做一做:教師示范

1.我們準備了棉花,是給小綿羊做棉襖的。教師示范:先用棉簽蘸一下盤子里的膠水,膠水不能蘸太多,然后涂在小綿羊身體上長毛的地方,注意了,臉和腿,還有頭上彎彎的角是沒有毛的哦,再從桌子上拿起棉花貼在剛才涂了膠水的地方,用手指輕輕按一按,看,小綿羊的棉襖穿好了,這樣,冬天再冷,小綿羊也不怕了!

2.小朋友,現(xiàn)在你們也來做一做吧。

五、幼兒練習

1.幼兒制作綿羊小棉襖,教師巡回指導。

2.幼兒展示交流,互相欣賞作品。

六、小朋友,讓我們帶上自己的綿羊朋友到外面玩吧,跟客人老師再見了!

教學反思

幼兒對藝術課是非常喜歡的,特別是能自己用工具操作,我班孩子興致很高。在課前鋪墊時,我用孩子都特別喜歡的美羊羊,一下就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孩子發(fā)言也非常踴躍,很快就說出了羊的外部特征,為下面的活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然后我聯(lián)系冬天天氣的特征,引出為綿羊做棉襖的想法,過度自然,水到渠成。在示范時繼續(xù)用前面編好的兒歌,采用這種形式便于孩子記憶和勾勒羊的特征,所以到孩子操作時基本上能把羊的特征準確的畫下來。只是由于這次的藝術課要用到棉花,這是孩子以前沒用過的工具,所以我示范時用的時間比較多一些,導致課時延長了,孩子的操作就顯得有點匆忙,所以以后在預設目標時應該考慮好時間的問題。

我的小綿羊教案反思(篇四)

活動目標

1.在認識綿羊的基礎上,以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表現(xiàn)

2.能夠合理構(gòu)圖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綿羊圖片,范例一張,幼兒繪畫紙,記號筆、蠟筆人手一份

重點與難點

在認識綿羊的基礎上,以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表現(xiàn)

一.談話導入

1.師:“咩咩咩,是誰呀?”出示綿羊圖片

2.說說看綿羊長的怎么樣的?

3.師小結(jié)。

二.感受理解

1.師:今天我們就來畫畫小綿羊,好嗎?

2.根據(jù)幼兒說的綿羊的身體特征,教師繪畫綿羊,幼兒感受

3.著重講解羊毛的螺旋畫法

4.請個別幼兒上臺示范,教師講解

5.師:你們想不想也畫畫可愛的小綿羊?

6.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幫助繪畫能力弱幼兒

三.欣賞交流

1.幼兒互相欣賞同伴作品

2.教師點評

我的小綿羊教案反思(篇五)

活動目標:1.在情境中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學習替換歌詞。

3.體驗小綿羊和媽媽在游戲中的快樂,愿意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重點:在情境中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學習替換歌詞。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有沒有玩過捉迷藏的游戲?怎么玩的?

引導語:綿羊媽媽和綿羊?qū)殞氁惨獊硗孀矫圆氐挠螒?。可是有一個小秘密:媽媽唱出“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寶寶們都會出來了。(學唱“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句)

過渡語:這個小秘密我們都學會了,現(xiàn)在一起用小耳朵來聽聽綿羊媽媽他們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二、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傾聽。

提問:綿羊媽媽在找小綿羊的時候說了什么?我的小綿羊就在哪里呀?

2.幼兒跟唱,教師糾錯。

引導語:請你們幫綿羊媽媽一起去找找其他的小綿羊好嗎?

三、替換歌詞,趣味演唱。

引導語:在羊村里還有很多的小羊,你們還想找哪只小羊呀?他會在躲在哪里呢?

四、游戲:捉迷藏。

師幼玩捉迷藏游戲。

五、結(jié)束活動。

六、羊村長在叫我們?nèi)コ晕顼埩耍覀円黄鸹丶野伞?/p>

歌曲《我的小綿羊》

1=D4|4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

4444466|3333355|2222254|33221-||

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我的小綿羊就在綠色樹叢里。

YJS21.cOm更多幼兒園教案小編推薦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綿羊不冷了》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綿羊不冷了》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耐心地參與探索活動,鍛煉手指的靈活性,通過探索知道順著皺紋紙的纖維能較容易的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體驗幫助“小綿羊”取暖所帶來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小綿羊不冷了》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知道順著皺紋紙的纖維能較容易的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

2.能耐心地參與探索活動,鍛煉手指的靈活性。

3.體驗幫助“小綿羊”取暖所帶來的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張綿羊輪廓的紙,固體膠若干。

2.餐巾紙每人2-3張。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撕紙條的愿望。

師出示“綿羊輪廓”:前幾天,小綿羊身上的毛剛剛被工人叔叔剪掉,天越來越冷,把小綿羊們凍得咯咯咯咯直發(fā)抖,這可怎么辦呢?誰有好辦法讓小綿羊變得暖和起來?(幼兒講述讓小綿羊暖和的方法。)

幼兒1:給它穿上衣服

幼兒2:讓它重新長出羊毛

(評析: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幫助幼兒更好更快的進入活動氛圍,激發(fā)幼兒幫助小動物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開門見山地導入作用。)

(二)第一次操作: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如何撕出長長的“羊毛”。

1.了解羊毛的形態(tài)。

師:小綿羊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給自己的身上重新披上一層羊毛,這樣小綿羊就能暖和起來了。你們知道羊毛是什么樣子的嗎?(教師播放課件)

幼兒1:羊毛白白的

幼兒2:羊毛細細的

幼兒3:羊毛長長的

師:這里有很多像羊毛一樣白的餐巾紙,(出示餐巾紙)誰能把這白白的餐巾紙變成細細、長長的羊毛呢?請兩位小朋友上前探索撕羊毛。

2.自主探索撕“羊毛”。

師:你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了嗎?

師:教師對撕出細長條的幼兒:你是怎么撕出細長條的?

3.教師小結(jié)“羊毛”的正確撕法。

師:原來在餐巾紙里藏著一個小秘密呢,一邊的紙靠得很緊,很難撕開來,而且也很容易斷,但另一邊就很松,輕輕一撕就撕開來了,所以不好撕的時候只要把紙轉(zhuǎn)一轉(zhuǎn),換一邊繼續(xù)撕就一定能撕出長長的“羊毛”的。

(評析:運用讓幼兒先嘗試然后教師再總結(jié)的方法不僅可以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培養(yǎng)了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探究能力,真正做到了幼兒探究在前,教師總結(jié)在后,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幼兒的示范讓孩子明白怎樣撕才能撕出細細長長長的面條,突破了活動的重難點。)

(三)第二次操作:引導幼兒探索餐巾紙里的“秘密”。

師:讓我們一起試試看,找找餐巾紙里的“秘密”,看看是不是一邊緊、一邊松呢?

(評析:再次讓幼兒實踐撕長長、細細的羊毛,不僅鞏固撕的技能,而且也掌握餐巾紙的小秘密。)

(四)第三次操作:引導幼兒撕出細細的“羊毛”。

師:看來你們都找到小“秘密”了,撕出了這么多長長的羊毛,可是小綿羊說它喜歡細細的羊毛,這樣披在身上才軟呢!粗粗的羊毛會刺著它的,誰能把羊毛變細?(請一幼兒示范)

師:等會兒把自己籃子里粗粗的羊毛挑出來撕成細細的羊毛,然后貼到小綿羊的身上,每個地方都要貼到,這樣小綿羊就不冷了,讓我們趕緊去幫助小綿羊吧!

(評析:在幫助小綿羊貼羊毛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合作能力,而且也激發(fā)了孩子幫助他人的情感,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

(五)結(jié)束活動。

師:在我們的幫助下,小綿羊終于披上了細細長長的羊毛了!小綿羊說謝謝你們!幫助了小綿羊高興嗎?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高高興興地跳起來吧!

活動延伸:

1.科學區(qū)提供彩紙讓幼兒繼續(xù)探索。師:做了一會兒運動,小綿羊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了,可是草地上的草太少不夠吃,你們能不能用這些綠色的彩紙給小綿羊撕出長長的小草呢?彩紙里會不會也藏著小秘密,讓我們游戲的時候再去試一試吧!

2.提供不同材質(zhì)的紙以及放大鏡供幼兒繼續(xù)探索、觀察、感知各種紙的紋路。

(評析:教學活動的結(jié)束并不代表幼兒探索、學習活動的終結(jié),故我在活動延伸中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進一步激發(fā)孩子探究其他類型紙張的欲望)

教學反思:

以興趣為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嚴肅”的科學活動充滿趣味,調(diào)動孩子探索、思考的欲望,這是開展好科學活動的首要前提。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孩子通過探索感知餐巾紙里的經(jīng)緯紋路,如若僅是讓孩子通過反復的撕紙來探索感知而無情境作支撐的話,孩子的探究熱情是很難長久保持的。故活動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故事情境“前幾天,小綿羊身上的毛剛剛被工人叔叔剪掉,可是天越來越冷,把小綿羊們凍得咯咯咯咯直發(fā)抖,這可怎么辦呢?誰有好辦法讓小綿羊變得暖和起來的?”這樣的導入充分考慮了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可謂是投其所好,活動氣氛瞬間被激活,為后續(xù)順利開展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

以求真為原則

有時候,為了讓科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我們往往會采取“降低提問難度”、“或讓探索活動成為一種形式”的做法。讓活動看似活躍而順暢,但細細品味這些活動,幼兒上與不上前后變化不大,更別說通過活動去培養(yǎng)孩子早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理性思維的啟蒙了。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力求通過科學真實的提問、探索逐步引導孩子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

1.真問題。

在第一次探索前,我通過這樣的提問“這里有很多像羊毛一樣白的餐巾紙,等會兒請你動動小腦筋、動動你的小手,想想怎樣把餐巾紙變成“羊毛”送給小綿羊呢(出示一根撕好的“羊毛”),?”之后老師并沒有示范或要求孩子怎么做,而是將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在觀察紙片、紙條后去大膽猜測并嘗試。另外,怎樣把餐巾紙變成羊毛的提問是比較開放的,這樣孩子的思路就會很寬闊,孩子會調(diào)動所有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探索,這就是一次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孩子運用已有經(jīng)驗去解決現(xiàn)有問題。

當孩子通過嘗試撕出“羊毛”把原因歸結(jié)在用了正確的方法時,老師通過動作及提問“這一次用正確的動作怎么也撕不出“羊毛”了呢?”引發(fā)孩子的進一步思考和嘗試。在反復的嘗試中孩子逐步感知到了紙的一邊易撕,另一邊難撕,也就是紙里存在著經(jīng)緯紋路。

2.真探索。

整個活動的探索老師都是以拋出問題讓孩子自主思考、操作的形式進行的,因為有很明確的問題作埋伏,所以孩子對探索活動還是很有目標、很感興趣的。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總是鼓勵孩子積極探索,不要放棄。我以拋出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繼續(xù)思考和探索。最終,孩子們通過不懈努力,終于給小綿羊披上了厚厚的羊毛時,那一份滿足并不是手工活動所能達成的,因為手工更多的是動作技能的練習,而科學探索則飽含著孩子的思考和不懈努力,充滿了挑戰(zhàn)和趣味。

以拓展為追求

好的科學活動結(jié)尾應該是能激發(fā)孩子繼續(xù)深入探索的,因此,在本次活動結(jié)束時,我進行了這樣一個提問:“做了一會兒運動,小綿羊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了,可是草地上的草太少不夠吃,你們能不能用這些綠色的彩紙給小綿羊撕出長長的小草呢?彩紙里會不會也藏著小秘密,讓我們游戲的時候再去試一試吧!”依然沿用故事情境,使得整個活動渾然一體,但同時又充分激發(fā)了孩子對其他紙張的探索興趣,讓活動止而探索不止。

幼兒百科:羊毛主要由蛋白質(zhì)組成。人類利用羊毛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由中亞向地中海和世界其他地區(qū)傳播,遂成為亞歐的主要紡織原料。

[精品范文]大班折紙教案反思范文集錦四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每一位任課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幼兒園學到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準備教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提供效率。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精品范文]大班折紙教案反思范文集錦四篇》,僅供您在工作和學習中參考。

大班折紙教案反思【篇一】

教學目標:

1、能根據(jù)紙箱的外形進行想象、造型,用連接和裝飾的方法、技巧進行紙箱造型。

2、發(fā)展綜合手工的能力。

3、鼓勵及培養(yǎng)互相合作、勇于嘗試的習慣。

活動過程:

1、導入、引起興趣。

啟發(fā)幼兒思考紙箱可以做什么有趣的東西,用一個紙箱可以

做什么?幾個連接起來又可以怎樣。

2、欣賞作品。

3、提出新問題:如何連接(紙箱的連接、材料與紙箱的連接)?

什么方法是最節(jié)約材料的?

4、幼兒活動。

5、作品欣賞。

大班折紙教案反思【篇二】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嘗試用看圖示的方法折糖果盒。

2、培養(yǎng)幼兒對折紙活動的興趣,體驗制作成功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折紙步驟圖、正方形紙

三、活動過程:

㈠觀察導入。出示折好的糖果盒,這是什么?可以放什么?你愿意折嗎?

㈡交流探究:

1、引導幼兒觀察折紙圖譜,了解基本折法。

①正面朝上,如圖,對折出水平和垂直的中線;

②四個角向中心處折;

③翻面;

④四個角繼續(xù)向中心處折;

⑤右側(cè)的角折到中心處了

⑥中心的四個角向外折;

⑦另外三個角也向外折

⑧翻面;

⑨四條邊折到中線上,留下折痕(后面會用到這些折痕);

⑩中心處的四個角向外翻折;

⑾右上角已折好,另外的三個角折法同同;

⑿上一步翻到外面的四個角,如上圖來回折;

⒀右上角是折好的樣子;

⒁盒子邊折好了;

⒂按照步驟9折出來的折痕,將盒子撐開了。

2、鼓勵幼兒提問:哪一步不明白。

3、教師演示,鞏固新知:

㈢動手操作:

1、幼兒嘗試折紙,教師巡回指導。

2、將作品在全班交流,教師加以點評。

大班折紙教案反思【篇三】

活動目標:

1、通過剪紙活動幼兒初步掌握平剪的方法,根據(jù)鯨魚的輪廓,保持線條光滑;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重難點)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剪紙習慣,保持地面干凈,及時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3、能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主題剪紙,培養(yǎng)學生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

2、范例一副

3、藍色卡紙若干

4、藍色A4卡紙若干

5、剪刀

6、膠棒

7、水彩筆

8、圓形氣球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出示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欣賞示范作品,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

1、請幼兒說出的鯨魚的外形特征。

2、教師小結(jié)并示范用平剪的方法剪鯨魚,通過手的控制使鯨魚的線條飽滿光滑。

三、實踐操作

1、發(fā)放作品材料,要求幼兒:保持地面干凈,及時收拾剪刀,小心保管作品

2、幼兒剪紙,教師巡回指導。

3、把剪好的鯨魚用膠棒粘貼到A4藍色紙上。

四、幼兒討論如何裝飾海底世界

五、結(jié)束部分

拍照留念,并發(fā)放圓形氣球進行獎勵。

大班折紙教案反思【篇四】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對家的喜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

2.幼兒能用紙折好房子,粘貼在紙上,并添畫出花、草、樹等其他物體。

3.通過折房子讓幼兒知道房子的結(jié)構(gòu),有屋頂、墻面、門、窗。

4.重點:學習用正方形的紙折房子。

5.難點: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并能發(fā)揮想象添畫景物。

活動準備:

1.正方形彩紙每人一張、膠棒每人一支(26張),水彩筆、油畫棒若干支,裝筆小筐六個。

2.折好的房子一個,二幅完整的折、貼、添加景物的畫,(一塊黑板,一塊布、六塊磁鐵,課前將范畫貼好}

3.誠邀:親愛的30班家長們,為了讓您更多的了解萬嬰教育的理念,快樂教育,快樂人生;為了讓您更全面的理解《指南》在幼兒教育教學目標的指導;為了響應萬嬰教育機構(gòu)園長觀摩教學活動開放日;路園長將在4月17日(星期四)上午8:50分在多功能廳,為我們33班幼兒進行大班語言故事《小桃仁》的教學活動,歡迎您的光臨,期待您與孩子同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興趣:

1.老師用神秘的表情和語氣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今天園長媽媽用紙折了一個禮物要送給我們30班的小朋友,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2.請小朋友看看這像什么?(老師出示折好的一間房子,引起幼兒的興趣)。這個房子就是園長媽媽的家,好看嗎?那么你們想不想也折一個小房子,當作自己的家呢?

3.瞧,這是園長媽媽的家,漂亮嗎?(出示范畫給幼兒欣賞折、貼、畫自己的家)。園長媽媽畫了些什么呢?(幼兒邊看邊說)你們想不想也把自己的家畫出來呢?

4.現(xiàn)在我先來教小朋友折一個房子,變成自己的家好嗎?等一會小朋友再把自己的家添畫上美麗的風景好嗎?

二、講解示范:

1.先用正方形紙折出小房子。(教師講解示范,幼兒跟折)把正方形紙邊對邊對齊折;再橫著對折后打開,折出中心線;把兩邊的紙向中心線折;用手指伸進去折出房子兩邊的尖角。2.我們把折好的小房子在反面用膠棒涂抹,貼在紙上,然后再請小朋友添畫自己家小區(qū)的風景,比比誰的家最美麗。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提醒幼兒先折好房子,再將折好的房子粘貼在紙上,然后添畫各種風景和物體。

2、鼓勵幼兒大膽涂色,使畫面色彩鮮艷。

四、講評:

幼兒互相欣賞,說說誰的家最漂亮,并請幾名幼兒上前給大家分享自己的作品。

教學反思

久違了,美術教學活動!

常言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才能不荒廢技藝和專業(yè)。然而,在我20年后又重拾生疏已久的美術教學活動,讓我有一種擔憂和壓力,又有一種期待和挑戰(zhàn)。擔憂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常規(guī)養(yǎng)成是否好,壓力卻是,我的美術教學活動設計是否符合幼兒年齡特點?而期待的是,又能和孩子們一道折折、畫畫,體驗、享受、欣賞孩子們的教學成果了,說到挑戰(zhàn),卻是對我教育教學能力和駕馭課堂能力的檢驗。我喜歡這樣的挑戰(zhàn),因為,人生就是在不斷的挑戰(zhàn)中完善自我的。

其實這節(jié)美術教學活動,是應30班朱老師的要求而上的,我是硬著頭皮接受了朱老師的欽點。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孩子們是那么的配合,家長是那么的給力,老師是那么的認真,整個美術教學活動下來,幼兒掌握了折房子的要領,家長了解了幼兒園的教學方法及自己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能力,老師們對美術教學活動的準備、組織、設計、示范、演示、講解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和認識。整個教學活動非常流暢,完成了教學目標。

【教案參考】小班教案小綿羊六篇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優(yōu)秀的教案能幫老師們更好的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教案有助于老師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教案參考】小班教案小綿羊六篇》,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小綿羊(篇一)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幫助小綿羊。

2.能夠團紙粘貼,體驗制作羊毛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乳膠、皺紋紙、相關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資源,引導幼兒認識小綿羊。

(1)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簡單了解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和幼兒一起觀察羊毛的形狀特點,知道綿羊要換新衣服過冬了。

2.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團紙粘貼羊毛。

3.幼兒操作。

幼兒自由操作,提醒幼兒紙團團得越緊越好,讓幼兒獨立粘貼。指導幼兒將羊毛貼在綿羊身上。

4.作品展示。

師:我們的小綿羊已經(jīng)穿好衣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誰的小綿羊穿的新衣服漂亮呀!

將做好的小綿羊展示到主題墻上,供幼兒觀賞。

小班教案小綿羊(篇二)

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了解莫莫生氣時所做一些的事情。

2、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莫莫不同階段的心情變化。

準備:

1、ppT圖片

2、繪本

重點:仔細觀察畫面,了解莫莫生氣時所做的事,并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通過故事情節(jié),體驗莫莫的心情變化。

過程:

一、談話討論,引出讀本內(nèi)容

1、出示繪本封面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本繪本,我們來看看畫面上有誰?

2、觀察莫莫的表情猜測他生氣的原因

師:它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咦,莫莫怎么啦?

你們生氣時是什么樣的表情?

莫莫為什么會生氣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根據(jù)ppT畫面,了解故事情節(jié)

(一)引入故事,了解莫莫生氣的原因。

ppT1:看圖上除了莫莫還有誰呀?頭上有戴著一朵小花的是莫莫的好朋友,茉莉。

ppT2:莫莫在干什么呢?它做了什么動作?我們來學學,莫莫使勁往上跳。莫莫有沒有吃到這個蘋果?無論莫莫跳得多高,莫莫總是夠不到那個蘋果。

ppT3:于是莫莫就在樹下等,他想也許蘋果會自己掉下來的。等著等著,

莫莫就…

ppT4:莫莫醒來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莫莫看著莉莉吃掉自己最想要的蘋果,莫莫會怎么樣?。?/p>

(二)初步了解莫莫生氣時所做一些的事情。

ppT5—8:莫莫生氣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看,它長出了?(生氣的牙齒)

它還長出什么?生氣的犄角、生氣的蹄子、生氣的尾巴

ppT9:它張大嘴巴對著茉莉大聲說,什么呢?誰來猜猜看。(孩子自由說,再集體說)

ppT10:看它生氣的蹄子在干什么?(幼兒集體模仿)

小鴨子怎么從池塘里出來了呢?

還用它生氣的犄角在干嘛?(個別、集體幼兒模仿)

(三)最后了解生氣后發(fā)生的事情。

ppT11:莫莫越來越生氣,看它在干什么呢?

你們猜猜看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ppT12—13:突然聽到咔嚓一聲,地面怎么了?,莫莫呢?

ppT14:猜猜這時的莫莫心情怎么樣?他在做什么?

你們有沒有什么辦法來救救莫莫呢?

ppT15:他閉上眼睛回想和茉莉在草地上的美妙時光,慢慢地就不生氣了。

ppT16:最后誰來救它呢?到底是誰呢?我們來看看。茉莉還帶來了什么?

看看現(xiàn)在的莫莫和剛才生氣的莫莫有什么不一樣?(表情、生氣的牙齒、犄角、尾巴、爪子沒了)

ppT17:莫莫在做什么?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下次再來說說。

三、出示繪本

師:這本就是我們剛才一起欣賞的繪本《小綿羊生氣了》,我會把它放在圖書區(qū),小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小班教案小綿羊(篇三)

一、設計構(gòu)思:

(一)、教材來源:

根據(jù)小班孩子年齡小,比較任性,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些特點,針對小班幼兒愛生氣、愛發(fā)脾氣的實際狀況分析的基礎上,我選擇了《小綿羊生氣了》這樣一個生動有趣的繪本,旨在借助莫莫這個故事形象,引導幼兒正確地看待負面情緒,學習處理負面情緒的技巧和方法。

(二)、重難點:理解內(nèi)容,能清楚地講述小綿羊生氣時所做的可怕事情。

(三)、設計理念:

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結(jié)合啟發(fā)性提問、討論,讓幼兒推理、想象,講述故事內(nèi)容,感受體驗角色的情感,激發(fā)講述的興趣;再通過游戲情感遷移,引導幼兒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情境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

(四)、活動流程:

觀察封面、談話討論,引出內(nèi)容→根據(jù)ppT畫面,了解故事情節(jié)→結(jié)束

二、活動目標:

1.理解內(nèi)容,能清楚地講述小綿羊生氣時所做的可怕事情。

2.知道生氣會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三、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引出讀本內(nèi)容

1、出示繪本封面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來看看畫面上有誰?

幼:有一只小羊。

2、觀察莫莫的表情猜測他生氣的原因

師:它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看起來很生氣,它的嘴巴是彎下來的...

師:莫莫為什么會生氣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吧!

(二)、根據(jù)ppT畫面,了解故事情節(jié)

1、引入故事,了解莫莫生氣的原因。

(1)、師:看圖上除了莫莫還有誰呀?

幼:還有一只戴花的小羊

師:頭上有戴著一朵小花的是莫莫的好朋友,茉莉。

(2)、師:莫莫在干什么呢?它做了什么動作?

幼:他在往上跳,他想要那個蘋果。

師:無論莫莫跳得多高,莫莫總是夠不到那個蘋果。

師:于是莫莫就在樹下等,他想也許蘋果會自己掉下來的。等著等著,

莫莫就…(幼:睡著了)

(3)、師:莫莫醒來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蘋果沒有了

師:蘋果怎么會不見了?去哪里了?

幼:被茉莉吃掉了

師:莫莫看著莉莉吃掉自己最想要的蘋果,莫莫會怎么樣???

幼:很生氣、很難過...

2、初步了解莫莫生氣時所做一些的事情。

(1)、師:莫莫生氣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看,它長出了?(生氣的牙齒)它還長出什么?(生氣的犄角、生氣的蹄子、生氣的尾巴)

(2)、師:它張大嘴巴對著茉莉大聲說,什么呢?誰來猜猜看。

幼:把蘋果還給我、我要我的蘋果

(3)、師:看它生氣的蹄子在干什么?(幼:在踩花)

小鴨子怎么從池塘里出來了呢?(幼:被莫莫趕出來了)

還用它生氣的犄角在干嘛?(幼:把母雞的房子撞翻了)

它還干嘛了?(幼:它在咬奶牛的尾巴)

3、最后了解生氣后發(fā)生的事情。

(1)、師:突然聽到咔嚓一聲,地面怎么了?,莫莫呢?(幼:掉到洞里去了)

(2)、師:只有它一個人在黑暗的洞里,猜猜這時的莫莫心情怎么樣?他會做什么?

幼:它的心里會很害怕,他會喊“救命”

(3)、師:他閉上眼睛回想和茉莉在草地上的美妙時光,慢慢地就不生氣了。

(4)、當它睜開眼睛..誰來救它呢?(幼:茉莉來了)茉莉還帶來了什么?(幼:帶來了蘋果)

師:看看現(xiàn)在的莫莫和剛才生氣的莫莫有什么不一樣?(幼:它的牙齒、犄角、尾巴、爪子沒了)

(5)、師:莫莫在做什么?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下次再來說說。

(三)、結(jié)束

師:故事講完了,你喜歡誰?莫莫?茉莉?為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jié):生氣不僅會讓自己不開心,還會傷害到自己的好朋友,莫莫知道錯了,他以后再也不會生氣了。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不是單純的講述故事,要讓孩子在閱讀中體會故事所蘊含的情感和知識經(jīng)驗,并學會生活中怎樣對待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因此,在活動過程中,先引導幼兒欣賞課件,觀察圖片,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內(nèi)容;再利用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幼兒交流表達自己的經(jīng)驗感受,活動中孩子思維比較活躍,回答問題積極踴躍,師生互動充分,在對故事理解的基礎上,最后孩子們能正確辨別在生氣時做什么事對、什么錯。并選擇了能緩解生氣的方法。

小班教案小綿羊(篇四)

活動目標

1.在認識綿羊的基礎上,以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表現(xiàn)

2.能夠合理構(gòu)圖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綿羊圖片,范例一張,幼兒繪畫紙,記號筆、蠟筆人手一份

重點與難點

在認識綿羊的基礎上,以繪畫的方式來表達表現(xiàn)

一.談話導入

1.師:“咩咩咩,是誰呀?”出示綿羊圖片

2.說說看綿羊長的怎么樣的?

3.師小結(jié)。

二.感受理解

1.師:今天我們就來畫畫小綿羊,好嗎?

2.根據(jù)幼兒說的綿羊的身體特征,教師繪畫綿羊,幼兒感受

3.著重講解羊毛的螺旋畫法

4.請個別幼兒上臺示范,教師講解

5.師:你們想不想也畫畫可愛的小綿羊?

6.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幫助繪畫能力弱幼兒

三.欣賞交流

1.幼兒互相欣賞同伴作品

2.教師點評

小班教案小綿羊(篇五)

活動目標:1.在情境中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學習替換歌詞。

3.體驗小綿羊和媽媽在游戲中的快樂,愿意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重點:在情境中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學習替換歌詞。

活動準備:ppT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有沒有玩過捉迷藏的游戲?怎么玩的?

引導語:綿羊媽媽和綿羊?qū)殞氁惨獊硗孀矫圆氐挠螒???墒怯幸粋€小秘密:媽媽唱出“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寶寶們都會出來了。(學唱“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句)

過渡語:這個小秘密我們都學會了,現(xiàn)在一起用小耳朵來聽聽綿羊媽媽他們是怎么玩捉迷藏的。

二、幼兒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傾聽。

提問:綿羊媽媽在找小綿羊的時候說了什么?我的小綿羊就在哪里呀?

2.幼兒跟唱,教師糾錯。

引導語:請你們幫綿羊媽媽一起去找找其他的小綿羊好嗎?

三、替換歌詞,趣味演唱。

引導語:在羊村里還有很多的小羊,你們還想找哪只小羊呀?他會在躲在哪里呢?

四、游戲:捉迷藏。

師幼玩捉迷藏游戲。

五、結(jié)束活動。

六、羊村長在叫我們?nèi)コ晕顼埩?,我們一起回家吧?/p>

歌曲《我的小綿羊》

1=D4|4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

11111.7|61765-|2222212|34321-|

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我的小綿羊啊你在哪里。

4444466|3333355|2222254|33221-||

卡卡嘛哩卡嘿嘿卡卡嘛哩卡嘿嘿我的小綿羊就在綠色樹叢里。

小班教案小綿羊(篇六)

活動目標:

1、能細心進行粘貼活動,鍛煉小肌肉控制力;

2、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粘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于粘貼的棉花每組一份;畫有綿羊的美術底紙人手一份;固體膠每小組一份;教師示范用的半成品、成品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寶貝們我們一起去青青草原吧!

播放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跳《大家一起喜羊羊》。

師:青青草原里呀來了兩只小綿羊,我想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兩只小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們覺得哪只好看???

師:那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幫小羊穿上一件整潔,漂亮的衣服呢?現(xiàn)在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給小綿羊穿上衣服的,你們可要仔細看清楚嘍。

3.教師講解示范,并提出操作要求。

⑴講解示范

①刷固體膠;

②粘棉花;

③修正作品;

⑵提出要求:

①不將固體膠涂到到桌子上;

②不把棉花粘到輪廓線之外;

老師給你們都準備了棉花、固體膠、擦手布,一會兒請小朋友們到桌子后面每個人找一個位置坐下來,幫助我們的小羊穿上整潔、漂亮的衣服。

3、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1、操作時專心,不爭吵;

2、能力較強的孩子可稍微提高要求,讓她把羊毛整理得更整齊。

⒌師幼共同評價,引導幼兒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

收集幼兒作品,欣賞作品,并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哪只小羊,為什么喜歡它?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嗎?(羊年)

老師祝小朋友們在羊年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的長大,快快樂樂的生活!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教案課件的編寫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水平的方式之一,教案為教學活動的順利提供可靠保證,可能正在考慮如何才能寫好教案呢!有請駐留片刻,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你推薦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1

一、設計構(gòu)思:

(一)、教材來源:

根據(jù)小班孩子年齡小,比較任性,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些特點,針對小班幼兒愛生氣、愛發(fā)脾氣的實際狀況分析的基礎上,我選擇了《小綿羊生氣了》這樣一個生動有趣的繪本,旨在借助莫莫這個故事形象,引導幼兒正確地看待負面情緒,學習處理負面情緒的技巧和方法。

(二)、重難點:理解內(nèi)容,能清楚地講述小綿羊生氣時所做的可怕事情。

(三)、設計理念:

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結(jié)合啟發(fā)性提問、討論,讓幼兒推理、想象,講述故事內(nèi)容,感受體驗角色的情感,激發(fā)講述的興趣;再通過游戲情感遷移,引導幼兒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情境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

(四)、活動流程:

觀察封面、談話討論,引出內(nèi)容→根據(jù)ppT畫面,了解故事情節(jié)→結(jié)束

二、活動目標:

1.理解內(nèi)容,能清楚地講述小綿羊生氣時所做的可怕事情。

2.知道生氣會使身體健康受到影響。

三、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討論,引出讀本內(nèi)容

1、出示繪本封面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我們來看看畫面上有誰?

幼:有一只小羊。

2、觀察莫莫的表情猜測他生氣的原因

師:它的表情是什么樣的?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幼:看起來很生氣,它的嘴巴是彎下來的...

師:莫莫為什么會生氣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吧!

(二)、根據(jù)ppT畫面,了解故事情節(jié)

1、引入故事,了解莫莫生氣的原因。

(1)、師:看圖上除了莫莫還有誰呀?

幼:還有一只戴花的小羊

師:頭上有戴著一朵小花的是莫莫的好朋友,茉莉。

(2)、師:莫莫在干什么呢?它做了什么動作?

幼:他在往上跳,他想要那個蘋果。

師:無論莫莫跳得多高,莫莫總是夠不到那個蘋果。

師:于是莫莫就在樹下等,他想也許蘋果會自己掉下來的。等著等著,

莫莫就…(幼:睡著了)

(3)、師:莫莫醒來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蘋果沒有了

師:蘋果怎么會不見了?去哪里了?

幼:被茉莉吃掉了

師:莫莫看著莉莉吃掉自己最想要的蘋果,莫莫會怎么樣???

幼:很生氣、很難過...

2、初步了解莫莫生氣時所做一些的事情。

(1)、師:莫莫生氣的時候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看,它長出了?(生氣的牙齒)它還長出什么?(生氣的犄角、生氣的蹄子、生氣的尾巴)

(2)、師:它張大嘴巴對著茉莉大聲說,什么呢?誰來猜猜看。

幼:把蘋果還給我、我要我的蘋果

(3)、師:看它生氣的蹄子在干什么?(幼:在踩花)

小鴨子怎么從池塘里出來了呢?(幼:被莫莫趕出來了)

還用它生氣的犄角在干嘛?(幼:把母雞的房子撞翻了)

它還干嘛了?(幼:它在咬奶牛的尾巴)

3、最后了解生氣后發(fā)生的事情。

(1)、師:突然聽到咔嚓一聲,地面怎么了?,莫莫呢?(幼:掉到洞里去了)

(2)、師:只有它一個人在黑暗的洞里,猜猜這時的莫莫心情怎么樣?他會做什么?

幼:它的心里會很害怕,他會喊“救命”

(3)、師:他閉上眼睛回想和茉莉在草地上的美妙時光,慢慢地就不生氣了。

(4)、當它睜開眼睛..誰來救它呢?(幼:茉莉來了)茉莉還帶來了什么?(幼:帶來了蘋果)

師:看看現(xiàn)在的莫莫和剛才生氣的莫莫有什么不一樣?(幼:它的牙齒、犄角、尾巴、爪子沒了)

(5)、師:莫莫在做什么?還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下次再來說說。

(三)、結(jié)束

師:故事講完了,你喜歡誰?莫莫?茉莉?為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jié):生氣不僅會讓自己不開心,還會傷害到自己的好朋友,莫莫知道錯了,他以后再也不會生氣了。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不是單純的講述故事,要讓孩子在閱讀中體會故事所蘊含的情感和知識經(jīng)驗,并學會生活中怎樣對待自己的情緒和情感。因此,在活動過程中,先引導幼兒欣賞課件,觀察圖片,理解故事的情節(jié)、內(nèi)容;再利用啟發(fā)性的問題,引導幼兒交流表達自己的經(jīng)驗感受,活動中孩子思維比較活躍,回答問題積極踴躍,師生互動充分,在對故事理解的基礎上,最后孩子們能正確辨別在生氣時做什么事對、什么錯。并選擇了能緩解生氣的方法。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幫助小綿羊。

2.能夠撕貼小紙條,體驗制作羊毛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教學資源《可愛的小綿羊》(視頻)。

2.膠水、紙、小綿羊輪廓圖。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引導幼兒認識小綿羊

(1)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簡單了解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和幼兒一起重點觀察羊毛的形狀特點,知道綿羊要換新衣服過冬了

2.在教師指導下,幼兒撕、貼羊毛,體驗其中的樂趣。

(1)師幼共同探索制作羊毛。

師:你們看,老師這里有這么多的紙,要怎樣給小綿羊做成羊毛呢?(教案出自:教案網(wǎng))(進一步引導幼兒想象多種制作羊毛的方法),并請能力強的幼兒來撕一個羊毛,再說一說是怎樣撕的?

(2)教師示范做羊毛一一撕紙條。同時提醒幼兒觀看教師如何雙手配合協(xié)調(diào)地撕紙。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紙條撕得越細越好。(一部分幼兒可以用剪刀剪好紙條,再用彩筆卷一卷,卷成羊毛)。

(4)出示小綿羊輪廓圖,教師指導幼兒將羊毛粘貼在綿羊身上。

(5)幼兒獨立粘貼,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將羊毛粘貼在相應的位置。

3.展示作品,大家一起欣賞穿上新衣服的小綿羊,分享幫助人的快樂。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3

活動目標:

1、能細心進行粘貼活動,鍛煉小肌肉控制力;

2、喜歡參與美術活動,體驗粘貼的樂趣。

活動準備:

用于粘貼的棉花每組一份;畫有綿羊的美術底紙人手一份;固體膠每小組一份;教師示范用的半成品、成品各一份;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寶貝們我們一起去青青草原吧!

播放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跳《大家一起喜羊羊》。

師:青青草原里呀來了兩只小綿羊,我想請小朋友們看看這兩只小羊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們覺得哪只好看?。?/p>

師:那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幫小羊穿上一件整潔,漂亮的衣服呢?現(xiàn)在先看看老師是怎么給小綿羊穿上衣服的,你們可要仔細看清楚嘍。

3.教師講解示范,并提出操作要求。

⑴講解示范

①刷固體膠;

②粘棉花;

③修正作品;

⑵提出要求:

①不將固體膠涂到到桌子上;

②不把棉花粘到輪廓線之外;

老師給你們都準備了棉花、固體膠、擦手布,一會兒請小朋友們到桌子后面每個人找一個位置坐下來,幫助我們的小羊穿上整潔、漂亮的衣服。

3、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1、操作時專心,不爭吵;

2、能力較強的孩子可稍微提高要求,讓她把羊毛整理得更整齊。

⒌師幼共同評價,引導幼兒欣賞別人的優(yōu)點和不足。

收集幼兒作品,欣賞作品,并讓幼兒說說自己喜歡哪只小羊,為什么喜歡它?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今年是什么年嗎?(羊年)

老師祝小朋友們在羊年新的一年里,健健康康的長大,快快樂樂的生活!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4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幫助小綿羊。

2.能夠團紙粘貼,體驗制作羊毛的樂趣。

活動準備

白乳膠、皺紋紙、相關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資源,引導幼兒認識小綿羊。

(1)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簡單了解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

(2)和幼兒一起觀察羊毛的形狀特點,知道綿羊要換新衣服過冬了。

2.教師示范。

教師示范團紙粘貼羊毛。

3.幼兒操作。

幼兒自由操作,提醒幼兒紙團團得越緊越好,讓幼兒獨立粘貼。指導幼兒將羊毛貼在綿羊身上。

4.作品展示。

師:我們的小綿羊已經(jīng)穿好衣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誰的小綿羊穿的新衣服漂亮呀!

將做好的小綿羊展示到主題墻上,供幼兒觀賞。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5

活動目標

1.認識小綿羊,愿意幫助小綿羊。

2.能夠撕貼小紙條,體驗制作羊毛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可愛的小綿羊》教師教學資源以及教師范畫。

2.關于小綿羊的視頻。

3.膠棒、白紙及教師準備好的小綿羊輪廓畫紙。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師教學資源,引導幼兒認識小綿羊。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綿羊,簡單了解小綿羊的基本外形特征。(重點請幼兒觀察羊毛的形狀特點)。

(2)教師組織幼兒觀看《小綿羊》視頻。教師引導幼兒知道小綿羊是要換上厚厚的新衣服過冬的。

(3)出示小綿羊輪廓畫紙,引導幼兒觀察畫紙上的小綿羊。

提問幼兒:我們怎樣幫助這只小綿羊讓它能夠抵御寒冷安全的過冬嗎

2.在教師的指導下,請幼兒撕貼羊毛,體驗其中的樂趣。

(1).教師示范制做羊毛撕紙條。同時提醒幼兒觀看教師如何雙手配合協(xié)調(diào)地撕紙。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幼兒紙條撕的越細越好。

(3).教師指導幼兒把羊毛粘貼在小綿羊的身上。

幼兒獨立粘貼,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將羊毛粘貼在相應的位置。

3.展示作品,幼兒欣賞穿上新衣服的小綿羊,體驗分享幫助別人的快樂。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篇6

設計思路: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知道順著皺紋紙的纖維能較容易的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

2.能耐心地參與探索活動,鍛煉手指的靈活性。

3.體驗幫助小綿羊取暖所帶來的快樂。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張綿羊輪廓的紙,固體膠若干。

2.餐巾紙每人2-3張。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幼兒撕紙條的愿望。

師出示綿羊輪廓:前幾天,小綿羊身上的毛剛剛被工人叔叔剪掉,天越來越冷,把小綿羊們凍得咯咯咯咯直發(fā)抖,這可怎么辦呢?誰有好辦法讓小綿羊變得暖和起來?(幼兒講述讓小綿羊暖和的方法。)

幼兒1:給它穿上衣服

幼兒2:讓它重新長出羊毛

(評析: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幫助幼兒更好更快的進入活動氛圍,激發(fā)幼兒幫助小動物的情感,起到了很好的開門見山地導入作用。)

(二)第一次操作: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如何撕出長長的羊毛。

1.了解羊毛的形態(tài)。

師:小綿羊也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給自己的身上重新披上一層羊毛,這樣小綿羊就能暖和起來了。你們知道羊毛是什么樣子的嗎?(教師播放課件)

幼兒1:羊毛白白的

幼兒2:羊毛細細的

幼兒3:羊毛長長的

師:這里有很多像羊毛一樣白的餐巾紙,(出示餐巾紙)誰能把這白白的餐巾紙變成細細、長長的羊毛呢?請兩位小朋友上前探索撕羊毛。

2.自主探索撕羊毛。

師:你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了嗎?

師:教師對撕出細長條的幼兒:你是怎么撕出細長條的?

3.教師小結(jié)羊毛的正確撕法。

師:原來在餐巾紙里藏著一個小秘密呢,一邊的紙靠得很緊,很難撕開來,而且也很容易斷,但另一邊就很松,輕輕一撕就撕開來了,所以不好撕的時候只要把紙轉(zhuǎn)一轉(zhuǎn),換一邊繼續(xù)撕就一定能撕出長長的羊毛的。

(評析:運用讓幼兒先嘗試然后教師再總結(jié)的方法不僅可以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培養(yǎng)了幼兒在操作過程中的探究能力,真正做到了幼兒探究在前,教師總結(jié)在后,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幼兒的示范讓孩子明白怎樣撕才能撕出細細長長長的面條,突破了活動的重難點。)

(三)第二次操作:引導幼兒探索餐巾紙里的秘密。

師:讓我們一起試試看,找找餐巾紙里的秘密,看看是不是一邊緊、一邊松呢?

(評析:再次讓幼兒實踐撕長長、細細的羊毛,不僅鞏固撕的技能,而且也掌握餐巾紙的小秘密。)

(四)第三次操作:引導幼兒撕出細細的羊毛。

師:看來你們都找到小秘密了,撕出了這么多長長的羊毛,可是小綿羊說它喜歡細細的羊毛,這樣披在身上才軟呢!粗粗的羊毛會刺著它的,誰能把羊毛變細?(請一幼兒示范)

師:等會兒把自己籃子里粗粗的羊毛挑出來撕成細細的羊毛,然后貼到小綿羊的身上,每個地方都要貼到,這樣小綿羊就不冷了,讓我們趕緊去幫助小綿羊吧!

(評析:在幫助小綿羊貼羊毛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孩子的合作能力,而且也激發(fā)了孩子幫助他人的情感,體驗到了其中的樂趣。)

(五)結(jié)束活動。

師:在我們的幫助下,小綿羊終于披上了細細長長的羊毛了!小綿羊說謝謝你們!幫助了小綿羊高興嗎?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高高興興地跳起來吧!

活動延伸:

1.科學區(qū)提供彩紙讓幼兒繼續(xù)探索。

師:做了一會兒運動,小綿羊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了,可是草地上的草太少不夠吃,你們能不能用這些綠色的彩紙給小綿羊撕出長長的小草呢?彩紙里會不會也藏著小秘密,讓我們游戲的時候再去試一試吧!

2.提供不同材質(zhì)的紙以及放大鏡供幼兒繼續(xù)探索、觀察、感知各種紙的紋路。

(評析:教學活動的結(jié)束并不代表幼兒探索、學習活動的終結(jié),故我在活動延伸中繼續(xù)創(chuàng)設情境,進一步激發(fā)孩子探究其他類型紙張的欲望)

活動反思:

一、以興趣為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嚴肅的科學活動充滿趣味,調(diào)動孩子探索、思考的欲望,這是開展好科學活動的首要前提。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孩子通過探索感知餐巾紙里的經(jīng)緯紋路,如若僅是讓孩子通過反復的撕紙來探索感知而無情境作支撐的話,孩子的探究熱情是很難長久保持的。故活動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故事情境前幾天,小綿羊身上的毛剛剛被工人叔叔剪掉,可是天越來越冷,把小綿羊們凍得咯咯咯咯直發(fā)抖,這可怎么辦呢?誰有好辦法讓小綿羊變得暖和起來的?這樣的導入充分考慮了孩子的興趣和需要,可謂是投其所好,活動氣氛瞬間被激活,為后續(xù)順利開展活動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以求真為原則

有時候,為了讓科學活動得以順利開展,我們往往會采取降低提問難度、或讓探索活動成為一種形式的做法。讓活動看似活躍而順暢,但細細品味這些活動,幼兒上與不上前后變化不大,更別說通過活動去培養(yǎng)孩子早期的科學素養(yǎng)和理性思維的啟蒙了。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力求通過科學真實的提問、探索逐步引導孩子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

1.真問題。

在第一次探索前,我通過這樣的提問這里有很多像羊毛一樣白的餐巾紙,等會兒請你動動小腦筋、動動你的小手,想想怎樣把餐巾紙變成羊毛送給小綿羊呢(出示一根撕好的羊毛),?之后老師并沒有示范或要求孩子怎么做,而是將問題拋給孩子,讓孩子在觀察紙片、紙條后去大膽猜測并嘗試。另外,怎樣把餐巾紙變成羊毛的提問是比較開放的,這樣孩子的思路就會很寬闊,孩子會調(diào)動所有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探索,這就是一次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讓孩子運用已有經(jīng)驗去解決現(xiàn)有問題。

當孩子通過嘗試撕出羊毛把原因歸結(jié)在用了正確的方法時,老師通過動作及提問這一次用正確的動作怎么也撕不出羊毛了呢?引發(fā)孩子的進一步思考和嘗試。在反復的嘗試中孩子逐步感知到了紙的一邊易撕,另一邊難撕,也就是紙里存在著經(jīng)緯紋路。

2.真探索。

整個活動的探索老師都是以拋出問題讓孩子自主思考、操作的形式進行的,因為有很明確的問題作埋伏,所以孩子對探索活動還是很有目標、很感興趣的。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我總是鼓勵孩子積極探索,不要放棄。我以拋出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繼續(xù)思考和探索。最終,孩子們通過不懈努力,終于給小綿羊披上了厚厚的羊毛時,那一份滿足并不是手工活動所能達成的,因為手工更多的是動作技能的練習,而科學探索則飽含著孩子的思考和不懈努力,充滿了挑戰(zhàn)和趣味。

三、以拓展為追求

好的科學活動結(jié)尾應該是能激發(fā)孩子繼續(xù)深入探索的,因此,在本次活動結(jié)束時,我進行了這樣一個提問:做了一會兒運動,小綿羊的肚子餓得咕咕叫了,可是草地上的草太少不夠吃,你們能不能用這些綠色的彩紙給小綿羊撕出長長的小草呢?彩紙里會不會也藏著小秘密,讓我們游戲的時候再去試一試吧!依然沿用故事情境,使得整個活動渾然一體,但同時又充分激發(fā)了孩子對其他紙張的探索興趣,讓活動止而探索不止。

相關推薦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綿羊不冷了》及教學反思 小班教案《小綿羊不冷了》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耐心地參與探索活動,鍛煉手指的靈活性,通過探索知道順著皺紋紙的纖維能較容易的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體驗幫助“小綿羊”取暖所帶來...
    2021-04-14 閱讀全文
  • [精品范文]大班折紙教案反思范文集錦四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每一位任課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幼兒園學到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準備教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提供效率。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大班折紙教案反思范文集錦四篇》,僅供您在工作和...
    2022-06-30 閱讀全文
  • 【教案參考】小班教案小綿羊六篇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優(yōu)秀的教案能幫老師們更好的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教案有助于老師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小班教案小綿羊六篇》,希望對您的工作和...
    2022-07-30 閱讀全文
  • 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教案課件的編寫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水平的方式之一,教案為教學活動的順利提供可靠保證,可能正在考慮如何才能寫好教案呢!有請駐留片刻,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你推薦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2022-11-15 閱讀全文
  • 可愛的小綿羊(小班音樂教案) 活動意圖:去年讓大家瘋狂的喜洋洋灰太狼,今年又一起合作演戲:喜洋洋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通過這次音樂教案,讓小朋友們喜歡喜洋洋的同時,也喜歡生活中真正的小綿羊。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表情表現(xiàn)高興、...
    2019-12-13 閱讀全文

小班教案《小綿羊不冷了》含反思適用于小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耐心地參與探索活動,鍛煉手指的靈活性,通過探索知道順著皺紋紙的纖維能較容易的撕出細細長長的“羊毛”,體驗幫助“小綿羊”取暖所帶來...

2021-04-14 閱讀全文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每一位任課幼兒園的老師都希望小朋友們能在幼兒園學到知識,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準備教案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教案有利于老師提前熟悉所教學的內(nèi)容,提供效率。那么,你知道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大班折紙教案反思范文集錦四篇》,僅供您在工作和...

2022-06-30 閱讀全文

優(yōu)秀的人總是會提前做好準備,在上課時幼兒園的老師都想讓自己的課堂知識能夠吸引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優(yōu)秀的教案能幫老師們更好的解決學習上的問題,教案有助于老師在之后的上課教學中井然有序的進行。那么一篇好的幼兒園教案要怎么才能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為您帶來的《小班教案小綿羊六篇》,希望對您的工作和...

2022-07-30 閱讀全文

俗話說,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教案課件的編寫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水平的方式之一,教案為教學活動的順利提供可靠保證,可能正在考慮如何才能寫好教案呢!有請駐留片刻,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你推薦小班美術教案可愛的小綿羊,希望能幫助到你的學習和工作!...

2022-11-15 閱讀全文

活動意圖:去年讓大家瘋狂的喜洋洋灰太狼,今年又一起合作演戲:喜洋洋與灰太狼之虎虎生威。通過這次音樂教案,讓小朋友們喜歡喜洋洋的同時,也喜歡生活中真正的小綿羊。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表情表現(xiàn)高興、...

2019-12-13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