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教育網(wǎng),為您提供優(yōu)質的幼兒相關資訊

小孩子做事情拖拉,如何改善

發(fā)布時間:2021-05-15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睡前故事哄小孩 幼兒園小孩游戲

01

曾經(jīng)聽很多父母談論過:“假如,你的孩子聽到你吩咐他做事后,不立即照辦,你會怎么做?”

說法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三種方法:

跟孩子數(shù)數(shù),“一、二、三……”;

不再跟孩子爭論,自己去把吩咐孩子做的事做好;

強制命令他立馬照你的意思做,并讓他承擔不照做的后果。

之前,我對這個話題不想多談。因為很多年前,我自己都是個孩子,只是觀察爸媽如何教導我,并找爸媽教育時的漏洞,來讓自己受益,而爸媽對我通常采取的是前兩種方法。

現(xiàn)如今,當我遇到自己的孩子不立馬對我說的話做出反應時,我才知道應該采取哪種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了。

“數(shù)到三”不解決問題的根源在于,他在你“數(shù)到三”之前,還可以繼續(xù)犯錯——至少孩子是這樣認為的。

02

那是一個天氣晴朗的周末,我和妻子帶著兒子去鄉(xiāng)下爬山。因為我平時比較忙,兒子大部分時間都是妻子在照顧,我想趁著這個周末多陪陪他。

中午時分,我們到達山頂后,找了一塊綠草如茵的草地,坐下來休息、野餐。野餐進行到一半時,兒子手中的塑料包裝袋被風吹到了十來米開外。yJS21.coM

見此,妻子對他說道:“寶貝,我們不能破壞環(huán)境,趕緊過去把袋子撿回來?!?/p>

兒子坐在地上嘟嚨著嘴巴,磨磨蹭蹭地就是不動。

妻子用手指著兒子,用命令的語氣說道:“我數(shù)到三,快去給我撿回來……”

“一…”

“二…”

“三…”

兒子依然無動于衷。

妻子站起身來,臉上掛著一副要發(fā)怒的表情,伸手朝遠方的袋子指了指。

兒子這才慢吞吞地站起來,哼哼著走過去將袋子撿了回來。

我沒有說任何話,只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她們母子。

下山的時候,我把原本替兒子拎著的背包背在他肩膀上,牽著他的手往山下走去。開始的一段路,兒子勉強能跟上我的步伐。

大約半個小時后,兒子的步伐明顯慢了下來,最后直接站在原地不動了,將背包脫下來扔在地上,伸手想要我們抱他。

我一把拉住想要去抱他的妻子,用命令的口吻說道:“趕緊把你的背包撿起來,跟上我們的腳步,不然就把你丟在山上了?!?/p>

兒子絲毫沒有順從我的意思,直接一屁股坐在地上,臉上帶著一副你不抱我我就不走了的表情。

我沒有再理會他,拉過妻子快步朝山下走去。大約走了400米,確定兒子看不見我們后,我停下了腳步。不一會兒,只見兒子拖著書包,一邊擦眼淚一邊飛快地我們跑來。

這時,我向他解釋了為何把他扔下不管的原因:

吃飯時,他沒聽媽媽的話立馬去撿起袋子。

我要他撿起書包跟上我的時候,他沒有立馬照做。

03

晚上,妻子安頓好兒子入睡后,很生氣地問我:“孩子還小,你怎么能這樣懲罰他呢,萬一把他累著了,或者在山上嚇壞了怎么辦?”

我說,兒子之所以聽完我們的吩咐、不立馬照做的原因,就在于你平時喜歡跟他數(shù)數(shù),看似你贏得思考處理方式的時間,但更糟糕的是給了孩子思考應該怎么來應付你的機會。

他以后往往會有更多的機會為自己所犯的錯誤尋找借口,做事猶豫、優(yōu)柔寡斷的性格就會慢慢形成。這樣做的最大后果就是,這會讓他成年后極難取得成功——無論是哪個方面(是的,就是這么可怕)。

為什么孩子犯錯時,你一定不要“數(shù)到三”?

數(shù)到三:意味著對于糾正這件事,其實可以討價還價;

數(shù)到三:說明父母不馬上回應或糾正,甚至會直接導致后期孩子對父母翻白眼或者直接頂嘴,變得更為偏激;

把孩子打到怕為止的做法,是最為無力的,因為和孩子建立的任何關系必須是基于信任和幸福感,而不能是因為“害怕你”。

其實,解決孩子犯錯的方法很簡單:

用正面強化和鼓勵來溫柔地哄他,建立起他自己的自信,養(yǎng)成立刻執(zhí)行的習慣就好了。重要的是,你必須在此之前,發(fā)現(xiàn)他們的動力源是什么,這樣會讓你事半功倍。

如果這招不靈,你應該采取如下強化措施:

1.不要期望孩子自己想通,這個年紀的孩子是不可能有這樣的覺悟的,說白了,這是他們的天性。因此,你首先應該拒絕再數(shù)“一二三”的無用做法。

2.當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你應該馬上回應,進行糾正,態(tài)度要堅定,決不能因心軟而松懈,那是在害他。

3.在糾正之后,將“我告訴過你了”這句話變成你常說的話,這樣孩子會在今后你再告誡他時,認真聽取你的建議(這個習慣的養(yǎng)成,非一日之功,但堅持就會一定有效)。

4.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你立即與他一起做出決策并付諸有效行動,這會讓他逐漸對你產生尊敬,并以你為榜樣。

另外,當孩子表現(xiàn)很好的時候,你要毫不猶豫地進行表揚,這一點與糾正他的錯誤,同等重要。因為,不能發(fā)現(xiàn)美好的事物,我們將會永遠毀掉那些美好的行為。

拖拖拉拉、優(yōu)柔寡斷的孩子,長大后最大的問題往往是“沒擔當”,而其后果就是被人排斥,更不要說領導力了。因此,如果孩子有磨蹭的壞習慣,爸媽一定要幫他改掉。

yJS21.com更多精選家園共育閱讀

如何改善孩子做功課拖拉


做事磨蹭會給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對于孩子來說,磨蹭習慣會嚴重影響孩子學習效率。那么,如何改掉孩子磨蹭習慣呢?很多家長都為此而煩惱,下面坤凡教育來為您支招。

長沙的莫女士有一個7歲的兒子,已經(jīng)上一年級了,孩子各方面表現(xiàn)都不錯,就是做事喜歡磨蹭。早上6點半就起床了,可洗漱、吃早餐要花掉一個小時。做作業(yè)也喜歡磨蹭,幾道數(shù)學題、寫幾個生字,他要花兩三個小時。為此,莫女士又是鼓勵,又是督促,但是收效甚微。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來,家長就更生氣,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使親子關系惡化。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盡快做完之后會有什么更好的結果,他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

第一招:一分鐘專項訓練。

1、訓練孩子專心做題。準備幾十個簡單的加減法口算題(根據(jù)年級不同,難度可以不同)。規(guī)定一分鐘,看孩子最多能做多少道題。讓孩子感覺到一分鐘都能做十多個小題,而自己寫作業(yè)的時候,有時候幾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小題。

2、一分鐘寫漢字訓練,找一些筆畫和書寫難度相當?shù)纳?,看孩子在一分鐘內最多能寫書多少個字。記下每次的情況,并進行對比。

3、一分鐘寫數(shù)字訓練。我班上一個孩子的數(shù)字書寫特別差,而且非常慢。這學期,數(shù)學老師讓他每天練習一分鐘“0123456789”的快速書寫。寫一分鐘算一次,看一次能寫幾組,他給我看了最近幾天的練習成績,原來一分鐘最多能寫5組,現(xiàn)在最多可以寫9組,而且還寫得工整好看一些。以上訓練讓孩子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原來一分鐘可以做很多事情,珍惜時間。同時也提高孩子的寫字速度和做題的速度。訓練時以1分鐘為一組,每天練習三至五組。在訓練的時候注意記錄孩子的成績,并進行對比,練習時間以一星期為宜。

第二招:停止催促,堅持表揚。

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來,家長就更生氣,孩子做某件事情的速度快,就表揚。如剛開始可以給孩子出幾道簡單的題,給1分或2分鐘,孩子會很快做好,家長要作大吃一驚狀呼道:“還不到一分鐘呢!”總之,很夸張的樣子。隨時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xiàn),對做得快的事情立即表揚?!艾F(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現(xiàn)在收拾書包快多了”……這樣的話。但千萬不要說成“現(xiàn)在穿衣服快多了!如果寫作業(yè)也這樣快就好了”。

第三招:節(jié)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

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時候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布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休息的時間(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么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如果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就是做孩子喜歡做的事情。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第四招:從生活習慣訓練。

通過訓練縮短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在比賽之間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練。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jīng)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

也可以用記時完成某一件事情,規(guī)定時間完成就表揚或記一個“★”;得夠二十個“★”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第五招:規(guī)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

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拖延時間到晚上十點,減少了睡眠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降低了學習效率。周而復始,造成惡性循環(huán)。這時,可以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yè)完成的最后時間。要保證孩子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很多家長規(guī)定孩子九點鐘上床睡覺。所以到了晚上九點,孩子的作業(yè)還沒有完成,就不再寫了,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yè)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后,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

綜上所述,對孩子磨蹭,家長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千萬不要操之過急。綜上所述,對孩子磨蹭,家長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千萬不要操之過急。作為中小學生習慣培養(yǎng)的先行者,坤凡教育集團于2009、 2011年,分別成立了習慣養(yǎng)成教育教研院,習慣養(yǎng)成教育智能軟件研發(fā)中心,坤凡第三代一對一IGHAT教學體系將博大精深,繁瑣復雜的教育工程系統(tǒng)簡單化,興趣化,自主化,讓孩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學習中學會體會快樂。實用有效的智能化教育軟件和獨特的IGHAT教學體系,成就了無數(shù)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從而更提高了學習成績,達到了治標更治本的教學效果!

孩子總是拖拉如何改善?


小健今年7歲,是一年級的學生,看上去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因為小健寫作業(yè)時總是東看西看,磨磨蹭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要么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到處摸摸看看。這樣的寫法怎么能快起來?一個小時的作業(yè)常常兩三個小時都寫不完,所以每天總是很晚才能睡覺。小健為了作業(yè)的事經(jīng)常挨爸爸的揍。老師也反應小健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而且還經(jīng)常搗亂,很調皮,一會兒拽別人的頭發(fā),一會兒拉別人的衣服,影響其他的同學和課堂秩序。下面讓中國注意力訓練網(wǎng)的老師來給家長們支一招。

從生活習慣訓練。

只能從生活習慣抓起啊,先給他規(guī)定時間,要求他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自己要做的事兒。一位家長說,她女兒早上起床穿一雙襪子要十分鐘,孩子在床上把襪子理呀理,理得家長冒火。什么吃飯,穿衣,洗漱能拖時間,盡量地拖時間。

對策:通過訓練縮短孩子生活自理行為的時間。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在比賽之間先教孩子怎么穿得快的方法,手把手地訓練。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有取勝的可能。甚至有時候不經(jīng)意輸給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快。讓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學習中才會快起來。(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樣就是離自己最親近的父母)

也可以用記時完成某一件事情,規(guī)定時間完成就表揚或記一個星星;得夠二十個星星可以滿足孩子的一個愿望。

第五招:規(guī)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寫作業(yè)拖延時間到晚上十點,減少了睡眠時間,導致第二天上課沒有精神,降低了學習效率。周而復始,造成惡性循環(huán)。這時,我覺得可以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yè)完成的最后時間。要保證孩子十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很多家長規(guī)定孩子九點鐘上床睡覺。所以到了晚上九點,孩子的作業(yè)還沒有完成,就不再寫了,要求孩子必須睡覺。作業(yè)沒有完成,會受到老師的批評。以后,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這個是狠招,家長要具體分析孩子作業(yè)的量,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超標了,就不能用這個辦法。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這一招。

總之,對孩子磨蹭,家長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幫助孩子逐步改正,不要操之過急。(任何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更何況糾正一個壞習慣重新建立好習慣?家長們別著急,給自己也給孩子一點時間。)要注意總結方式方法,不斷提高孩子的速度。

如何改變孩子做事拖拉磨蹭


孩子之所以依賴、無助、拖拖拉拉,主要是因為父母完全左右甚至取代了孩子自已的思考和判斷,沒有從小開始培養(yǎng)他們對自己負責的能力、怎樣才能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呢?

(1)不良的學習和行為習慣來自于家庭的教育方式和行為方式的影響,因此首先要在家庭中糾正。

(2)父母要以身作則。家庭活動要定時、守時、按時完成;對孩子要強調時間觀念,先安排一些簡單的家務、游戲,并規(guī)定時間完成。

(3)每天孩子做作業(yè)要求提前1—2分鐘完成,注意鞏固和持續(xù)。

(4)要求孩子做一項簡單的體育活動,比如做俯臥撐、仰臥起坐、舉啞鈴,以做10個為起點,每天增加1個,堅持1個月,然后保持或適當增加。

(5)告訴孩子人際關系的黃金法則: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首先要真誠地付出自己的愛心。用一顆平常心參與到學校的各種活動中,不要在乎別人的眼光。

(6)讓孩子承受拖拉造成的后果,不要替他們做什么,也別總是提醒他們。

(7)如果孩子忘記按時做某件事,或者做事拖拖拉拉,之后又為最后期限的到來或發(fā)生的后果擔心,同情地聽他們訴說,但不要幫池們解決問題。許多孩子只有自己承擔了事情的后果才能吸取教訓,而父母告誡他們將會發(fā)生的后果通常是沒有用的。

(8)看看拖拉是誰的問題。如果是孩子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彌補。不要接受任何借口,告訴孩子:“借口多的是,但借口不能讓你更快地完成任務,不如直接去做事,再回來告訴我你做完了。”

(9)給孩子選擇的機會是分離權利的一個方法,比如問孩子:“你5分鐘后去做還是10分鐘后去做?”

(10)父母首先要說到做到——如果你是認真的,要堅持到底。你提出要求,孩子卻說“等等”時,告訴孩子:“這不在選擇范圍內?,F(xiàn)在就要去做,做好了叫我,我要檢查?!比缓蟮戎⒆娱_始行動。

(11)制定時間表。老師要求班上的每個學生在交作業(yè)的同時,再交一份時間表,列出每天回家后做作業(yè)和其他事所花費的時間,看看完成作業(yè)究竟需要花多長時間。

學生們交上來的時間表讓老師很吃驚。“大部分孩子做作業(yè)的總時間并不長,但因為中途經(jīng)常要于點別的,瞄幾眼電視、抓幾把零食,拖拖拉拉地就到了九十點,但有些孩子的學習習慣就很好,所以做完作業(yè)還有很多時間可以自己安排?!背俗尯⒆觽冇涗涀约好刻旆艑W后的時間安排,老師還會把大家的時間表拿出來作比較。

(12)同伴多鼓勵。“以前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的,常常是吃了晚飯才把作業(yè)本拿出來,但現(xiàn)在一回家就進自己房間做作業(yè)了?!币粋€多月來,孩子的變化讓家長們也覺得很欣慰。

“孩子的學習習慣必須從小養(yǎng)成,好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老師認為,孩子的時間觀念必須從小培養(yǎng),但要讓孩子改掉拖拉的毛病,同伴間的相互鼓勵和比較,有時候比家長、老師的教育更有效。

如何改善孩子拖拉的習慣


案例

家長提問:孩子都小學五年級了,做事還是特別磨蹭,起床慢慢悠悠,寫作業(yè)拖沓,要是帶著他出門更是要費半天工夫,孩子越磨蹭,我就越著急,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這個磨蹭的毛病呢?

專家觀點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趙瀾波:孩子磨蹭一般來講有三個原因,一是天生的性子慢;二是孩子不喜歡做某件事情,故意磨蹭;三是家長沒有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沒有給孩子制定合適的行為規(guī)則。

家長要正確對待和認識孩子的“磨蹭”,這點非常重要。因為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磨蹭,大多時候都會認為是孩子的原因,就是沒有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于是對孩子大吼大叫,結果孩子不僅不會快,反而更加的磨蹭。其實,孩子的磨蹭與孩子本身沒有直接的關系,關鍵是家長的看法和做法。教育和改變自己,才是最高境界的家庭教育。

對于天生慢性子的孩子,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并尊重孩子的慢節(jié)奏,因為天生的性格很難改變。如果強行讓孩子跟上家長的節(jié)奏,會讓孩子失去自信,而沒有自信是比磨蹭更可怕的結果。

對于孩子不喜歡做某件事情而磨蹭,需要家長有同情心,理解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做這件事情。對于有些不喜歡的事情,可以選擇不做,選擇孩子喜歡的事情做。對于孩子不喜歡卻必須做的事情,則需要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制定一定的規(guī)則。

那么,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培養(yǎng)孩子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制定什么樣的規(guī)則呢?

首先與孩子協(xié)商制定作息時間,養(yǎng)成專時專用的習慣。以早起上學為例,以固定的出家門的時間為節(jié)點,家長可以先觀察,如果由孩子自己完成洗漱、穿衣、吃飯,需要多長的時間。如果孩子需要半個小時,則再提前10分鐘叫醒孩子。在執(zhí)行的過程中,孩子完成得很好,需要及時鼓勵,形成良性循環(huán);孩子沒有完成好,再接著尋找原因。

第二,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后果,養(yǎng)成負責任的習慣。很多家長看到孩子磨蹭,一邊嘮叨抱怨,一邊幫助孩子完成一些事情,比如整理書包、穿衣服等。家長的這些不忍心,日積月累,使得孩子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建議讓孩子遲到幾次,被老師批評幾次,讓孩子學會自己對自己負責。

第三,獎懲結合,養(yǎng)成學習有效率的習慣。比如,晚上的作息時間可以和孩子商量分為吃飯、做作業(y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洗漱睡覺等幾個階段。在做作業(yè)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兩個時間段上實行獎勵和適當懲罰。

如何改善寫作業(yè)拖拉的孩子


常常碰到很多家長詢問我家孩子吃飯?zhí)?。我會回問他們,孩子吃飯慢,你們什么感覺?家長們說:看著著急啊,一頓飯吃40分鐘,恨不得我?guī)退浴F鋵嵾@個恨不得我?guī)退跃鸵呀?jīng)把吃飯的事從孩子自己的事變成了家長的事。本來饑飽是人的本能,孩子從生下來就是餓了就吃,飽了就睡,可是為什么慢慢地就變成什么時候吃飯都是老大難呢?其實,很多是因為家長太過焦慮造成的。

首先,在0—2歲,孩子想自主吃飯的時候,可能家長怕孩子弄臟亂,總是喂,而這個敏感期過去以后,孩子漸漸大了想讓孩子自己吃了,孩子已經(jīng)不想自己吃了。

其次,只要看見孩子吃少一點,都要催促孩子多吃一口,讓孩子對吃飯感到壓力。

最后,平時是否吃了過多的零食。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父母平時不斷的催促,孩子在用磨蹭和拖拉來被動抵抗父母的催促和指責。從這位媽媽談到的情況來看,我覺得這個原因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然后,再談到學習,其實本質跟吃飯差不多的,因為從這兩件事件都可以投射出家長對這兩件事的重要性和焦慮程度,家長有多焦慮和重視,孩子可能就有多抵抗。因為其它的事情你們可能沒有要求太多,孩子沒有壓力,所以他愿意去做,于是就會出現(xiàn)“平時挺乖的,讓他幫忙做什么事,立馬就去做了”,但一旦碰到你們焦慮和重視的事,他就有阻抗。這個道理很簡單,你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的上司不斷的催促你工作,你的積極性肯定會經(jīng)常受挫,也許會用磨洋工來應對上司。但如果你的上司經(jīng)常鼓勵和夸獎你,你的工作積極性就會高很多。

有幾個小建議可供參考:

1、建議父母可以做一個角色扮演游戲:即先由一方扮演孩子,另一方扮演媽媽或爸爸的角色,扮演爸媽的一方就一件具體的事情不斷催促孩子,指責孩子(語氣要按照平時對孩子所用的著急的語氣)。最后雙方交流感覺。之后再交換,雙方交流感覺。

這個游戲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處境,真正能理解孩子,這是改變的第一步。

2、停止催促和指責,讓孩子跟隨自己的速度去學習和吃飯。同時讓孩子自己去承擔相應的后果。比如可以告訴孩子:“因為爸爸媽媽要上班,你吃飯速度稍微快一點,到七點我們就收,不然你就只能遲到,讓家里其他人送你(或者只能餓肚子),因為爸爸媽媽遲到也是會被罵的。”

而學習更是如此,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陪伴和支持,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可以幫孩子一把。我知道有位家長特別聰明,她孩子也是同樣的問題,在我提醒過她之后,她忍住了每天催促孩子寫作業(yè)的沖動,而只是平和地問了一句:“你寫作業(yè)了嗎?”,孩子說玩一會再寫。然后她就該干嗎就干嗎去了。一晚上都沒再問,孩子很高興的玩到了到上床睡覺時間。到第二天早上才想起來作業(yè)沒寫,早上吃飯怨媽媽:“你干嘛不催我了?”媽媽說:“我提醒過你了,而且媽媽以后也不再催你,你自己的事你自己負責。同時,以后媽媽可能會提醒你可能不會提醒你,但自己決定寫作業(yè)的時間,但只能是晚上10:30之前,因為這個點之后一定得上床睡覺”可想而知,上學后,孩子肯定挨了批評??墒?,卻改變了寫作業(yè)拖拉的毛病,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作業(yè)寫完再玩,因為他自己體會到?jīng)]寫作業(yè)的后果。當然,這個方法不是適用于每一個孩子,因為這位媽媽的改變并不是一句兩句話就完了,她也是經(jīng)歷了比較長時間的學習和反復的磨合,才漸漸放下自己的焦慮,平和地去對待這件事情,才能跟孩子平靜堅定地去協(xié)商。

所以,我們常常說父母只要一改變,孩子慢慢就會發(fā)生變化,所以首先家長可以試著從停止催促開始。希望能給予你一定的提示。若需要進一步厘清,也可以找專業(yè)心理咨詢師處理。

一二年級的孩子普遍會存在注意力維持時間較短的情況:

首先,希望家長多觀察一下孩子,在平時玩游戲或者做她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維持的時間大概多久,如果可以玩10分鐘以上,那從一些注意力游戲和行為養(yǎng)成的角度,就可以對孩子吃飯和寫作業(yè)存在的問題起到幫助作用。

建議如下:1.您可以買一個小沙漏放到孩子桌上,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而言,不能很好的把握時間長度,40分鐘對于孩子而言一方面有些長,同時也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放一個30分鐘左右的沙漏,利于孩子更清晰了解時間長度和掌握時間的概念。2.吃飯問題上,不要老催孩子,對于孩子而言,看到父母一直督促自己,或許反而是一件“好玩”“受關注”的事情,所以從行為養(yǎng)成上來講,說一遍,孩子不吃,就不要再說了,同時強調一遍,現(xiàn)在不吃飯,今晚也不能吃,并嚴格執(zhí)行。(如果晚上孩子實在餓了,可以吃水果,不要給零食)3.您可以在網(wǎng)絡上搜索一些親子注意力訓練的小游戲,一方面陪伴了孩子,同時也會對孩子注意力起到訓練作用,對孩子目前出現(xiàn)的情況都會有幫助。

觀察孩子只在吃飯和寫作業(yè)這兩件事情上比較慢還是在其他事情上也都會慢些。

孩子如果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會用多長時間吃完一頓飯,同樣的作業(yè)量,其他同學用多長時間完成??赡芷綍r家長對孩子的關注比較少,所以,孩子會比較珍惜和您在一起的時間,比如吃飯時間,寫作業(yè)時間。對于孩子來說,他是無法區(qū)分家長給我的關注是正向的關注還是負向的關注,只要是關注我就好。所以,當他吃飯慢、寫作業(yè)慢的時候,您的關注就來了,慢慢的,他就學會了我只要吃飯慢、寫作業(yè)慢,就能得到媽媽來看我,來跟我說話,盡管她是在批評我,那我心里也高興。所以,孩子是在用慢、磨蹭來尋求家長的關注與愛的。

請您想象下,我手上拿著一張A4白紙,白紙上面有一個黑點,當我問:“您看到了什么?”的時候,請您真誠的回答看到了什么?當然,我是聽不到您的回答,但是您的內心是可以聽到您的答案的。以往我問出同樣的問題時,有人這樣回答:“我看到那個黑點兒!”也有人會回答看到一張白紙,有的人會回答一張白紙上有個小黑點兒。那么這三種回答是沒有對錯之分的,只是每個人的注意力的方向不同而已,看到黑點兒的人是把注意力放在細致的事情上,看到一張白紙的人,是把注意力放在全局上,那個黑點兒對于他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看到一張白紙上有個小黑點兒的人是非常接納的人,既看到全局,也看到細節(jié)。所以說,注意力的方向會讓我們產生“焦點”,也會導致“盲點”的產生。那么,您是選擇常常關注好的“焦點”呢,還是常常關注不足的“盲點”呢?如果您每天關注到的就是孩子慢、磨蹭,孩子就會越來越慢,因為您的注意力方向就在慢上,孩子就會向慢的方向發(fā)展。

俗話說:“怕什么來什么!”在您的信念系統(tǒng)中,您可能是害怕孩子出現(xiàn)慢、磨蹭等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所以,您會很充滿善意的提醒孩子,“快點兒,快點兒”,那么孩子在您的高焦慮狀態(tài)下,能夠100%的接收到您的焦慮狀態(tài),并用自己的行為去驗證您的行為,讓您體會到自己的焦慮,只可惜,孩子做出的這些“犧牲”您還沒有看懂,沒有接收到。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是青蛙、有的孩子是豹子、還有的孩子是蝸牛,那么您的孩子是什么樣的呢?您對孩子的狀態(tài)有多少的了解呢?

規(guī)定孩子的吃飯時間和寫作業(yè)時間,是對孩子的要求,但是讓我感受到的是家長的高壓狀態(tài),給人是一種壓制的感覺。如果把一個沒有任何防護裝備的人的頭部按進水里的時候,您猜這個人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呢?是不是一定會反抗,一定是拼盡全力要把頭部從水里拿出來,因為這是唯一生存下來的舉動,否則就要溺水而亡了,對嗎?所以,建議跟孩子要建立平等的關系、保持協(xié)商的態(tài)度,以完全接納孩子一切的問題的心態(tài)來愛孩子。

嘗試讓孩子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吃飯,這樣也可以保證孩子的胃腸功能比較好,營養(yǎng)吸收的也比較好。我們來做一個記錄,那就是記錄孩子的吃飯時間。僅僅是記錄時間,而不是計時,我相信這兩個詞之間的差別您能理解!舉例說明下:當孩子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吃完飯用了40分鐘,您就記錄在一張紙上,然后,在下一頓吃飯的時候,再記錄,假如說孩子用了39分鐘,那么,您就可以鼓勵孩子說“寶貝兒,這頓飯你用了39分鐘就吃完了,比上一頓少用了1分鐘,媽媽祝賀你,節(jié)省了1分鐘的時間。”后面的每一頓飯都這樣記錄,都這樣給孩子正確的反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達到您和孩子的注意力方向進行調整。把注意力放在我們要達到目的上,而不是放在與目的相反的方向上。

給自己一些耐心,給孩子一些耐心,允許自己和孩子都慢一些,好的行為和習慣養(yǎng)成后,想讓孩子慢下來都不容易呢?

如何改正孩子做事拖拉的壞習慣


效率是在競爭中決定勝負的關鍵,一個優(yōu)秀的人,他往往有著很高的辦事效率。一個辦事拖拉的人,他就不能做自己時間的主人,工作效率低下,更使得自己的計劃、理想在拖拉中落空。孩子正是學習和培養(yǎng)好習慣的黃金時期,因此,職場媽媽在培養(yǎng)孩子時,要讓孩子克服辦事拖拉的習慣.

孩子辦事磨磨蹭蹭,說明他缺乏時間觀念,要讓孩子做事利索,在他做事的時候,就要讓他感到時間的緊迫感,可以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時間限制,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要做的事,如果孩子完不成,職場媽媽就要讓孩子承擔責任。這樣,孩子在做事的時候,首先就會想到在何時定要完成任務,就會爭分奪秒去做事。

有一個孩子上小學四年級,可是他做什么事都是不緊不幔的,大人不催他就不著急,在這種狀況下,媽媽就給他立下一個規(guī)矩:家庭作業(yè)沒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做完,就不許看電視、不許上網(wǎng);做事超過了規(guī)定的時間,就會罰他多做一些家務……一開始孩子總是達不到要求的標準,屢屢犯規(guī),這時媽媽也不會對他客氣,就拒絕他看電視或上網(wǎng),以此來懲罰他。通過父母在一年的時間里對他的關注和督促,孩子基本都能按時按質地完成了。

孩子做事有磨磨蹭蹭的習慣,其中一個更大的原因就是自身的惰性。孩子因為懶惰,本應該今天完成的一件事,他卻總習慣把它放到明天去做,這樣日積月累,孩子就會養(yǎng)成做事磨磨蹭蹭的習慣。因此,讓孩子勤快起來是克服孩子拖拉的有效辦法。

其實,克服孩子拖拉的習慣,并不會花去媽媽多少時間和精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媽媽不妨讓孩子自己動手,像掃地、疊被子、洗碗等家務事讓孩子做一些以外,家里的大事情也要讓孩子參與進來,根據(jù)孩子的能力的大小,對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交給孩子任務以后,要督促孩子按時按量按質完成,這樣讓孩子養(yǎng)成習慣。

有一個孩子做事情拖拉、磨蹭,父母為了幫助孩子改正這個毛病,先給孩子騰出個比較大的房間,讓孩子邀請他的同學、伙伴到家里來玩、做家庭作業(yè)。孩子們一來到家里,父母就建議他們在做作業(yè)時,要看一看誰做得又快又好,誰做到了這一點,父母就獎勵給誰一些早已準備好的零食。這樣,孩子在競爭中就會加快做事的速度。當孩子們做完了作業(yè)后,父母就給他們安排一些事做,像洗菜、洗茶杯什么的,讓他們看看誰做得快,這樣來鍛煉孩子的做事速度——這種辦法對小孩子的作用比較明顯,對于大一些的孩子,做事時他們有克服做事拖拉的能力時,如果他做不好的話,就要讓孩子吃一些苦頭了。

一個大孩子經(jīng)常做事拖拉。早晨是父親用車送他上學,每天父親都要在車里等好半天,孩子總是在家里磨磨蹭蹭不出來,這樣,常常使父親上班遲到。于是,父母一合計,就想出一個教訓孩子的辦法。

一天早上,母親告訴孩子快點起床,因為爸爸的車正在修理,可能不能送他到學校上學了,遲到了老師要批評的。但孩子似乎習慣了,沒事似的說:爸爸一會兒就能修好車,來得及。但等孩子起床洗漱完畢,車子卻還沒修好。這下孩子急了起來,動作立刻快了幾倍……從那以后,父母告訴孩子,車子早晨可能會壞,要孩子起床快一些。有時,父母看孩子起床拖拉了,甚至有意說車子壞了,以此給孩子一點教訓。但教訓歸教訓,這對父母還常常教孩子怎樣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要求孩子晚上臨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東西準備好,并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第二天亂找耽誤時間;告訴孩子經(jīng)常用筆把該用的東西和需要做的事記下來,防止丟三落四昏頭昏腦影響效率……這些辦法還不錯,孩子現(xiàn)在做事很少再磨磨蹭蹭的了。

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來因素的影響。比如孩子貪玩、受到不應有的干擾、因問題難以解決而犯愁猶豫,這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習慣。媽媽在工作之余,只要花一點心思就不難幫助孩子找出原因,之后對癥下藥,就可以輕松讓孩子改掉做事拖拉的習慣。

職場媽媽教子私房話

可以對孩子進行一定的時間限制,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要做的事,如果孩子完不成,就要讓孩子承擔責任。

如何改變孩子拖拉


孩子做事慢,或者磨蹭,有的與孩子的性格有關,有的和孩子的生活習慣有關,家長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辦正事拖拉的孩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試一試:

一、定規(guī)矩 勤督促

可以定了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矩:父母安排的事情沒做完,不許看電視;家庭作業(yè)沒按規(guī)定完成,不許上網(wǎng);幫父母買東西超過了時間,”功勞”減半……開始孩子也許會屢屢”犯規(guī)”,但是記住別客氣,拒絕他看電視或上網(wǎng)。提醒孩子當事情確定了之后一定要立即行動,在行動中不斷糾正和完善自己的行為,哪怕是芝麻粒大的小事。他把鬧鐘定在早上六點,可是當鬧鐘響起,他卻覺得睡意正濃,于是干脆心煩地把鬧鐘關掉,倒頭繼續(xù)睡。如果讓這種情況繼續(xù)下去,那么他將來就很容易養(yǎng)成懶惰拖拉的壞習慣。假使你經(jīng)常引導他,讓他在潛意識里時刻告戒自己這樣不行啊,"立即行動"、"現(xiàn)在就去做",那么他就會就會迅速立即爬起來。讓孩子記?。毫⒓葱袆?,改變拖拉的習慣,將改變他的一生。

二、用拖拉的后果教育孩子, 把方法教給孩子

我的女兒經(jīng)常磨蹭,做事拖拉。特別是每天早飯都要我們不停地催促,有一次我和她媽媽商量,決定要改變女兒吃飯拖拉的習慣,于是跟女兒講從某天開始早飯不再催她,自己安排到學校的時間。于是選擇一天自己早上第一節(jié)沒課的早晨,媽媽自己吃好早飯就上班去了,我吃完飯后就在看書,女兒自己慢慢吃,等她吃好后,上學就遲到了。上學遲到是最倒霉的事情,孩子很怕。然后讓她自己分析,上課為什么會遲到。她自己找到了遲到的原因,在于遲到拖拉。從那次以后我們再也不要擔心她早飯拖拉,她自己會看時間幾點前必須吃好。

教育孩子怎樣提高做事的效率,比如,晚上臨睡前就把第二天用的東西準備好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以免亂找耽誤時間;告訴孩子經(jīng)常用筆把該用的東西和需要做的事記下來,防止丟三落四昏頭昏腦影響效率。

三、 樹立比較的對象 在比較中養(yǎng)成好習慣

如果家長是個慢性子,做事情時常拖拉。孩子耳濡目染,做家庭作業(yè)時,自然也學著拖拉起來,明明當天應該完成的作業(yè),他非要拖到第二天才急急忙忙地寫完,學習效果可想而知。這時家長應該從主觀上找原因,自己的榜樣作用是否樹立。為了提醒孩子,還可以在孩子的房間掛上”今日事今日畢”的條幅;還可以進行一個約定,彼此之間當監(jiān)督員,如果誰做事磨蹭、拖拉,誰就沒有選擇電視頻道或者買冷飲的權利。孩子在家長的提醒下,也是為了獲得優(yōu)先選擇看電視節(jié)目和買好吃的權利,做事肯定快多。

四、 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如果孩子做作業(yè)經(jīng)常忙活到半夜,而他的同學早早就做完了,甚至還有時間看電視。這個時候不要總是怪孩子不好,拖拉、磨蹭。自己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是否有比較大的影響,孩子在做作業(yè)的時候,家長在做什么,是否干擾了孩子的學習。另外,即使在做家務時,也盡量防止發(fā)出很響的聲音。家里的環(huán)境安靜了,孩子學習的效率得到了提高,拖拉的現(xiàn)象就會減少。雖然這樣做家長的活動受到限制,但是能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

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拉或者磨蹭,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來因素的影響。比如孩子貪玩、受到不應有的干擾、因問題難以解決而犯愁猶豫,這都可能造成孩子拖拉、磨蹭的習慣。動氣不如動心,花心思幫助孩子找出原因,對癥下藥,就能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

相關推薦

  • 如何改善孩子做功課拖拉 做事磨蹭會給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對于孩子來說,磨蹭習慣會嚴重影響孩子學習效率。那么,如何改掉孩子磨蹭習慣呢?很多家長都為此而煩惱,下面坤凡教育來為您支招。 長沙的莫女士有一個7歲的兒子,已經(jīng)上一年級了,...
    2021-05-10 閱讀全文
  • 孩子總是拖拉如何改善? 小健今年7歲,是一年級的學生,看上去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因為小健寫作業(yè)時總是東看西看,磨磨蹭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要么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到處摸...
    2021-05-20 閱讀全文
  • 如何改變孩子做事拖拉磨蹭 孩子之所以依賴、無助、拖拖拉拉,主要是因為父母完全左右甚至取代了孩子自已的思考和判斷,沒有從小開始培養(yǎng)他們對自己負責的能力、怎樣才能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呢? (1)不良的學習和行為習慣來自于家庭的教育方...
    2021-05-21 閱讀全文
  • 如何改善孩子拖拉的習慣 案例 家長提問:孩子都小學五年級了,做事還是特別磨蹭,起床慢慢悠悠,寫作業(yè)拖沓,要是帶著他出門更是要費半天工夫,孩子越磨蹭,我就越著急,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這個磨蹭的毛病呢? 專家觀點 北京教育科學研...
    2021-05-07 閱讀全文
  • 如何改善寫作業(yè)拖拉的孩子 常常碰到很多家長詢問我家孩子吃飯?zhí)?。我會回問他們,孩子吃飯慢,你們什么感覺?家長們說:看著著急啊,一頓飯吃40分鐘,恨不得我?guī)退?。其實這個恨不得我?guī)退跃鸵呀?jīng)把吃飯的事從孩子自己的事變成了家長的...
    2021-05-07 閱讀全文

做事磨蹭會給生活帶來很多麻煩,對于孩子來說,磨蹭習慣會嚴重影響孩子學習效率。那么,如何改掉孩子磨蹭習慣呢?很多家長都為此而煩惱,下面坤凡教育來為您支招。 長沙的莫女士有一個7歲的兒子,已經(jīng)上一年級了,...

2021-05-10 閱讀全文

小健今年7歲,是一年級的學生,看上去活潑、可愛,但是小健的父母卻為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因為小健寫作業(yè)時總是東看西看,磨磨蹭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鉛筆,要么咬手指,而且寫一會兒就起來溜達一圈,到處摸...

2021-05-20 閱讀全文

孩子之所以依賴、無助、拖拖拉拉,主要是因為父母完全左右甚至取代了孩子自已的思考和判斷,沒有從小開始培養(yǎng)他們對自己負責的能力、怎樣才能改變孩子拖拉的習慣呢? (1)不良的學習和行為習慣來自于家庭的教育方...

2021-05-21 閱讀全文

案例 家長提問:孩子都小學五年級了,做事還是特別磨蹭,起床慢慢悠悠,寫作業(yè)拖沓,要是帶著他出門更是要費半天工夫,孩子越磨蹭,我就越著急,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掉這個磨蹭的毛病呢? 專家觀點 北京教育科學研...

2021-05-07 閱讀全文

常常碰到很多家長詢問我家孩子吃飯?zhí)?。我會回問他們,孩子吃飯慢,你們什么感覺?家長們說:看著著急啊,一頓飯吃40分鐘,恨不得我?guī)退?。其實這個恨不得我?guī)退跃鸵呀?jīng)把吃飯的事從孩子自己的事變成了家長的...

2021-05-07 閱讀全文