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yǎng)孩子專注能力的8款小游戲
發(fā)布時間:2022-01-18 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 學習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的心得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社交能力心得體會1.走直線(適用于1歲—3歲)
在戶外找到有直線地磚縫的地方,家長和孩子比賽,沿著直線走,比比看誰走得快?;蛘咴谟醒┗蛏碁┑饶芰粝履_印的地方,定下終點,家長和孩子比賽,看誰走得又快又直。孩子在游戲中需要專注于腳下,大一些的孩子則會專注于目標。這個小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專注力,還可以幫助孩子鍛煉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增加活動量。
2.蘿卜蹲(適用于3歲以上)
這個游戲需要三人以上參與,非常適合聚會。每個參與者都扮演一種蘿卜,如“紅蘿卜”、“綠蘿卜”、“紫蘿卜”等,第一個人邊喊口令邊自己不停下蹲“紅蘿卜(自己)蹲,紅蘿卜蹲,紅蘿卜蹲完紫蘿卜蹲”,被點名的“蘿卜”則要接替下去。做錯的、反應慢的、說錯的都要受罰。這個游戲非常有趣,寶寶不僅需要注意聽什么時候叫到自己,還要記住大家都是“什么蘿卜”,可以鍛煉寶寶的記憶力和長時間注意力。
3.聽歌拍手(適用于1歲半—3歲)
家長可以找一些節(jié)奏感強的兒歌,帶著孩子一邊拍手一邊唱,等孩子熟悉拍手規(guī)律后,漸漸加快速度。孩子沉浸在好聽有趣的兒歌中,這十分有利于鍛煉長時間注意力。此外,有規(guī)律地拍手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4.找一找(適用于1歲以上)
孩子都喜歡做媽媽的小助手。家長可以利用這一心理,讓孩子幫忙拿某些物件,比如皮包、抹布等。這些物品在開始時需要擺在明顯位置,容易讓孩子找到。等到孩子熟悉物品位置后,可以把這些物品挪到距原來的位置不遠的地方,或藏起來一部分,讓孩子找,孩子找到后會非常有成就感。這個游戲不僅可以訓練孩子找東西時的專注力,讓孩子從繁雜的物品中找到目標,還能讓孩子形成“每樣東西都有固定的位置”的意識,養(yǎng)成收拾東西的良好習慣。
5.反口令(適用于2歲半以上)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在比較大的場地,家長發(fā)口令,孩子要做與口令相反的動作,如家長說“向前一步走”,孩子則要后退一步。等孩子熟悉游戲后,還可以讓孩子發(fā)口令,家長做動作。這個游戲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反應速度,還能幫助孩子加深對認識空間概念的認識。
家長注意:如果孩子較小,可以暫時不涉及“左右”概念,等孩子稍大些再加入。
6.拼圖(適用于1歲以上)
拼圖游戲是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常用游戲,但入門較難。在孩子較小時,可以給孩子選用拼圖塊較大、塊數(shù)較少的拼圖,如4-6塊,圖案則可以選用孩子熟悉、較簡單的內(nèi)容,如歪歪兔、喜羊羊、小馬寶莉等。一般來說,中班的孩子可以選擇20-30塊的拼圖,大班的孩子則可以選擇40-60塊的拼圖了。
家長注意:家長可以在孩子拼圖是給予一些方法上的提示,如“注意接縫處圖案”、“注意邊緣拼圖塊的特殊形狀”等。但只有在孩子明確向家長求助,或家長明顯感到孩子因為困惑而煩躁時,才能予以幫助。否則,頻繁的指點容易打斷孩子思路,反而不利于培養(yǎng)專注力。
7.串珠子(適用于1歲半以上)
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大小形狀不一、顏色各異的珠子,再和孩子一起“命題串珠”(一紅一藍、兩大兩小等),比比看誰串得快,串得好。還可以讓孩子自己“無命題串珠”,讓孩子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制作只屬于自己的珠鏈。孩子沉浸在快樂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既能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又能鍛煉手部精細動作,還能讓孩子放飛想象的翅膀,在創(chuàng)造中得到樂趣。
家長注意:這個游戲適合于三歲以上的孩子,而且如果孩子尚在3-4歲,則需要家長陪同進行游戲,以免發(fā)生吞咽、窒息的意外。三歲以下的孩子可以選擇粗麻繩和較大的穿孔彩球,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家長還可以選擇市場上的串珠玩具,在購買時一定要看清適用年齡,再進行購買。
8.堆積木(適用于1歲以上)
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積木,和孩子一起蓋大樓,比比看誰蓋得高。較小的孩子還會一下子把大樓推倒,其實這是在探索空間。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可以任由孩子隨意搭建自己心中想象的城堡。家長還可以選擇一些帶人物的積木,孩子搭積木的同時,可以編故事,最后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更能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最后,還要給家長一些溫馨提示:
1.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集中注意力時間長度不同,隨年齡增長而延長:
一歲以下的寶寶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不超過15秒,
一歲半的寶寶對有興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5分鐘以上,
2歲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約為7分鐘,
3歲平均約9為分鐘,
4歲平均約為12分鐘,
5歲平均約為14分鐘。
不要過高要求孩子注意力集中時間,可以間歇性休息。
2.在進行游戲時,尤其是孩子獨自游戲的時候,盡量為孩子創(chuàng)造安靜的環(huán)境,尤其不要經(jīng)常打擾孩子,不要輕易給孩子幫助和提示,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3.給孩子營造輕松安全的環(huán)境,要避免一心二用的情況,讓孩子專注于游戲。
yjs21.cOm更多家園共育編輯推薦
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八個小游戲
今年武漢大學畢業(yè)典禮上,李曉紅校長說了這樣一句話:“其實,人和人之間最小的差距是智力,最大的差別就是專注!
這是特別好的一句話,因為所有成功人士必備的一個特征就是:專注。
不專注的人是無法在任何領域里做出杰出成績的。
都說能成功的人是天才,但“專注”這件事,除了天生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從小培養(yǎng)的。
很多家長都說:我的孩子就是坐不住,屁股上長了草一樣。
屁股上長草的孩子,和家長的早期教育有很大關系,對于“專注”的培養(yǎng),越早越好,越晚越難做到。
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學會專注呢?可以從以下八點著手:
1、每次給孩子玩一種游戲,一套玩具,切忌堆一大堆東西擺在一起
其實,每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很專注,他通常只會看到聽到眼前的事,如果眼前只有一個人逗他,他就會一直盯著一個人看,但如果有兩個人逗他,他就會左看看,右看看。
大多家長都怕孩子不機靈,希望孩子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誠然,這樣的孩子聰明,但往往是小聰明,經(jīng)常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家長在陪孩子玩的時候,盡量讓他對一件事情發(fā)生興趣,一直玩到他不愛玩的時候,再給他換另外一種。
但太多家長哄孩子玩的時候,會把一大堆玩具倒在孩子身邊,孩子動動這個,摸摸那個,這個也新鮮,那個也有意思,孩子好像在挺長的時間內(nèi)都很安靜,但事實上,他并不能把心思專注到一件事上。
所以,家長陪孩子玩的時候,盡量一次玩一種游戲,玩一套玩具,在和孩子玩的過程中,不斷啟發(fā)他新的玩法,讓孩子有創(chuàng)新力,形成習慣后,他再玩其他玩具的時候,就漸漸習慣專注研究,并自己創(chuàng)造了。
2、讓他看完每本書里每一頁的每一個細節(jié)
家長經(jīng)常給孩子講故事,其實孩子有時會跟家長說:再講一遍XX故事吧。這樣的孩子往往是對故事里的某個細節(jié)感興趣,這說明孩子在聽這個故事的時候很專注。
很多家長給孩子買一堆堆的書,而每一本也都陪著孩子讀了,可是孩子專注的程度并不好。其實,很多事情貴不在多,而在精。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反復讀一本書,從小就讓他觀察每一頁書里每一處細節(jié),有幾顆小草,有幾個小蘑菇……
從小習慣觀察細節(jié)的孩子,專注力比較高,閱讀能力強,反之,走馬觀花的孩子,即便有大量閱讀,但也只是囫圇吞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3、飯,其實可以晚點吃
家長最習慣做的,破壞孩子專注力的事情就是:你先把這個放下,飯好了,你不吃都涼了。
很多孩子讀書讀到很忘情的時候,或者做手工做到關鍵的時候,如果家長做好了飯,就會大呼小叫地呵斥:就不能先吃了飯再弄?
其實,人的思維有時打斷了,就很難再銜接。就是成年人,在寫文章,或者思考某個案例,需要集中動腦的時候,如果被打斷,都很難靈感再現(xiàn),更別說孩子了。
如果總是打斷孩子,而且還總是因此呵斥孩子,那么孩子就很難有個連續(xù)思考的習慣,或者是在做著功課的時候,時常會用一只耳朵聽著家長是不是在叫自己。如果這樣,怎么可能專注?
其實,飯是可以晚點吃的,涼了也是可以再加熱的,但思路最好是不要強加打斷。如果你小聲問一句:“可以開飯了嗎?”你得到的回應是:“等一會兒!”那就等一會兒,不要去打攪了。
4、看電視的專注不算專注
很多家長說:“我家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特認真的看電視,別人說什么他都聽不見??墒巧险n就坐不住。”
這不矛盾,正是因為看電視太專注了,所以,做其他事就無法專注了。
電視節(jié)目是豐富多彩的,孩子應接不暇,他當然是愛看的。
但是,看電視是直觀接受外界傳遞給他的視覺反應,不需要他用大腦思考的。他只是專注的用眼睛看,并沒有專注的用腦子思考。
看電視和讀書是不一樣的,讀書,書在那里不動,孩子要看,要思考,可以想象更多畫面,但電視完全是以自己的速度自己的畫面直接傳遞到人的視覺里的。整天看電視的成年人和整天看書的成年人其實也是文化水平不一樣的。所以,看電視的專注絕對不算專注力,反而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培養(yǎng)。
5、倒計時的作用
有些孩子有拖沓的習慣,做事慢吞吞,看似仔細,其實是不專心,這個時候可以給孩子限制時間的。
比如你對孩子說:“你們玩會兒積木游戲吧,不過只能玩五分鐘。”
孩子會說:“五分鐘那么少啊,玩十分鐘怎么樣?”
你說:“好,我會看著時間的?!?/p>
如果這個游戲是開放時間的,不限時,那么就會讓孩子覺得有的是時間,就散漫。但如果有限定時間,孩子就會有緊迫感,會在玩的時候比較認真。而快到時間的時候,你會提醒他還有三分鐘,還有一分鐘,那么他會更著急。
專注的孩子效率都不差,散漫的孩子拖拖拉拉才沒有什么效率。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學霸孩子是多才多藝,因為專注力強的孩子效率高,同樣的時間可以做很多樣事。
6、比賽可以提高拖拉孩子的專注度
在幼兒園里,老師經(jīng)常讓孩子之間做競爭做比賽。同樣一件事,因為有競爭有比賽,拖拉的孩子就會變得認真,變得專心,因為孩子都是希望勝利的,所以利用孩子之間的求勝欲讓孩子對事情緊張起來,可以相應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7、下棋是個好愛好
有些天性急躁的孩子,不能長時間的關注一件事,這樣的孩子需要家長經(jīng)常讓他做靜一點,坐的住的游戲。下棋是個不錯的選擇。
國際象棋大師謝軍不僅是世界冠軍,還是心理學專家,她就專門寫過一本書《專注的孩子不簡單》,在這本書里她提到:“下棋不僅能開發(fā)孩子智力,訓練耐力和韌性,提高邏輯思維力、判斷力,尤其是專注力。專注力是保證孩子以后學習的關鍵,是進行感知、記憶、思維等認識活動的基本條件。專注力的提升,有助于孩子排除干擾、提高學習效率,節(jié)奏分明地處理學習與休息的關系。”
下棋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可選擇的也不僅僅是國際象棋,飛行棋,跳棋,軍旗等等都是可以達到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效果。
8、父母耐心很重要
孩子是否能專注,和父母的關系極為重要。
和睦的家庭,孩子相對專注力就高。夫妻兩個經(jīng)常吵吵鬧鬧的家庭,孩子就容易心猿意馬。
父母脾氣暴躁的,孩子就容易緊張惶恐,不容易集中精神,而父母性格寬和,有耐心的,孩子就心態(tài)平和,比較專注。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智商差距真的不大,大就大在父母如何培養(yǎng)。
運用有趣的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運用有趣的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專注是孩子需要培養(yǎng)的一種品格,它是一個人能高度集中于某一件事情的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質(zhì)。正所謂:“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良好的專注力,能使孩子變得聰明伶俐,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甚至可能會影響著孩子將來事業(yè)的成敗。因此,從小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培養(yǎng)他們養(yǎng)成集中注意力的良好習慣,是非常必要的。那么,究竟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的培養(yǎng)有哪些具體的方法呢?
一、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小學生對自己的控制能力較差,所以要想使他們集中注意力學習,就要排除各種可能分散孩子注意的因素,才能使孩子在平靜愉快的心情中開始學習。創(chuàng)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huán)境,是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必要條件,有條件的家庭最好能為孩子安排一個安靜、獨立的學習空間;沒有條件的,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也要力求單純,避免出現(xiàn)鮮艷強烈的顏色和紛繁的裝飾。另外,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也要盡量避免走來走去,大聲談話,甚至聽廣播、看電視,因為這些行為都會嚴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很難集中精力專心學習。
二、合理安排孩子寫作業(yè)和活動的時間
小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一般比較短,低年級學生的專注力一般不超過15分鐘,三四年級學生為20分鐘,五六年級學生則為半個小時。如果超過這個時間孩子就會走神,所以當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心不在焉時,就讓他們休息10—15分鐘,聽音樂和戶外運動都是積極的休息方式,有助于孩子調(diào)整狀態(tài),放松身心。
三、作息時間有規(guī)律,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
作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在什么時間自己應該做什么事情,這樣明確的任務要求能使孩子很快地進入專注狀態(tài)。而且,孩子按照作息時間規(guī)律,按部就班、有條不紊地處理好每一件事,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做事專心致志的習慣。
四、運用有趣的游戲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
在家庭活動中,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做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戲,使孩子在濃厚的興趣中,養(yǎng)成專注的習慣。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紹三種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家庭親子游戲。
1、聽故事找答案
家長給孩子講故事,在講故事之前就把要提問的問題告訴他,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故事講完了之后要讓他根據(jù)所提問題來進行回答。這就好比我們聽老師講課一樣,如果事先做好了預習,找出了自己有疑問的地方,在聽講時就會特別專心,因為是帶著要尋找答案的愿望去聽的。
2、請你跟我這樣做
全家人圍坐,第一個人做一個動作或說一個詞語,第二個人就跟著學做這個動作或重復詞語,第三個人則要重復前兩個人的動作或詞語,以此類推,如果誰不能完全正確地重復出前面所有人的動作或詞語,就要受到小小的懲罰。全家人一起來做這個游戲,既增進了親子之間的感情,又能通過讓孩子完成特定的動作來達到訓練注意力的目的。
3、撲克牌去哪了
取三張不同花色的撲克牌,隨意排列于桌上,讓孩子選取一張要記住的牌,然后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由家長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然后,讓孩子報出牌的位置。猜對即為勝,兩人輪換做游戲。隨著能力的提高,家長可以增加難度,如增加牌的數(shù)量,變換位置的次數(shù)和提高變換的速度。這種方法可以鍛煉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應能力,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非常受孩子的歡迎。
8個小游戲提高孩子專注力
你家是不是有個“坐不住”的寶寶呢?
他一會跑到這兒
一會跑到那兒
注意力轉(zhuǎn)瞬即逝
推薦八個小游戲
可以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造就認真專心的寶寶
1.走直線(適用于1歲—3歲)
在戶外找到有直線地磚縫的地方,家長和孩子比賽,沿著直線走,比比看誰走得快。或者在有雪或沙灘等能留下腳印的地方,定下終點,家長和孩子比賽,看誰走得又快又直。孩子在游戲中需要專注于腳下,大一些的孩子則會專注于目標。這個小游戲可以鍛煉孩子的專注力,還可以幫助孩子鍛煉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增加活動量。
2.蘿卜蹲(適用于3歲以上)
這個游戲需要三人以上參與,非常適合聚會。每個參與者都扮演一種蘿卜,如“紅蘿卜”、“綠蘿卜”、“紫蘿卜”等,第一個人邊喊口令邊自己不停下蹲“紅蘿卜(自己)蹲,紅蘿卜蹲,紅蘿卜蹲完紫蘿卜蹲”,被點名的“蘿卜”則要接替下去。做錯的、反應慢的、說錯的都要受罰。這個游戲非常有趣,寶寶不僅需要注意聽什么時候叫到自己,還要記住大家都是“什么蘿卜”,可以鍛煉寶寶的記憶力和長時間注意力。
3.聽歌拍手(適用于1歲半—3歲)
家長可以找一些節(jié)奏感強的兒歌,帶著孩子一邊拍手一邊唱,等孩子熟悉拍手規(guī)律后,漸漸加快速度。孩子沉浸在好聽有趣的兒歌中,這十分有利于鍛煉長時間注意力。此外,有規(guī)律地拍手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
4.找一找(適用于1歲以上)
孩子都喜歡做媽媽的小助手。家長可以利用這一心理,讓孩子幫忙拿某些物件,比如皮包、抹布等。這些物品在開始時需要擺在明顯位置,容易讓孩子找到。等到孩子熟悉物品位置后,可以把這些物品挪到距原來的位置不遠的地方,或藏起來一部分,讓孩子找,孩子找到后會非常有成就感。這個游戲不僅可以訓練孩子找東西時的專注力,讓孩子從繁雜的物品中找到目標,還能讓孩子形成“每樣東西都有固定的位置”的意識,養(yǎng)成收拾東西的良好習慣。
5.反口令(適用于2歲半以上)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站在比較大的場地,家長發(fā)口令,孩子要做與口令相反的動作,如家長說“向前一步走”,孩子則要后退一步。等孩子熟悉游戲后,還可以讓孩子發(fā)口令,家長做動作。這個游戲不僅可以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反應速度,還能幫助孩子加深對認識空間概念的認識。
家長注意:如果孩子較小,可以暫時不涉及“左右”概念,等孩子稍大些再加入。
6.拼圖(適用于1歲以上)
拼圖游戲是培養(yǎng)孩子專注力的常用游戲,但入門較難。在孩子較小時,可以給孩子選用拼圖塊較大、塊數(shù)較少的拼圖,如4-6塊,圖案則可以選用孩子熟悉、較簡單的內(nèi)容,如歪歪兔、喜羊羊、小馬寶莉等。一般來說,中班的孩子可以選擇20-30塊的拼圖,大班的孩子則可以選擇40-60塊的拼圖了。
家長注意:家長可以在孩子拼圖是給予一些方法上的提示,如“注意接縫處圖案”、“注意邊緣拼圖塊的特殊形狀”等。但只有在孩子明確向家長求助,或家長明顯感到孩子因為困惑而煩躁時,才能予以幫助。否則,頻繁的指點容易打斷孩子思路,反而不利于培養(yǎng)專注力。
7.串珠子(適用于1歲半以上)
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大小形狀不一、顏色各異的珠子,再和孩子一起“命題串珠”(一紅一藍、兩大兩小等),比比看誰串得快,串得好。還可以讓孩子自己“無命題串珠”,讓孩子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制作只屬于自己的珠鏈。孩子沉浸在快樂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既能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又能鍛煉手部精細動作,還能讓孩子放飛想象的翅膀,在創(chuàng)造中得到樂趣。
家長注意:這個游戲適合于三歲以上的孩子,而且如果孩子尚在3-4歲,則需要家長陪同進行游戲,以免發(fā)生吞咽、窒息的意外。三歲以下的孩子可以選擇粗麻繩和較大的穿孔彩球,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家長還可以選擇市場上的串珠玩具,在購買時一定要看清適用年齡,再進行購買。
8.堆積木(適用于1歲以上)
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積木,和孩子一起蓋大樓,比比看誰蓋得高。較小的孩子還會一下子把大樓推倒,其實這是在探索空間。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可以任由孩子隨意搭建自己心中想象的城堡。家長還可以選擇一些帶人物的積木,孩子搭積木的同時,可以編故事,最后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這樣既可以鍛煉孩子的專注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更能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培養(yǎng)孩子注意力的10種游戲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辦?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專注力?試試這些有趣的小游戲吧!
01
傳悄悄話
游戲玩法:根據(jù)班級的實際情況,用悄悄話的形式對寶寶陳述一個事實,然后讓他用同樣的形式告訴后排的同學。比方說:“冰箱里有西瓜和蘋果,沒有飲料”等,事后可以檢查正確率。一旦孩子們順利完成了任務,可以適當獎勵。
02
口令游戲
游戲玩法:老師說一個口令,學生按照發(fā)口令做動作,可以增加難度,做相反動作。例如說:向前一步走,那學生就做向后一步退。
03
串珠子
游戲玩法:用線將珠子串在一起,一般開始玩的時候不要放太多的珠子,不然孩子穿得時間過長,會產(chǎn)生挫折感。對孩子來說,將線穿過珠子的孔是不太容易的事哦!
04
夾豆子
游戲玩法:用一個小碗或者杯子,裝上一些黃豆或者黑豆、花生等等,讓孩子拿著筷子或者夾子把豆子夾到另外一個碗里。同樣的,這個游戲?qū)Υ笕藖碇v很容易,但是對孩子來說,非常有難度。不僅需要很高的注意力和手部肌肉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05
我看到了
游戲玩法:一些小卡片或者是小玩具、生活用品等實物放在桌上,前幾次游戲,數(shù)量不要多,可控制在4、5樣左右,讓孩子看一會兒,然后用布遮起來,讓孩子說說看到的是什么。這個游戲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有意注意的能力,開始時可以讓孩子只是說東西的名稱,后來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東西的顏色,再后來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東西的方位等等。
06
接數(shù)字
游戲玩法:玩這個游戲的孩子一定要達到能流利數(shù)數(shù)的階段,老師說出幾個數(shù)字,孩子要接著往下數(shù)出一樣多的數(shù)。例如說,老師說1、2、3,孩子就要說4、5、6;老師說7、8,孩子就要說9、10...一邊玩這個游戲一邊還可以引導孩子學會更多的數(shù)字。
07
大小西瓜
游戲玩法:小朋友站成圈。老師指定一個孩子當排頭,說“大西瓜”,但兩手比成小西瓜的樣子;接著第二個孩子說:“小西瓜”,但兩手比成大西瓜的樣子,依次直到最后一人。
08
找漏洞
游戲玩法:把每組四位數(shù)字讀兩遍,第一遍完整讀出,第二遍讀時漏掉一個數(shù)字,讓孩子在聽完之后說出漏掉的數(shù)字。通過此項訓練,可以鍛煉孩子聽覺集中的能力,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09
神槍手
游戲玩法:老師念以下詞語,孩子聽到水果拍一下手,聽到其他的就轉(zhuǎn)一圈,老師發(fā)布指令后孩子及時作出反應,老師根據(jù)孩子的表現(xiàn)調(diào)整語速,每隔兩秒念一個詞。通過此項訓練,可以鍛煉孩子的聽動協(xié)調(diào)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聽課效率。在訓練過程中老師的指令應清晰明確,要求孩子迅速作出反應。
例:
①蘋果、杯子、帽子、電燈、西瓜、眼睛、桃子、牙刷、手表
②葡萄、小雞、書包、桔子、草莓、爸爸、芒果、鞋子、電視
③大海、白云、貝殼、鯉魚、兔子、香蕉、火車、電話、襪子
10
猜?lián)淇伺?/p>
游戲玩法:去三張不同的牌(去掉花牌),隨意排列于桌上,如從左到右依次是梅花2、黑桃3、方塊 5.選取一張要孩子記住的牌,如梅花2,讓孩子盯住這張牌,然后把三張牌倒扣在桌子上,家長或老師隨意更換三張牌的位置。最后讓孩子報出梅花2在哪里,如果他猜對了,就算勝出。
老師們還要注意,興趣是產(chǎn)生和保持注意力的主要條件。孩子對事物的興趣越濃,其穩(wěn)定、集中的注意力越容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